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论凉山彝族“克智”在民俗活动中的作用及发展路径

作者:阿牛木支 孙正华 发布时间:2023-03-05 原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10期 点赞+(

摘要:凉山彝族克智是口头论辩的辞赋或民间韵味体诗歌,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可谓是彝族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束奇葩。这种语言独具特色的说唱诗词,是彝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和生产经验的结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然而,随着异文化的冲击和现代化的影响,凉山彝族克智在民俗活动中的表演也面临着诸多困境,特别是传承人的保护更为迫切,文章基于这样的现实境况,在论克智在民俗活动中的表演及功能的同时,针对各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彝族克智;民俗活动;赛说;作用;发展路径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image.png

彝族克智(阿牛史日 摄)

凉山彝族“克智”是口头论辩的辞赋或民间韵味体诗歌,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可谓是彝族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束奇葩。在凉山彝族民俗文化宝库中,“克智”是一种特殊的品种,是彝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口头文学,在民俗活动中广为传诵。这种语言独具特色的说唱诗词,是彝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和生产经验的结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然而,随着异文化的冲击和现代化的影响,凉山彝族克智在民俗中的表演也面临着诸多困境,特别是对传承人的保护更为迫切。本文将在文化发展的新背景和新形势下,论述克智在凉山彝族民俗活动中表演及功能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克智在民俗活动中的传统表演规则与程序

