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火把节风俗(三)
火把节的第二天,各村青年男女老少都背上最好吃的食品、饭团、荞面制品、千层饼、鸡脯和鸡腿、肉食及水果等干粮。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戴上首饰,有的骑着马,赶着各自要参赛的马、牛、羊等,去参加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跳锅庄舞、唱“都格调”等活动,姑娘和小伙儿们面带微笑簇拥着本村的摔跤手,赶着角上扎着各色绸带的斗牛、斗羊,骑手们拉着配有体面鞍辔的骏马,姑娘们撑着一色的黄油布伞。在火把节,不论出不出太阳,下不下雨,妇女们在火把节里,人人撑着一把黄色油布伞。这伞自有妙用:不光是避雨遮阳,还可撑在头上,在强光透射下,脸就被映衬,呈微黄色。女人们人人打伞,使整个山坡远看成了一个“黄色世界”,格外壮观。
彝人以黄色为美,姑娘以黄脸蛋为美。故自古以荞粉调糊状擦脸,衣裙突出黄的色调。黄色辉映下的颜色确实是格外地美,特别是在满山遍野举目都是绿的夏季,黄色点缀在蓝天下绿色世界里起到了冷暖色的调节,从而有一种和谐美。提起裙脚,小心翼翼地踩着露水,涉过一道道溪水,穿过一片片树林,走过一面面草坡,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历年举行火把节盛会的山头大草坝――火把场。
人们在这山头大草坝上举行摔跤、赛马、斗牛、斗羊,力的角逐不时激起一阵阵喝采。
人们有说有唱,吹笛弹弦,弹月琴的,吹锁呐的,使节日更加绚丽多姿,丰富多彩。当太阳落山,众人散场后,姑娘和小伙子们,各人带着自己的情人,用黄油布伞掩着走向大山,穿过林海,淌过溪水,去过两人世界。
火把节以其独具风情的节日活动而令人神往,令人陶醉。节日里,有粗犷傈悍的男人们比赛的摔跤、赛马、斗牛等刺激性极强的体育项目;也有美丽多情的彝家姑娘们跳的朵洛荷舞及达体舞等文娱活动;还有风趣优美的彝家选美等等,然而,节日里最富情趣、最有诗意的还是那“满天繁星撒彝乡”的火把游玩。火把节“都格德”(火把节集会之地)人山人海,隆重热烈,热闹非凡,别开生面的凉山彝族火把节庆祝活动就在组织者们的指挥下拉开了帷幕。由于人多,活动项目也多,不可能每项活动依次讲行,所以庆祝娱乐活动是采取分场地同时进行和依次进行相结合的办法展开的。整个场面有体育项目:摔跤、赛马、斗牛、斗羊、斗鸡、爬杆、拔河;也有弹奏月琴的、弹口弦的、吹笛子的、吹玛布的、吹葫芦笙的;有说“克哲”(谚语)的,有手拉手跳达体舞的……使人眼花嘹乱。整个节日是火的旋律,花的世界,歌的海洋,力的角逐,爱的升华。只要看到过凉山彝族火把节的人们,都对这个充满民族特色的传统集会难以忘怀。
斗牛
凉山彝语“牛顶”,它与西班牙“斗牛”有本质的区别,众所周知,西班牙是人跟牛斗而彝区斗牛是牛跟牛斗。
彝区斗牛一般分两种情况,即平时村与村之间将较有名的公黄牛赶到一起比高低,火把节期间则将方圆几百里较有名的公黄牛赶到斗牛场来决出高低。
斗牛一般民间有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斗牛中任何一方的牛被顶伤或死亡,另一方不负任何责任。但也有例外的,假如有人在牛主人不在场且斗牛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擅自进行斗牛,并将主人不在场的牛斗伤亡的话,将视其情况加以赔偿。
