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要闻

彝族“火把节”下江南——浙江德清以文化人关爱外来少数民族务工者

作者:王力中 严粒粒 发布时间:2018-08-10 原出处:浙江在线 点赞+(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浙江在线2018年8月9日讯 浙江在线通讯员 王力中 记者 严粒粒)33岁的阿牛日洗,已5年没回老家过“火把节”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她在位于浙江德清钟管镇的日资企业上班。8月6日,又是她老家云南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盛大节日“火把节”。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大早,她就开始帮着身边的姐妹穿戴民族盛装与头饰。“晚上,企业的露天篮球场也要举办‘火把节’,我与姐妹们有两个表演节目。”满脸喜色的阿牛日洗笑道。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是第四届“火把节”了。虽然内容没有他们老家那般隆重丰富,但也能圆企业100多位彝族同胞的思乡之情,让他们感受“身在异乡犹在故乡”的温暖。浙江雅士迪电子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王鋆介绍。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雅士迪所在的钟管镇,是一个几乎没有少数民族的镇,面对地域文化、语言、风俗、饮食等诸多差异,靠什么吸引这么多少数民族留在这里安居乐业?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异乡“火把节”,点旺的不仅是期盼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统节庆是最难忘的乡愁。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月6日晚,夜色还没有完全合上,钟管镇南舍工业区第四届彝族“火把节”职工文艺晚会开幕了。洋溢着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舞蹈等表演,工业区员工和附近群众纷至沓来。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表演期间,突降阵雨。但参与 “火把节”的员工们热情不减,任凭雨着头淋身,依旧兴奋地载歌载舞。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晚上8时,台下空地上两堆篝火熊熊燃烧起来,“火把节”进入了高潮。场内外的彝族男女一起牵手,围着火堆欢快跳舞。他们时而单脚换跳,时而旋转呈正反一百八十度对跳。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欢快的韵律,优美的舞姿,舞出了彝族等少数民族员工对生活的热爱。现场观众深受感染,纷纷加入队伍……场地上回荡着奔放的夏日激情,更展示着各族同胞们的团结友爱之情。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脸上淌着汗的阿牛日洗一手拉着女儿,一手牵着亲人,轻盈的舞步,透着希望与幸福。“农历六月廿四的‘火把节’,是我们彝族人的新年,所有人都会载歌载舞,尽情狂欢。”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牛日洗来钟管已经6年。第一年“火把节”前,思乡心切的她,坐了两天两夜火车和一天汽车,赶回老家,欢度“火把节”。“一路奔波尽管很累,但心很暖,就像你们的春节回家。”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南舍工业园,像阿牛日洗这样来自云贵川等地的少数民族员工,离开家乡再怎么远,家乡那份浓浓的传统节日情结不会割舍。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想员工所想,乐员工所乐。2014年,德清县总工会、钟管镇党委政府、妇联、南舍工业园区等,联合组织举办了彝族“火把节”职工文艺晚会,让身在他乡的彝族等同胞,也能体验老家过节的那份欢乐幸福。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了德清版的“火把节”,这些年,阿牛日洗与家人都在这里过节。“这么多兄弟姐妹一起庆祝,还有政府和工会的关心慰问,知足了。”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场“火把节”,不仅圆了彝族等少数民族同胞在异地的思乡之情,还传播弘扬了少数民族的节庆风俗,让他们感受到了被尊重、认可的价值,为稳定企业用工发挥了大作用。多次组织参与“火把节”的王鋆如此说。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心少数民族,要从细节开始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平方公里的钟管镇南舍工业区,活跃着30多家企业。当中有1000多位外来务工者,其中来自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拥有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身份的有400多人,是德清县外来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最集中的工业区。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么多民族不同、民俗不一、文化信仰都有差异的员工聚在一起,既是生产中一支重要团队和新生力量,又是生活中一批不可小觑的新居民。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何更好地把百条心凝聚成一颗心?让他们在这里生产生活既有归属感、幸福感,又有成就感、获得感?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他们远离家乡,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喜欢唱歌跳舞,给他们提供活动阵地”“他们带着孩子,就学看病要享受同城待遇”……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条条建议变成一个个具体行动,汇成一股股暖流流进少数民族员工身上。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午餐,企业免费提供;住宿,企业无偿提供;培训,企业免费教授;孩子就学,企业帮助落实;夫妻都在企业上班,提供夫妻房,就连员工的家属、孩子来探亲,企业都安排住宿;春节员工回老家,安徽等周边的帮助网上订票,云贵等偏远的企业包车接送……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至于儿童节、母亲节等常规节日的慰问看望,这里更是常态。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桩桩实事,算不上创新,却件件暖心。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除了这些硬规,有的企业还定制暖招。如浙江美生橱柜有限公司设立 “少数民族服务管理办公室”;总经理屠春生个人掏钱设立春生助学奖。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工人最辛苦” “生活不舒心,生产就不会用心”……这不是口号,而是企业在生产生活中得出的实践感悟。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籍员工八青此补莫在雅士迪上班3年,虽然每月净到手只有4000元上下,但她不计较。“午餐免费吃,住宿不要钱,三四个人一间宿舍,有电视、空调、独立卫生间,刚来的时候很想家,现在已把这当成是自己家了。”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上班之余就去“少数民族之家”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出门在外,家永远是最念想的。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天晚饭后,阿牛日洗都会来到宿舍楼一楼的少数民族之家活动。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不仅有孩子们开心的图书阅览,大家喜欢的健身运动,更有女人们青睐的排舞厅。只要欢快的节奏声响起,能歌善舞的彝族女子们,不论年纪大小,都会或舞或歌,展示她们民族的风采。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月6日下午,记者踏进600多平方米的少数民族之家。偏侧面墙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十四个白色大字非常醒目。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左侧健身运动室里,打乒乓、扔飞镖、踩跑步机的健身族热闹非凡,右边的书刊阅览室,一群放暑假的员工子女,正翻着书本,不时还相互嬉闹一下。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忽然,中间的少数民族物品陈列室间,传来一阵葫芦丝声。寻声走近,原来是三位彝族女子正拿着葫芦丝乐器玩抖音。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看到我们出现,三位身着节日盛装的彝族姑娘脸上飞起一片红晕。“这里布展的部分少数民族物品都来自他们的家乡,目的就是让少数民族员工感受乡愁就在身边,营造一份家的氛围。”王鋆解释。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少数民族之家不仅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的场所,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一份认同、自豪感。王鋆对公司的这份投入很是褒奖。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今,以少数民族为主的企业合唱队、舞蹈队、军鼓队、腰鼓队等,几乎天天在这里演练;同时,还参与县镇组织的节假日文艺演出、文化走亲、送戏下乡等活动,既展现了少数民族同胞多才多艺,又提升他们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物质到精神,这里处处有老家的气息。”10年前,苗族男子张顺祥从云南麻栗坡来到美生橱柜,靠自己的聪慧与诚实,从一名小木工干到现在的木工车间主任,他也成了家乡人眼中的能人。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企业厚德,留住了张顺祥,也吸引了他老婆、女儿、女婿、亲家,以及四五十位老乡纷纷前来 “投奔”,并都成了美生橱柜的上班族。“我会把家乡更多的劳动力介绍到这里。让他们跟着德清人共同致富。”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标题:德清举办“火把节” 以文化人关爱外来少数民族务工者 彝族人网编辑)b9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