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六祖”各支系向西南各地的迁徙和发展
杜宇(笃慕) 在蜀地建国时,彝族先民已进入耕牧结合的定居生活。但他失国后“升西山”即登洛尼山,到“彝族六祖”即笃慕的六个儿子,由此分居各地,向西南发展的初期就不能不一直迁徙着。长房生子慕雅切、慕雅考,向“楚吐以南”发展为武、乍两个支系,分布于滇西、滇中、滇南一带,是当地彝族及其他彝语支的一些民族(如哈尼族)之祖,其中如武支系就“传了六世代,迁居十二处”。次房生子慕雅热、慕雅卧,分布“洛博以北”,发展为糯、恒两个支系,在云南昭通和川西、川南一带,为今昭通、凉山和四川盐源、古蔺等县的彝族之祖,其中如糯支系“糯追溯过去,自作雅纪堵,因迁徙无定,未设六祖灵”,即糯支系自作雅纪堵分支后的初期仍“ 迁徙无定”。幺房生子慕克克、慕齐齐,向“实液中部”发展,为布、默两个支系,为今云南会泽、宣威、曲靖和贵州毕节、六盘水、兴义、安顺等地区以及广西隆林等地的彝族之祖, 其中如默部在最初24年中几乎每年迁徙一次。迁徙的原因,主要是与彝族远祖蜀山氏和昆夷在很早的时候系以传统的狩猎和游牧为生活的主要来源有关,他们狩猎和游牧就不能不“ 逐水草而居”;其次,是族落间战争频繁,失败的一方经常不是被俘投降为奴,就是往远处迁徙逃亡。由于“彝族六祖”分支后迁徙和发展的方向不同,在各地所遇到的情况有别,所以,不能无区别地加以叙述。现将武与乍、糯与恒、布与默三个以联盟形式分支的迁徙和发展,分节述于后。
第一节 武、乍二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一、武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武祖慕雅切是“彝族六祖”中的长房:一世慕雅切(一作慕雅苦、弭雅克),二世切雅希(一作克雅能),三世希雅糯(一作能雅糯),四世糯雅克(一作糯洛提),五世洛陀施(一作提阿舒),六世施武额(一作舒阿达),七世武额克(一作武额濮、阿达武余)。武额克时当了“君”,下设“臣”武额那(一作武阿哪、武阿那),和“师”武朋安(一作武朴安、武濮安、武阿安),史书介绍了“这三贤时代”的祭祖习俗:建蒙散祖祠,两大牛献祭,大牛牵到时,时过没用上。用松设天位,用桃设地位,建鹤形祖祠,鹃形祖灵位,男祖居鄂位,女祖居莫位,以额居阳位,以索居阴位,前面设君位,后面是臣位。两大牛祭祠,不修建天祠,建蒙散祖祠,不顶敬地灵,敬蒙散祖灵。在高天,在大地中间,首居车益博(车益博,地名,在云南省境内),末至车洪卓(车洪卓,地名,在云南省境内),左抵米苦洪(米苦洪,地名),右至借阔法(借阔法,地名),这个范围内,武地择多同,多同米谷地(滇东与滇池一带),多同濮娄邛,米谷诺娄法, 在这范围内,君臣各一位,一布摩来管,是这般情形。武支系以“多同米谷”(滇东与滇池一带)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发展,其活动范围在滇东南和滇西洱海地区一带。史称武额克、武额那、武朋安为君、臣、师的“这三贤之世…… 基业甚繁荣”。“三贤”协力,开拓土地,所以“武”支系的名称就是从武额克这一代开始的。
现将武支系各个分支的世系及分布情况述后:
① 五世洛陀施(《彝族源流)作洛替输)时代,即武支系的一大分支施(输)氏生九个儿子。史称:“ 在多同举垓,输有九支系,输毕姆居左,往左建基业。输毕姆一代,毕姆独二代,独莫莫三代,莫莫觉四代,觉遮务五代, 务孟索六代。孟索饰如鸭状, 武氏六支人,声望高如山,声势浩荡,开创新的天,开创新的地,武孟索立业,就是这样的”。史称“ 武孟索,头戴鹿头冠”, 即以鹿为图腾,称雄一时“,数他地域大’。武支系在云南的迁徙和发展,云南彝籍则具述为武祖慕阿额(贵州彝籍称慕雅切)传至五代孙“ 同泰阿格” 时,便先迁“堵乌涛歹”(地名,在今东川市境内),后又迁住“ 夺吐木谷”(地名,为今寻甸县朵马戛,后来留住此地的少数彝族就叫夺吐氏)。他们在住夺吐木谷时:“武家地域广。上至罗老更,中部赛夺吐,至赛洪松(均为夺吐木谷一带的地名),整整一平坝。平坝田地中,两牛一架犁,用牛勤开垦,用牛来耕耘。夺吐木谷地,武家举大斋,武毕武普昂, 诵经主斋祭…… 源长湖不涸,武家财源长,松柏常青树, 武家繁衍昌。夺吐木谷地,武家三代兴,夺吐木谷地,武家子孙耕。后来子孙多,做斋来分支,多数离夺吐,开拓往西去。西去的武裔, 建庙塑佛身,子孙得发展,武家更兴盛”。这些迁往滇西南的武支系,今巍山、南涧、景东等县的彝族当是其后裔,这一带的彝族,后来有的逐渐接受汉文化,特别是佛教传人后,受到其影响,在保持彝族传统习俗的同时,又接受佛教文化,故也建庙塑佛像,南诏王室是典型例子。