斗牛一般无严格规定,寻一平整的场地,将斗牛与一条小恒牛一起赶至斗牛场,然后用披毡将斗牛的头蒙住,并悄悄将小母牛拉出场外隐蔽起来,待揭开披毡,两条公牛同时发现小母牛不见了时,会怒气冲天,吼叫着用前蹄猛力刨土,或瞪眼对视,如此以进行试探对方的虚实,继而冲向对方,用锋利的牛角不断碰顶对方,直至一方体力不支夺路而逃。胜者高昂着头,不断地吼叫示威,牛的主人则喜之不尽,赶紧将牛牵至领奖台,为牛披红挂彩,接受观众的注目礼。那洋洋自得的样儿,仿佛凯旋归来的将军。
斗牛前,各村寨要选出代表参加斗牛大会,并选出各自村中膘肥体壮的牛中之王即冠军之牛。斗牛的种类,大小凉山彝区都是黄牛,云南和贵州彝区则除黄牛外还有水牛。大会开始时,由一位有威望的人宣布斗牛开始,顿时锣鼓喧天,长号齐鸣,鞭炮震耳,青年男女在场边弹起大三弦月琴,跳起欢乐的舞蹈。在场边的标杆上挂着球形的“彩红包”,是备胜利者的牛主人戴的。在万众欢腾的热浪中,放牛人将一头头体大角尖的公牛牵入场内,接受裁判员过目。一声令下,按照事先选好的对手,按淘汰制的比赛程序,将赛牛放出,任其角斗。凶猛的公牛扬蹄翘尾巴,勇猛地向对方冲去,角对角地顶碰,直到将对方斗败逃窜为止,斗牛也可以说是一种选择优良牛种的形式,对畜牧业和农业有着积极的意义,谁的牛获胜,就意味着放牛青年是勤劳的畜牧能手。火把节的斗牛方法是:胜者斗胜者,败者被淘汰。(斗牛的前前后后要十几天的时间,村里、乡里、县上层层淘汰。)有的公牛不愿进场子,人们便会牵进一头正值发情期的母牛相诱,于是,两头将要对阵的公牛就会因“争风吃醋”而引起搏斗。大的火把节活动斗牛多达几百头,可以斗几天,让人大饱眼福。参加比赛的牛都是专人饲养、训练过的,十分听主人的话。优秀的斗牛还会使用扑、撞、闪、让等技能。斗牛互不相让,斗红了眼,看着真有点吓人。人们都屏息观看,心里巴望自家村里的那头牛早点获胜,为自家的村寨争来荣誉。云南彝族火把节在斗牛时有些地方还时兴输了的一方就把带来的酒交给获胜的一方,由获胜者支配……一杯杯地斟给客人或朋友们喝。
贵州、普安、威宁、毕节,大方一带的彝族斗牛场,一般是在“荷洪尼走奈木”(火把节)斗牛。
古代斗牛活动较为单一。经过不断地丰富发展,形成了一个以斗牛为中心,多种活动一并开展的斗牛文化场面。
《岭表纪蛮)载:“蛮人购买此种牛只,只求肥硕壮健。价值高昂,在所不计。故一斗牛有至二三百元者。俟至相当时期,乃与他寨约期决斗。斗日,远近男女,无不盛妆艳饰,集合观战。是时,两寨民众,吹铜号,鸣芦管、放铁炮、张伞盖、列旗帜,严队伍,拥牛人决斗场。……两牛骤见,怒不可遏,由是交角决斗威猛奋发。观众鼓掌呐喊,声震陵谷。移而胜负分,有败逃者,有战死者,亦有两皆阵亡者。胜者兴高采烈,取红毡披牛身,取银角套牛角,以红鬃为彩,红绫结球,系于牛之项尾两部,炮声震天,以前仪送牛回寨。欢歌会饮,庆贺大捷。……败者气色沮丧,牛不战死,亦必杀以泄忿”。
文化大革命中,斗牛被视为“不轨”活动而停止。党的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生活水平的提高,彝山的斗牛场纷纷恢复,规模增大。小型斗牛场一般观众有一、两千人,大型斗牛场观众竟达万人。
斗牛一结束,人们喝了获胜者胜利的酒之后,接着就开始了其它比赛。这种场合,不仅是身强体壮的彝族小伙大显身手的场地,同时也是彝族青少年开展体育活动的大课堂,上百双眼睛盯着角逐拼搏的赛手,看他们斗智斗勇,为他们的每一回合报以热烈的掌声。
