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祥云依托“哑巴文化”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云南网讯(记者 杨之辉 通讯员 赵功修)2011年以来,云南祥云县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如何体现其先进性,经过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把禾甸大营七宣村建成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民族文化生态村,探索出一条民族文化创新发展之路。
大山哑神
哑巴节
结合七宣村实际,祥云县以挖掘、保护、传承彝族民间传统文化、改善民生、发展特色产业为主要内容,以培育发展哑巴文化艺术传承以及彝族原生态民俗文化旅游业为主要目标,争取云南省民委、财政厅建设项目资金1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99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456.87万元,精心打造保护和发展禾甸镇大营七宣彝族特色村寨。项目主要实施了特色民居保护改造工程、特色产业培育工程、民俗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民俗文化广场建设工程、民生改善工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程。项目于2011年11月动工,2012年3月初结束。
工作中,祥云对现存的主体结构完整、具有代表性的多个古建筑进行修复和维护,保护其建筑风格、建筑工艺的本土风貌,增强整个彝族村寨的建筑文化内涵。主要是改造被汉化的建筑,如大门、空心砖房屋以及全村民居墙面的保护。完成民居墙体粉刷1.5万平方米, 特别修缮了两院四合院作为接待室专用,石棉瓦民居改造15户,改石棉瓦顶为茅草屋顶,石灰墙和水泥墙改用泥粉。改造现代大门5户,改瓷砖为青砖,翘瓦顶风火,铁门换成木质大门,完成墙体民族特色彩绘300幅。并加强对全村彝族民居的保护与传承,加强村民对特色民居保护意识,并将彝族民居建设纳入村规民约,鼓励和引导村民自觉建设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新民居。近年来,共完成建设木质寨子门一道,七宣彝族特色村寨石雕1座,特色村寨项目标志牌1个;改建民族文化传习所1院,其中改建传习所大门一道,改铁门为木质大门8.4平方米,用4根直径30厘米的木柱作门框架;对传习所损坏瓦檐及屋顶、门窗进行修复,新建82平方米的哑巴文化谱系室1间;建设550平方米的哑巴文化小广场1个、20平方米祖鼓房1间、墩木房2间面积40平方米,建设20平方米的干碓房1间;对哑巴文化进行文字挖掘整理,出版《大山哑神》、《揭密哑神》书籍两本4000册;结合七宣自然村世居彝族的特点,编制了一套既具有民族传统风格和文化元素,又适应现代生活的村落布局和民居保护建设通用图册。
七宣村把大营民间土陶、手工艺、刺绣、面具手工等当地特色民族产业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提升到工艺品加工产业,以拓展经济开发链。其次,大力发展核桃、蚕桑等经济作物,向精准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创汇农业和观光农业迈进,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当地土陶专业户5户,制作精美陶具2000具,培育彝族服装制作加工户2户,收集、加工彝族服装30套,培育特色面具加工户5户,制作特色面具208件,栽培核桃1000株,梅树350株,竹子250盆。
开展大营社区村委会七宣自然村彝族文化哑巴节的有效传承,舞蹈、音乐、乐器、彩绘、主持等人才的有效培训以及道具制作人才的培训。对现已成立的“哑巴队”给予必要资金扶助,引导他们创作出更优秀的彝族原生态舞蹈,从而使更多的人加入“哑巴队”壮大其队伍。挖掘整理民族文化。大营七宣村的历史文化多为口头流传,民俗风情在生活中自然展示,没有系统的文字记录,久而久之会误传甚至失传。祥云坚持“以演促保”、“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思路保护和传承“哑巴节”,该县文化部门通过搜集、整理哑巴节的音乐、舞蹈、器乐等原始元素,在此基础上进行编创,从而将哑巴节的内涵以舞蹈艺术的形式在舞台上进行展现,着力打造七宣彝族哑巴文化的传统“歌”、“舞”、“乐”,使其成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精品,祥云文化对外宣传的特色名片。
祥云县对七宣村“哑巴节”现有活动场地进行改造硬化,采用青石板铺地,周边修建看台,利用水塘做相应的景观,主要把“哑巴节”活动场修建成为一个彝族哑巴文化的天然展台,使民俗文化广场既能满足节日时的表演,又能满足平时居民的使用,也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大营七宣彝族“哑巴节”的文化内涵。
通过打造特色,七宣村以哑巴文化为重点,挖掘文化、手工业、民居建筑等方面的独特风格和魅力,追溯其起源、内涵,丰富其意义和形式,立足本土、依托本土、升腾本土,寻求以民族文化“特色”创“特色”,从保护到发展,打造出创新性、纯朴性、多样性、观赏性、适用性相统一的精品文化。“梅葛”歌歌出了大山,“哑巴”舞舞上了银幕,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记者们纷纷将镜头对准了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同时,祖祖辈辈甚至没有进过县城的庄稼汉子和农村妇女也走出了县走出了州,登上了省级的大舞台。
七宣村“哑巴节”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入了“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也是该县唯一一项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011年底云南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中,以祥云县大营彝族哑巴文化为内涵的舞蹈《姆的馁》,在全省63个歌舞乐节目中胜出,获得了“金奖”和“传承奖”两项殊荣。2012年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三),CCTV4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栏目,直播了“新春看中国·云南大理彝族‘哑巴节’”专题报道,用时11分13秒。众多新闻媒体对大营七宣彝族文化及我县民族工作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宣传报导,让全世界领略了大营七宣彝族人的“哑巴舞”。 2013年4月10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播出文化旅游专题片《“哑巴夫妻”的彝族家宴》,时长34分钟,以大营七宣大哑巴普通生活为主线,展示了“哑巴”节盛况、地方传统小吃、民间手工艺等,向外界充分展示了祥云禾甸七宣村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生态村文化魅力。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