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彝族“尔比尔吉”的内涵及地域特色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富有灿烂文化和革命传统的民族。彝族的“尔比尔吉”的产生,可以说源于凉山历史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它是在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中,为总结和传播社会生活和生产经验而逐渐形成的。史前的彝族“尔比尔吉”,因为没有文字记载,我们虽然无法查考。但是,可以肯定,在人类的劳动能力和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水平都还十分幼稚的原始社会中,彝族的“尔比尔吉”是难以形成的。彝族的“尔比尔吉”的形成,有赖于人类的劳动生产、生活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同时也有赖于人们的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成熟到一定的高度,为了交流和传授生产、生活经验,才一次再次概括提炼,逐渐创造出易讲、易传、易记的彝族“尔比尔吉”来,并口耳相传保存下来,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而且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彝族的这种“尔比尔吉”又逐步由认识自然、总结生产劳动经验而发展为广泛涉及包括阶级斗争在内的各种社会矛盾,以至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同时,彝族人民还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之情、衣食住行之事,以及事理德行、时政社交、日常生活、风土民情,均以言简意赅即“尔比尔吉”的形式加以总结和表达。这些“尔比尔吉”反映了彝族人民的全部生活、经济和社会历史经验,成为彝族人民世世代代认识生活、陶冶性情、斗争自强、改造社会的指南。有关专家学者专门搜集整理翻译的彝族“尔比尔吉”及与谚语相关的著述,有书可查的当推新中国成立以来,由阿鲁斯基、吉木布初、杨植生等搜集整理的《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1980年)、由州语委编纂的《彝族尔比尔释义》1至5卷(1993年),其它用于成人教育和扫盲教学用的零星“尔比尔吉”读本,但这些成果还远远不能反映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的全貌。
彝族的“尔比尔吉”根植于深厚的凉山文化土壤,是彝族劳动人民为总结和传播社会生活及生产经验不断创造和传承下来的精髓语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品之一。彝族的“尔比尔吉”与凉山历史文化相辅而行,反映了凉山彝族自然地理和各个民族经济、政治、历史、文化以及人民心理素质、语言风格等各方面的特点,成为广义的、独特的、典型的凉山彝族文化特征。
(一)具有彝族地方的特性
解放前,凉山彝族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对外交通困难,自然形成一个天然封闭的地理环境。世代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彝族人民虽然封闭自居,却善于吸收生产生活中的文化。这是因为,凉山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贫穷的落后的地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并且以部落和氏族各霸一方,所居住的地方以他们的氏族为地名,而且所居住的地区又分圣乍、依诺、阿都三大土语区,各个方言区的民风民俗也有异同,各个方言区的“尔比尔吉”也随之呈现出异同状况,更增加了彝族的“尔比尔吉”的地域性特色和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却很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就目前凉山彝族人口构成而言,主要为世居的,外来移民几乎较少。因此,在凉山彝族生活用语里面“尔比尔吉”却占着主体地位。彝族的“尔比尔吉”是凉山文化的结晶,也是彝族文化与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彝族的“尔比尔吉”,是彝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口头文学。