赛马
火把节的赛马方法是在草坪上修一个圆圆的大跑圈,让参赛的骑手骑上各自的马匹,预备在起跑线上,等待着发出的哨令,同时策马直追,最后以第一个到达终点者为胜。比赛规则同样是赛胜者,败者被淘汰。赛马,从村、乡、片区、县,逐级举行淘汰赛。参加全县比赛的都是各地的优胜者了。象普格、布拖的火把节,参加比赛的赛马上千。
凉山彝族爱马如命,俗有“一个人只值一匹骏马”之说,因而不论贫富,均有养马之习,并在长期的养马实践中,精心选育出了著名的优良马种――建昌马。建昌马躯体短小精悍、体质结实、机警灵敏、性情温驯、易调教、负载能力强、行走于崎岖山路之间竟如履平地,因而成为凉山彝族驮载和乘骑的主要工具。而许多彝人以拥有一匹上好的建昌马而自豪,常将自己精心饲养调教出来的骏马炫耀示众,寻找对手比高低。
各地都有固定的赛马跑道,彝语叫“九甘”,“九”意为“转”、“跑”,“甘”意为“路”、“道”。
“九甘”一般不设在平地上,而是在各自的房前屋后寻一圆形小山包,先用锄头绕着山腰开一条便道,并将两头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圆圈,然后将马匹用绳牵着绕道行走数圈,让马熟悉便道并会主动绕道而行时,便飞身上马,扬鞭催马,绕着山包飞驰。如此早晚各一次,长此以往,骏马便会训练有素,并能在婚、丧、节日等大规模比赛中,稳操胜券。
凉山彝族从小会骑马,练得一身好骑技,在大规模的比赛中能获胜,不仅仅是自己的荣耀,也是全寨和家支的光荣,故而倍受敬重。获胜的骏马也名扬四方,前来议买者络绎不绝,马价也猛增数倍。这大大鼓励和促进了养马、赛马的积极性。赛马不仅是赛马力、跑速,而且也是赛骑技、姿势、技巧等综合性的竞技项目。赛马时一般分为若干组进行淘汰赛。赛马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赛速度的“大跑”,彝语叫“大踪”;一种是赛姿式的“小跑”,彝语叫“小踪”。彝族传统习惯上崇尚“小跑”,骏马在跑道上奔跑时,只见频频翻蹄,如行云流水,有些骑手手端酒杯稳稳当当地坐在马背上却滴酒不洒。
彝族养马赛马的历史可能相当久远,彝族史诗《勒俄特依)这样说道:远古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在滇池北边有一情人,滇池南边有一情人,他经常骑一匹神马奔走于南北方的两个情人(有的传说是他妻子)之间,两个女人都想留住他。其中一人将神马翅膀剪了一些,结果支格阿龙掉人滇池中。另外有一些彝文古籍和神话传说,也经常提到马的事情。
彝族“相马”有其独特的――套理论和方法。什么样的马才是好马,这有一定的标准。好的马匹其身体的各个部位都非常讲究。
马的头要大,耳朵要向上且有力,眼睛要大而鼓,马的鼻孔也要大,这样才好喘气,马的嘴也要大,在赛跑时必须张开大嘴,跑时应该是埋头和嘴,以快触到地面者为佳。马的颌颊要大,这样才能够多吃东西。马鬃不能太厚,马腰肢不能太长,马肚不能大,马后腿不能太直,马蹄不能大,马旋不能长在马脖子上和马嘴上,认为长在脖子上是上吊旋,长在嘴上是吃人旋。马毛最好是纯黑色或纯绛红色。白斑点长在背两侧者被喻为翅膀很好,白斑点长在两前肢或后肢者也很好,额头上的白斑点也很好,但白斑点从额头长到嘴角上的却不好。
凉山彝族各地都流传有古代和近代各种名贵的骏马的故事,这些骏马都有雅名。例如凉山喜德地区传说的“都都拉呷”骏马,传说它跑起来时连在草坪上歇息的云雀都来不及飞走就被它踩死,可见其速度之快。彝族对骑手也相当苛求,特别是大赛时人们对选择谁来当骑手,一般都考虑再三非常稳慎,最后才做决定。一般要求骑手要身轻如燕,骑马姿式要好看,并且要胆大心细。如果马获胜,骑手都有不薄的彩礼。
