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祥云县倾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中国县域经济报讯(记者 陈应国 郑义)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大力实施现代文化引领战略,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内涵,深度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全面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品位,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品牌化、集聚化和规模化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促使文化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初步形成集旅游观光、民族演艺、民俗风情、节庆文化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紧紧围绕发展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振民族精神、激发内生动力的工作目标,祥云县创新举措,倾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祥云县从当地实际出发,立足于弘扬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远景,探索民族文化与节庆产业的“联姻”,将民族文化和文化旅游充分结合,加强保护,积极申遗,使一个个亮眼的民族文化品牌像珍珠一样显现出来。
米甸镇自羌朗村委会波罗村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自然村,彝族人口占比达100%,有着厚重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内涵。近年来,波罗村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732.29万元用于进村道路、村间巷道、守门海水景观海塘、彝族迎宾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彝族特色村容村貌,并依托项目建设,成立了彝族文化传习所,民族文化广场、少数民族体育竞技场、文化长廊、文化宣传栏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组建彝族文化演出队,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运动员,不断加强对外沟通交流。
在此基础上,探索民族文化要素整合,把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和“尝新节”进行整体性开发,营造浓厚节日气氛,打造民族文化靓丽“名片”。“尝新节”是波罗村独有的节日,彝语俗称为“啋噷咗”,是吃新米的意思。每年农历八月的第一个属龙日便是一年一度的“尝新节”。节日里,彝家妇女下到金灿灿的稻田里,卷起裤脚,一边歌唱,一边采摘稻穗,赞美彝家的幸福生活。村里的民族体育竞技场遇上节庆热闹非凡,彝家儿女在表演荡秋千、扭扁担、打陀螺、射弩。
这些竞技活动,充分展示了彝家儿女的聪明和才智、勇敢和坚强,增进了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提升了人居环境,保护传承了民族文化,增强了群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2017年3月,波罗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并成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标杆。
彝族聚居的禾甸镇大营社区七宣村在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中,充分挖掘具有传统民居建筑、彝族服饰、民间工艺、传统技艺、民族歌舞、民风民俗等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完整的潜力,认真整理独具特色的哑神文化,在上级的扶持下,彝族“哑巴节”成功申报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为全省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建设项目村,争取到国家项目资金100万元,实施了彝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建成彝族文化传习所和彝族文化广场,寨子里呈现出鲜明的彝族特色,乡村休闲旅游文化特色亮点凸显。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