彝诗馆系列丛书:吉连成拉《城市的过客》
序:
我一无所有,但也别无所求
□吉连成拉
我的记忆从深山里诞生,在丛林里繁殖,那里有诗意的山诗意的水诗意的族人。我把脐带的另一头拴在那里,只要远离就会痛。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记得那里的牛羊,那里的炊烟,那里的每一个深夜的寂寥。夜,让人沉思,让人凄凉,让人销魂,让人不寒而栗……
走在异乡回望的那一刻,走出大山的梦就开始疯狂,追随潮流的心就开始撒野,而故乡的火塘开始撒娇,袅袅的炊烟开始流泪。我该放任梦像野草一样滋长,蔓延?或是把它扼杀在都市黑夜的腹中?还是嗅着来时的脚印回去守护?家在山里梦却在山外,在百愁纠结中我把决定抛给了一颗诗意的心。
当母亲的眼泪枯死在干涸的皱纹里,
当父亲的火石熄灭在孤寂的羊圈里,
当童年的村落哭泣在无人的黑夜里;
当年轻的爱失去选择权的时候,
当所有感动都属于别人的时候;
当梦想像山涧滚石般滚向深渊的时候,
当一切都像百藤缠树般缠住我的时候……
我把诗轻轻地拥入怀中,只有诗能让我镇痛,让我透视,让我醒悟。
别问我为什么每首诗的眼里都噙满泪水,因为我为故乡而哭,为贫穷而哭,为错过的爱而哭,为逝去的青春而哭。当然,我的诗也为它们而哭。
我不是诗人,只是喜欢而已,要是问我为什么喜欢,我会不假思索地说:穷苦导致孤独,孤独导致幻想,幻想导致创作。除了一双还能睁开的眼睛和几首哭泣的诗,我一无所有,但也别无所求。我已没有勇气去陈列到底穷了多少代,或许从来就没富过。物质的穷、精神的穷、思想的穷、知识的穷、爱情的穷……穷让我落魄,让我漂泊,让我激愤。然而,落魄,漂泊和激愤却是诗的亲生母,不经历漫长地酝酿,残酷地洗礼,蚀骨地破茧,哪能有诗意的临盆?越是穷困潦倒越能清晰地窥见生活的容颜。
我和穷苦一路同行,已走过30个春夏秋冬,忍受着孤独寂寞,一个人走完四季。该奋斗的年龄谁甘心选择安逸?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度过一段自己都能感动的日子,不能重生宁可毁灭。一朵花的绽放,需要阳光,雨露和土壤,而我(包括我的诗)要绽放,就需要摧残、蹂躏和折磨,只为磨练,只为成长。我做过教师,车间主管和培训专员,也做过销售,保安和建筑工。穿梭在大街小巷,游离于城市之间,一直属于城市的过客。因此,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感触岁月流逝,感触人情冷暖;感叹生活艰辛,感叹现实残酷。庆幸的是现实的苦难让我学会了思考,也得到了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经验。走过、经历过的人生才是真实,有阅历才让人更加成熟,更懂得完美地生活,只有经历并勇敢地面对生活才是生命中的强者。
至于出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只为纪念曾经的文字,给埋藏在其中的心路历程找个归宿!
—— 2014年9月1日凌晨于西昌
目 录
序
我一无所有,但也别无所求□吉连成拉 / 1
第一辑 游子生涯
异乡的日子 / 3
被放逐的心 / 4
悲凉 / 5
不眠之夜 / 6
时间去哪里了 / 7
时代彝人 / 8
远飞的鹰 / 9
城市的过客 / 10
彝家少年 / 11
一朵索玛花 / 12
昨天的泪是明天的诗 / 13
人生,奈何 / 14
茫茫旅程何时尽 /15
心如荒城 / 16
梦,在路上 / 17
回忆 / 18
远行 / 19
第二辑 火塘泪语
我是彝人(组诗)/ 23
松油灯下的父亲 / 25
父爱无声 / 26
父亲的话 / 27
一双眼 / 28
致母亲 / 29
妈,我累了 / 30
母亲 / 31
背水路上的背影 / 32
祈祷 / 33
渐渐老去的父母 / 34
我在两个女人之间 / 35
某个人 / 36
第三辑 故乡恋情
公路 / 39
渴望 / 40
归山林居 / 41
山里的火把 / 42
重游母校 / 43
甘嫫阿妞 / 44
冬天的一场车祸 / 45
回家的路 / 46
夜的两边 / 47
不再担心 / 48
如果可以 / 49
我若离去 / 50
第四辑 青春易逝
这一刻 / 53
泪的遐想 / 54
欺骗也如此美丽 / 55
生命里有一条虫 / 56
送你一首自己写的诗 / 57
曾经是最美的殇 / 58
偶遇 / 59
我们的爱情 / 60
给不了你要的美 / 61
生不逢时 / 62
请陪我回去找青春 / 63
假如我失去记忆 / 64
一滴血 / 65
一滴泪 / 66
不曾过去的过去 / 67