其语言生动凝练,富于哲理,想象丰富,句式整齐,既音韵铿锵,便于吟咏,又旋律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彝族语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被彝族人民称为:“语言中的盐巴,民间文学中的花朵”。这种艺术特色和魅力被彝族人民长期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常能起到道德规范和习惯法的作用。因此在彝族地区,不论是男女老少,都能说出许多自己熟悉的“尔比尔吉”。特别是遇有婚丧嫁接,节日聚会,做道场及调解纠纷时,人人都使用他们最喜欢、最生动、最有哲理、最有说服力的“尔比尔吉”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成了彝族处理问题的依据,教育人们的警语,褒奖善良事物的准绳,鞭挞邪恶的有力武器。由于它能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真谛,因而对彝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思想作风、风俗习惯等影响极深。正如一句“尔比尔吉”中所说:“太阳照亮世界,尔比启示人生”、“老人不说尔比,后人无话可说”、“山中有清泉,彝人有尔比”足以证明“尔比尔吉”在彝族人民生活中所占的地位了。彝族的“尔比尔吉”是凉山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传承的,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历代汉族移民带入凉山的,也成为彝族的“尔比尔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彝族的“尔比尔吉”,现在很难从凉山汉族谚语中区别出来,但它们却带着原居住地的烙印,成为研究凉山各地谚语异同的珍贵资料。
(二)具有彝族多元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凉山除了彝族以外,还有1949年以后由全国各地迁来的少数民族干部、职工,还聚居着13个世居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的谚语也非常丰富。此外峨边、马边、攀枝花等地区的彝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都创造了本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凉山的经济是多元的,凉山的文化也是多元的。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是由各个民族谚语构成的,也反映着凉山多元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远在新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就遍及凉山大地。他们所创造的原始文化,既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又与内地的原始文化有关。远在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这里设置郡县,委派官吏进行管理,到唐宋元明清历代都在凉山这块土地上先后设置郡、州、司、府及路、卫、厅、县等,汉称越巂郡,隋唐称巂州,南诏称建昌府,元称罗罗斯宣慰(下设路、州),明为四川都司(下设卫、所),清为宁远府,民国称宁属。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然从成都平原及其他地方人口大量进入凉山,但凉山一直是彝族传统居住区,这种状况迄今没有多大变化。应该说,凉山境内的各民族的谚语,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与汉族相比较是不同的。因此,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较多地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和本民族生活的地域特色。
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翻译成汉语即“谚语”之意,是彝族人民口承语言民俗中最为普及的一种口头文学,包含格言、谚语、典故,内容涉及彝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十分丰富。其特点是:词句精炼,音韵铿锵,旋律和谐,想象丰富,句式整齐,吟咏上口①。这种独特的艺术特色,是彝族人民根据自己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斗争经验而创造出来的,具有非常普遍而深刻的群众基础。人人都使用他们最喜欢、最生动、最有哲理、最有说服力的“尔比尔吉”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中可以看出“尔比尔吉”在彝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中占着如此重要的位置。
