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谱系文化
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四川、贵州及广西等省和自治区,全国的彝族人口有800多万,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与我国相毗邻的越南、缅甸、香港及远在大洋彼岸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彝族居住。据民族学家考证,彝族是一个支系复杂的民族,如阿细人、撒尼人、摩梭人、白族、傈僳族等十多个民族都与彝族有渊源关系。彝族神话史诗《勒俄特依》将人类的演化史追溯到了距今数万年前的人类远古时代,号称亚洲人类始祖的元谋猿人的发祥地就是今天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元谋地区,彝族的经书上有记载的彝族谱系可以推算到近200代。
在四川境内的凉山、乐山、攀枝花、宜宾、甘孜、雅安、泸州等地、市、州分布着约190多万彝族。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中心,形成了全国最大、最集中的彝族聚居区域。这一地区正处于中国的西南,四川盆地南端,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境内山高谷深,自然风光旖丽,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历史上一直处于一种非常封闭的自然状态,因此这一地区居住的彝族的习俗和文化极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彝族传承和延续了彝族最为古老的生活习俗,保存了彝族最为完整的文化传统,使得这片土地更加的妩媚动人。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之下,凉山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凉山举办了以火为媒介的凉山国际彝族火把节,以服饰为载体的中国昭觉彝族服装节,以祭祀为核心的中国美姑彝族毕摩节。浓郁的风情,多彩的文化,神奇的习俗,将世人的眼球带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神话般的乐园,其博大精深的文化令世人仰慕、倾情。
彝族的谱系是维系部落血缘的纽带
彝族人按其姓氏分为若干个小的部落群体,若干个小部落群体又依照其父系血缘,构成了一个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式群体,这个群体彝族人自称为“伟”(也称“呲伟”或“玛支呲伟”),习惯上我们称之为彝族“家支”。每个小的家支都有自己的家谱,若干个小的家支,就有若干个小的家谱,每个家谱都按父子联名制,将一代一代人的姓名串在一起,形成一条巨大的族谱链环。族谱代代相传,环环相扣地联结起来,成为一个长长的彝族家支族谱系统。这样的族谱可以上溯到数千年以前各个小家支的共同祖先,及这些有名望的祖先所创造出来的丰功伟绩。无数先辈的分支、迁徙、繁衍和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也记载在各自的族谱体系中。族谱是彝族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的档案,是记录彝族人繁衍迁徙的珍贵文献,也是彝族人探祖认宗,寻亲访友的身份依据。所以说彝族的谱系不仅反映了彝族人的家史,而且记录了彝族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彝族繁衍和发展的珍贵档案。彝族人以口传或书载的形式,不断地延续和传承着自已的族谱,至今彝族人仍然保存着这一文化传统。每家每户每族的家谱族谱联结在一起,形成了彝族一个无比宠大的族谱系统,这就像一棵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的巨树,每一根细小的根须都联结着粗大的树根;也像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历史巨篇,记载了从远古神话时代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彝族发展史。这不仅是彝族民间丰富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宝贵资料。