曾经同路,如今陌路 / 68
明天 / 69
为谁 / 70
想你 / 71
我有一段情 / 72
初恋 / 73
冬之恋 / 74
十年梦一回 / 75
第五辑 燃烧的诗
心路的历程——品赏彝族青年诗人吉连成拉的诗□刘秦 / 79
一转眼,你已成诗人□胡国玮 / 81
燃烧的不仅是彝族的火更是中国人的火□胡玉博 / 83
走过大山的人——对彝族青年诗人吉连成拉最初的印象□彭亚利 / 85
赤子诗心赋乡愁——□品斋狂生 / 86
心路的历程
——品赏彝族青年诗人吉连成拉的诗
□刘秦
我和吉连成拉是网上的诗友,他是彝族,正如我所接触的大多彝族诗人一样,他的诗质朴、凝练,诉说真实的自我,品他的诗你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个彝族青年有着这样的心路历程:追寻真爱,追寻阳光,追寻感恩······
他的爱情诗不多,但溢满真情,如《泪的遐想》“昨天总在伤口上狂妄地撒盐/我选择静静的仰望天空/好让眼泪大面积蒸发······”看到这样的诗句,你不得不为他内心的那份真爱所打动,深切的感到他为爱的煎熬,并为他疼痛着,像这样的诗还有《曾经同路,如今陌生》“······/往昔的风花雪月随天涯淡泊/剩下的心痛随思念流走/千分的憔悴万分的疲惫/在似梦似醒之间漂泊”。古今中外,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读过歌德、普希金、席慕容的情诗,为那份深情的浪漫而美好,那么今天,我读到名不见经传的草根彝族诗人吉连成拉的爱情诗是那份对爱的思念,痛苦的伤情之美。
生活是现实的,是要吃饭的,因此诗人的诗大多是表现生活中的奋斗,在奋斗中有迷茫,如《人生,奈何》“……/经过了的旧路也是荒陌/一生情酝酿多少泪/一滴泪归还多少梦/或许人生只为一种追求/……”,有痛苦,充满了挣扎,如:《茫茫旅程何时尽》“渐行渐远的是浮浮沉沉的旅程/还是飘荡的心/纷繁纷沓的行程/何时是尽头/熙攘的旅途/越来越重的是装满孤寂的行囊/……”从诗中看出一个外出打工诗人在现实中的无助与无奈,诗人很真实的流露出自己奋斗的艰辛,这是每一座城市中打工者的共性,诗人用诗倾吐着自己的心声,也倾吐着打工人的心声,这是诗人在诗中所表达出的现实意义,但令人可喜的是,在这样的境遇中诗人并没有沉沦,他是乐观的,用一颗阳光的心来拥抱这一切,《明天》“明天,是河岸妙龄的少女/如水的目波/如洒的笑颜/······/明天,是一分决定命运的答卷/等待的悸动如水般澎湃/······/明天,我将忘情地奔向你/与你重逢在温馨的季节/曾经吹熄的梦只为你重燃/······从这首《明天》我们可看到一个在陌生城市里奋斗者紧紧握住阳光,是不会被任何困苦压垮的。
在诗人吉连成拉的心路历程中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要提到的,就是一个“游子”对父母的爱和愧疚,《父亲的话》“三言两语,总是/受伤后的港湾/饥寒中的美食/是人生裂缝的修复神……”短短几句朴实的诗把父子之间的深情凸现出来,把一个孝子展现在读者眼前,《妈,我累了》“……/都说养儿能防老/我却山高水长它乡留/……不难看出,他的诗也是我们心声的表达,真真切切的写进了读者心间,真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探求文字的路是孤独而又快乐的,一旦形成作品就应该成为一个打动人的世界,我们看一个人作品的好坏,不是看他的辞藻多么的华丽,也不是看他多么的有名,是要看他的语言是否感人,征服读者,我想在这一点上,彝族诗人吉连成拉是做好了他自己,尽了自己的力。文学的道路是无止境的,诗人毕竟还年轻,我相信,吉连成拉会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下去,不断使自己的羽翼丰满,走向成熟的秋天。这也是我接受朋友之邀,写出以上拙稿的真切愿望。
2014年8月24日完稿
刘秦,网名:丛中笑,女,汉族,云南省昆明市人,60后,大学中文系毕业,从事教育事业。曾有诗歌、散文发表在《春城晚报》《挡不住的美丽》《作家选刊》《当代校园文艺》《滇池》《中国诗歌月刊》《现代诗选粹》《诗乡岁月》等杂志或网刊。
一转眼,你已成诗人
□胡国玮
我结识吉连成拉整整十三年了。我们是同窗,更是兄弟。我们在普格县中学共度了六年肆无忌惮而又单纯美好的同窗生涯。念大学时,我们又同在一城。在这九年里,我从没想过吉连成拉将来会成为一位诗人。然而,就在这几天,他发来了近两万字的诗作,说要集结出版了,我又惊又喜。惊喜之余,我也陷入了思索。为什么这位老友一转眼就成了诗人?
