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拓展“支教+”,续写“山海之约”新传奇——记江苏“时代楷模”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
题记:海安市市委书记顾国标表示:“面向新时代,拓展海安‘支教+’,携手在经济、人文、旅游等领域拓展合作空间,促进‘宁海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延伸,续写‘山海之约’新传奇。”
今年暑期,宁蒗彝族自治县宁海民族中学“海安班”的彝族娃卢磊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刚从昆明理工大学毕业的“海安老师的学生”何政羽也拿到了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的入职通知书。“这就是我家的‘脱贫通知书’啊!”这个家住宁蒗偏远山区的彝家青年难抑激动地说,“每月工资4000多元,几乎是全家一年的收入!”
在海安老师的精心培育下,一批批宁蒗学子考出大山,一人就业带动全家脱贫。他们中的许多人返回家乡,成为建设小凉山、改变泸沽湖的栋梁之才。据统计,宁蒗7000多名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中,近一半是海安老师的学生。丽江市委常委、宁蒗县委书记杨承新感慨,“海安老师辛勤撒播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希望的种子。32年前的‘木材换人才’,‘换’来彝乡一代人文化素质的提升。小凉山,正迎来生机勃发的春天!”
热心“海安舅舅”温暖了小凉山
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莽莽小凉山盛开如火的索玛花。弯弯的山道上,一群质朴的孩子齐刷刷朝着一名外乡人敬礼,亲热地喊一声“讴伲!”——这是我国首部反映群体支教题材电影《海安舅舅》中的一幕,也是无数次发生在小凉山的真实场景。
“讴伲”,彝语意为“舅舅”,是彝家最尊贵的亲人。如今被当作“舅舅”的海安支教老师,32年前满怀热望、颠簸8000多里第一次走进宁蒗时,迎接他们的却是一道“闭门羹”——“沿海发达地区的人,怎么可能在穷山沟里待得住?”“支教?来旅游的吧?”……
“海安老师没有争辩,只是默默打开行囊、走向课堂。”宁海民族中学校长李学高告诉记者,几年后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宁蒗人对这群“外乡人”的看法。
那是1995年夏天,在宁蒗担任高三年级班主任的海安老师朱朝书,突然接到一份电报,说在海安的老父亲患病住院。看着正在冲刺高考的学生,朱朝书不忍离去,让妻子回家把老父亲接来宁蒗。谁知历经长途颠簸,老人病情加重,到宁蒗后仅10天就去世了。消息不胫而走,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不约而同赶来,堆起高高的木垛,按照彝族最高礼仪为老人进行了火葬。“那冲天的火光,把宁蒗各族群众和海安老师的心融在了一起。”李学高指着学校东南面当年举行葬礼的山坡回忆道。
水土不服,流鼻血、头晕、耳鸣,从沿海平原来到山区高原,不少海安老师感到身体不适,但很多人选择连续支教、反复支教。“孩子们求知的目光,像无形的绳索牵引着我,让人难以割舍。”蒋柏森老师曾连续4轮赴宁蒗支教。
翻看宁海民族中学学生发黄的日记本,许多个深夜,海安老师在窗前批改作业的身影映在斑驳的墙上;崎岖山道上,海安老师打着手电孤身家访的脚印,深深烙印在少数民族孩子和家长的心里——
“因高原反应,讲课时鲜红的鼻血滴在白衬衫上,但你浑然不知,一直讲到下课。”
“我身上长了疥疮,是你帮我洗了生平第一次热水澡,还像妈妈一样把我搂在怀里,为我补课。”
……
把心留在宁蒗,海安老师用全情付出,暖了小凉山。时任宁蒗县委书记阿苏大岭在全县教育大会上动情地说:“我们宁蒗人,最尊贵的是舅舅,海安老师就是我们宁蒗各族人民的‘舅舅’啊!”
