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文化的明珠——十月太阳历
引言
历法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认识世界文化的源头,是天文向人文转换的科学成就。十月太阳历发端于彝族文化之源的《土鲁窦吉》,即中国古代两幅神秘图案“河图”“洛书”。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彝族远古先民的智慧结晶, 是彝族年节的科学依据,是彝族文化光耀世界的璀璨明珠
一、 历法概述
(一)历法
历法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是推算年、月、日,并使其与相关天象对应的方法;是协调历年、历月、历日和回归年、朔望月和太阳日的办法。
历法按性质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西方体系的平太阳历;二是包括中华分系和印缅分系的东方体系,以阴阳历为主;三是中亚伊斯兰体系,主要以平太阳历为主。其中,中华分系以阴阳历为主的历法体系,是华夏文化圈内的历法体系。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和中国都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华夏民族的历法据《汉书·律历志》记载了六种,依次是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依据《汉书》记载,华夏民族最早的历法应该是黄帝历。笔者认为其实《汉书》记载的不是很准确,最早的历法可追溯到华夏文化的宇宙魔方——中国古代两幅神秘图案“河图”“洛书”所隐含的十月太阳历。“河图”“洛书”是 1987 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坝形意墓出土的,据专家考证形意墓距今约 6500 年,形意墓穴中的星象图可上合二万五千年之前,这说明“洛书” 所昭示的是两万多年前的上古星象奇观了。
“河图”“洛书”这两幅宇宙魔方图案也有彝文版的,它就是贵州彝族世袭毕摩王子国先生家族所保存和翻译的《土鲁窦吉》,汉文译为《宇宙生化论》。这部传世彝文典籍,现今被很多彝学专家智者深入解读后,已成为打开十月太阳历天文向人文转换之门的金钥匙。
(二)历法的起源及功用
历法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最初是因为农业生产需要而创制的,是结合农业生产而起的一种系统知识。人们为了掌握时序变化的规律,建立人类牢固的时空观念,有效地认识自然,掌握自然物质和生命运动规律,运用严格的时间观念,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在远古时代,谁先掌握了准确的历法,谁就掌握了领先农业,也就有了生存的基本保障。
其次是根据妇女生理周期变化而产生的“人体历法”。这种“人体历法” 是以 28 天妇女生理周期为一月,一年为 13 个月的历法。刘尧汉先生系统考证了这种历法的汉文资料后认为:彝族中存在“人体历法”是“为人类保留了原始时代的一种可贵的历法”。(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 53 页)这种以妇女生理周期为一个月的纪历方法,是一种文化上的返祖现象,它反映出人类在远古时代曾经有过这种简单古朴的纪历方法。“人体历法”体现不了地球四季变化及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也反映不出季节变化的客观规律,故而“人体历法” 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华夏民族的古历法还有以朔、望月为单位的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阳历。中国古代的历法大都不完全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阴阳合历分春、夏、秋、冬四季,将日、月、星的作用合在一起,以太阳历论岁,以月亮圆缺论年,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南、北论寒、暑,岁为 365.25 天,年有 354 天,月为 29.53 天,因为天文周期不足“日”的整数倍,就产生了闰月。以闰月来调整太阴、太阳两历的时间差,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合历一年有 24 个节气,一个节气 15.22 天。
(三)太阳历
太阳历又称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于回归年。阳年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契合,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季节寒暖变化情况。现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太阳历,公历也称阳历或格里历。公历回归年的长度是平年 365.2422 天,闰年 366 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个百年再闰。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差 26 秒,要累积 3300 年才差一日。华夏民族的太阳历大类有四种:干支历、十二气历、天和彝族阳历和彝族十月太阳历。本文只阐述彝族十月太阳历,其他不再赘言。
