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县名沿革考释
威宁,地处贵州西北边鄙。在远古漫长的历史时期,西南夷诸部族一直处于游牧征战、不断组合变动的时期。今威宁及其旧时所属赫章,古代曾长期建有彝族地方政权,土司制时期,或隶云南或属四川,直至改土归流,因而考辨威宁地名之源流,很难与古南中的一些域名割裂。庄[左(足)右(乔)]王滇,是云南历史纪年可考的开端,但未见留下具体的行政区划名称。由于特定的时空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庄跻及其所部亦“变服从俗”,融入所在地区的少数民族。秦汉以后的汉文记载,多称这一片土地为“西南夷”或“南中”。
严格说来,秦汉以前西南夷地区尚属中原视野中的化外之域,西周至春秋战国,中原地区邦国林立,无力顾及鞭长莫及的化外蛮荒之地,因而也就无域名可考。历代地方史志引载“威宁在梁州西南”,其根据是《尚书·禹贡》记载,夏禹曾把中国分为九个行政区,即九州,而梁州被认为在今川东北。其实九州之说比较混乱,《吕氏春秋·有始览》记载九州时并无梁州,《尔雅·释地》亦无梁州记载。根据考古发掘,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未达到《禹贡》所描述的高度,九州的描述只是战国时期学者们的一种设想式的追忆,体现了要求统一、把中国看成一个整体的心愿。“九州”说对后来的行政区划是有影响的,但把它作为当时的行政区域和地名来看待,则是不可靠的。
秦统一六国后,开始经营西南夷地区,具体做法是开道、设郡、置吏。《史记·西南夷列传》载:“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又《司马相如传》日:“秦时尝为郡县于邛笮”。从记载看来,秦在西南夷地区推行郡县制当是事实,但仅限于邛笮地区而已。这显然与秦王朝统治时间的短暂有关,从秦始皇到秦二世仅统治了十五年(公元前221一前207年),时间如此仓促,当然无力更多地顾及边地。秦开五尺道一事汉文史料追记较多,且有实物为证,至于设郡置吏的情况,汉文献就无更多的记载可考。从《史记》的记载看,秦代的威宁山区当属西南夷诸部中的夜郎故地无疑。正因为当时广大的西南夷地区不在秦四十郡之内,所以后来中原史家论及秦政时,均把这一地区泛称为“边境”或“巴蜀西南外蛮夷”。
五尺道的开通,为汉代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奠定了基础。真正在南中设郡县,当从西汉始。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开设犍为郡(今宜宾),辖十二县,其中有五县在犍为南部,另设都尉控管南五县。这是汉朝在西南设置郡县最早的地区,南五县中的汉阳县即今威宁县境(包括今赫章、纳雍、水城等地)。此区域当时已基本上是彝人的先民叟人的活动范围。
东汉时期,由于南五县民族和经济文化的特殊性,故将南部“都尉”改为“属国”。单位级别有所提高,向成立单独的郡迈进了一步。此时威宁仍为犍为属国的汉阳县。
南中地区历来为已蜀附庸,自秦汉以来都是以巴蜀为基地经理南中。蜀汉以后南中大姓崛起,掌握实权,据地自雄,巴蜀再难统治。诸葛亮为了招抚南中,便以朱提(今昭通)为据点,设床降都督治理南中,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政治活动,以招抚南中、征服南中为使命,即“攻心为上”。《南中志》说:“蜀之南中诸郡,[外(广)里(来)]降都督治也。”蜀汉时期,今威宁仍名汉阳县,隶朱提郡。
晋灭蜀后,大姓统治南中的局面并未改变,为削弱南中大姓的势力,晋于公元303年复置宁州(今曲靖),直接管辖南中各郡,这是晋加强郡县制、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两汉以来虽在南中设郡,但均属益州刺史部;蜀汉在南中设七郡由床降都督统领,而床降都督又隶归蜀汉,因而南中一直是巴蜀的附庸和边鄙。宁州的设置,使南中成为和益州平行直属于中央王朝的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划,为元代在南中建立云南行省打下了基础。两晋时期今威宁一带仍为朱提郡(今昭通)的汉阳县,统属于宁州管束。
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威宁西南部临界宣威地段,曾与宣威合设存鄢县,因时间较短,后来的多数史家未提及此名。
西汉以来设置的边郡基本上是以部族联结的范围为区划,实行土流两重统治,“流官治其土,土官治其民”,“由土长解纳土贡,不立徵调”。自晋代始,以“分而治之为目的”,打破部族联结纽带,对区划及名称作了一些增、改、分、合的处置,但未涉及汉阳地
从南北朝到隋初一段时期,南中实际仍为大姓爨氏所控制,今威宁为东爨腹地。自北周起改宁州为南宁州(今曲靖)。隋朝初年曾设立南宁州总管府以削弱土长势力,后因总管史万岁获罪而一度使南宁州事“置之不问”,《太平御览》称:“不收其地,因与中国绝。”其意为隋王朝放弃了南宁州。此时,各少数民族部落得以自由发展,称雄一方,原有县域名逐步消亡无考。
唐初在西南夷地区普遍设置羁縻州县。羁縻州县的特点是:“即其部落列置州县。”“以部落首领为土官,皆为世袭。”“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并无赋税供输,仅由土长岁贡差发。”到了中唐天宝年间,南诏崛起;两爨与南诏都有自己的地域,与羁縻州县互为表里。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在威宁设南宁州都督府下属的靖州(辖毕节、水城等地),并在威宁境内设置靖州县。在两爨、南诏域名中,多称今威宁为靖州。