热心“海安舅舅”给山里孩子打开另一扇“亮窗”
群山巍巍,神湖幽幽。对旅行者而言,宁蒗是放松心灵的世外桃源。但在当地孩子看来,一道道山梁却犹如一堵堵高墙,挡住了他们张望世界的眼睛。
一名宁蒗学生不无伤感地写道:“多想飞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是我没有翅膀……”
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海安老师,帮他们打开了飞出去的另一扇窗户。
今年高考,彝族学生马金福以优异成绩考取陆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开学前,他特意向海安老师谢友军道别。“以前只知道埋头学习,并不清楚是为了什么。谢老师给我讲了大城市的许许多多,帮我确立了学医志向。”马金福的爸爸只读到小学二年级,妈妈没有读过书,一家人生活在3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走出大山是为了改变大山,宁蒗缺少医生,等我学有所成,一定回来回报家乡!”
已经走出校园的孩子,海安老师也牵挂在心。“海安老师的一封信,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宁蒗县信访局局长杨才华曾是民族中学学生,高考时志愿没填好,错过了心仪的学校,心灰意冷背起行囊外出打工。打工期间,他意外收到海安老师的来信,告诉他“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努力终会获得成功”。杨才华重燃斗志,通过成人高考考入西南政法大学。
课堂上,海安老师不仅传授文化知识,也给大山里的孩子讲述很多人生道理。有一次,海安老师梅晖走在宁蒗街头,在一家快递公司门口偶遇10年前教过的学生。这名学生激动地握住梅老师的手说:“我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您教导的‘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我一直铭记在心。通过不断拼搏,我开了这家快递公司,过上了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热心“海安舅舅”续写“山海之约”新传奇
开学不久,“海安四班”彝族学生杨亚涛就暗下决心——到老师的家乡去读大学。一年前,父亲因病去世,一家人手足无措时,海安老师赶来家里,告诉他“你只管好好学习,生活上不要操心”。从那以后,每学期1700多元的书本费杨亚涛不用交,到了冬天,还会收到崭新的羽绒服。
海安老师“暖心”的背后,是一座爱心涌动的城市。
4年前的冬天,刚到宁蒗支教的海安老师谭爱斌发现,不少学生坐在教室里,书包还一直背在身上。仔细询问,孩子支支吾吾地说“天冷,背着书包暖和些”。谭爱斌震惊了,进一步了解后得知,不少学生一周生活费不到100元,经常几个人围着合吃一碟菜。
谭爱斌将宁蒗孩子的这些情况发到朋友圈,很快收到来自家乡的温暖回应:学生季冬明转来2万元、“中国好人”刘宏燕发动各种关系募款4万多元……支教老师也纷纷行动,通过各种途径募集爱心资金30多万元,为160多名贫困学生消除后顾之忧。
“坐在课堂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小凉山的希望。”直到1980年,宁蒗没考上一个大学生,现在每20人中就有一个。在杨承新看来,海安老师不仅带来了知识,提升了整体人口素质,更改变了小凉山的发展生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和动能:1988年到2019年,全县财政收入由696万元增至3.1亿元,增长45倍;人均纯收入从197元增至19360元,增长98倍。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因为一纸“山海之约”,海安老师与宁蒗结缘。他们用持续32年的辛勤付出,推动相隔8000多里的“山”“海”深度融合。
今年夏季,海安与宁蒗的手再次紧紧握在了一起。在接待宁蒗县党政代表团时,海安市委书记顾国标热情倡议:“面向新时代,拓展‘支教+’,携手在经济、人文、旅游等领域拓展合作空间,促进‘宁海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延伸,续写‘山海之约’新传奇。”
32年,286人次海安老师前赴后继,在莽莽小凉山踩出深深浅浅的脚印。这脚印,重重叠叠,站立成一座民族团结、东西部携手共进的丰碑;这脚印,坚定有力,还将走得更深更远,播种小凉山生机盎然、山花烂漫的春天。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