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除具有谚语的一般社会功能外,还担负社会习惯法的功能。彝族主要用习惯法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大小问题。如果把彝族的习惯法视为“论说”与“实行”两个层次,则论说的层次是实行层次的理论依据和基础,而论说层次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有关习惯法内容的尔比尔吉。这类 “尔比尔吉”,有的负载了彝族历史上人们处理纠纷案件的事例,有的负载了彝族古往今来的一些由习惯所形成的“刑律”,有的则负载了彝族历史上处理纠纷案件的原则①。因此,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在一般情况下,成了人们处理问题的依据,教育人们的警语,表扬好事好人的准绳,扶持正义、谴责邪恶的有力武器。在过去漫长的奴隶社会中,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起着不成文法、道德规范和习惯法的作用。对于广大奴隶群众来说,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则是他们行动的指南,生活的力量,斗争的武器。另一方面这些彝族的“尔比尔吉”,所体现的是彝族社会漫长历史进程中各方面经验的结晶,是千百年来彝族人民群众日常用语的升华。在婚礼克智说唱过程中,随着说唱情节的发展,兴至酣处,“尔比尔吉”便油然而生,娓娓道来,犹如锦上添花,使论证的观点更加鲜明;叙述的情景更加清晰;刻画的人物更加栩栩如生,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凉山彝族“尔比尔吉”反映着彝区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反映了古代彝族社会部落之间的战争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习俗、风尚及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三)具有以农为本、崇尚农耕的文化特征
农业是凉山彝族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活动,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则充分反映了凉山彝族执著的农耕信仰和观念以及农业生产的经验。土地是凉山彝族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土地是妈妈的身,种子是妈妈的心”、“土地长庄稼就美观,羊儿留尾裙才漂亮”,是凉山彝族执著的农耕信仰、农耕观念的反映。凉山彝族深知,“树根在土,人根在粮”(彝族)、“养活人的是良田,养活畜的是草场”。靠土地生存的彝族,把全副身心都扑到了田地上,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在农业、农艺,包括水利、土地、肥料、耕作、作物、苗种、田管、收割等,以及园艺、林业、畜牧、副业、狩猎等方面,都总结、创造、传承了大量的谚语,真可谓是一部精湛绝伦的农耕全书。比如,对水的关注:“高山垒堰来种荞,河滩砌堤来种稻。”、“与其祭祀五谷神,不如去修渠引水。”、“要想预防旱涝灾,山上坎上多种树。”并养成了“水未到,先修渠。”的习惯。对气候的关注:“下午打雷不一定下雨,早晨日出不一定天晴”等。对牧放的关注:“放牧人说牛羊,耕地人看犁沟”、“活路能逼着做,畜不可逼着养”、“会耕向牯牛要粮食吃,会牧向绵羊要衣穿。”等。对狩猎的关注:“渴了才知道清泉的甘甜,打猎才知道猎狗的用途”、“首次猎物分不均,二次打猎无人跟”、“猎人熟悉山路,鱼人能识水性。”等。对打鱼的关注:“千只眼的渔网,网住两只眼的鱼,鱼儿蹦又跳;不长眼的鱼钩,钩住两只眼的鱼,鱼儿规规矩矩。”等。对手工的关注:“脚迹会消失,手艺传后代”;木匠要“没有不教的工匠,没有不学的毕摩”、“手工十二种,织布人最贱,双手握织刀,屁股裤子相磨破”等。
(四)具有重文尚礼、张扬民性的特征