至于当时少数仍留在夺吐木谷的“彝称夺吐氏”的情况则是:“武阿德一代,德阿矛二代。矛阿育三代,矛阿育为君,戈阿额为臣,格阿纳为毕。三人德望高,三人皆老昌,夺吐木谷地,后裔住三代…… 离夺吐木谷,迁往夺吐古,罗吐比河( 指发源于东川市境的小江)长,彝家福禄盛…… 离开夺吐古,住勒勒额初(地名,今寻甸县五星一带),离勒勒额初,住俄曲波万(地名),俄曲波万地,武家又分支,一裔万忍梢(万忍梢,人名,其后裔为彝族的万支系),自成万支系,留住波万地。其他迁别地,离俄曲波万,涉过色玛河(为曲靖市境内盘江),越过玛查山。途中见濮人…… 濮祖和(彝族)六祖,历来是冤家。冤家路相逢,双眼分外红,濮人势力强,武家也不弱。一场恶战起,濮人报仇急,武甲鲜血淋,武戟饮人血。冤家打一战,双方元气挫,濮人败退散,散居勒洪金( 地名,待考)。武家伤惨重,幸存武家裔,迁徙向东去,子孙渐昌盛”。
② 武孟索之裔输拉伟(一作施那费、施那外、舒那伟)这一分支。史称:“输那伟居右,往右建基业。输拉伟一代,拉伟举莫二代,举莫色姆三代,色姆余羌四代,余羌羿五代,羿雅古六代,阿古那吐七代,那吐娄米八代。娄米有九子,住啥益卧甸(今云南省大理一带)。娄米的九子,确拉拉善战,龙阿武奇才,确革姆博学,阿细七十寨,房屋高而大,嫡长居,亲善礼仪明,覆寨如繁星布。南方载鲁旺(古代彝族按八卦方位把自己势力达到的整个范围划分为8个片区,每一片区即为一个‘鲁旺’,系‘区域’之意),载拜赫鲁旺,两鲁旺之间,开辟新的天,开辟新的地。武一度兴旺,一方地和平,南方的武氏,与罗纪(罗纪系支系名,住洱海边)同住,就是这样的。”
对此,其他彝籍也有类似记述,可互补。
娄米《西南彝志》作娄姆,说在娄姆的九子中,“有六个能人,管各方武民(武支系民),曾远征六次,收复七十寨,老年和青年,传习文化,传习武艺”。不仅讲武习文,还开垦山林,使“十七寨纳租”。在远征中曾遇到赫族,被住于鲁博余吐(地名,一作洛不补、博纪洛鲁)的武赤洛(人名,一作武洛洛、武赫洛)将其迁往南方实行统治,并“在南方筑城”,一直发展到南方的宰(载鲁旺、宰(载)拜赫鲁旺两地,史称“南部武赤洛,租粮收人多,杀牛祭祖”。《彝族创世志·舒那伟寻源》则载:“欲(人名省称)之舒那伟,居于谷尼欲。舒那伟为一,那举沟为二,举沟何木三,何木余优四,余优于木五,于木阿主六,阿主阿古七,阿古那吐八,哪吐娄弭九,娄弭阿楚十。娄弭楚之世,在啥野卧底,娄弭(娄米、娄姆)子九房。在色卡却博(地名),戛果武(人名)为首。阿布十六城,宰拜赫鲁瓦(即宰拜赫鲁旺,此处漏了一句,应有两个‘鲁旺’,据上引《彝族源流》和《西南彝志》可补为‘载〔宰〕鲁旺’),二鲁瓦之间,高天一门开,大地一道现,形成一胜地。南方武赫洛,居博纪洛鲁”。
③ 武孟索后裔输阿那,一作施阿那、舒阿哪。因为“施”:一作“输”“舒”。史称:“叫输阿那的,迁到东边去。输阿那一代,那雅俄二代,俄扯扯三代,扯扯僰四代,僰叟额五代,叟额阿待六代,待赫赫七代,赫赫朵八代,朵阿武九代。是东方武氏。在吉朵娄底,住有四支武,孟立九十寨,加斯五十寨,啥吐九城邑,扯扯安鲁旺,安武吐鲁旺,两鲁旺之间,四战将开拓,开辟新的天,开辟新的地,一方地和平,东方的武氏,就是这样的”。对此,其他彝籍也有类似传述,可互补。上引朵阿武有子四人(四支武),一说五人,他们占领的地方很多。《西南彝志》载:孟娄(孟立)占了“九十宫”和15个村子,贾喜占了15个寨子, 沙吐(啥吐)占了9个山城。这里住下后,经过赫那措、娄娄那、那雅补、补色额、色额迭、迭恒恒,恒恒多、多雅武(朵阿武)几代人的建设,在多雅武之世,又“在东方筑城”,开辟新土地,遇到赫族。赫族很富强,“赫家收入多,赫家发吉了”。但从多雅武的后裔武珠起,便统治了赫族。从此,“东部的武珠,杀牛来祭祖”,并占了东部最远的彻彻( 扯扯)安鲁旺、安武吐鲁旺两个地方,住于慕朵底。《彝族创世志·舒阿哪寻源》则载:“舒阿哪之子,聚居于东方。一世舒阿那,二世阿哪泽,三世泽阿糯,四世阿糯哺,五世哺叟野,六世叟野岱,七世岱洪洪, 八世洪洪阁,九世阁阿武。十世武木寿。武木寿之世,在吉朵娄底,有武家四房。莫里(人名,亦族落名)九寨好,贾史(贾喜,人名,亦族落名)十五树。啥吐(沙吐,彝语指布依族)居九寨,彻彻安鲁瓦(旺),安武吐鲁瓦(旺)。二鲁瓦为首; 高天一门开,大地一道现,悬甲显威荣,武基业兴盛”。④武支系的一个分支叫“东边卓罗纪”。
它与西边即洱海卓罗纪同名,但并非同支,且时代亦早于西边卓罗纪。史称:“东边卓罗纪,卓罗纪一代,克鲁补二代,鲁补觉三代,觉余万四代,余万奋五代,奋娄略六代,娄略尼七代,尼雅祝八代,雅祝武九代,武僰过十代,在艾鲁(即哀牢)甸索,僰过有四子,恒雅过是一,首推恒雅立,孟苦安鲁旺,到了安鲁旺,开拓一地盘;次是恒雅纣,孟苦安鲁旺,建立了地盘;末为恒阔额,孟苦安鲁旺,建立一地盘,就是这样的”。⑤武支系的输(舒、施)分支。史称:“输雅注一代,注维维二代,维维鄂三代,鄂鲁遮四代,鲁遮课五代,课额默六代。君为课额默,臣为课阿禄,布摩课阿罗,带猎犬猎人,带强弓利箭,猎于陇邓纠卓(地名),追赶大鹿子,到陇邓寨侯(地名),鹿精变成铜,取刀杀鹿精,铜精变铜砖,套住了刀尖。用铜铸成铃,铃同刀一起,放在洛补诺洪。挂了三代后,为陇邓所借,系上一团花,陇邓到处逛,铜铃丁当响,克博又借去,系青马头上,克博到处逛,铜铃丁当响,铃响声悦耳。卸鞍不卸铃,在妥濮侯尼(一作吐濮赫尼,塘名),马在饮水时,马头铃索断,掉人水塘中。陇邓告诉注氏,派出和事臣。注氏几番索铃。在古嘎鲁勾,克博与注战,克博氏得胜。注斗赫一代,斗赫阿颖二代,颖雅保三代,保雅谷四代,谷斗伟五代,斗伟恒六代,恒雅注七代,称妥洪注氏。注举娄一代,举娄祝二代,祝雅务三代,务葛纪四代,称葛纪务氏。毕家诺克博,同洛武三姓吐(吐,史称白蛮,白罗罗,即武支系的分支,即多同地方输氏九个支系,洛武吐三姓,为其中之一,称之为谷氏原注),先发生战事,吐败后上租。就是这样的”。对此,其他彝籍也有类似记述,可互补。