彝族的家支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部落群体,这个群体通过谱系维持着部落群体内部的血缘关系,以血缘为纽带,保持着部落的繁衍和发展。彝族的族谱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文化群体,一个父系血缘的部落群体,产生若干个部落的分支,若干个部落分支又产生若干个更小的分支。这若干个分支和分支系统就构成了一个以父系血统为纽带的较为完整的部落联盟群体。在这个以父系血统为纽带的部落联盟群体中,每个分支又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小家支,这些分支或小的家支有着共同的称谓,同时又有各自的姓氏,因此,要想弄清这内部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比如说,陆子有六子,分为六个家支;尼克有七子,分为七个家支;尼里有八子,分为了八个家支;拿马有九子,分为了九个家支。这各大支都有自己的姓氏,不过他们都属于同一个父系血统部落。在每个家支内部又有不同的小分支,这些分支仍然要用分支第一代人的名字为自己的分支命名,以便于与其它的分支区别开来。
家支部落有两种重要的活动,一个是“里穆”,一个是“姆格”。“里穆”的意思是祭祖,由于部落自身发展的需要,同一个父系血缘的家支要分成若干个具有姻亲关系的部落时,就要通过举行“里穆”,召集部落,举行盛大的集会,祭奠先祖,通过部落联盟大会举行分支仪式。在仪式上把数个或若干个家支分离,组成可以联姻的部落联盟。在凉山彝族的历史上,古候和曲涅两个兄弟部落从云南进入凉山美姑境内时,就在美姑进行了一场浩大的“里穆”祭祖分支活动,古候向左分支,曲涅向右分支,成为今天四川彝族的共同先祖。另个一个活动叫“姆格”,“姆格”即彝族家支集会。大到发动战争之前的战斗动员,小到家支内部的小纠纷,彝族家支都可以进行家支“姆格”仪式,以此来解决外部矛盾,处理内部纠纷。“姆格”都由德高望重的家支头人主持,各个分支都可以向大会提出各项种建议和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通过家支大会成员民主表决,形成家支决议。“姆格”主要以反对战争,反对械斗,反对违反人伦道德,反对违反习惯法;鼓励家支内部的团结,鼓励勤劳致富,鼓励礼仪文明。传扬的都是勤劳团结、文明进步,有利于家支繁衍和发展的主题,应该说来对社会都有积极进步的意义。
彝族的家支成员地位平等。彝族有句俗语说:“骑马的家支与穿棕衣的家支一样大”,“家支承诺就如天空的霹雳”。这些都是彝族习惯法所规定的家支内部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彝族家支内部不但要求人与人在权利和地位上的平等,而且,家支还必须在部落联盟里边做到诚信是金的道德准则。彝族按代记录历史,按辈份区别长幼。彝族以家谱推算代数,代数少的为长辈,代数多的为晚辈。相同代数的按祖先分支的长次论资排辈,分支时是长兄的其子孙后代也是长兄,分支时是次子或幺弟的其后代子孙仍是次子或幺弟。在彝族人家里作客,一般坐在上方的都是长辈或兄长,坐在下方的都是小弟或晚辈,他们将长幼和兄弟融进了自己的生活习俗之中。
彝族神话史诗记载的人类谱系
彝族是烈火一样热烈的民族,彝族是烈酒一样醇厚的民族,彝族是大山一样忠厚的民族。彝族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深深地植根于彝族人的精神世界之中,融于彝族人的风俗人情之中。彝族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膘悍勇敢的英雄主义,纯朴友好待人态度,聪明智慧的创造精神,勤劳善良的生活习俗,无不透射着一个优秀民族所具有的迷人风采。
彝族神话史诗《勒俄特依》记载:“天刚分开,地初形成,恩铁古兹在天做祭祀,放了三个灵牌在到地上,灵牌化着熊熊的烈火在燃烧,烧了九天又九夜,诞生了两只小格俄,格俄”又生出了一个傻子叫比博。比博出生后,一代半人高,两代一人高,三代有松树高,四代有杉树高,五代有山高,六代转开花,七代接云层,八代坐得直,九代有天高,十代高过了天,这个庞然大物啊,似动又非动,摇摇又晃晃,奄奄有气息。头顶上住着鸦雀,腰间住着黄蜂,鼻孔里居着麻雀,腋窝里住着松鼠,肚脐上住着喜鹊,月国窝里有鹞鹰,脚板上长蚂蚁。恩铁古兹派神来捉去了头顶上住着的鸦雀,腰间住着的黄蜂,鼻孔里住着的麻雀,腋窝里住着的松鼠,肚脐上筑巢的喜鹊,月国窝上住着的鹞鹰,脚板上生出的蚂蚁。再用冰凌做比博的骨架,用霜做比博的肌肉,用风灌作比博的气,用雨灌着比博的血液,用星星做比博的眼睛,比博还是不能变成人。于是又在地上放了四对竹公竹母上天,放了十个铁公铁母上天,放了十个水公水母上天,天上开始起变化,下了三场大雪,第一场是黄雪,第二场是红雪,第三场是白雪。黄雪、红雪、白雪融化后,衍生了雪族十二子。其中无血的有六种,他们是平原上的草,山坡上的灌木,山顶上的针叶,沼泽地的灯芯草,山崖上的滕类,山脚下的蕨类。有血的有六种,他们是沼泽地里的蛙,水沟边上的蛇,天上飞的鹰,森林里的熊,丛林里的猴,第六种就是人类。彝族神话史诗讲述了地球上的一切植物和动物都是由雪族十二支衍生出来的,因此彝族人认为人和地球上的植物、动物一样都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彝族人崇尚自然,尊从自然。
