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罗娟留学初印象: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

作者:罗娟 发布时间:2014-12-08 00:00:00 原出处:《彝博通讯》 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能来美国留学,要感谢我的导师斯蒂文•郝瑞(Stevan Harrell),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国际彝学家,中国和台湾问题研究专家。在他的推荐下,我得到华大国际研究学院中国研究奖学金的资助,最终踏上留学之路。教授之所以愿意招收我的原因,除了对我在NGO在中缅边境的工作经历感兴趣之外,也是因为我的两位推荐人,我的硕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潘蛟,以及中央民族大学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远高,是他的朋友和同仁。我随父亲是半个彝族,这也引起了郝瑞的关注,他进入四川研究彝族三十几年,对凉山有深厚的感情,视彝族人为朋友。这样看来,我能迈出第一步得益于我与彝族的联系,以及海外学者对培养彝族高级知识分子的支持。郝瑞教授即将退休,他说我是他的最后一个研究生,这让我备感荣幸,也增添了几分压力。
 
  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
 
  华大人类学系的中国研究在全美是比较有名的,我所在的社会文化人类学方向Sociocultural Anthropology有三位研究中国的学者,除郝瑞外,还有Ann S. Anagnost和Sasha Welland。他们的学生中有一些选择做中国研究的,包括美国学生。今年系里还有两位从兰州大学和广州大学来的访问学者,在郝瑞的提议下我们成立了一个中国小组,访问学者和研究生有十来人参加,每两周由一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或者话题。每每在课堂上老师也会举在中国做研究时的例子,所以讨论中国的氛围很浓,同时能发现与美国研究的很多差别。除此之外,我也感受到了美国教育体制和课堂文化与国内的区别,尤其是对博士生的要求极高。主要体现在几点:
 
  1.学生及其选题多元化和国际化。以我所上的民族志田野方法为例,一门课十七名学生,来自美国、德国、瑞士、中国、印度尼西亚、莫桑比克、阿拉伯国家等,各自的选题遍布这些地区,兴趣广泛,涉及语言、性别、卫生、养老、教育、民族关系、文化遗产、环境、科技、跨文化比较等,除了人类学专业,还有教育专业、性别与妇女研 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究等专业的学生参加。这样一个多元的氛围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课堂讨论或平日聊天里听同学讲述自己的研究内容,知名学者,著作文章,对我是一个扩充知识的机会,也逐渐掌握国际上的研究动态,很有利于培养一个国际化的眼光。
 
  2.阅读量极大,突出效率。记得开学选课时选了四门,老师知道后不无幽默地说美国学生也上不了那么多,这里不是中国只要去听课就好。最后改成两门,结果证明非常明智,因为每门课都有大量的阅读任务。我的两门专业课一周各上两次课,每次上课前有三到四篇文章或章节要读,每篇从十几页到四十几页不等,加上我另外参加了系里老师组织的读书会,每周建议至少阅读一本书,这样一周的阅读量平均就有四五百页,这对刚来美国英语还处在适应期的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开学近一个月,我不仅学着如何提高阅读速度,也开始学习如何有效利用时间,每天坚持阅读。
 
  3.课堂以讨论为主,参与性高。美国课堂很强调学生参与讨论和领导讨论Discussion Leardership,我上的其中一门课直接就是讨论课Seminar。每堂课选定一个主题,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围绕该主题和文章观点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由老师或学生带领,多是以提问的形式,或者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分享。我上的另一门医学人类学课程每堂课的主题基本都由一到三名学生负责,制作幻灯片或者提纲,分享学习体会,并带领全班讨论。美国学生比较活跃,每次讨论都有不少同学发言,或说出自己的看法,或提出一些问题。我在这样的气氛中也激励自己多参与,不仅上课前做好读书笔记,记下想法或问题,也尽量要求自己每堂课都至少发言一次。
 
