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凉山
今年6月,50多张100年前凉山彝族生活状况的老照片翻拍件几经周折,回归故乡凉山,终于让今人能以一种惊诧的目光来回看百年前的凉山。
这些照片的拍摄者是1896年法国驻滇总领事奥古斯特·弗朗索瓦(中方译名:方苏雅)。从1896年到1904年,方苏雅先生以法国驻滇总领事的身份在中国云南驻足了整整8年,其中历经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也拍摄了大量照片。1904年,方苏雅离任前夕受法国政府的委派考察川滇铁路。他带领随从历经千辛万苦北上四川。在途经大凉山的途中为我们留下了50多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大量日记、报告,成为记录当时凉山彝族生活状况的珍贵文史资料。
1985年前的一天,在法国凡尔赛乡间一座名叫“小中国”庄园里的地窖中,方苏雅的养子在紫檀木箱中,发现了养父生前所写的日记和1200张旧照片。通过对照日记内容,他发现这些旧照片都是1896年到1904年拍摄于中国西南部,其数量之多、内容之广、保存之完好实属罕见,涉及的内容有家庭生活、民族建筑、社会活动、民族服饰和武士的武装。每一张照片方苏雅先生都做了简短的说明。在一张彝族成年男子的单人照上,方苏雅先生批注道:“凉山的倮倮,高鼻深目,卷发赤脚,经常披一种用羊毛纺织的披肩,经常是披一半,露一半,显得十分潇洒。”“会理城有一条望不到尽头的街头。”方苏雅的养子在对照日记和照片的过程中,深受震动。他不仅为养父日记中的文字描写所叹服,更为养父拍摄照片中的中国大西南地区的风光和民族风土人情所感动。
时隔10年,怀着对养父的悼念和对中国大西南的敬仰,1996年,已有70多岁高龄的方苏雅养子从大洋彼岸踏上了中国云南的这片土地。在云南,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从事纯文化的殷晓俊。今年49岁的殷晓俊,此时已走出了商界,热衷于文化研究。两人认识后,常在一起畅谈东西方文化。方苏雅的养子告诉殷晓俊:“自己的养父在云南时留下了不少的日记和照片,反映了昆明城的旧街道、旧建筑和人民生活状况,若有可能愿将旧照片拿到昆明做一次展览。”殷晓俊听后,深感照片的珍贵,对研究云南有很大帮助,于是对老照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没过多久,殷晓俊与对方多次联系,最后,经过协商,殷晓俊以100万人民币的价格买下了这批旧照片在中国的使用权。
随后,殷晓俊远渡重洋到了旧照片所在地―――法国凡尔赛乡间的“小中国”地窑里实地翻阅了这批照片,并花费了50万元购置了拍摄器材,因为照片现在的主人怕照片出地窑后,会受到阳光和地面空气的损伤,所以,不让照片出窑。打开所有的照片后,展现在他眼前的,是拍摄者因其特殊身份和西方文人特有视角而拍摄记录下的当时整个贫穷落后、面临崩溃的大西南历史。由于照片历经年代太久,加之器材原因,翻拍的效果并不理想,便首次无功而返。第二次,殷在失落之余重振旗鼓,邀请了德国和法国的两名高级摄影师再赴法国“小中国”庄园的地窖翻拍照片。就这样,殷晓俊和他所追寻的1200张百年老照片回到了中国。
这些照片回到中国后,殷晓俊马不停蹄地对照方苏雅日记,着手研究旧照片所反映的昆明古建筑和近代历史文化。几个月后,他才带着这批珍贵的照片到了国家历史博物馆等全国各大博物馆展览,顿时,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强烈反响和极大关注。
后来,殷晓俊和有关专家在研究中发现了旧照片中有51张是1904年在大凉山拍摄的,拍摄对象大多数是彝族,还有一些藏族和汉族。2000年,殷晓俊从北京巡展回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殷晓俊与州文联副主席倮伍拉且认识了,殷晓俊把百年老照片中关于涉及凉山的内容告诉了倮伍拉且。出于文化人对历史的特有情感,殷晓俊同意倮伍拉且带着在展览中使用的15张百年凉山的旧照片回到了西昌,并交给了州图书馆,在那里“沉睡”了一段时间。期间,州检察院的张作诗也与殷晓俊结识了,于是,倮伍拉且和张作诗对这些珍贵照片赞叹之余,都感到把它们交给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保存研究才是最明智之举。
直到今年6月5日,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馆长伍晋刚才得知这一消息。“奴博”对此事十分重视。第三天,也就是6月7日,副馆长瓦渣克己和办公室副主任邓海春赴云南昆明找到了殷晓俊,殷晓俊热情接待了来自大凉山的客人。在交谈中,“奴博”人员表示希望能保存这批珍贵难得的历史资料,让它们在自己的故土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殷晓俊同意11张可用于展览的意见。
与此同时,馆长伍晋刚在西昌通过电话与殷晓俊倾心交流,伍馆长说:“作为凉山的博物馆理所应当地保存和展览这些照片,用博物馆的功能发挥其作用,把旧照片展示给人们,并可以进行研究。”殷晓俊立即表示可以协商。6月9日晚,伍馆长亲自赶到了昆明,翌日,便与殷晓俊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伍馆长说:“作为遗留下的百年老照片,对凉山彝人来讲,是非常难得的历史资料,它应回到它该回去的地方。同时,作为‘奴博’能够使用它感到非常的荣幸,由我馆保存和展览,希望你大力支持。”一席真诚的话语,一次心与心零距离的交流,让殷晓俊感到找到知音,于是,殷晓俊欣然同意,并这样说:“我对这批照片有着深厚的感情,这并不是它给我带来了经济上的利益,而是因为它的珍贵在于我对凉山彝族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以及对凉山人民的感情。现在,让这批百年凉山老照片回到故乡,回到‘奴博’是找到了它应有的位置,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同时,殷晓俊提出了在“奴博”展览,作为永久性保存的要求,并希望:一是尊重方苏雅个人及其照片,因为没有他就不会有这些老照片;二是希望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开展对这些照片及相关历史的研究,另外,在适当的时机将对照片研究的成果,带到国内外举行规模较大的展览。于是,就把这些关于凉山的百年老照片的翻拍件的使用权无偿地转让给了凉山。
“奴博”对殷晓俊的举动十分感动,诚挚地把这位在文化研究上有所建树,知识分子气息浓厚的云南人聘请为该馆荣誉研究员,同时,给殷晓俊颁发收藏证书。
这批反映百年前凉山的老照片翻拍件回到故乡后,“奴博”便开始根据方苏雅的日记和凉山的地貌等着手对它进行了研究。目前,已有41张配上简要的说明在馆内展出。
方苏雅先生所拍摄的照片以其当时技术优势和独特艺术视角将历史定格,真实反映了100年前凉山彝族人的生活场景。
百年旧照,百年回归。这不仅仅是历史的巧合,还是百年旧照中逝去的人灵魂回归故里的夙愿。但我们还应该深深地感谢为之付出巨大努力和心血的殷晓俊先生,以及那些不知名的人们,由此,我们才得以回望百年前的凉山。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黑石大洞 梭山一绝
- 2 精美的石头不仅仅只会唱歌
- 3 神秘的撒尼村
- 4 昙华山马樱花
- 5 我的彝乡旧情
- 6 寻访阿诗玛
- 7 泸沽湖,一个打不开的结
- 8 路南石林――叫一声阿诗玛
- 9 探奇揽胜黄莲行
- 10 余秋雨“点金”普者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