晚唐时期,在南中区域地名中正式出现了乌撒部之名,这是东爨各部首领趁隋弃南中之后,各据一方争长称雄的发展结果。到宋时正式以乌撒称部落王,从此乌撒部一词便为官书所习用。据彝文文献记载:乌撒系一位彝人先民部落首领的名字,即默析俄索,在彝音汉写时便把俄索写为乌撒、乌些、物叔等近音汉字,其实都是一个人。乌撒是六祖分支后的第二十四世孙,蜀汉之际率领他的部落再一次占据了威宁高原。唐宋之际,乌撒后裔趁势拓展,尽得其地而成就了大业;当时的部落首领折怒成就了统一大业之后,便以先祖乌撒之名为部落名称,于是“乌撒”作为地域名一直沿用到明末清初。
南诏视乌撒为边地,未加封“赕”、“甸”等习惯用名,“巴的甸”之名虽在彝族先民中一时使用,但终未能代替“乌撒部”的称谓。宋代,威宁为东川郡属下的乌撒部,系大理国的三十七部之一。唐宋两朝乌撒地不再归蜀川统领,而改属南诏大理范围。南诏虽扩大和充实了郡县制度,但由于东爨腹地鞭长莫及,未能直接控制,因而对乌撒的区划和名称影响不大。大理虽在南诏基础上加密了政区设置,但其重点仍为滇西和滇中地区,对乌撒等部只在归属上作了点调整。
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在少数民族集中地设宣慰司,以招讨和安抚为使命,受行省节制。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在今威宁设乌撒路,十五年(公元1278年)改为乌撒军民总管府,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改称乌撒军民宣抚司,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兼军万户。宣慰司置于乌撒路,宣慰司官职土流并设,领有乌撒路、乌蒙路、东川路、芒布路等地。
明代洪武十五年(公元13 82年)七月,傅友德、沐英领军大败乌撒蛮;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正月,以所属乌撒、乌蒙、芒布三府改隶四川布政使司,设乌撒卫。经两年征战,夷人臣服,乌撒府沿例保留(即卫府并存),但强调纳贡于朝。威宁高原从此脱离云南。
为了加强全国的统一,明代推行三司制,即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控制遍及全国的卫所,统归兵部管辖;卫所的设置是为了控制要害、镇压人民反抗、巩固皇权统治。在乌撒设卫,更有监控土府的政治作用。卫所有固定戍所,军皆为世家,军户屯田自给,自明代开始,随着军屯、民屯、商屯的发展,乌撒地区的汉族人口逐渐上升而超过了半数。值得一提的是今威宁县城当是从设乌撒卫开始兴建发展起来的,而同时期的乌撒府治则应该是在今盐仓故地。
清代仍沿习元明旧制,设置行省,下设府厅州县。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正月,平西王吴三桂制造种种借口,督云贵各镇兵,分东西两路征讨水西宣慰史安坤及乌撒知府安重圣,安坤及安重圣均被擒诛。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九月“改乌撒土府为威宁府,隶贵州省统辖”,基本上完成了改土归流。乌撒一地从云南改隶四川,再改隶贵州,最后易名威宁,基本上形成了今天的域名格局,后来仅在辖区范围有所削减,如分出赫章等属地。
威宁作为地名,有“天威所布,到处敉宁”、“以威求宁”等多种解释,总的精神都一样,是战争的结果,是封建王朝对边地少数民族镇压的产物。同时期,还改水西为大定。再过几十年至雍正年间,清王朝同样用血战的手段对乌蒙地区实行了改土归流,于是出现了昭通、镇雄、彝良、永善等性质相似的县名。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民族之间多是武力的较量,很少有平等的协商,这是由统治王朝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切不可用今天的观念去量度昔日的现实。至于威宁曾先后隶属滇川黔三省,则说明了该地区独具区位特点和区位优势,可惜直至今日,这个区位优势仍未得到充分的展不和利用。
威宁,除了上述汉语名称沿革之外,典籍中还同时留下了有关该地域的彝语称谓,前后有“巴兀姑”(或巴尻兀姑)、“巴的甸”、“俄索”、“设尼”等等。
“巴兀姑”的“巴”,与临近地区“巴布凉山”的“巴”同音同意,自四川三星堆出土文物问世以后,有学者认为彝人远古先民与“古巴人”有族属关系,且曾自称为巴人,这一问题学术界正在探讨,录以备考。“姑”,彝语意为人口集中的村落、院子,它比“卡”的规模要大些,是彝区地名的常用词。“巴兀姑”当是远古彝语,至于“巴的甸”则应该是唐宋时期的词,“的”为平坝,“甸”为地方,今天的彝语依然非常明确,盐仓府故地的“板底”应该是巴的甸这一名称的历史遗存。后来有些彝区曾以俄索称威宁,俄索即乌撒,以人名为地名以示缅怀先祖。
折怒,是彝族历史上“尽得其地,统一部落”的英雄。折,古音读“设”;怒,古音读“尼”。彝人常以“设尼”为县域和县城名,而汉文记为“折怒”是非常正常的,直至今日,当地彝人多以“设尼”称呼自己的家乡威宁,以表达对远祖英雄的怀念之情。
历史沧桑,尽归一个“变”字,但变故之过程定有因由可寻;就一人一事而言,早已成为往昔,但人类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是永无止境的。域名的更替轨迹也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威宁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肯定是要变化的,我们探究沿革的目的无非是向民众说明沧海如何变为桑田,从而以史为鉴,把握好今天,生存发展得更好。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