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和家庭教育助我们飞出山窝窝
我的老家在盐源县棉桠乡,这几年,我一家、我弟弟家、还有我母亲,都从老家的山窝窝里陆陆续续“飞”到了县城这样的地方。这与其说是我们自己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得来的,还不如说是家风和家庭教育这一对翅膀,驼我们飞出山窝窝,成功进入到了“县城”这个“大窝”的结果。
我的父亲去世已经20多年了,他去世的时候,我们四姊妹中,最大的我不到20岁,最小的小妹不到9岁,父亲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永远的怀念和他对我们慈祥关爱的音容笑貌,更是他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的为人处世之道,是他为我们那个家庭营造出来的勤俭、谦和、向上和活得尊严的家庭教育。如今,我们四姊妹都已成家立业,虽然没有谁成为达官显要,也没有谁大富大贵,却都踏实做人,勤劳持家,小日子也都还过得有滋有味、幸福美满。我们四人中,有两个工作在县城,并且在今年,也终于把孤寡多年一人生活在老家的母亲接到了城里;另外住在乡下的两个,也都家庭富裕,和睦相待,成为当地人羡慕的家庭。从父亲体弱多病、家庭贫寒的“五保户”,到后来的“孤儿寡母”、生活艰难的单亲家庭,到如今儿女们一个个事业有成、家庭殷实,并且包括母亲在内的大部分人都工作、求学和生活在城里,甚至有的也早就住上了小洋楼。这成为了我们乡下老家许多人心里的一个“典型例子”,成为属于贫困地区的我们乡下老家的老乡们交口称赞和值得艳羡的励志性家庭。现在,老家的人说起我家的情况,都会说:“沙巫呷家的娃儿争气!”沙巫呷是我父亲的名字。据说,现在在我们老家,许多人以我们家作为例子和榜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踏实做人,积极向上,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我们只要逢到老家的人,他们都会真心地给我们竖起一个拇指,说:“你们家以前多难啊!是我们村子里最贫穷、日子最艰难的,现在好了,你们都争气、成器,你们现在过的日子,是我们很多人羡慕的,也是比不上的哦。你们太厉害了!”其实,我们知道,这哪里是我们厉害,这其实是我们的家庭教育管得严,是我们父亲的许多谆谆教导和言语行为感染了我们、影响了我们,是“贫穷”和父母的教育教会我们踏实做人、老实做事,教会我们为人要努力向上、勤俭谦和、活得有尊严。
虽然父辈们没有成文的“条款式”家规家训,但这不能说他们是没有家规家训的,彝族人家,长辈的“人格教育”,言传身教就是家规家训。我根据我接受到的家庭教育和自己的认识感受,总结出我父辈们传给我们的家规家训其实就是“勤俭、谦和、向上、尊严”这么八个字。
《玛牧特依》里的谚语格言和父母的一言一行教育我成长
我的父母都是文盲,他们只求实际,不会讲太多太理论化的大道理,不过他们会在日常生活中恰如其分随口拈来地用一些彝族格言、谚语,教育我们怎样做人、如何处世。
比如他们经常教育我们要接受父母长辈的教育:“潘夺阿牧册罗几,嫫夺阿牧俄罗尕”(不听父训,走路多绕十条沟,不听母教育,走路多翻五座山,意即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潘夺社克则,嫫夺玛杂依”(父言如钉子钉,母言如黑字写在白纸上,意即父母长辈教育人的都是经验之谈)。
比如他们教育我们重友情轻钱财:“措举穹赫咧穹果举,措举哲赫咧哲公则”(意即友情是长远的,而钱财是临时的东西,教育人钱财乃身外之物,人在交往中要以友情为重)。
比如他们教育我们人活着要承担责任:“惹哲潘布咧席勇则措,潘哲惹潘布咧濮普嘎顶”(父亲的义务是让子女健康成长成家立业,子女的义务是给父母养老送终)。
彝族人家的家庭教育、思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是日常生活化的,是一种言传身教、口耳相传。其中,彝族教育经典《玛牧特依》里的内容,是重要的来源之一。这是一本活在彝族人生活中的书,《玛牧特依》就是教育人们做事做人的经书。父母对我们的教育和感化,除了来自于他们人格的力量、家庭营造的氛围和影响,还有他们人生实践的经验总结,《玛牧特依》里的内容就是主要来源。
父母言传身教的“严格”教育和《玛牧特依》里格言谚语的熏陶,无形中在我们子女的内心里刻画下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一套行为准则,在我们内心里种下了追求真善美的种子,并且时时激烈着我们真诚待人、踏实做事、努力向上。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我们共同面对生活的艰难困苦并且不偷不抢、不做有损害于别人的事,只是凭自己的双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去创造,勤劳致富,埋头打拼,实现人生的追求和理想。