《西南彝志》载,从施阿旨(输雅注)起聚居6代后,到“勺阿默(课额默)为君,勺阿鲁(课阿禄)为臣,勺阿陀(课阿罗)为布摩”之世,掌握了铜的冶炼技术, 会制造铜器。史称:“ 阿旨有了铜, 铸成了铜铃,放在课补笃(洛补诺洪,地名),挂了三代后, 被鲁歹(一作克博鲁歹,人名) 借去,给青花马戴,到处悠游。到妥朴侯尼(吐濮赫尼),马在饮水时,索断铃沉塘。鲁歹还以锦,到德地姆木(一作德朵摩,地名),克博(指“ 彝族六祖” 第六支系默部德施氏克搏家) 与旨(注)战,克搏战胜了。后来糯克博(人名),像民样交租。首先是打仗,败者受差使,后来是交租”。这段史事,与《彝族创世志》记述武支系妥卜宗族的舒阿卓世系的《妥卜卓寻源》近似,称舒阿卓(输雅注)传至六代阿果额助,“助君果额默(勺阿默),助臣格启直(勺阿鲁),助师额朵陀(勺阿陀)”这“三贤之世”时,铸一口铜钟,由武举助(人名)收存。后来被鲁歹家借去丢了,便在古戛鲁堵沟(德地姆木)发生了克博鲁歹与武举助争战,克博胜。其后,武举助家经过七代的发展而成了“ 妥卜主”,又经过四代发生了洛、武、谷三姓与糯克博争斗,“先是相攻战,败者作奴使, 后则供租赋,人人都贡赋”。助家战败后,从助阿余(《彝族源流)作输武余)起又传49代,“武变白彝(白族)了,白彝七谱系,七姓互联姻”。这是说武支系变白族的有七姓,后有部分白族称“七姓民”,住今贵州威宁县。由武发展而形成的九支输氏,人口众多,很有实力,曾同毕(布)、默等支系发生战争已见前述。由于失败,输氏的相当一部分人被迫沦为奴隶,为乌蛮各部所奴役。史称:“ 中部输雅注,惹家用输雅拉(惹,即阿外惹,普安部),播勒用输雅卧,阿哲用输雅楚(输雅楚,现有其后裔姓杨),乌撒用输阿铺(辅阿铺,其后裔今有李姓等),窦家用输雅仇(窦,即东川阿芋路部),笃家用输阿鲁(笃家,即磨弥部,住云南宣威;输阿鲁之后裔,今为张姓),侯家用输雅夺,糯家用输鲁果。武输氏九支,沦为六祖后裔奴。叙谱设神座,祭祖时招灵,作战为先锋,就是这样的”。
二、乍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乍祖慕雅考( 亦作慕阿枯、弭雅考、米雅苦) 在传了10代期间,都是与“天上人”鄂家和纪家(一作迭家,“纪” 彝语为“星”,其族落以星而命名)通婚。后因天地亲路断,到第10代布雅乍(一作布阿乍、僰雅乍)时,始与武支系开亲,自此武、乍两支系拜“待巧”(一种表示从此割断家族关系的仪式)而婚。相传布雅乍之世,师人在斋场做法事中的法具“ 樾妥”和戴的法帽“洛洪”都降与布雅乍。这样,在“彝族六祖”各支系中,“师”便由乍支系兴起。所以,乍支系的“乍”之名称是从布雅乍这一代开始的。乍支系由滇中向黔西北、向滇南、向金沙江南北岸、向滇西的洱海地区发展,现将其主要情况简述于下:
① 在僰(布)雅乍时,武、乍开亲后,先是武家的武颖武吐(一作吐舍、武野吐朵)为乍六嫡子之母,称这一“乍氏六支人,塑俑多如云,偶像如人群。制鼓悬钟,在点苍雅卧(今大理市点苍山一带),与罗纪一般”。
其他彝籍也有类似记述,可互补。《西南彝志》载吐舍“ 为乍六嫡子母”,她力求发展,于是该“乍的六个子”便迁“点措境内”(今大理市点苍山一带)与彝族的另一支系洛举(一作洛纪,其后裔融为白族)同住,并“建宗庙如云,立塑像成群,置鼓悬钟”,其后裔融为汉族。正如《六祖乍寻源》所述:“武野吐朵,乍嫡六子母。乍迁西方去,兴起汉文化。建庙如积云,塑偶如红岩,乍变汉去了。(与)汉一样繁衍”。
另一支迁滇西洱海地区的,是乍祖米雅苦传至5代阿娄乍,娶啻阿嫩妮,生了乍六子:“乍苦与乍克,乍僰与乍伟,乍卓与乍拜,乍氏迁往西,祭祖仿外族,祖庙多如云,塑像如真人,如密布悬钟,如整齐蕨叶”。《西南彝志》也载“ 迁往西部去”的这一乍支系,“祭祀仿外族,彝变外族了”。② 有完善的祖、摩、布即君、臣、师政权制度,和完善的内部分工。
应着重指出,在布雅乍时,武、乍开亲后,额节么女额节能尼(一作额则嫩妮)“为乍四庶子母。四庶子:一是乍雅布(乍颖僰),二是布孟娄(僰孟娄),三是孟娄德(孟娄斗),四是德雅居(斗雅纪)。此时建立了君、臣、布摩制度: 德雅举为君,德雅直为臣,乍娄娄为布摩,大力开辟土地,出现发展繁荣景象。史称:“这三贤之世,民众归顺乍,遍布乍河山。未开辟的地,乍就去开辟,未开拓的土,乍就去开拓,在天地间,建立了基业。乍选苦夺地, 开拓疆域多。乍开拓疆域,拓往诺渣发(一作诺扎法,地名),非上代开拓的。乍君的住地,宫殿依山立,厅堂耸人云, 议室焕然一新。掌权如水车转,守业如池塘满。南面的龙山,是乍君住地,祭祖用虎皮(一作‘阻吉现春光’,‘阻吉’为虎皮印信),金器如日耀(一作‘舍吉生辉’,‘舍吉’为金权杖),毕戳镶旋纹(一作‘ 毕濯饰纹路’,毕濯’为毕摩祭祀时用的印符),拖瞿如蝴蝶舞(一作‘ 通切如蝶舞’ ,‘通切’为毕摩祭祀时发号施令的令扇),钟声如鸟鸣。慕朴苏委(姆濮苏外),乍布摩住地,书斋依山立,柱高宫殿明, 樾妥盖上锦,竹制的洛洪,显得高而宽。