克智一旦在民俗文化活动中进行展演就不是一种独说的口头诗意炫耀,而是一种极富挑战性的口头论辩。而“口头论辩有很强的民俗性,可视为彝族的一种民俗娱乐活动”[1]。在凉山彝族地区,不论是男女老少,都能说自己所熟悉的克智。每当彝族村寨遇有婚丧嫁娶、节日聚会、做道场时,主客双方都会请来能说会道的论辩手帮自己增光添彩,使表演人用夸张的语言,渊博的知识赛过对方而取胜[2]。正因为如此,主客双方为了压倒对手或取胜,往往鼓励论辩手用他们最熟悉、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克智尔比”进行表演,或用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或使其成为处理问题的依据,或教育人们的警语,或褒奖善良事物的准绳,或鞭挞邪恶的有力武器[3]。彝族克智由于能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真谛,因而对彝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等影响极深。彝族克智的结构多种多样,有一句式、两句式和四句式,也有发展成多段体的。从中所表达出来的谚语格言、历史传说、人物典故意义深刻而生动,听后给人以教育和启迪。彝族克智的表演艺术主要出现于隆重的庆典,如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重大场合。表演形式是主客双方以对说的形式出现,即双方各选一名或二名(包括一名副手)知识比较丰富渊博,口齿又灵活善辩,脑筋又反应灵敏,而且有一定表演能力的人出场对赛。表演一整套完整的彝族克智内容和程序,大体上由如下几部分构成。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是开场白。先是代表主人方的选手以诗歌般的语言向客人问候,或用比较文雅而十分谦逊的语言,热忱欢迎尊贵的客人的到来,这类具有献词性的克智,充分显示出凉山彝族人民待人接物的诚挚[4]。如“远方来的姻亲们,在你们那一方,亲友是否安康,年景是否丰足,老年人是否有伤风,年轻人是否有伤残,小孩是否有肚痛腹泻,地里庄稼是否遭冰灾,牧场上是否有虎豹出没,公鸡是否坠下岩,石磨是否被风吹走,獐子是否变成绵羊,一年是否剪三次毛,猎物是否变家狗,大雁是否成鸡群,蚂蚁是否追猎物,姑娘是否去御敌,小伙是否去嫁人,问客有待回佳音。”这时候客人也根据话题对主人家回答道:“尊敬的主人家,在我们那一方,天和地起纠纷互斗,斗得人间怪事成倍出,蒿枝上结出了花椒籽,茅草上长出了香稻谷,两扇石磨也被风吹走,一条大牯牛被恶鹰叼,一只公鸡坠下深山谷,姑娘手持长矛去御敌,英俊小伙着装去嫁人,家里甑子被开水烫伤,火塘火钳被炭火烧痛,宽敞晒坝常遭野火烧,公鸡在平坝上跌了跤。家里的母猫惧怕老鼠,火炉上的铁锅被鼠咬,除去这些怪事外,一切都平安,一切都吉祥。”引题就用这样夸张、幽默的语言来相互盘绕,以拉近彼此之间的亲切感和增强亲和力。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是进入主题。主客双方开始用一种转弯抹角(克格哈查)的语言来向对方挑战,如一方说:“我是见多识广的英雄好汉,到过大江南北,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见过;也品尝过世上的所有美味,就连龙头山顶的毒草都敢吃;我在邛海里养有四方游行的鱼,白天不必去喂养,夜晚无须去守护,饿了无须去喂食,渴了不必给水喝,谗时不必馈赠盐,等到嘉宾到来时,一人捉两条,两人捉上四条,三人捉上六条,四人捉上八条,如像牛前摆草青幽幽,客前摆宴香喷喷,亲家见了齐声夸,嘉宾见了竖拇指!这不是我自夸。”另一方则即席反击道:“我说段克智向前扔去,会变成一股强劲的北风,经过尔石山谷,再吹向比尔垭口,刮到山峰,落在老人身上老人冷得打颤栗的莫怪我,落在小孩身上小孩冷得哭泣的莫怪我;我说段克智朝后甩去,会变成山顶的旋风,经过阳糯雪山,再吹向山谷,吹得猪群四处奔跑的莫怪我;我说段克智给彩云听,天空彩云立即起风暴,降雪又降冰雹,吓得小伙伸舌头,吓倒九寨忙关门,我的克智呀,如像那弯弯曲曲的山路,说给在座的亲家听,亲家听得如像在深山密林里迷失路,晕头转向找不到话题,四处喊爹又叫娘,在亲朋好友面前现丑的莫怪我。”如一方:“我见过安宁河边上的水牛叫声,总是同他的个子不相称;我也见过坝子上的黄母鸡,却伸展翅膀像鹰那样飞。”而另一方也开始根据内容即兴回答说:“这喜庆的日子,头上蓝天无云遮,即便有点云彩,也不会降下雨,即使会降下雨,雨水也不会淋着人,即使淋雨也不会寒冷,这喜庆的日子,世间不刮风,即使会刮风,刮风也不会袭人,即使遭风也不觉冷。这喜庆的日子,脚下是宽阔的平原,千里无积石,走路无石绊,即使有石绊脚趾也不疼痛;这喜庆的日子,家里男女老少都安康,怀中小孩不哭泣,膝前儿子儿孙笑哈哈,乐得老人抿嘴笑,乐得火塘旺旺燃。这喜庆的日子,广阔的蓝天呵,为何这样欢笑,原是为婚礼助兴而欢笑,广袤无边的大地呵,为何这样平坦,原是为一对新人牵情。在座的姻亲们,今天为啥这样高兴,原是亲家在嫁女,原是婆家娶媳,原是四方亲戚朋友来祝贺,今天为了给婚礼助兴,特意赶着来,骑着跑马来,乘着飞机来,坐着火车来,侍着汽车来。高兴呀,真让人高兴!彝家婚礼上,哪怕是只喝一口杯荞麦酒,哪怕是吃上一砣肉,哪怕是只舀上一勺饭,双方的亲戚口里和心里甜。婚礼是个欢笑的日子,吉祥的日子风和日丽,吉祥的年份五谷丰登,难忘的夜晚胜似九床毡氆氇,幸福的岁月胜似九副金鞍。一生幸福赛过九两黄金。婚日吉祥子孙富有兴旺,祭祖吉祥儿孙满堂,过年吉祥粮食满仓,这是个难得的夜晚,会讲的就讲,会唱的就唱,会听的就听,前人不传授,后人少见识,我们只是跟亲家陪衬,我们只能为亲家捧场,我们洗耳恭听亲家来说。”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是发展。到此为止主客双方开始用(布此勒俄)传统文化进行对抗性表演。如“婚礼有七种,礼仪分九类,克智分七类……新郎陪新娘,新郎要稳重,新郎如骏马,骏马配红鞍……”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四是高潮。进入这个阶段时主客双方开始使用一种褒贬不一的词进行互相戏耍或自夸,即格比。如“人间婚礼上,必逢人对词,心里无克智,心中无知识,词贫敢说话,说不上有程序,对词讲口才。……我们这家人,家有三百勇士,作战杀敌无须外人帮;三百能人我家有,调解办案不求人;三百美女我家有,绣花织锦不求人……对词赛歌压群芳。”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五是转折。等双方比赛到这儿时,主客双方开始以玛子(语言精品)进行论理和夸赞。如“我们这一家,挥手扬掌响惊雷,移动跺脚就地震,扭头转身就岩塌,动手动脚就树折,动嘴动舌就河枯,吹口气就能起风。我们这一家,地球当作睡床睡,天空当成被盖盖,抓来白云当衣穿,抓来雷电当拐杖,抓来冰雹当饭吃……”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六是尾声。主客双方的表演者到此为止所表演的节目基本完成,即进入了结束语阶段。如“尊敬的贵客们,今天这夜晚,我们说得畅快,你们说得尽兴,贤德的贵客们,山峦狂风该停息,飞沙走石也该停歇,旋风扭树也该停顿,半空雷声也该停火,冰雹暴雨也该停歇。话说今夜晚,专唱喜庆歌……隆重的婚礼才开场,喜庆的日子才开头,喜庆的场面才摆开。贤德的对说家和漂亮的姑娘出在后,隆重的婚礼还在后,请把话语留驻……”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克智的说唱过去虽有一定的程序,但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就地随意表演,即使家庭聚会中,表兄之间也可以摆开赛场轮番舌战,彼此你来我往,引人入胜,寓教于乐,起到活跃气氛和增进友谊的双重效益。彝族克智的表演规模因场合的大小,选手的人生阅历、知识水平和说唱能力的差异而不同,一般都在数小时之内,也有持续几天几夜才结束的。但如今彝族克智传承人或论辩手大都没有专司此业,也难有亲历民俗场的时机,所以其记忆力和创造力大为锐减,特别是长期在外打工者因远离彝族婚丧嫁娶民俗场域更显得有点生疏,给彝族克智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挑战。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克智在民俗活动中的作用