自古以来凉山彝族都居住在密林深山或边远地区,由于交通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给彝族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诸多不便,正如彝族“尔比尔吉”所说的那样:“大河是第一道城墙,悬岩是第二道城墙,森林是第三道城墙。”这种自然的环境长期阻隔着彝族与外界的交流,千百年来,居住在这里的彝族所奉行的是尚武、讲礼仪和知荣辱的民族,加上自然环境和生活空间就构成了彝族独特的生活习俗。在现实生活中彝族更注重的是尊重英雄,重文尚礼,张扬民性,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所以彝族人民在经济上辛勤开发的同时,也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清末冷光电先生首倡彝族子女读书,在甘洛田坝创办私塾讲堂,对繁荣凉山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凉山历史上最著名的毕阿苏拉则以厚重的毕摩经典驰名于世。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都发生在凉山,滇边境和凉山境内。凉山人具有机智勇敢、吃苦耐劳、诙谐幽默的性格。凉山人不乏吃苦耐劳、诙谐幽默的性格。综观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不难看出凉山人民刚、柔相济,并体现两者的和谐统一。凉山彝族历来看重志尚:“不怕铁硬,就怕心坚”、“鸟无志不飞,人无志无为”。凉山人尚勇,“要擒老虎到深山,要吃龙肉下海滩”、“没有不想勇敢地男人,没有不想貌美的女人”、“姑娘不美不去聚会,小伙不勇不上战场”、“坚固的岩石,是英雄坚强的意志;壮丽的山河,是英雄开朗的胸怀”、“英雄不住岩下,胆小不站河边”、“不畏崎岖路,才能攀高峰”、“父亲教诲的话,好比铁钉钉木头;母亲教育的话,犹如墨汁沾纸上。自己的母亲自己觉得美,自己的家乡自己称赞好”。“长者靠尊严而高傲,美者靠容貌而美丽,勇士靠胆量而英勇。”从这些尔比尔吉当中,可以看出彝族古风的折射或投影。凉山彝族的这种尚志和刚勇的民性、民风,是他们从艰苦环境中磨炼出来的。移之于国家和民族,表现在不畏强暴,敢于抗争,自强不屈。“拳头只能穿一层,舍头却能穿九层”、“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骨气”、“自己软别人就硬,别人软自己就硬”等,无一不是彝民族正气的表现。这些优秀的民族品格,充分体现在历代凉山志士仁人和革命者身上,并成为后来者的榜样和人们崇尚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凉山彝族非常崇尚礼仪。民间明事理、讲团结、重感情、明礼义、慎言行,成为人们普遍提倡的社会风气。“各族人民如兄弟,雷打火烧不分离”、“天与地,靠彩虹来相连;山与山,靠白云来相连;坝与坝,靠溪水来相连;民族与民族,靠民族政策来相连”、“同汉族在一起,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同彝族在一起,讲一口流畅的彝语”、“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以心换心,相交至深”、“贤者去仇家,仇可变成友”。而礼中突出一个让字:“怕人,实怕理,爱人,实爱理”、“失礼应赔礼,得礼也让人”等。凉山彝族讲礼仪贯串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凉山彝族也从生活中逐步认识到刚柔相济的道理。彝族认为做人不能太直:“树直遭斧伐,人直遭事磨”、“不讲礼的人往脸上抹灰灰,守旧的人是往脚上砸石头。把安乐让给别人心里舒坦,把痛苦留给自己心里平安”、“人们会处事,不会招祸事”、“若会处事,口服众人;不会处事,口成仇人”。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做人也要有骨气:“孤儿要有骨气,桶底要有淤泥”。有没有骨气,关键是看人“有志没志气”,“一人立志,万夫莫夺”。以柔克刚,刚柔相济,方为上人、上计。这是人们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哲理,也是对凉山彝族民性、民风的抽象概括。凉山各个地方的人的性格,也不尽相同,比如“对冤家像倒勾刺一样狠,待朋友要像琴声一样”、“若会处事,口服众人;不会处事,口成仇人”即反映了彝族的性格和特征。这就是凉山彝族民俗文化的根基,也是彝民族的精神支柱,具有极大的民族凝聚力。凉山彝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历史的风风雨雨,均有赖于民俗文化的创造和传承。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比较系统,可以反映出彝族的一些基本的文化心态以及它的多样性。彝族,不同地方,一年四季的传统节日习俗,都有“尔比尔吉”反映。彝民族的生、寿、婚、丧,以至命运、礼尚、信仰等,也有“尔比尔吉”表达。美姑县是凉山毕摩文化的发祥地, 也是毕摩文化盛行之地,许多人却是不信神、不信佛的,“世上无鬼神,都是人哄人”、“疾病从天降,毕摩也无赖;祸从地上生,德古也无法。”