乍住在山冲,披甲者如崖立, 持戟者如茅开,就这样住着。祖代开拓的, 在鲁布热舍(一作‘ 鲁毕惹舍’),鲁布妥慕( 一作‘鲁毕妥姆’),鲁吐毕布(一作‘鲁吐彼毕’) 地, 乍四处勘察,乍拓展基业。北部的乍氏, 直朴娄(一作‘ 纣皤娄’)九家,成为十九家,直美遮(一作‘纣默遮’)六家, 成为十六家。四家直雅咪(一作‘ 纣雅咪’) , 四家直雅古(一作‘纣雅古’,这些均指乍家的奴仆),家兴村发展,家好村繁荣。勾布吞达木(一作‘勾补吞打姆’,地名),乍村繁荣地,在妥雅热纪( 一作‘妥雅惹纪’,地名) ,分别建村寨。北方十一片地,乍家有六片。慕吐底索地,乍家的阿举,是管宫殿的;孟努孟洛地,乍家的布舍,管理从属者;启赫洛奇地,乍家妥阿迭,是管祭祀的;妥雅热纪地,乍家那鲁补,是管服饰的;尼朴妥地,乍家堵鲁额,是管土地的;妥雅毕布地,乍家古孟额,是管发展的;额妥底地,乍启额雅鸠, 是管畋猎的;全是乍基业。
六祖乍为长,属六祖之一。知六祖世系,难知乍基业,能见织的布,难见乍织机,就这样住着”。对此,《彝族源流》、《彝族创世志》均有类似记述, 唯译名稍有差异。乍家一派繁荣景象,人们印象中以乍家当整个“彝族六祖”。这支迁往北方(金沙江南北岸)的乍支系之布摩长子谱,从米雅苦(弭阿考)起共传52代。“六祖十尼余(尼余,管理祭祖的头领),都由乍担任”。③ 西部的乍氏,从布雅乍嫡子后裔乍额孟(乍雅摩) 起共传22代史称:“西部的乍氏,境首人成千,境中人上万境末连着阿德葛(阿德葛,族落名,即今他称甘彝或青彝〔如贵州省威宁县龙街马街一带〕的这部分彝族的先民)”。
还应谈两点:1)上述武、乍二支系的部分人,和“彝族六祖”分支前后南迁的武洛撮时代大分支中的武僰系中的部分人,共同形成了后来的“白蛮”、“白罗罗”,主要聚居在西爨地区,同时也散居在滇川黔各地,故史有“ 吐(白)的根, 源于武乍氏”之说。2)现今滇中、滇南一带的彝族各支系,大都可由此溯源于武、乍二支系。如今滇中、滇南一带的彝族《指路经》所载先祖居留地,多集中于玉溪地区:红河州石屏、江城等县的一些彝族寻祖的回溯路线落脚于新平县平甸等地;楚雄州双柏县的彝族《指路经》则溯至澄江县;峨山县的彝族《指路经》则表现出以玉溪地区为中心的循环迁徙路线等等。足证玉溪地区是彝族六祖分支后一个重要的活动区域和居留地。
第二节 糯、恒二支系向滇、黔、川的迁徙和发展
一、糯、恒二支系的世系
凉山彝籍称糯、恒为曲涅,古侯,他们原都是人名,以后始成为“糯”和“ 恒”的支系名。彝族六祖的其他四祖也是如此,都是后来才简化成单音的“武”、“乍”、“布”、“默”四个支系名的。关于糯、恒二支系的世系及其迁徙和发展的历史,贵州彝籍与凉山彝籍的传述是有所同而又有所不同,前者略后者详。
糯、恒二支系世系,诸家所述长短不一。如凉山州人委《关于凉山家谱的说明》谓古侯63代,曲涅74代;马长寿《凉山罗夷族谱》谓古侯40代,曲涅47代;方壮猷《凉山夷族系谱》谓古侯43代, 曲涅45代;《雷马屏峨纪略》一书谓古侯40代, 曲涅42代。又据四川民族调查组的调查资料,以此二支系传至1949年以前是曲涅44代上下, 古侯40代上下; 而美姑县巴普乡搜集的谱系,古侯只有38代, 曲涅却有70代。这些出自民族调查材料的曲涅、古侯世系相差较大的原因,是因年久代远不易记忆,难免增此缺彼,互有增减;且彝俗一人数名( 家支名、父名、己名、乳名) ,易误作数人看待,遂可能增长了世系代数。
但从彝、汉典籍所记看,则普遍比上述世系代数多。如《勒俄特衣》“ 附表” 记曲涅金曲黑彝家75代,果基黑彝家66代, 沙马土司家70代, 沙马白彝家69代; 记古侯恩札黑彝家67代,阿侯黑彝家71代, 阿枯白彝家76代。又如《西南彝志》第6卷记载了“糯”(曲涅)支系的世系为100代。《西南彝志》的具体成书年代不详,仅从书中记载的一些事情去推测,可能在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吴三桂平贵州“水西”之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改土归流之前。姑定《西南彝志》成书最晚为公元1729年,由此往上推100代,每代平均以25年计,则可将曲涅上溯至公元前771年,即春秋时期。如是,则曲涅之弟古侯也当在此时。这比前述他们的父亲笃慕(杜宇)所处的春秋中期还早,显然不合情理,其中难免仍有差误,但却较为相近。公元前770~ 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再看汉籍的记载,(明) 嘉靖(马湖府志) 卷三称, 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 公元1487年) 户部郎中刘忠为马湖土知府安鳌所撰《万寿观神像铭文》引安氏谱牒说:“马湖府治沪水下流,守其土者,历代建官虽殊,然皆安氏子孙,自汉武至今五十八世矣,衣缨之远,未有若是其盛者”。考安鳌于孝宗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 被诛。每代仍以平均25年计,则可上溯1450年,约当汉光武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虽较安氏传述为晚,但仍在汉代无疑。由于马湖土知府安氏于明代即已改流,其世系究竟是否属于曲涅或古侯?尚待进一步考论。但从四川大、小凉山彝族公认曲涅、古侯为其祖先看来,则居于小凉山的马湖部安氏应为曲涅或古侯之后裔。如是,亦可推断曲涅、古侯所处的时代当在汉代以前。对照彝籍所传世系,我们认为曲涅、古侯约当春秋中期较准。