1.表演凉山彝族克智能够起到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以及强化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意识的作用。在节日集会、婚丧嫁娶或送祖念经活动中,彝族克智说唱仪式作为一种文化大餐,除了消除劳动疲劳以外,使许多动听的克智在活动中穿插,又使其联络感情的作用加以强化,为参与者和接受者情感的沟通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同时还起到了强化主客之间的感情。主人向客人献上一则动听的词,本身就可以反映出主人对客人来访或者到场的重视,更何况是专门请人来献词。退一步说,注重的礼仪接待客人,就会增加主客之间的亲切感。再说,通过克格哈查或克斯(用口头表演艺术之含意),使表演者把从古到今的许多历史文化大肆进行渲染,从而增进民族之间的情谊,增强彼此之间的凝聚力。这不仅强化了主客之间的深厚感情,而且也使在场的人得到了深刻教育。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表演凉山彝族克智能够起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作用。彝族克智的表演者一般都是用母语进行赛说,使表演者和接受者都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彝族的集会也好,在送祖念经也好,说唱者都能流利地说本民族语,这样就会唤起聚会人员的民族认同感,使他们想到自己是彝族的一员。此外,在克格哈查中还大量地列举彝族所公认的如《勒俄特依》当中的英雄人物,还能流利地说出许多鲜为人知的名山大川、地方风物等传统内容,这正是彝族文化的体现。同时,也会唤起聚会者对史诗和民族风俗的认同,强化他们的民族意识,增强推动民族发展的历史责任感。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表演凉山彝族克智能够起到教育后代、促进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的作用。“由于彝族世代居住在大山或丛林中,交通不便,经济文化教育相当落后,新一代的社会化就很难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进行,只能长期沿用与原始民族特点相适应的家庭模仿式教育和社会聚会式的教育(通过一些群体性活动使青少年受到教育)”。在这种场合下,可弥补学校教育之缺陷,让彝族青少年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彝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如克智中所倡导的待客要诚心诚意,民族要团结,人与自然要和谐,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等,以及用人们所熟知的支格阿龙、兹敏阿机、勒格斯惹等英雄事迹进行说唱,这些对青少年的道德规范、社会规范以及民族历史教育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此,表演彝族克智时,让青年人在耳濡目染中把民族的传统和历史铭记在心,使彝族文化传统以此方式得以承继和传播。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表演凉山彝族克智能够起到鼓劲和安慰的作用。彝族大多都居住在山沟中,由于生存环境和历史遭遇的不同,形成了各自色彩独具的克智篇章。彝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加上农耕农业对自然条件的较强依赖性或遇到丧事时力不从心使彝族村民或多或少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当这种感情外化时,却表现为一种乐观主义精神,把希望寄托于未来,以此弥补心理上的不平衡。在克智的表演中,人们则养成了祝福的习惯,以达到相互鼓劲安慰的目的。彝族克智中就有这方面的反映。克智当中的“格比”(夸张褒贬词)、“玛子”(语言经典段落)等就是对孤独和无助的安慰之词,总能给人极大的人文主义关怀和面对困难时坚强不屈的信念。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表演凉山彝族克智能够起到普及和传播彝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作用。在凉山彝族克智当中的“玛子”“格比”和“勒俄”(史诗)是构成克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如在“玛子”“格比”中,有的一句或一首就包含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或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些克智包含着大量的夸张词、历史传说、民族部落传说、地方风俗传说等,充满着彝族人民战胜自然与邪恶的英雄气概。特别是在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中,闪耀着彝族人民勇敢和智慧的光芒。凉山彝族克智中,有的叙述了天地万物的来源,有的说明了风俗习惯的起因,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善良和聪明,有的则嘲笑了统治者的残暴和愚蠢。在生活仪式中表演这些彝族克智,对于传承和弘扬彝族历史文化、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有着重要的意义。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族克智在民俗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彝族克智的表演空间和场域日渐式微。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大小凉山综合扶贫的深入推进,凉山彝族地区公路沿线大部分都在统一规划下集中安置,使村落逐渐走向城镇化,与原来相比居住环境和房舍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其他地区的建设也正纳入近期规划之中。由此,修灶台后撤火塘或火塘成为摆设的趋势,对于彝族克智的承继历来靠火塘为中心的文化空间的冲击是相当大的,这势必给文化空间的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彝族克智传承人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已经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目前,彝族克智传承人都是身兼数职,年龄过于老化。而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并不是很热衷于克智演述行业。换言之,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克智演述人平时都各忙各的生计,偶尔在婚礼、葬礼、送灵归祖和大型聚会仪式上表演克智而已,尤其在城市的民俗活动仪式中,只要说上一段克智的开场白就敷衍了事,甚至部分农村中,也是对说几段克智就草草收场。面对这种尴尬的现实,克智传承机制的构建和传承人的培养已刻不容缓。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彝族克智演述时水平参差不齐,重复性也较多。克智演述人一般都基于各地的演述场景和演述气氛,随意调控时间和组织克智辞赋,因而导致内容重复演绎的较多,也缺乏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俯瞰。而且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即居住的环境和所处的传统文化氛围已经或多或少地有所改变,城市或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如今的克智表演者与过去的那种环境和文化氛围——送祖念经、婚丧嫁娶、火把节唱歌跳舞、选美、大山、丛林、狩猎等逐渐疏远了。这种环境的文化氛围的改变一方面使得演述人在知识更新、接纳信息、开阔眼界上有超越性,但另一方面却造成了远离传统史诗、脱离乡村现实等弊端。在城市就职的克智演述人,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回乡探亲访友,这样一来,必然使得这些人逐渐对农村生活生疏起来,甚至出现题材枯竭的现象。有的演述人,说来唱去,总是趋于重复性,拿不出新的内容,有的演述人跟随潮流赶时髦,关起门来创造新克智却不像地道的克智,而是旧瓶装新酒的旧体诗。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彝族克智的发展路径