等,深刻地揭示了迷信神、佛的本质。当然,这并不排斥另一部分人对宗教的信仰自由。这些,都是凉山彝族信仰意识深层文化意识、形态的表现。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与孕育它的当地自然风貌、人文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凉山山川秀丽,古代即有“螺吉山开,峨眉山闭”的美誉,这是与凉山所处地理环境以及中国道教发源于凉山西昌泸山、螺髻山相关联的。凉山优美的自然风貌,向为历代人士所倾倒、歌颂。彝族的风土“尔比尔吉”,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是突出的。凉山彝族的乡情十分浓烈:“美味佳肴在别人处,安乐休闲在自家;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就连自己的家乡话也不愿更改:“吃自己的饭易饱,说自己的话贴切;穿自己的衣暖和,做自己的事易成”、“贤人就坐大大方方,愚人就坐蜷蜷缩缩”。凉山境内流传的山水名胜方面的“尔比尔吉”极多,有描绘特色的:“清风雅雨建昌月”(汉源县清溪乡风大、雅安雨多、西昌月亮最明亮);有赞颂景美的:“螺髻山天下奇”、“不到凉山,不知锦绣河山”等。凉山物产丰富,名优土特产极多,比如:“一菜一格,百菜百昧”、“马糊里的水,黄琅顶上茶”、“荞面飘香海内外”、“越西包谷酒多”、“越西三件宝:萝卜秆、贡花椒、乳豆腐”等。
(五)具有平实犀利、通俗藏雅的语言特性
彝族的“尔比尔吉”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除具备汉族的谚语特征外,还具有其他特征:
从内容看,彝族的“尔比尔吉”首先具有经验性。它或源于直接感知,或兼含间接推理,或反映成功,或总结失败,无不是体验或观念的经验性结晶。彝族的“尔比尔吉”还富有哲理性。它总是升华带规律性的经验,洞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能够十分准确地表达出某种深邃而又闪光的见解,具有令人折服的说理性和训诫性。
从形式看,彝族的“尔比尔吉”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则无不具有通俗、上口的口语性特征。这一点甚至成为我们辨别谚与非谚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谚语又总是以最简约的形式,蕴涵最广博的内容,表现出非凡的精炼性。任何复杂纷繁的事物、抽象深奥的道理,一旦进入谚语便出奇的精炼。谚语还以其高度的艺术性而被誉为“浓缩的诗句在语言里”,它既是特殊表达成分,又是艺术表达方式。它广用辞格,巧织句式,节奏鲜明,音韵铿锵。彝族“尔比尔吉”的结构,有一句、两句和四句的,有的则发展到多段体,有的还包涵部分谚语,渊源于历史传说、人物典故,意义生动而深刻,读后给人以深刻的教育,这类“尔比尔吉”对研究彝族社会与历史文化、思想意识等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在技巧上,谚语还常常运用民间诗歌特有的排比、对偶、比喻、层递、倒装、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以增强其艺术上的感染力和论理中的说服力。
从语言上看,彝族的“尔比尔吉”虽然平实却犀利,绵中带刺,柔里藏刚。例如:“苏尼为病人驱鬼枉自跳,病人的毛病病人自己知,”(意即藏而不露)、“做时木勺在前,吃时木勺在后”(指为别人做好事)、“耕地的是牛,吃草的是猫”(彝族“尔比尔吉”)、“勤劳的人手痒,懒惰的人嘴馋。”(即勤劳和懒惰鲜明对比)、“鸭子爱洗颈子,猫儿爱舔爪子”(强调个性特征)等,用语犀利,但又绵中带刺,充满凉山“麻辣烫”特色。有的彝族 “尔比尔吉”用语诙谐,如“裁缝不偷布,娃儿没得裤”、“外边想捕只野鸡,屋头却丢失只鸡”(即得不偿失的意思)、“前代规矩前代用,后代法规后代循。”、“会理不点状元,西昌不招驹马”(意即会理出人才)等,令人会心一笑。
彝族的“尔比尔吉”是雅和俗的共存和交融。通俗而藏雅,粗而不野,俗而不庸,是其基本特征。有些彝族的“尔比尔吉”俗,有些彝族的“尔比尔吉”雅,而更多的是通俗流畅的口语精品,有着雅俗共赏的效果。例如:“莫小看小的,小的要长大”(即事物具有两面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之意)、“老鸦头上叫,谨防祸事到”、“顾面子的不能治疾病,拍马屁的不能断纠纷”(在调解纠纷时不得偏袒任何一方,否则不配做调解人)等等,既充满了善意的劝告,又通俗雅致。简洁明了,言简意贱,也是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的基本特征之一。有一些短型谚语,如“来者是客”、“杂草多,庄稼少;空话多,知识少”、“怕人,实怕脏,爱人,实爱理”、“不怕日子苦,就怕人懒惰”等,文字虽少,但句式却独立、完整、内容深刻。