二、 彝族文化的明珠——十月太阳历
(一)彝族十月太阳历概述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创造了古代文明的古老民族,也是一个有自成体系的语言文字和独特天文历法的民族。刘尧汉教授所著《中国文明新探》《彝族天文学史》及《文明中国的十月太阳历》均认为彝族十月太阳历产生于伏羲时代, 距今达 1 万年以上。
彝族十月太阳历自被国际知名彝族文化学者刘尧汉教授通过民族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后,经过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研究和深入挖掘,使这部彝族先民创造的精湛天文历法重放异彩,成为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中耀眼的一颗明珠。
彝族十月太阳历有着显著的特点和广泛的影响力。它具有计算方便、整齐划一、易学易懂、科学性强的特性,而且现在彝族聚居区的毕摩经书、民俗节日、婚丧嫁娶、祭祀活动都在广泛应用。
刘尧汉教授在他所著《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虎宇宙观》一书中说:“彝族十月历,因它属于太阳历,又可称为彝族太阳历。在我国历史上,这种十月历曾是夏代的历法,从而可称‘彝夏十月历’或‘彝夏太阳历’。”《礼·纬稽命征》说:“夏‘禹建寅(虎),宗伏羲’。……故此彝夏十月太阳历, 可简称‘虎历’。它的纪日不是按一、二、三、四……序数记日,而是用虎、兔、龙、蛇……鼠、牛等十二属相轮回记……十二属相经三次轮回,即三十六日作为一个‘时节’或‘时段’。终结之后,加五至六日为‘过年日’。过年日通常是五日,每间隔三年即第四年,增一闰日,则此过年日为六日……我们称它为‘十月历法’……”(刘尧汉等:《彝族天文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
根据刘尧汉教授的论述,我们可以把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基本结构划分为年、季、月、旬、日与季节组成。五季称五行,一行 72 天,五行五季 360 天,五行用木、火、土、金、水五行来表达;一年分 10 个月,一个月 36 天,月序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月。以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十二属相纪日,十二天依次用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达,每三轮 36 日为 1 个月,1 个月分为 3 旬,每旬 12 天。年分为平年与闰年,平年 365 天,闰年 366 天,四年一闰,四年中三年为平年,一年为闰年,四年时间总长度为 1461 天,每年平均时间长度为 365.25 天。十月太阳历一年分两截:上半截 1 月至 5 月为阳年,下半截 6 月至 10 月为阴年。十月历重视寒暑季节的变化,彝族过年以大寒、大暑这两个天文节点来确定,故属太阳历。十月太阳历纪时方法是以虎日、虎月、虎年开始类推循环,周而复始,整齐简便, 易记忆使用。
(二)彝族典籍《土鲁窦吉》是打开十月太阳历的金钥匙
十月太阳历最早可追溯到彝族文化之源的《土鲁窦吉》(汉译为《宇宙人文论》),这部彝文典籍所隐含的密码就是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中的“河图”“洛书”所记载的内容。
关于“河图”“洛书”,《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这是“河图”“洛书”的出处。
《土鲁窦吉》载述了“洛书”(也称龙书)、“河图”的内容,记述时“洛书”在前而“河图”在后。“洛书”解释了宇宙从无到有的演化,“河图”解释了宇宙万物从生到死的演化。
刘明武在《失落的文明——彝族的河图、洛书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一文中说:“彝族经典《土鲁窦吉》告诉世人:十月太阳历, 最早是用洛书、先天八卦表达的。十月太阳历后,彝族同胞创制了十二月历,十二月历以太阳回归周期为依据,兼顾了月亮、北斗星两大因素。十二月历最早是用河图、后天八卦表达的。”
“洛书”中隐含着十月太阳历原理。“洛书”所揭示的是一分为三、合三为一的哲学规律。以天干定年,以地支定月,以五行定季。天干的中位是五, 地支的中位是六,五十有五,六十有六,天地相合,上下变通,重在午位,叠在子位,子午重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纵观古今中外历法,独具魅力的两幅神秘图案和彝族文化宇宙魔方《土鲁窦吉》,还原了华夏民族古文明基于天体认识的历史本真,揭开了华夏文化史的若干难解之谜。《土鲁窦吉》是解开天文历史之谜的一把金钥匙。