1.彝族克智涵盖史诗、谱系、溯源、格比和玛子等,是彝族民间诗歌的结晶。“对克智进行收集整理时,如果仅仅只以文本的形式体现克智,将很难准确把握和忠实记录不同的民俗活动场合表演的不同调式和同一场景中不同的表演环节所使用的调式,以及作为辅助手段的呼应语和表演者现场发挥的肢体语等等这些非语言要素。没有这些辅助性的非语言要素,克智的生动性受损,功能就会弱化,影响其传播与传承。”[5]因而在克智的书面化过程中,要把活态传承与静态传承结合起来,尽量避免本真性和口头性的流失。有力有序地组织有关人员对有代表性的精品“克智”再次进行抢救和保护,或以制作光碟进行永久性保存和建立克智资料库进行收藏。有条件和资金的话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翻译、整理和研究,并拍摄所在方言区的地貌、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抢救现场以及与作品有关的资料进行拍摄保护。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规定,加大彝族克智传承人及传承空间的保护,提高传承人有关待遇,跟进认定、考核和评价机制。在对传承人进行普查、登记、建档时,“不能仅仅只满足于发现演述人,也不能将考察一个关系到传统、表演事件、听众、演述人这四个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筑的、始终处于动态之中的演述过程简约为对一位演述人的访谈,也不能将这位演述人可能为学者研究提供的单独表演当作田野目的。因为脱离现实场景、脱离受众‘在场’的录音、录像,虽说也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但不能作为制作史诗演述文本的田野证据”[6]。从而在真实语境中通过演述人的“在场”,还原民俗活动仪式的本来面目,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克智传承人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政府要增加对彝族克智工作经费的投入,使凉山彝族克智作品更多地得以出版和保护,使民间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切实为凉山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彝族克智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措施