从小,成为一个作家是我的人生理想。但那时候,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够真的成为一个作家。作为一天只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劳作的“老农”,我的父母虽然不知道作家是个什么东西,但是他们知道我爱看书,并且知道这是好事,就鼓励我说“只要心里一致想着什么就会有实现的一天”。如今,在为自己的梦想二十多年如一日的笔耕不辍中,我已经出版诗集两部,手里还有三四部书正待出版。曾为熊理博的长篇小说《玛庵梦》作序,该小说为阿来尽力推荐作品,后来获四川文学奖,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初评作品。我发表在学术期刊、核心期刊《当代文坛》2016年第6期上评论吉狄马加的评论文,被省级刊物《草堂》等转载,该文后来被《作家网》等转发,点击率已上20多万;发表在《雨花·中国作家研究》2016年第6期的评论彝族170万字小说的文章《彝族小说史上的<清明上河图>》,该文发在《作家网》后,点击率已超过30万。我作为鲁迅文学院第18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班学员,曾在北京学习一个月并在北京饭店参加了中韩日第二届东亚文学论坛,见到了包括吉狄马加、莫言、铁凝和相关韩国、日本、中国的名作家并合影和得到他们的签名。这对于一个山旮旯里的人,对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对于曾经梦寐着成为一个作家的儿时的我,是不敢奢望甚至也是不敢想象的。
勤俭、谦和、向上和尊严的传统教育在我们内心根深蒂固
至今总是让母亲喜形于色的,不仅是几个孩子还算“成器”,更让她欣慰和引以为豪而总在别人面前夸耀的是,她觉得她的孩子都“听话”“老实”、从来不做坏事,“我这些孩子,从小到大没有一个是做过坏事的,不然的话,我四个娃儿中三个是儿子,我一个寡妇家怎么能过上省心的日子哦。”她认为男孩子比女孩子调皮、不好管,容易做坏事给家里带来麻烦事。很多年以来,毒品泛滥,很多人吸毒贩毒,并因此而坐监狱甚至丧命,母亲因为这个有一段时间很担心,她不厌其烦地叮嘱孩子们不要结交坏朋友,不要“想钱”,不要沾染毒品,不要走歪门邪道干坏事,“惹格拔诺依,牧尔潘阿莫”(意思是孩子容易在长辈看不到的地方做坏事,教育人不要背地里做坏事),只要弟弟妹妹们稍稍离开她的视线,她就总是在后面追着找来,或者一定清楚他们在干什么。我们曾经给她开玩笑,说我们都被你教育的胆小怕事了,什么都不敢去“沾”,她说这个有什么不好?正正当当地做人,踏踏实实的过日子才是道理!她教育我们“平安是福”,教育我们不要贪图钱财,“什么样的苦日子我们都过过来了,我们还怕过不了日子吗?”我们逗她:“可是我们不如人家过得好呀!”她就会狠狠地骂我们,骂我们“忘本变质”,弄得我们不得不摊牌:“我们逗你耍的嘛,我们都被你教育的胆小如鼠了,你还怕我们会做啥子违法乱纪的事哦?”她才转而为笑了,沧桑的脸上堆满了舒心的幸福感。
我初三那年,因为父亲意想不到的去世了。我从盐源县民族中学回家奔丧完了之后,觉得前途一片黑暗,也没有了读书的心思。伯伯叔叔以及所有亲戚都来安慰我,鼓励我继续去读书,但我只是感到一片迷茫:父亲去世了,弟弟妹妹和母亲需要我去照顾;家里的顶梁柱不在了,我去读书,费用哪区找?后来母亲含泪告诉我说,你的父亲为什么直到临死之前也没有叫你来见一面?还不是因为怕影响你专心读书影响了你前程?你忘了你父亲平时是怎么教育你的?他不是经常教育你人活着就得接受一些事实,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退缩更不要逃避,要学会告诉自己“天塌不下来”吗?……
“可是现在天已经塌了!”我打断母亲说。
“天塌了你就得把天补上!”母亲显得很不高兴。
过了几天,我回到了学校。因为当我静下心来仔细一想,我知道父亲的在天之灵不会愿意看到我这样自暴自弃。并且,我想到了许多关于父亲生前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时顽强不屈的表现,和他曾谆谆教导过我的那许许多多的话。我想到了,父亲生前一直体弱多病,晚上总是咳嗽得厉害、翻来覆去的睡不好,但是父亲从来不叫苦不喊疼,为什么?还不是为了不影响我们情绪而让大家更好地支撑起这个家?想到这些,我觉得我有义务把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支撑起来!父母一直咬紧牙关供我读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他们所说的我们贫苦人要想熬出头只有去读书把读好书吗?对!知识改变命运,我要想真正把这个家支撑起来,唯有把书读好才是出路!
把勤俭、谦和、向上和尊严的传统教育继承给孩子们,代代相传
如果说我如今有幸成为在全国彝族诗歌界知名的作家、诗人和评论家,圆了我的作家梦,并且,通过自己的勤勤恳恳工作,我从一个穷苦孩子“变为了”吃“皇粮”的人,然后从乡村教师成为县城教师,到目前的县委相关单位想把我作为“特殊人才”调过去。我的作家梦的实现,我如上所说的“三级跳”,与其说是我自己有点小小的本事,还不如说我只是得益于父辈们曾经对我进行过吃苦耐劳的思想教育和精神熏陶,是“勤俭、谦和、向上、尊严”的思想熏陶和教育让我终身受益。
前几年,我觉得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该结合自己曾经所受到的家庭教育,还有我自己现在的认识和觉悟,而“创立”我家的家规家训,并且要代代传承下去。于是把我父辈们给我们的思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概括为了“勤俭、谦和、向上、尊严”这八个字。
现在,我的孩子,我的侄儿子侄女们,也都能够背诵这个概括下来并且形成”白纸黑字”的“家规家训”了。他们也差不多都多多少少知道了一些我们的“家风”,多少明白了一点这个家规家训的含义。并且孩子们的思想道德品质还都很好,不管是在学校、家里,都深得老师、同学和邻居的喜欢和赞赏。这很使我欣慰,也让我“俨然”是我父亲这辈以降的家族中一位“老爷”了,很让我有一种成就感。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