在彝语中称雪为“吾”,称雪族为“吾则”,彝族人称这个时代为“吾则阿斯”时代,即“雪族时代”。彝族神话史诗《勒俄特依》记载:“吾则阿斯”经历了十一代,他的谱系是:“吾则合是一代,合吾木是二代,吾木毕是三代,毕志平是四代,采维平是五代,平博姆是六代,博姆莫是七代,莫洛底是八代,维史甲是九代,吉特和乌是十代,乌茨里娜是十一代。”
史诗记载,人类经历了雪族(吾则阿斯)时代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叫做“阿牛居日时代”,“阿牛”在彝语里的意思是“猴”,所谓阿牛居日时代应该就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类人猿时期。神话史诗《勒俄特依》详细地叙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阿牛居日阿,模样像是人,行为不像人;树皮做衣穿,苔藓当饭吃,有眼不看路,有嘴不说话,有手不劳动。像熊一样住岩洞,像猴一样上树玩。不会做祭祀,不会待宾客;不会娶媳妇,不会嫁女子。”这些特征非常明显地告诉我们那个时代是人类早期的类人猿时代。史诗还记载了阿牛居日的产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史诗是这样记载的:“举勒生阿子,阿子生阿玛,阿玛生阿吉,阿吉生阿古,阿古生阿居,阿居生么乌,么乌生格日,格日生格拉,格拉生格成,格成生格合,格合生哈木,哈木生哈都,哈都生普米,普米生阿素,阿素生合术,合术生扎金,扎金生扎底,扎底生阿牛,阿牛生居日。”从举勒到阿牛居日时代,经历了十九代,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阿牛居日时代也是一个漫长的进化历史,史诗中这样记载,阿牛居日分七子,居日妮里十代不能变成人,居日史胜七代不能变成人,居日莫姆十代不能变成人,居日格俄九代不能变成人,居日拉里十代不能变成人,居日昊阿经历二十二代不能变成人,居日子里经历八代生了石尔俄特,石尔俄特开始人类才得到了繁衍和发展。从居日妮里到石尔俄特,显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史诗记载看,石尔俄特又是人类繁衍和发展的另一个崭新的时代。神话史诗又记载,石尔俄特之前八代生子不见父,人类无父亲,于是石尔俄特开始了一段寻父的历史。“狐狸驮银两,兔子背金锭;骑上独角马,坐上独角驴;左手缠白绸缎,右手裹红丝巾,石尔俄特开始寻父去。”“来到兹河尔尼山,遇到了美丽的兹里史色嫫。”兹里史色被他的执着所感动,告诉石尔俄特,只有娶妻成家,才能够生子见到父。石尔俄特又返回家乡,娶了三年妻,没有一个姑娘愿意做石尔俄特的妻,愿意和石尔俄特成家,因为那时人类还没有娶妻成家的习俗。石尔俄特只好又来找到兹里史色嫫,说没有人愿意嫁给他做妻子,他只好来娶兹里史色为妻了。兹里史色又告诉他,要想娶她做妻子,要请媒人来说媒。石尔俄特又去找到特木阿拉来做媒人,特木阿拉来到兹里史色家,兹里史色又对他说:“过去碾房在屋的上方,祖先的灵牌在屋的下方,从现在起碾房修在屋的下方,祖先的灵牌要挂在屋的上方。从此以后人类就能娶妻配成对,生子才能见到父。”石尔俄特娶了兹里史色为妻以后,人类才开始娶妻生子的习俗,从那以后人类才有了生子能见父的历史。据史诗记载,石尔俄特经历了三代,石尔俄特是一代、俄特渥沦是二代、渥沦曲博中是三代。曲博又生下了三子,长子曲博居史无后代,次子曲博居尔无后代,幺儿曲博居木娶俄尺里查嫫为妻,生下了三子,才有了后代。长子叫居木居特,次子叫居木居木居尔,幺弟叫居木乌吾(也称居木惹牛)。从史诗所描述的内容看,石尔俄特时代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人类还没有娶妻生子的习俗,儿子不知道谁是父亲。这里记叙无疑是母系氏族的社会形态。