我想,是贫瘠的生活和大山的养育,让吉连成拉成为了诗人。诗人总是内心纯净。在大凉山,贫瘠的物质生活和单调精神生活,给人们纯净心灵的养成提供了最原始的养料;闭塞的居住环境和古老的人文环境,给人们纯净心灵的发芽提供了最甘甜的雨露;高耸的层层山峰和崎岖的狭窄山路,给人们纯净心灵的成长提供了最坚实的保护。人们就像一朵花、一簇草,在没有现代化工业废气、废液的侵蚀下,每个细胞都自在地在山坡、在田埂,大口呼吸着、吸吮着那天然的营养,不断分裂,不断成长,拥抱着遥远的蓝天,抵御着世俗的车轮。
我想,是“远去的故乡”和零度的现实,让吉连成拉成为了诗人。大山让吉连成拉变得坚强,同时也指引着他努力向远方飞翔。然而,就在这艰难的行进中,那城市的暴戾与他内心的纯净,碰撞成了诗句——“向前一步,却和沧桑撞个满怀”;那美好的诉求与现实的冰冷,碰撞成了诗句——“踮起脚尖,我也看不见来时的风景。戴上眼镜,我已看不清要去的方向”;那“远去的故乡”与更替的住所,碰撞成了诗句——“十年后湿润的双眼寻不到,苍凉与荒芜背后童年的模样”……这些诗句就像那天空中舞蹈的繁星,照亮了诗人的长夜。
我想,是命运的挣扎和民族的使命,让吉连成拉成了诗人。吉连成拉所修的专业不是文科,他不是出自书香门第,也算不上嗜书如命的人,但他为什么能写出“把前路一步步走成回忆,把回忆一个个拼成人生”、“我走不出的阴影是你长长的背影”等等绝美句子呢?因为他有“游子生涯”的挣扎,才有了“母语却在他乡成了聋哑族,唯用尖锐的眼记录新世界”的感慨;因为他有父母“火塘泪语”的洗礼,才“看见了爱的施舍在发芽,也看见了倒映在泪中的伤痕”。他“悲凉的人生”,或许因为有了诗歌而变得悲壮起来,有色彩起来。有一次,我偶然看到吉连成拉的QQ签名是“拿什么拯救我的民族。”这是多大的胸怀和多深的呐喊啊!他已不再停留于感慨周遭的得失,而是忧虑于民族的进退。“骨子里洗不尽民族的气息,火塘边烤出的祖先的肤色”、“我是谁,朋友说是鹰的后代”、“不带走一丝悲凉与寂寥,除了亲人的贫苦民族的挣扎”……这些诗句像山间的洪流,将推动着诗人继续漂流。
吉连成拉,一转眼,你已成诗人。你已成诗人吉连成拉。
胡国玮,现任《演讲与口才》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生于四川凉山州普格县,现漂泊于北京。有10余万习作散见于《读者》《意林》《读书文摘》《青年博览》等报刊杂志。
燃烧的不仅是彝族的火更是中国人的火
□胡玉博
读完彝族小伙子吉连成拉的诗集《火塘泪语》以后,沉重、欣喜、惊叹、感概油然而生,随手写了这些文字,以表我对一个文学青年的敬仰和赞叹!