第一,对凉山彝族克智的传承和发展要有一个全面、具体的规划,并按圣乍、所地、依诺等地区,分期分批进行调查摸底,尽快扭转目前每个地方都举着保护名义“散兵”游将、“各自为政”的局面,使凉山搜集整理彝族克智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并和中央、省、州编纂方案接轨,以进一步提高对开发彝族克智资源和开展民族民俗资源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对凉山彝族克智展演,要健全抢救与保护的激励机制,使凉山彝族克智得到快速发展。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州性的比赛活动,或者把创作展演列入艺术节的专设奖项,给予扶持,通过这些活动再选拔出水平较高的论辩手到群众中去慰问表演,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快举办彝族克智讲习班,提高彝族克智的搜集、整理、翻译和创作水平与质量。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对凉山彝族克智的传承和发展要进行整体规划,尝试建立传承与保护的实验基地。按照彝族聚居村落的布局和状况,选取有代表性的几个村镇为中心,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独具特色、内容健康的彝族克智资源,尤其是要注重开发有特色、有吸引力、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强的彝族克智资源,切忌盲目开发,重复建设和过多过滥,特别要注重文化内涵和社会效益,反对只顾经济效益而搞庸俗低级的娱乐活动。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四,对凉山彝族克智的传承和发展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特别是要同凉山的彝汉双语教学相结合,开创性编写出能够反映凉山彝族克智文化的系列丛书,供彝族地区农民或学生使用,也可作为文学、美学、论辩学等学科的研究资料。同时,借把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民族文化资本的有利时机,配合当地旅游开发业的发展,组织和开展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传统民俗活动,营造浓郁的论辩氛围,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克智的民俗活动之中,使彝族克智的赛说传统连绵不断地延续下去,并得以发扬光大,为促进民族团结与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其应有的正能量。Zr9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注释:
[1] 顾尔伙:《凉山彝族“克智”文化初探》,载《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 阿牛木支、吉则利布:《论彝族克智的演述程序及传承保护》,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页。
[3] 阿牛木支、吉则利布:《谈彝族“克智”与“尔比”的独特性和共用性》,载《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4] 阿牛木支、吉则利布:《论彝族克智的演述程序及传承保护》,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5] 沙马打各:《论口传文学书面化过程中文化要素的遗失:兼谈彝族克智的收集与整理》,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8期。
[6] 巴莫曲布嫫:《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文字来源:挂云帆。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所属专题:

凉山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