二、糯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糯支系的远祖慕雅热原居云南北部,其后裔中曾出现过几个有名的君长。六世布舵额布为君长时,在大臣阿亨额宗、布摩尼妥由的协助下,开疆拓土,属地分为姆额洪索、俄姆朴扎苦、洪索诺扎珐(均为地名,在滇北)等三处:“上有九条岭,姆洪索第一; 中有六条岭, 有六十六山岭;下有三条岭,有三十三山岭,朴娄洪第一。有三条大河,由三十条河汇成”。这“六十六”、“三十三”、“三十”均言其多数,不是具体数字。开辟众多土地后,发展生产,增强了实力,彝籍称布舵额布“威如天高,势如地大”,由此可见一斑。布舵额布传到第4代,又出了一个有名的君长,这就是彝族古籍中常提到的达鲁歹。达鲁歹在大臣阿史局、布摩博雅舍的协助下,增强了实力,在洛武热舍(地名) 以狩猎的形式进行军事演习,以显示自己的威势,用武力拓土,彝籍中用“ 如青蛇发威” 来形容他的威势。青蛇,指青竹蛇,是最毒的蛇之一,这里比喻达鲁歹用强权暴力在云南北部称雄。此外, 波麻偶和仆彻簸吐也是糯支系第18代的两位有名的君长,彝籍称他们为“是糯制胜君”还称“仆彻簸吐之世,位高租粮多”,“定租赋制度,拥有土地权”。慕雅热家有一支从“彝族六祖”分支处的卓雅纪堵迁往楚那洗琐(地名),从楚那洗琐渡过云南省东北部和贵州省西北部交界处的牛栏江,进人今天的贵州省威宁县境内。在不断迁徙途中曾遭到外族人的袭击,盐被抢走了,马也被抢走了,只好迅速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 羊群又被抢走了。彝籍载糯的这一分支在迁到外族的俄徐地时:“在外族俄徐地,三百驮白盐,被外族人收了;放牧在山谷的马,也被外族人收了;土地也少,是洛举掌权, 再不能住了,又急速转移。从外族的俄徐地,迁沽雅嘎拟;从沽雅嘎拟,迁洪伯底鲁。在洪伯底鲁, 羊群被夺走,洪伯底鲁,因此而得名”。这把羊群被抢走的地方命名为“ 洪伯底鲁”,是为了让后代记住这件事。因为“洪” 是“羊”的意思,“伯”是“失落”的意思,“底鲁”是“坝子”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失落羊群的坝子”,此“坝子”估计在今贵州省威宁、赫章两县一带,由此可见迁徙的艰辛。随后, 从洪伯底鲁先后迁旨密倮密、妥德歹底、启吐能博、那酬赫益、知能杓嘎、知能糯勾(均为地名)。迁到知能糯勾时,追溯过去,自卓雅纪堵分支后,“因迁徙无定,未设六祖灵” , 便吸收彝族先民中鄂莫氏族的“松刻龙的塑像”之俗,忆祖先,护苍龙,向龙求福。再迁至洪雅那维(地名)时,又“追忆糯祖先,祖灵不全”,便打铜钟招灵来代替“松刻龙的塑像” ,建立了基业。但正值糯家的敌方首领“武额与武娄”这“二人无道理”地扩展到此地要霸占他们的土地,于是这支彝族的首领署苦,为保疆域,便“向武进攻,连续作战,把笃娄妥的兵,赶到苦姆洛底,把武那果的兵,赶到勾吐娄姆。恒那苦(与糯家亲近而站在同一战线的族落引者)的援兵,追敌到者叩俄纪。布氏(‘彝族六祖’布支系引者)的援兵,追敌到勺洛珐勾。默氏(‘彝族六祖’默支系引者)的援兵,追敌到益纳堵珠。打了胜战后,署苦守疆域,未开辟的地,署苦去开辟;未开辟的土,署苦去开辟,划分了地界。糯家署苦之世,抵御外患,观察外界”。战胜后, 这支彝族便迁到“以鲁哲勾那,勾洪索为基地”安居。其掌管的这片地:“上至慕仆娄,铺鲁旺最好;中至旺翠侯,包括叟妥倮,直到旺倮堵;左至赤能利嘎;下至偶益益,包括鲁额铎;右从叟姆倮,到叟姆布,包括杰署博;以叟多妥为中心,以三面大山为界”。
又一支系迁到洪鲁山一带:“君住于洪鲁,臣封于俄取博,布摩封于赫默尼,工匠封于洛札沟”。这一支系名启吐尼益。启吐,是一种常绿树。尼益,是一个彝族支系的标志。即以启吐为标志的一个彝族支系。彝书说“启吐尼益中,糯氏算第一,根深叶茂”,意思是说启吐尼益是整个糯支系中的首富。奴隶多, 租米多。启吐尼益渡过云南省和四川省边界处的金沙江进人四川境内, 以后逐步发展到今天的四川省成都市一带。彝书说这一支系在“北部的铺鲁旺,和热鲁旺, 在这两鲁旺,及能沽洛姆(成都),纳租者如雾漫,送粮者如蚁行。在节额鲁布(地名),牛租运到后,选好牛抵租,收好牛祭祖”, 以致“收纳的租粮,糯(启吐尼益)不亚于谁”。因此彝书形容这里的奴隶主:“银缸用金箍,银缸镶金眼,是糯的水缸。银簸扎金线,是糯的簸箕。金钵有金孔,是糯的饭钵”。此说明这里的奴隶主剥削奴隶的劳动是多么的残酷!收租后,“长期行祭祀,在仆谷底洛姆(地名),祭祀天地。阿甫那苦(地名),是北部众布摩,规章兴起地”。