形象化也是彝族的“尔比尔吉”的基本特征之一。“人热则跳,秧热则笑”在关键的字词上用得形象,把秧苗对自然气候的要求生动地表达出来了。人们总是就近取譬,因此形象化的特点也最具地方性。继承民歌和彝族竹崇拜的某些传统,也使彝族的“尔比尔吉”常常出现一些比较雅致的修辞方法②。如谐音:“我见到山顶的杉树就想念表妹,我看见山谷的谷博便思念阿惹”,“杉树”便与彝语“想念”谐音;“谷博(树)”也是与“思恋”谐音。但运用最多的,则要算对偶了。对偶源于自然,是形式美的法则之一。它的应用可产生整齐、稳重和沉静的艺术效果。如“要想富,早起去拾肥;要想穷,睡到太阳落”、“草灰搓不成绳子,懒惰学不到知识”、“马儿跑千里,起步在第一步”,均为入对。而“男子轻浮不体面,女子轻浮害自家”皆以专有名词相对,自然成趣。彝族的“尔比尔吉”在语法结构上,也常有自己的特征。有些彝族的“尔比尔吉”则保留了古汉语的某些结构特点,如定、状语后置:“非吃不可的是粮,非穿不可的是衣”;宾语提前:“水是鱼儿的源,花是蜜蜂的源”、“峨嵋、螺髻原是姊妹山,彝族、汉族原本是兄弟”等。
(六)具有独特的修饰风格和多样的句式结构
彝族的“尔比尔吉”有自己的修饰风格。比喻手法是世界各民族都有的修饰手法,但彝族的“尔比尔吉”的比喻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即喻体可前可后。喻体在前的,如“猪狗解绳猛,骏马勒绳猛,勇士负伤猛”。喻体在后的,如“没有水汁,再甜的甘蔗也无味,没有和睦,在富的家也不欢乐”、“一千个能人的想法不会一致,一万匹跑马的脚印不会踩一处,一百个曲子的声音不会是一个调”。前例的本体要说明的道理或事物是“勇士负伤猛”,后例的本体要说明的道理或事物是“一千个能人的想法不会一致”、“一窝蜂有个蜂王,一个寨子有个德古”这种本体在前喻体在后的修饰方式,在汉语里少见且不大习惯,但在彝族的“尔比尔吉”中则普遍存在,而且为人们所习用。“选头绳要选最红的,交友要交知心的”、“勤劳的人粮食多,善良的人朋友多”、“诚恳是团结的朋友的彩带,虚伪是避开朋友的利剑”、“家产多少邻居知,品行如何朋友知”、“搬三次家要成穷光蛋,打三次冤家亲戚朋友变仇人”、“我语伤人,端酒赔礼;我手伤人,备马赔情”、“贤人受惠礼让三步,愚人受惠抢先三步”、“颤颤惊惊难御敌,吝吝啬啬难待客”、“客人没吃饱,主人坐不安”、“心胸开阔如江河,心底明净如月光”、“给人苦自己也苦,给人了自己也乐”、“烧朝上长着的树,喝往下流淌的水”。彝族的“尔比尔吉”的表现手法也有自己独特的形式,有的能说能唱(尔比尔吉类似于格言),“失掉钱财,难过一时;失掉祖国,痛苦一生”、“一人引来火种,温暖众人心胸”、“吃的喝的经过火没有毒,想的说的告诉党不会错”、“无箍的木桶要散,无法的人群要乱”、“前人制法,后人守法”像这类“尔比尔吉”具有浓厚的抒情韵味;有的比喻生动,言简意贱,一两句话能就能阐明一个道理;有的用谐音来表达内容,妙趣横生。
彝族的“尔比尔吉”的结构,有一句、二句、三句、四句、五句的,有的则发展到多段体,比如,“真理有时候在放猪娃手里”、“有儿的妈妈如坐岩石边”、“铁匠多了铁被烧焦”(一句);“父母给的钱用得完,劳动挣的钱永流长”、“把幸福留给别人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二句);“溪水喜欢游鱼来,花开喜欢蜜蜂来,彝家喜欢客人来”、“长者靠尊严而高傲,美者靠容貌而美丽,勇士靠胆量而英勇”、“吃不穷,穿不穷,不知礼仪才贫穷”(三句);“留重活路给人,叫人害臊;留美味给人吃,使人高兴”、“山上长什么草,牛羊吃什么草;世上有什么理,人们讲什么理”(四句);“最棘手的纠纷不会闹到天上去,最好的猎狗也没有九个鼻孔,最快的骏马也没有九只蹄,勇敢地武士也没有九颗心,善辩的德谷也没有九根舍”(五句);“肚是粮之子,不吃粮不行,背是衣之子,不穿衣不行。地靠人来装扮,人靠衣来装扮”(六句)。类似这样的长短句、多段句、分段句的“尔比尔吉”也不鲜见。
综上所述,这些口耳相传,经历代代民间艺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地创造、丰富、加工、充实和千锤百炼的“尔比尔吉”,不仅成为彝族民间家喻户晓老幼妇孺皆知的“尔比尔吉”瑰宝,而且以详细的资料保存了凉山彝族人民生活的社会、历史地理、天文、宗教信仰、民风民俗、伦理道德、哲学思想、爱情婚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最终形成了最具民族风格、内容相当丰富、形成独特的凉山彝族地域特色文化体系。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作者简介:
吉则利布,男,彝族,中共党员,1958年5月生,大学学历,凉山州文联调研员。阿牛木支,四川喜德人。教授。中国作协会员,凉山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凉山州民族文化基金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