——题记
捧读吉连成拉的《火塘泪语》,如若走进大凉山一样新奇而又古朴、纯粹而又丰富、简单而又深邃,虽然有白鹿原的一喋血和林立栉比里的穿梭风雨,还是花苞头和擦尔瓦,火塘里息息的光闪和光动在他的诗篇中舞动和跳跃更为诱人。
三十而立,正是黄金时代的开始,吉连成拉,已在诗的海洋里坚守了十一二年,不易!生活的重压,车子、房子、小家,哪一项不需要坚挺的人民币支撑;刚靠十四行诗,我想是难以换回爱妻的温柔和并肩一路同行的。他还能在羊群里,照着山崖歌唱;他还是用诗人的笔斗,浅画深刻这人的灵魂在细微微地颤动,至此才有他今天林林总总、上上下下和方方面面的诗就。这是难能可贵的执着,这是牺牲着牺牲的又一次次的重生。保持浪漫和灵性,磨励麻木让敏锐一再提高和旺盛,是自己会柴米油盐,更会在万千世界中扑撮花卉蝴蝶的每一次密会。
人不仅需要水和食物、衣服,更精神和依着的是需要思考、想像和观察。灵感敲荡着彝族小伙的胸襟,漰发出热情、躁动、不安、反思、接受、反抗、继承、过滤,是一个年轻稚嫩的肩膀扛起人的重任,民族的重任。如何发展,如何融合,是我们的骨血能够延续又不被时代淘汰。小处着手,大处见情,是他的诗作小儿不小,包涵在字里行间。没有磨难的经历和丰厚的积累,是锤炼不成这样的诗句和诗意的。不知道他的年龄,以为一定是出自六零后以后的手笔之下。他对大山的爱,他对怡养了他的祖先祖辈以及他的子子孙孙的这块土地的爱,纳入笔端,泼洒在他的行行诗篇。他对父母祖辈有着由衷的尊崇和赞誉,但也对父母沿袭族规中的陋习不客气地批判和反抗,作为一个诗人,勇敢的担当了。有思想的追随,有批判的接受。他苦心的是他的族裔存亡和兴盛,把自己的一腔热诚赤心,捧给他深爱的民族和他自己,不让自己的民族和其他名族兄弟脱节,能一同迎接每天的太阳升起和歇息。赞美山泉般的爱情,歌唱悉心的牵手,让他们不为世俗所左右,为幸福而婚姻,不再为婚姻而婚姻。要生活,不俗气,要爱情,不楼阁,回归爱情本来的完美,让爱情大放异彩!
工作和爱好不能同轨,就在工作中滋润爱好吧,让爱好不成羁绊,成为工作的希冀和梦想!工作和生活,又是美梦的土壤和温床,我想在你这个大学生的村官之中,你会结出更加美丽的诗句,让人们读出精彩、浪漫、五彩和信心,做好写好一个伟大而真实的人字。
2014年8月26日晚子时完稿于宝鸡陋室
走过大山的人
——对彝族青年诗人吉连成拉最初的印象
□彭亚利(宁夏中卫)
初见拉拉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儿,操着一口带有浓重四川口音的普通话。笑起来淳朴而温暖。唱着那有些凄凉的彝族思乡曲,浑厚的嗓音饱蘸着感情,甚至情到深处眼角还噙着泪水。我知道这是一个感情很细腻的男子。虽然我不懂彝族语言,但是那份发自内心的感情还是深深的打动我的心灵。
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气质,这个看起来外表略显粗犷,行为举止温文尔雅的男子,眼神纯净而充满智慧,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流露出的是诗人的气质。他会就地取材,用浓浓的感情赋予事物以灵动的生命。信手拈来的诗句或平实而打动人心,或可爱俏皮让人忍俊不禁,或凄凉委婉让人心痛的无法自已……他笔下的诗歌会为民族的悲哀而哭泣,那字里行间全是彝族人民自立自强、坚定不移的精神,就像一支照亮山野的火把,总是从悲哀中寻找到光明;他的诗歌字里行间全是对苦难的一切充满悲悯,感叹着生活的不易,谴责着一切不公平,那句句如泣如诉的诗句全是血液和泪水交织的正义;他的诗歌会为爱情跨越千山万水,虽然也曾伤痛,也曾失去,但从来没有放弃过信仰爱情。
赤子诗心赋乡愁
□品斋狂生
我是古诗文的爱好者,平时所接触所写的也是古诗文居多。但这并不妨碍我对现代诗文的解读。盖因我所理解的诗,原不一定非要拘泥于体裁,所谓“追风逐电之足,决不在于牝牡骊黄之间”。诗,是作者用其赤子之心所体悟的天地之间的吟唱,是与天地的共鸣。《毛诗序》对诗的论述是:“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见,古人对诗的态度,其实也未必便非在平仄虚实中纠缠不休,而首论的是诗心诗魂。我很认同清朝大才子袁枚先生的“性灵”说。他在《随园诗话》里说:“口头语说出便是天籁。”是真得诗中三昧者。今人论诗多秉门户之见,或执于古今之体,或拘于格律,实在是舍本逐末,迷失了诗的本源。
吉成连拉的诗,以朴实的笔触、深沉的诗心,细写了一个游子对家乡、对青春、对人生最善最真的解读。字里行间浸透了对亲人对生命的爱,作者笔下这种朴实真挚的爱和在异乡飘零的痛正是其作品的感人之处。