据贵州和四川彝籍载,糯支系一部在进人凉山以前绝大部分是住在云南省昭通以西北金沙江的南岸。彝书称:“德歹濮卧(地名,在今云南省昭通地区境内),地广人多,遍布糯子孙”。后来糯会同恒两支系所以能顺利地进人凉山,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人口因素。
三、恒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慕雅卧是“彝族六祖”之一,其后裔史称耿恒支系。慕雅卧生九子,原居格格洪块(地名) 。在耿恒君长中,第八世恒雅妥名气很大,他开辟土地,发展生产,大大增强了实力。史书称他“树沽的威荣,树尼的威荣”。“沽”,是彝族的古代氏族名。“尼”,是彝族古代全民族的自称。所以,耿恒在这里宣扬他们的荣耀。此外,到了德额娄、德额罢、德额绯的时候, 也显得很强大,在巴底索卓、巴底苟德额(均为地名,在今贵州威宁县草海边)举行仪式,歌颂祖先的功德, 展示了一片繁荣富强的景象。史称“德额娄为君,德额罢为臣,德额绯为布摩”之世,“杀牛议事, 统率家兵, 往维维托乌(地名) ,征托阿武的牛。在巴底索珠, 恒颂沽威荣,巴底的苟德额, 颂沽的好根”。唯耿恒占有城池,故势力最为强盛。耿恒支系的后裔向滇东北、贵州和四川方向迁徙和发展,具述如下:
① 鲁乌蒙是耿恒家族的一个分支,兄弟三人,鲁乌蒙居幼,住德歹濮卧,即今云南省昭通地区,其后裔定居于此,为后世所说的乌蒙部。现在贵州省西北部与昭通接壤的威宁县境内的彝族仍称昭通为“ 武姆卒” ,意为乌蒙家的基业。《西南彝志》在简要叙述了这一支系的母系亲缘关系后,又叙述了乌蒙境内的繁荣景象:“德歹濮卧家,城池美丽,异彩纷呈,大小宫室相连,财富与武(‘彝族六祖’ 武支系) 相等,人的威荣福禄,天下无比;环境很优美,如人间天宫;作战很勇敢,立了彝志气; 有最高领导权,利于管大事”。还不断发展势力:“ 在洗纪博(地名)作战,死伤成堆,树木也枯萎;与鲁旺的武打仗,南线战线长,直抵达天边,终被彝讨平,征收赋税,又拓土于东,彝有了基业,金银租赋,源源不断。尼知(在今四川宜宾一带) 能古(今成都) ,是彝人的住地,腊维益维,收集金银, 如雉成行。抹楚热纪地,恒家人很多,多不知姓氏, 是丝帛来源地, 收九百斤红铜,通过纳益江(长江),赋税作爵禄, 这不必说了”。这时,鲁乌蒙的文治武功盛极一时。
乌蒙,是“乌蒙恒”这一人名的省称,亦为属恒支系的分支名,他是阿律仁的九世孙。《彝族创世志》记述阿律仁到主遮主实66代谱系:1) 阿律仁;2) 仁阿律;3) 阿律卧;4) 卧阿莫5) 莫益卧赫;6) 卧赫道于;7) 道于洛;8) 洛武野;9) 乌蒙恒;10) 恒宙安;11) 宙安苦鲁;12) 苦鲁苦德;13) 苦德舍;14) 舍曲举乌;15) 举乌热勿;16) 热勿阿武; 17) 阿武仁野;18) 仁野帕颇;19) 帕颇毕律;20) 毕律阿勺;21)阿勺笃毕;22) 笃毕阿古;23) 阿古阿努;24) 阿努阿初;25) 阿初毕于;26) 毕于毕朵;27)毕朵濮娄;28)濮娄律;29)律道朵;30)道朵阿主;31)阿主阿布;32) 阿布阿岱;33) 阿岱阿曲;34)阿曲哪州;35) 哪州阿诗;36) 阿诗笃毕;37) 笃毕赫耿;38)赫耿阿洪;39) 阿洪哪苦;40) 哪苦笃毕;41) 笃毕举竺;42)举竺濮色;43) 濮色阿野;44) 阿野那娄;45) 那娄赫;46) 赫额娄;47) 额娄道楚;48) 道楚濮歹;49)濮歹开野;50) 开野热克;51) 热克阿格;52) 阿格阿糯;53) 阿糯麻诺;54) 麻诺阿甫;55) 阿甫哪枯;56) 哪枯鲁载;57) 鲁载鲁勺;58) 鲁勺鲁铺;59) 鲁铺主乍;60) 主乍鲁举;61) 鲁举鲁构;62) 鲁构鲁舍;63) 鲁舍糯俄;64) 糯俄费海;65) 费海主遮,66) 主遮主实。乌蒙分支因乌蒙恒而得名。
鲁乌蒙与居于维维榴纳的长兄鲁依洛、居于旺姆洛卧的二兄鲁娄洛, 都率部住在昭通。乌蒙,古称窦地甸,系鲁乌蒙住地德歹濮卧”的另一汉译名,汉文史志称乌蛮阿统居此。阿统之后11世孙乌蒙,即彝谱赫阿通之后11世孙德赫隆,他是东汉桓、灵帝时人,如以桓、灵之世当公元170年为起点, 每代平均以25年计,向上溯11代则赫阿通应是汉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 时人。唐代其后裔始以祖名号为乌蒙部。乌蒙部,南诏三十七部之一,又是著名的乌蛮七大部之一, 其政治中心在今云南省昭通市,唐代称其人为乌蒙裔,宋代有封乌蒙王者,阿杓为唐宋时著名君长,元初置乌蒙路。