在居木乌吾时代,人类经历了一场特大的灾难,这就是“洪水泛难时代”,彝语称:“石姆依卓泽”。神话史诗叙述了人类到了居木乌吾时代时,已经是非常的聪明,他们已经掌握了农耕、织布、铸造、建筑等方面的技术,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恩铁古兹怕他们太聪明,因此决定开天上的九个湖水来淹没人类。居木三兄弟并不知道真相,他们在阿呷乃托耕地,然而他们白天耕完地回到家里后,第二天一看又被翻成没耕时候一模一样。居木三兄弟晚上藏在地的旁边捉住了这只来翻地的野猪,老大说要把野猪杀了,老二说要把野猪打死,老三说二个哥不要慌我们还是先来问一问它,为什么要来翻我们的地,跟我们倒乱。于是两个哥哥听了三兄弟的话,问这只奇怪的野猪,为什么每天要将他们耕过的地复原?这只野猪告诉他们,恩铁古兹将要打开九个天湖淹没人类,叫他们不要再耕地了,回去做逃生的准备去。果不其然,“猴日天空阴云密布,虎日天上电闪雷呜,兔日大地洪水滔天,马日洪水淹没了村庄和大地。”居木乌吾由于藏在了泡桐树做的木柜里,过了二十一天后,他漂到了兹合洛里山。而他的大哥和二哥,因藏在铁柜和铜柜里,因此沉没在海底之中。居木乌吾得救后,他又在兹合洛里山上救出了被洪水冲来的各种动物,这些动物也都成了居木乌吾的兄弟。后来居木乌吾娶了恩铁古兹的女儿兹里依托为妻,生下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叫乌吾世沙,成了藏族的祖先,老二叫乌吾拉义,成了汉族的祖先,老三成了彝族的祖先,藏汉彝就这样分支,这个时代更成了民族分支的时代
从生命起源史开始,彝族神话史诗中记载的人类谱系就有150多代,经历了生命起源、雪族时代、猿人时代、石尔俄特时代、居木乌吾等五个时代。
彝族的谱系与彝族严格的等级
据有关资料记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部落联盟内部的社会分工,彝族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形成最初就源于彝族部落联盟内部严格的社会分工。其中,早期产生的部落联盟酋长被尊称为“兹”,负责外交内政事务的调解人员被称为“莫”。后来部份“兹”和“莫”受朝廷指派,负责地方的事务,一方面掌管地方的势力,一方受朝廷的册封赏,负责协调和处理地方与朝廷关系,他们集地方头人和朝廷册封于一身,这个阶层从原来的兹和莫阶层中划分出来成为新的“兹莫阶层”,即土司阶层。另一部分没有受到朝廷的册封,但仍掌握着地方政权的阶层从兹莫阶层中脱离出来,他们自封为“诺伙阶层”,即黑彝阶层。兹莫和黑彝成为彝族社会内部的统治阶层,他们崇尚黑色,以黑为美,认为黑色是最高贵的颜色。因此,这个阶层标榜自已是具有黑色血统的黑色骨头,自认为是高贵血统者,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彝族内部的统治阶层,并且拥有世袭统治地位的特殊权利。他们拥有各自的地盘和势力范围,设置军队、监狱,运用习惯法不断扩充和巩固自己的势力。“黑彝”和“兹莫”有自己独立的谱系,通常称为“黑彝谱系”和“兹莫谱系”。在彝族社会里,还有一个自由的平民阶层,彝语称之为“曲伙”。“曲”是白色的意思,“曲伙”意为“白色群体”。这个阶层享有土地、人身、财产的自由,他们也可以拥有奴隶,也运用习惯法保护自己的权利。但这个阶层的不管势力多么强大。财产多么的富有,都不能设置监狱、军队,不能改变自身的等级和地位。兹莫和黑彝禁止与白彝通婚,推行严格的等级内婚制度。白彝只能依附于黑彝或兹莫。“曲伙”在彝族中人口占绝大多数,是一个谱系繁杂、庞大的群体,通常称为“曲伙谱系”。黑彝、兹莫、曲伙都是纯正的彝族血统,他们都拥有共同的祖先,他们是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情况下产生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除此以外,彝族社会内部还有一个完全失去了人生和财产自由的阶层,这个阶层是由征战时所俘获的俘虏,或是被人贩卖拐卖的无家可归者组成。彝语称他们为“呷西”,“呷西”其意是指“火塘边”,“呷西”的意思是“住在火塘边的人”。表示他们根本没有地位和权利,只能住在主人家的火塘边上,他们成为奴隶主们的私有财产,受到非人的待遇。他们一般没有自己的家谱,但习惯法允许他们赎身,他们向奴隶主交纳一定的赎金后,成为自由的安家奴隶,也可以成为自由的曲伙阶层。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文明,彝族社会内部等级制度已经不复存在,它只是彝族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段影响了彝族历史几千年的历史记忆。现在彝族人过上了平等、自由、健康、幸福的生活。彝族人民又翻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开创了又一个新的纪元。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彝族文化的瑰宝彝文
- 2 彝族汉姓来源
- 3 彝族文苑中的奇葩:彝文碑刻
- 4 三官寨及其彝文古籍
- 5 毕摩经书:洞开彝族先民“记忆库”...
- 6 十三代内子孙有称谓
- 7 彝族名词解说之“阿加”
- 8 “克智”:口头论辩
- 9 彝族尔比以及类别
- 10 “勒俄”:史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