  4.写作任务重,花样繁多。伴随阅读任务的常常会有写作任务,我上的民族志方法课,每次阅读完堂课要求的材料后,需要写一篇两到三百字的评论,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经历讨论由老师引导的一两个问题。课程注重阅读和练习相结合,每周一次阅读一次练习,每次阅读和练习都围绕田野方法的一个题目展开,比如阅读包括Pioneers、Expertise、Cliffords、Danger、El Dorado、Emotions、Natives、Assistants等,练习则包括Experience、 Observation、Interview、Discomfort、Formal、Survey、Photo、Video、Digital等,非常系统地介绍了民族志田野方法的一个整体架构,包括理论、方法和实践。 华盛顿大学校门之一为了完成这些练习,我曾走进演讲厅去观察、在夕阳下的公园里做访谈、在闹市区观察流浪汉、邀请我的朋友做树的分类,极具创意,富有趣味。
 
  5.发达的网络化教学与管理。美国高校每门课的选课、教学大纲、文章下载、交作业、同班讨论、打分、学生信息全部都在每个学生的校内账户中统一管理。每个学生入学前会获得一个华大的账号用来登录MyUW,包括学习、录取、财务、工作、图书馆、学生卡、邮箱等各种事务都可以在这个系统里查询和操作。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是要求阅读的文章或章节都由任课教师事先扫描或下载好放到网上,我们直接就能拿到这些资料。另一个是交作业不能交纸质版或者发到教师的邮箱里,而是要通过校内系统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Canvas上。还有一个是课程页面里有一个Group Discussion Board,每个学生上传完作业或评论以后,可以看到其他同学上传的内容,然后可以在其后进行评论,任课教师也会在每个人的评论后附上评论。这种类似于论坛的形式便于进行同班讨论,也可以从教师给其他人的评语中增进对阅读材料的了解以及知道课堂将要讨论的问题。
 
  6.强大的图书馆资源和Writing Center. 来到美国后感概想看英文书籍和文章有多么容易,图书馆就是一个强大的免费资源。学生可以同时借一百本书,期限长达三个月,到期前还可以再续借。随着电子资源的日益发达,不仅很多书可以在线看电子版,很多期刊杂志的文章也可以免费下载。西雅图市立图书馆的资源大多也是免费使用的,并且在全市各个社区设有分馆,我常常可以到家附近的图书馆去看书学习。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学校图书馆和人类学系都设有写作中心Writing Center,这里由专业的英文写作人员辅导学生和教职人员修改作业、论文、申请书、简历等等,对于英语为非母语的学生来讲是最好的提高英文写作能力的资源,辅导人员还会从文章结构、内容陈述、观点概括等方面给出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学术分析和写作能力。每个学生每个星期有两次预约机会,每次辅导在30到45分钟,每天都有大量的学生预约,特别是期中和期末考试时间相当繁忙,每人每周只能预约一次。
 
  在美国读人类学博士至少需要五年,前两年是基础课程训练,相当于读硕士学位。第三年进行资格考试,通过者才能开始做博士论文。 华盛顿大学红场做论文前必须掌握一门外语,毕业前必须要有教学经历。我见到系里有读了七八年还没毕业的学长,他们多数已经在教书或者工作,获得学位的期限是十年,听说大学里每年都有退学的博士生。时间长、要求高、难毕业,是在美国读博的极大挑战。在享受优越教学资源的同时,获得学位的标准也是相当高的,这让我感觉前路漫漫。但是冷静下来后想想,自己当初辞掉工作重新备考的原因就是对当时的能力不够满意。我虽然一贯随性,但知道自己想要的是更广阔的人生。能在NGO在中缅边境从事深入社区的工作,是我的荣幸,对我是一种历练。但我仍然希望自己能有更深刻的理论眼光,能进一步反思当地的社会状况和卫生问题,能有能力把这种思考写成文字。能够从事研究工作,是我未来的理想和追求。所以我很高兴自己没有放弃,做出了想要的选择并付诸实践,在华大读博的经历将是我人生的又一次提升,我将系统地掌握理论分析架构,再回到田野中去深入挖掘。想至此,我觉得自己依然可以走下去。以此随笔激励自己和不放弃的人。
      
          (海外通讯组 供稿)
 
  备注:罗娟,女,彝族,1983年9月生,四川攀枝花人,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一年级。2005年获得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民族理论与经济学双学位,2008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硕士毕业,2008-2012在无国界卫生组织(英国)云南代表处从事项目官员工作。E-mail:88957404@qq.com。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所属专题:

彝族博士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