②臣卜雅博也属彝族耿恒支系的一个分支,又叫“卧不” ,笃慕三世孙。卧雅博率族人长途跋山涉水,到铎姆岩洞住下后,濮族也迁到此。卧雅博曾与濮人和睦相处,互不侵犯。史称:“恒不识濮人, 都是陌生人,各自去射鹿,濮也不识恒,各自去猎鹿,都竭力去追鹿,各行其是。恒不识濮人,都想得到鹿。奈卧博母子,和布摩纳舍,经过许多地方,赶着牛去吃,带着家兵去,柏雅热尼地,终于到达了。恒布摩纳舍,去搜索鹿子,向濮人索取。濮人十五寨,一天就被占。剩下的濮人,濮雅德说: 恒濮结友好,在维舍恒嘎(地名),恒濮杀牛和好。恒布摩纳舍,对着山水说:从今以后,濮反濮人灭,恒反恒人亡。吃了交友的牛,恒濮的夹棍,恒濮的铁镣,恒濮的罗网,恒濮的杀刀,若恒家先反, 处刑归翁靡(翁靡即中央故土,彝族先民认为彝族是从中央发展到四方的,故人死后灵魂须归中央故土)。为了不反心,将以后的事,写在纸上,恒破坏土地,用土地赔偿;濮破坏土地, 用土地赔足” 。由于卧雅博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条件,生产和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增强了实力。今四川省成都一带是其活动的地盘。史称:“上部九坝子,帕底伍耿洛(地名) ,是阿拃君住地;中部三坝子, 妥伍佐啥洛,是阿拃臣基地;下部三坝子,益勾总义洛(城名,彝义有‘水底蟒躺’之意),阿拃布摩住地。君地迭舍洛,是织绸地方; 臣地楚尼洛,是养蚕地方;布摩能沽洛,是出衣料地方;男女青年,有其场所;匠地铎能侈。恒家的天下,卧雅博不赖”。卧雅博之后,这一支系的力量已大不如前,因此,屡遭侵犯,领土被侵占,史称“原来的好地方,得不到管理,耿耿于怀”,力量被削弱了。
③ 扯勒是耿恒支系的又一个分支。《西南彝志》在叙述扯勒分支的母系亲缘中,指出麻歹乌珠是恒额扯勒之母,传到卧雅博之后分成五家,其中以德额维最著名, 因为他是“ 创业之主” 。史称德额绯先从住地葛楚珐纪(地名,今云南省境)迁往“杓密作姆”(山名,在今贵州省威宁县城东),“撒金片银片( 彝族祭祀时用的黄白色木屑称为金银片),祭祖又祭山”,后又到“ 可乐洛姆”(城名,在今贵州省赫章县可乐乡境内),在这里“召集扯勒人”,聚众议事,商讨去向,最后决定向北迁徒:“渡过扯雅益(河名,即今贵州省与四川省交界处的赤水河) ,经葛底沙垮(地名,今贵州省毕节市龙场营镇南部黄金村境内),住柏雅妥宏(地名,今四川省古蔺县) 。”扯勒支系最后到达今四川省古蔺县及叙永县一带定居后, 克服了许多困难,抗击了外来的侵犯势力,励精图治,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不但在这里站稳了脚跟,而且得到了发展,实力大大增强,文治武功盛极一时。扯勒支系定居今四川古蔺、叙永一带后的状况,正如史书所描述的:“博杰布歹(人名),执政有威荣,威荣传四方,享受大财富。历代有能人,好根开好花,基业如心愿,如晴空明朗。到耿作陀尼, 这一代最好,人茁壮成长,如花繁叶茂。看彝家好形势,东西部地区,属扯勒管辖,勇敢出威荣,势大受福禄,同攻无敌手,如水卷树叶般,重视婚姻事,崇敬布摩祖师。各地欢聚山,山青水秀,亲族聚会,天地恩赐。扯扯雅益(人名),濮杓珐伍(地名),绿苦热舍(地名),两地之间,形势变了,濮人归顺了。
扯勒势大如天,收下归顺者,与武作战,立了彝志气,使用权令,管大事顺利。因为有好根,杀牛来叙史,上溯到六祖,灵魂在华宫,六祖归云端”。作为扯勒分支中最著名的“创业之主”德额绯,即德赫辉。(清)黄星斋《大定志·水乌世系通考》引彝谱称:“窦地君有曰俄海者,生德辉。德辉有二子,长曰隆,少曰辉。德辉及其卒也,以位让于辉,辉让于隆而去之。邑人义辉,从者九千人,乃东渡白水,击都掌、羿子及土僚而降之,依鳛水而居,因自号鳛部,夷人谓之须协。须,东也。以窦地为诺协。诺,西也……辉当晋世,累传至墨者,墨者生扯里,扯里益强盛,晋末授以令长之职”。作为鳛部之祖的德赫辉,究竟是何时人,是否“当晋世”?毕节地区民委彝文翻译组翻印的(清)余若瑔(彝族)著《且兰考》提出异议:“穆阿卧,字君亨,子孙为君亨氏。先居于协,后移于窦…… 十八世曰俄海德赫,妻曰宜祭。生二子,长曰德赫隆,次曰德赫辉。德赫爱辉,卒,嘱传位于辉。辉让于隆而去,邑人义之,从者九千人。隆世守窦地多乌蒙之祖,《明史》有传。德赫辉,妻奢谦,系东汉桓、灵时人,为鳛部之始祖……
十二世曰墨者扯勒,妻曰宜赫。扯勒在晋末,授令长之职”。桑钦《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过符县北邪东南,鳛部水从符关东北注之。”王国维校:“孙云:《汉·志》(《汉书·地理志上》)既有邪龙县。”然汉时桑钦已知有“鳛部”之称,则作为“鳛部之始祖”的德赫辉,不是“当晋世”之人,而至迟应系“东汉桓、灵时人”。李绍明也认为“赫德辉为东汉桓、灵时人较妥”。
德赫隆(乌蒙)为乌蒙之祖,其弟德赫辉(德额绯)为鳛部(永宁部)之祖。在《西南彝志选》中, 德赫隆亦作德额隆,德赫辉亦作德额奋。史称永宁部:“到各的啥垮( 在今四川古蔺一带),住柏雅妥洪(今四川古蔺)。大房与小房,如集云闪电;屋上连屋下,如鸭翅重叠;粮仓遍罗列,如群猪躺睡……君尊居于上,民卑繁于下…… 在果洛舍块(今四川叙永) ,在古里录珠(彝语“ 古蔺沪州的谐音”),纳租交租的,如飞雪降雨;水道运粮忙,木船飞驰过,槽楫拨水响……恒租吃不完”。永宁,唐蔺州地,元置永宁路,明初改为永宁宣抚司,即彝族著名的永宁奢土司所在地。德额奋(德赫辉),《彝族创世志》译作德于斐仁,他是且兰的开国君长,且兰君长国活动中心在“柏雅妥洪”, 即今四川省古蔺县境。