《城市的过客——为打工的彝人而作》
放纵绵绵乡愁解压行囊与脚步
那片凋落的日历是你眼泪的观众
我走不出的阴影是你长长的背影
年轻的生命是否注定要迷路在城市
曾几何时,一向安土重迁的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怀着一颗充满激情的心,背井离乡去寻找那似乎是触手可及的美好世界。灯红酒绿的都市宛如一面魔镜,一方面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是活力与繁荣所糅合成的如磁铁般的引力,都市里边演绎着一个个丑小鸭变天鹅的传奇,特有的故事代入心态催眠了无数青年的心。另一方面,魔镜里边的喧哗掩饰了都市人心中的孤寂无助与寂寞。在冷寂的夜里,作者撕开了都市温馨的面纱,把都市飘零者的迷惘娓娓细说,让世人的眼光此刻同时聚焦,去体会去品味这种徘徊无助的痛。
《松油灯下的父亲》
父亲沉默的目光
总是让黑夜掩埋苦和怨
留下坚强的种子在言语里
《思念母亲》
母亲——
没有您的双手抚平褶皱的心灵
没有您的笑容融化久冻的冰
没有您深情呼唤的乳名
深夜没有您在窗边点亮的灯
这座城市是那么陌生
那么冷冷清清
常常站在十字街头
久久徘徊找不到归程
一边是对亲人的思念,一边是对现实的迷惘,一边是对年迈双亲的歉疚,可在这个无助的时刻,正是父母亲的爱,无数次的激励异乡的游子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继续人生的旅程去追逐自己心中的梦。
《城市的过客》
相逢和离别之间青春用了多少梦
欢笑和流泪之中梦里沉淀多少愁
未曾想过你的决定是多少伤心的累积
任由异乡风雨淹没心碎和泪水
客居仿佛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千万年以来,无数的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演绎这个主题,诗人的心思是敏感的,而这种感觉在现代都市里越发显得强烈。在别人艳羡的背后,在都市的车水马龙里,游子们默默咀嚼着生命中最为辛酸的孤寂。
《我和故乡》
在时光的隧道里
你我渐行渐远
再也找不到曾经
那张令人沉醉的脸
也许在经历过苦痛后,迎接他们的并不是都市的接纳,在都市人眼里的异乡人,在遥远的家乡却逐渐成为另一个城市的客人。游离在都市的边缘,也远离了家乡的认同,无数人在这种游离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审问自己的灵魂。也许,有些灵魂便如此静静的沉寂,静静的堕落。但更多的人依然逐梦而来,继续另一个心的轮回。
我一直认为,诗歌不是写出来的,是天地之间本就存在的章句,是诗人用其赤子之心,在天地之间偶尔捕捉到的一丝灵气所凝结而成的。吉成连拉的诗如朴实的民歌,如璞玉初开不事雕琢却天趣自现。信笔写来如亲友谈心却不流于浅薄,是因为作者的诗歌里边有着真实的情感和对人生、对这个浮躁世间的冷思考。我觉得,一切的文学作品,正是基于这种反思而恒久存在。在文字里边,我们随笔者的笔触去印证我们心中的那个对人生对现实的映像。
真挚的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诗歌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而有着灵魂的诗,却必然会引起读者的共鸣。在某一刻,我们不再感到寂寞,不再感到孤单,因为在文字里边,我们是如此真实的找到一颗和我们相同的心在吟唱,吟唱着你我说不出来的某些感觉,两个在现实中或许永远也不会有交集的人,在这一刻却远隔千山万水携手共游,这便是诗的魅力,也是吉成连拉作品的感人之处。
当然,基于我对古诗文的喜爱,我觉得吉连成拉的诗如能在韵律上再注意一下,可能在表现力上更加丰满。毕竟诗之所以称之为诗歌,是因为其跟音乐有着不可忽视的渊源。虽然现代诗在韵律上不用如古诗词那么讲究,但如能锦上添花又何乐而不为呢?
《陪我回去找青春》
请陪我回去寻找青春的悸动
让最初的梦结束我漫无目的的旅程
逝者如斯,青春也如流水一般一去不返,但那曾经的悸动,曾经的爱、曾经的痛,却依然如此清晰的留在脑海里边。吉成连拉的诗,重新唤回了我们早已麻木了的青春记忆,用作者的诗句作结,让我们随作者的诗歌,去找回我们曾经有过的梦,找回记忆中那感人的青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