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区双语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在喜德县则约小学取得初步成效
2018年9月,四川多元文化研究中心阿呷老师带领研究生在凉山州喜德县则约小学开展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项目——凉山彝区双语教育改革试点。
该项目每学期选2-3名经过教材和教学法培训的研究生到项目实验学校,与当地彝文教师同台授课的方式进行。由于项目实验学校师资短缺,研究生还同时兼任了该校学生的语文和数学课程。通过一年的改革实验,项目取得如下成果:
首先,自项目在凉山州喜德县则约乡中心校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第一,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图文并茂的三语教材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彝文教师、英文教师采取同台授课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兴趣浓、学习热情高。第二,从学校的整个学风来看,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明显提高,早晚自习随处可见学生认真学习的情景。第三,从整个社区环境来看,学生家长对这次试点给予了肯定,家长对学生学习彝语、英语和中国传统文化三门语言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全面的支持。
其次,体制机制创新上,本次试点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将打破传统上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局面,是双语教育理论工作者的教育理想付诸实践的一次尝试。同时,这次改革也是高校与基层学校紧密合作的一次改革,是高校社会责任的一次充分体现,也是师范院校与教育基层合作的一次探索之路。
再次,理论研究创新上,凉山州两类模式双语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形成,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因社会、语言、经济、教育等不断变迁,在新时期,两类模式困境重重。本次的三语课程改革是对凉山州双语教育的一次改革,以期解决凉山双语教育面临的在教育质量、师资、课程教材中的种种问题。
最后,教育效益上,该项目预期在三年后,共开发、编制、出版6册三语教材及教辅材料,这些教材及材料将通过审定后,预计将在凉山州一模、二模学校使用。其次,通过三年的试点,不断完善教材,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提炼经验和模式,并把该模式推广到凉山州其它学校。
截至2019年6月中旬,则约乡中心校三语教学实验的三个班级已分别开展了两个学期的三语课程。项目组已于2019年9月初开启了第二轮的三语课程实验。随着项目不断推进,该项目将会对彝区的双语教育改革带来一定的影响。
成果一:
四年级下册第一版三语教材
成果二:
四、五、六年级下册三语教材
成果三:
2018-2019学年秋季学期三语课程教学
则约中心校彝文教师沙杰与川师大研究生冉启阳同台上课
成果四:
2018-2019学年秋季学期三语教学试点中期汇报
上图为eteven Harrell(国际著名彝学专家、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Janine Ledford(美国印第安马卡部落博物馆副馆长)、Adriene Bowechop(美国印第安马卡部落语言学家)、阿呷进行项目期中调研并与学校师生合影。
成果五:
2018-2019学年春季学期三语课程教学
则约乡中心校彝文教师沙杰与阿呷同台上课
则约乡中心校彝文教师沙杰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朴景琳(朝鲜族)同台上课
供稿:四川多元文化研究中心 阿呷老师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