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节庆与民间娱乐

彝族火把节风俗(四)

作者:beley工作室 发布时间:2002-09-09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火把节的第三天,彝语叫“都沙”,“都”意为“火”,“沙”意为“送”,意思是“送火神”或“送节”。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一天下午,各家要杀一只鸡,意思是杀鸡看鸡舌头顺不顺,鸡舌头顺的话,就认为这一年将吉祥如意,如果鸡舌头不顺的话,就认为不吉,另外再选一只鸡杀后看鸡舌,假如再不顺的话,等到火把节过后要请毕摩来做“除灾祈福”的原始宗教活动。鸡舌的看法是:鸡头煮熟后先捞出来,让长者将鸡的舌头和舌根抽拉出来,然后把舌头上的鸡肉刮干净,先看鸡舌中间,若弯曲,则认为吉;向内弯曲成圆圈,就认为大凶,主人一方要出人命,向外弯曲成圆圈,也认为大凶,客人或亲戚一方要出人命;两边的向内大弯曲,认为内急;向外大弯曲,认为外急。晚饭做好后,要把供在柜子上的饭、肉、汤热好后,由家里的长者端到大门口抛撒以示敬献火神,口中念上一段祈求平安,风调雨顺的祷词后,端回屋里每人分食一点,表示敬火神的食品吃后将会得到火神的保佑。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等到东南方启明星露面时,全村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屋里边舞边念: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烧呀烧,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烧死吃庄稼的虫,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烧死饥饿和病魔,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烧死猪、牛、羊、马的瘟疫,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烧出一个安乐丰收年。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老人念完之后,叫儿女们将火把接到院门口,火把被男女青年们接到野外的田边,同样念着火把节的祝词,带上第一天宰杀的鸡的翅毛等,边唱边向北边离自家房子较远的某个土坡或崖石边,向着历年焚烧邪恶精灵的地方(一般在村子下方),一路抛着火把,抛了捡,捡了抛(意在哄撵驱赶一切邪恶精灵),远远望去就象一条滚动的火龙。这时满山遍野火把在闪耀,火龙在山间弯弯曲曲、曲曲弯弯地游荡,山顶、沟谷也有星星点点、点点星星闪烁着的火光,好象是彩霞在飞舞,好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明代状元杨升庵曾赋诗赞美火把节夜景:“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杨升庵这两句诗把火把节夜间的美景如实地描绘了出来。年轻人就将火把聚在没有猪屎马尿的干净小坡上,并且每人都要象征性地往火堆里丢九根小山草,九块小石粒儿,紧接着又提起各自未燃完的那节火把,排成长长的火龙,绕山绕岭地转。小伙的英姿,姑娘的笑容被映在闪闪的火光中。大家舞啊舞,唱啊唱,渐渐地火把越来越少,火龙越来越短。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了焚烧邪恶精灵的地方,人们各自为阵,  (每家每户都得举行此仪式,孤寡老人请村里的孩子代行。)拆开火把,燃起篝火,把第一天晚上杀的鸡翅毛、鸡脚皮、鸡股骨一起焚烧,象征邪恶的精灵也随之焚毁了。因为这鸡已在各自的宅前屋后、庄稼地里转过,人们相信邪恶的精灵已收附到鸡身上。然后找一块较大的石头,把点剩的火把、鸡毛等一起压在石头下面,火光必须朝北边的“得布洛莫”,即魔鬼的住地,这样就人丁平安,牛羊发展,五谷丰登。顿时,一股股皮毛的焦糊味和蒿枝燃烧的清香味随着晚风在山野里弥漫开来。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借着篝火的光亮,人们一边用蒿枝架起一排排象征喂牲畜盐水的木槽和喂猪的石槽,嘴里不停地唤马、唤牛、唤羊、唤猪、唤鸡,祈求六畜兴旺。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天晚上的火把要选扎得粗扎得长的,要不然不够用。送了邪恶精灵后,人们回到场坝燃起篝火继续歌舞欢乐,迎接丰收的到来。小孩们也聚在一起评价今年的火把谁扎得最捧,商量明年春上哪儿去折蒿枝扎火把,迎接第二年的火把节。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把节第三天晚上就是结束节日。夜晚,各村各寨游龙似的火把,如闪烁的星光点点,最后聚集在一处,燃成一堆大火,以示全村人团结一心一致防御自然灾害。人们把鸡毛一把一把地扔进熊熊大火之中,火焰映红了半边天。这时,人们各自要用火把燃剩的蒿杆做成猪、牛、羊、马槽型搭好,或把竹子劈成两半做成牲畜喂盐槽,再拾些小石头放在槽型的蒿杆上,一般在每个槽上放九个小石头,表示无数,口中念道:“通过这次火把节,但愿本家粮食堆成山,牛羊遍山坡,美人、勇士、能人、万物聚我家。”等祝福语,以求家人安居乐业,吉祥如意。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彝族地区火把节的习俗和大小凉山彝族地区的火把节习俗,可以说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不同。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火把节习俗,严格说各支系之间都有所不同,各支系火把节习俗都有自己的特点。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按道理,写彝族火把节习俗应该到各地去实地田野调查,但因经费和其他一些原因,不可能走遍所有的彝区。除了凉山彝族地区部分火把节习俗笔者比较了解外,云南和贵州彝区火把节习俗只能从有关资料的介绍中得知。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凉山地区的火把节规模大,习俗方面也基本趋于一致,除了不过火把节的“义诺”地区外,民间没有一家不过火把节的,除民间外,都市里的彝族也过火把节。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和贵州彝族地区火把节的情况不一样,云南有些彝族聚居区民间多数举行火把节的活动仪式,有些地区则各家在家中表示一下,有些地区则已不过火把节,只是在口头传说火把节而已。贵州地区部分彝族过火把节,但其内容到形式都已简化,据说只是各家简单表示而已。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填补云南和贵州彝族地区火把节习俗在上述“火把节习俗”中之空白,现根据有关云南彝族火把节习俗资料删节摘要介绍如下,并向提供资料的同志表示感谢。aY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