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发展

楚雄彝族自治州:彝绣绣出亿元产业

作者:曾颖 高莹 发布时间:2018-04-09 原出处:民族画报 点赞+(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生活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绣娘”们用灵动的双手,飞舞一针一线,编织和憧憬着美好未来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绣,承载着彝族的历史文化,彰显着彝家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感悟。彝绣经过世代相传,形成独特的图案纹样、色彩搭配、制作工艺,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彝族服饰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彝族文化及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绣娘”们在田间地头展示技艺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家女子喜爱刺绣,她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绣娘”。她们用灵动的双手,飞舞一针一线,编织着美好,憧憬着未来,飞针走线蕴涵着彝家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彝族刺绣是彝家妇女与生俱来的生活技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珺说道,让本属于彝家妇女的彝族刺绣改善彝家生活、改变彝山面貌是她始终坚持的愿望。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珺给职工讲解彝族服饰文化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楚雄是彝族自治州,彝绣是我们的传统手工艺之一,不仅历史悠久,市场前景也很广阔。因此,我们一直将发展彝绣产业作为帮助贫困妇女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先是成立楚雄州妇女彝绣协会,接着各县市妇联,甚至部分乡镇、村也相继成立了彝绣协会,有了协会就有了家,这个家就成为女能手相互协作、资源共享、宣传交流的平台,楚雄彝绣走上了‘妇联+协会+绣女’联动发展的路子。”楚雄州妇联主席阿明仙分享着她们发展彝绣产业的经验做法。如今,楚雄全州共有彝绣协会(合作社)近60个,从事刺绣的企业330家,5万多名绣女依靠一根小小的绣花针绣出亿元的产值。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刺绣箱包专利产品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要小看我们彝族的刺绣,每件工艺品都是绣娘一针一线交织出的梦。”在楚雄州彝人古镇,彝绣天地公司创始人、中国民族刺绣艺术大师李长征双手轻抚着一件有80多年历史的彝绣服饰自豪地向我们介绍道。李长征的公司至今培养出了120多名绣女,这些绣女又在各地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彝绣传承人。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墙上的刺绣物品均是李长征从各地收集来的,最久的饰物距今有200多年历史(民族画报曾颖 摄影)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进楚雄索玉文化美学创意有限公司,女老板卢洁莹身穿一身自己设计的彝绣服饰,正俯身指导着员工。卢洁莹说:“别看我爱穿彝族服装,其实我是汉族啦。父母是广东人,但是我在这里长大,从小就热爱彝族文化。”卢洁莹还经常下乡采风,向当地彝族绣女学习传统彝绣知识,再把传统图案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卢洁莹说:“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彝绣成品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能带来高收入。”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楚雄索玉文化美学创意有限公司,设计师卢洁莹(右一)指导绣女完善作品(民族画报曾颖 摄影)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楚雄技师学院展厅里,来自楚雄彝族自治州10县(市)、涵盖了13个彝族支系、时间跨度长达100多年的147套彝族服饰罕见的同时登场。衣领、衣襟、袖臂、下摆、裤脚、鞋子、头帕、围腰……栩栩如生的彝族传统图案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充分体现了彝绣热烈奔放的色彩,千年传承而来的珍贵传统民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绣天地工作室里,彝族妇女们正在挑选自己喜欢的产品(彝绣天地工作室供图)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民族风走入时尚界,当彝绣制品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车走向全国,一名绣女一年收入10余万元也就成了可能。如今,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加入了绣娘的队伍,让传统文化散发出了炫目的光彩。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除署名者外图片均由楚雄彝族自治州民宗委提供)An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