(三)彝族十月太阳历奠定了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人们在排序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时,往往是按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来排列的,中国被排在最末一位。埃及被排在四大文明古国之首,原因是因为它在公元前 4200 多年就有了太阳历。古印度、古巴比伦两国历法的创制,也被认定为公元前 3000 年。虽然我们有着成熟且在夏朝就使用广泛的《夏小正》历法,不知什么原因,我们的历法只追溯到公元前 21 世纪或更晚些的公元前16 世纪,把 10000—5000 年前的“伏羲画八卦、造书契”只当作一种传说,真是闹出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四大文明古国当然地被排在了最后,难怪梁启超先生曾为中国排在四大文明古国之末而疾呼:“中国乃世界文明之鼻祖也!”今天,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发掘,把中国文明从五千年提前到了上万年, 按“人体历法”、十八太阳历法的计算,应更为久远,所以我们有理由说:彝族十月太阳历奠定了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四)十月太阳历与彝族年节
《彝族天文学史》曾指出:彝族一年过两次新年是十月历的一个显著特征。彝族在一年内过两次新年,是源于传统的彝族十月太阳历的阴阳观念,同时也是根据十月太阳历寒暑交替的天文点确定的。上半年 1 月至 5 月为阳年,下半年 6 月至 10 月为阴年,十月年的创制是以观测太阳回归年的时间长度为基础,参照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每月 36 天,10 月 360 天,剩余 5—6 日安排过新年。十月历原貌应是观测太阳到达北、南回归线时,分别以夏至日、冬至日作阴年和阳年的开始,过年又是以大寒、大暑天文点来确定过年时间,即大寒附近过“十月年节”,大暑附近过“火把年节”。这是因为农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为十月太阳历的元月一日,是十月历过年的开端,而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恰在十月太阳历的六月一日,这两个过年吉日都是在大寒、大暑天文点上。
彝族年节习惯用十二属相纪日,3 个属相为一个月,30 个属相周为一年; 一年 10 个月,每月恒定为 36 日。只需根据当年属相确定,则该年每月属相与元日属相一致,第二年元日属相只需往后推 5 或 6 个属相即可。十月年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即十月太阳历的元月一日过节,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即十月太阳历的六月一日过节,这就是根据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天文点科学定出来的两个过年节日。
彝族十月年的主要内容原来是敬天祭祖、诵经祈福、狩猎和以歌舞娱乐庆祝丰收的节日。现在的彝族十月年是彝族同胞相聚一堂,敬天祭祖,诵经祈福, 杀牛宰羊,共叙情谊,享用丰盛餐宴,联欢交流的节日。彝族火把节是以天文历法与神话传说、原始图腾为依据确定的节日,其主要内涵还是依据十月太阳历法确定的,同时在历久弥新的历史长河中赋予了新的内容。过火把节时彝族人民身着盛装,白天举行斗牛、摔跤、跳弦、对歌等各种节日庆典活动,晚上手擎松枝火把嬉戏于村头寨尾。山乡田野形成串串火龙,各处照耀,以驱除村中邪魔或烧虫除害,祈求来年丰收,并杀猪宰牛祭祀山神或祭田公地母。随即人们从四处聚到一起,火把堆簇为巨大篝火,大家围着篝火弹琴吹笙尽情欢歌跳舞。人们借集会欢聚之机,进行各种社会交往活动。火把节是个奔放热烈的节日,被人们美誉为“东方狂欢节”。
结语
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彝族远古先民的智慧结晶,是彝族文化光耀世界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华夏民族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中国文化宝库,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可与古罗马历法、古巴比伦历法、古印度历法、古埃及历法相媲美,它奠定了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审核:黄宇东,编辑:马志钱 李霞。
作者简介:黄虓鹏:男,彝族,1986年11月生,在职在读研究生,云南省民族博物馆馆员,曾在各种公开出版刊物发表文章多篇。
所属专题:
彝族十月太阳历专题/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彝家干香椿
- 2 十月太阳历:彝族文化的明珠
- 3 彝族医药史(二)
- 4 彝族医药
- 5 彝族在节日庆典和祭祀中的食俗
- 6 彝族民居建筑
- 7 彝家传统名吃精粹(一)
- 8 彝族土掌房
- 9 彝区各地食俗
- 10 彝家传统名吃精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