很多骑手从小善骑马,不怕苦不怕累,还要不怕死,也就是不怕发生意外事故。同时,很多骑手也是驯马师。
彝族将跑马分为几等,例如 “骏马”、 “跑马”、“骑马”、“驮马”。
凉山彝族的赛马内容别具一格,不仅要赛马力、赛跑速,而且还要赛骑术、赛姿势、赛智慧等,因而竞争相当激烈。比赛时,一般两匹马为一组,分甲乙双方比赛,马多则分为若干组,进行淘汰赛。赛马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赛跑速,以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此种赛法称为“大踪”赛。赛前两匹马齐站于同一起跑线上,闻令举蹄,象箭一般冲出,骑手倾俯马背,手持缰绳,轻轻抖动,不断为马鼓劲,马得到主人的鼓励暗示后,更加扬蹄奔驰直取终点。比赛方法无特殊规定,不论用何种骑术,第一个到达终点者为胜。二是赛小踪,这是凉山彝族最为传统的赛法,被称为真正的彝人赛马。它主要是赛骑术、姿势和基本功,难度较大,因而骑手的骑术不达到一定水平者不能取胜。比赛要求骏马起跑时不能扬蹄狂奔,而是用碎步有节奏地缓缓前行,观者只见马蹄频频翻飞而不见马身有大幅度摆动,使骑手稳坐马背而不受颠簸,其跑速则保持在一定的水准上,被视为高水平、高层次的比赛法,故在此项目中获胜者倍受敬重。
同理,彝族自来喜欢善跑“小踪”的中等个子的马。这种马在史志中记载为“建昌马”。在多山多谷的彝区,当然不同于茫茫的大草原。彝山的羊肠小道相当险恶,一不小心失足则跌下万丈深渊,“建昌马”可以说小巧玲珑,行动敏捷,跑起山路来又快又稳当。假如让身材高大的蒙古马在彝区山路上奔跑那绝对凶多吉少。所以,方志和游记中对“建昌马”有所称颂。《小方壶与地丛钞》: “南中民俗以牧畜为富,故马独多。” “黔马小而习险,其行步收敛,不敢放蹄,故蹀峻驰危,稳骤不蹶,水西乌蒙马最良。”《滇行纪程》“滇中多良骑,质小而蹄健,登危蹬若平地,故水西之骏,滇黔多之贵。”《黔书》:“水西之马状甚美,前视鸡鸣,后啁犬蹲,隔阔膊厚,腰平背圆,体卑而力劲,质小而德全,登山越岭,逐电尔云,有马如此,不可谓不良也。”
“建昌马”在汉代又称“榨马”。《史记》:“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榨马、焚僮、牦牛,以此巴蜀殷富。”“榨”当时指凉山东北部的甘洛、汉源一带。唐《蛮书》: “乌蛮,……邑落相望,牛马被于野。”“土多牛马,无布帛,男女悉披牛羊皮。”由此可见,彝族养马赛马的历史由来已久。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所属专题:
彝族火把节(火把节)/火把节图片/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贵州威宁彝族变人戏面具(一)
- 2 彝族年
- 3 日记美姑彝年
- 4 彝族民间节日竞技活动
- 5 彝族年来历传说
- 6 彝族民间游戏竞技
- 7 彝族白倮人的龙树、龙衣、荞菜节
- 8 彝族节日之文山篇
- 9 新平彝族赏花节
- 10 彝家“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