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发展

普洱景东:打造“滇南文化摇篮”

作者:朱正 戴铮 发布时间:2022-05-09 原出处:普洱旅游资讯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从儒学教育的兴起,到文庙祭孔走向鼎盛,丰富的文物遗址、名胜古迹、民族风情等文化元素像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细节构成了灿烂的景东历史文化……近年来,景东县依托县域丰富多元的儒家文化、民族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当地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H3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景东文庙)

深挖区域文化底蕴,保护、传承多措并举

依托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景东县利用文化场地优势,积极和社区、学校联合举办开笔礼、祭月、诗会、党史学习教育展览、阅读分享、研学活动,遵循中国传统节日、节气时间点,开展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发挥景东文庙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维系建立起景东地方精神的文化纽带。H3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景东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理念,对县域景点、景区、文保景观进行全面梳理,结合景东人文、地理、生态等优势,完成规划征求意见稿;完成文庙白蚁防治工程、安防工程,卫城遗址城台防渗工程和三营文庙抢救性维修工程项目审计,对全县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进行挂牌。2022年3月,景东文庙被确定为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H3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yisfus.jpgH3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非遗传承多姿多彩,公共文化建设有效推进

2021年,景东县新增市级非遗传承人13名,完成了《中国戏曲剧种全集·杀戏》的撰写;以彝族刺绣开发的手提包、手机套、绣花鞋、彝族服饰等系列文创产品,辐射带动青联、青胜、旧村、沙拉4个村300余名彝族绣娘增收致富;龙灯、狮灯、马灯、花灯、杀戏、洞经音乐等非遗项目成为景东县的文化名片,《跳菜》《大帮腔》《羊皮舞》等彝族传统文化在广大村民的演绎之下,散发出原汁原味的文化魅力。H3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杀戏”)

image.png

(彝族刺绣)

今年以来,景东县不断丰富馆藏文献资源,把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线上线下、馆内馆外服务有机结合,加强全民阅读服务宣传推广工作力度,创新公共服务方式,联合乡镇分馆、社区分馆、村级服务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提升服务效能、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配备完善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三馆一站”,零障碍、零距离服务社会公众。H3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非遗技艺培训)

image.png

(“跳菜”)

下一步,景东县将加大文化遗产和文物工作力度,守牢文物安全底线,持续开展文物调查和研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传承和发展民族非遗技艺,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多元化开发,以彝绣、跳菜、牛皮大鼓等特色非遗作为主打品牌,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以提升效能为重点,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更多的向农村倾斜,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为打造“滇南文化摇篮”奠定坚实基础。H3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文:朱正 戴铮;图:景东县文化和旅游局、景东县博物馆;编辑:沈梦玲;审核:李光耀 邱忠文;出处:云报集团·云南就爱去旅游文化传媒。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