④《彝族创世志》述恒支系始祖弭雅卧(一作慕雅卧、慕阿卧)住地为“液莫总姆”(是液莫与总姆两个地名合称的大地名),并共记载有恒支系22个分支的谱系及其迁徙和发展概况。其中,除记述“迁往东方去的”德于斐仁分支外,主要还记有恒支系所属的斗娄、恒举局、恒阿赫、恒武谷、恒纽吐(又作额头纽吐) 、恒阿大额、恒布麻局(麻局,人名,他是出于恒支系的布耄,故称“恒布麻局”) 、恒密律( 密律:人名省称,亦分支名)、恒诺勒(诺勒:人名省称,亦分支名)、卧阿哺(彝族恒祖弭雅卧之子) 、德于陀(人名, 亦分支名) 、德于巴(又作德赫巴,人名)、德于纪(人名)、德于洛野(人名,亦分支名)等的寻源和谱系应略作说明的是:1) 恒支系长房斗娄传到第6代阿武阿考,乃西迁,经堵吐液各、诺道谷姆两地,“六畜齐赶着,彝变汉去了”。2)恒支系么房恒阿赫后裔恒阿妥在赫吐地方为君( 省称赫吐君)时,“赶百牛来杀”,以荐亡灵。3) 武谷分支传到第七代史密洛鲁,“迁往左方去”,在“ 物物吐洪(地名) , 战争则祭祖” 。4) 恒纽吐之世,“ 先有舍俄可, 后要默哪柏(舍俄可、默哪柏: 彝族人象征富贵荣华的陈设品) , 降给恒阿麻, 恒纽吐来管, 管礼宾事宜”。又记述了恒嫡系阿武53代世系, 迁东方,居“ 确偶洛姆”( 城池名) ,“ 成为武毕助” 。5) 在记恒布麻局根源中, 称在“ 液莫总姆”(地名) , 恒庶妻生的两子恒华历、毕历阿补,“ 到阿补之世, 恒迁往北方,恒变濮去了” 。6) 在记述卧阿哺后裔帕哪直堵一家的27代世系后,指出卧阿哺“ 迁高处去”,居“ 载克武岱”(地名) ,“ 彝家一般人,不居住城邑,卧阿哺之子,安居九村落”。7)德于陀之子“迁往北方去” , 德于巴之子“迁往西方去”,德于纪之子“ 迁往南方去”,等等。
四、糯、恒两支系在凉山的迁徙和发展
彝籍均载, 糯( 曲涅) 、恒( 古侯) 二次子, 是从今云南昭通地区向四川凉山迁徙和发展的彝族支系。史称:“ 能额咪冬,是慕雅热、慕雅卧之母, 一对俊俏子, 即糯恒二次子, 在北部鲁补发展”。《彝族创世志》记载同:“ 能野咪多,弭雅热之母,弭雅卧之母,糯、恒二次子,往鲁博以北”。能额咪冬,即能野咪多, 是糯祖慕雅热( 弭雅热)、恒祖慕雅卧( 弭雅卧)之母。
鲁补,即鲁博,地名, 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前已述,曲涅一部在进人凉山以前绝大部分是住在昭通以西北金沙江的南岸,那里“ 地广人多,遍布糯子孙”。古侯生九子,原居格格洪块,长大以后向滇东北一带迁徙。前已述及,中国西南地区先有濮,彝后来。滇东北地区,古代濮人的聚落也很多。古侯支系的人马到达此区和濮人生活在一起,有的就逐渐变为濮人了。此后,古侯的子孙分为三大分支,主要向三个地区迁徙和发展:一支定居于窦地甸,即今之昭通,为后世所称的乌蒙部,
已见前述;一支经过黔西北到达川南的永宁( 今叙永县) 和古蔺县一带,即后世永宁奢土司,亦见前述;最大的一支是与曲涅支系会合北上到达大、小凉山各地的恒支系卧雅博分支的后裔。前已述,卧雅博分支初到昭通时仍主要以打猎为生,与也以打猎为业的濮族结盟修好,和平相处。过了一代之后,“ 彝族六祖” 中的武支系常来这里侵扰。史称:“ 卧雅博之后,有一段时间,武多次人侵,趁浓雾未撤,急速过濮地,迹象和言论,及风声都不好,过刺山和隘口,濮助建宗祠,祭祀立塑像,同时设神座,布满了神位, 连连求根本, 原来的好地方, 得不到管理, 耿耿于怀,成这种局面”。从中不难看出,卧雅博后裔与濮人还能患难与共。正当卧雅博后裔遭武支系侵扰而“ 耿耿于怀” 的危急时,史称“ 赤( 族落名) 人沽之裔,兴于古只城,精心扶根本,蓄锐以备战。迎于妥孟沟( 地名),抵抗武陀尼”。武陀尼受阻后,便出现“ ‘客’从偶后走’, 的局面。这里的“ 客”之意是:中国西南地区先有濮,彝后来,濮指彝为“ 客” 。即昭通地区的曲涅、古侯各一部便“ 走”向彝籍多次称的“ 北方” ,这个“ 北方”是指今四川凉山一带,是以滇东北为点而言的。
曲涅、古侯各一部在进人凉山以前绝大部分迁住昭通地区后, 经济上由以狩猎为主发展到猎、牧、农相结合的重大变化。
现将这方面的情况与他们向凉山迁徙发展的情况概述于下。
(一)初至昭通以前以打猎为生
彝族有狩猎的传统。云南双柏县彝文《陆目查》载, 彝族原始先民从“ 独眼人” 时代开始由巢居变为穴居即在“ 石洞里面住”后:“ 虎豹来吃人,用石打虎豹,石头当武器”。“ 彝族六祖” 的父亲笃慕由蜀地迁至洛尼山后, 应是以打猎为生。这有一条佐证。与笃慕同时代并皆被称为“ 人类六祖” 之一的笃阿钟、笃阿额, 史称“ 他俩所在处, 到处有猎物。山箐深林间, 虎豹常出没, 他俩同狩猎, 虎豹被猎获。高高山岩间, 麂鹿多成群, 他俩同狩猎, 麂鹿被猎获。虎豹和麂鹿, 肉可充饥肠, 剥下张张皮,缠身来御寒。山高林又密,江河水不口( 原书缺字引者) , 水中游鱼群, 猎渔不愁食。阿钟和阿额, 狩猎又打鱼, 不愁吃和穿,时日多快活”。笃慕第四子慕阿卧生九子, 仍以打猎为生。史称:“ 根恒( 一作耿恒, 即恒支系始祖) 这一家, 生儿有九子。根恒儿阿吐, 坐骑有壮马, 牧马山野中, 虎把马吞食。为把猛虎猎, 恒家造弓弩, 造了整三日, 造就三张弩。再把箭簇造, 造了整三日, 造就箭和簇, 弩上搭利箭。三天又三夜,又把猎狗驯, 猎狗知人意, 猎狗猛似虎。恒家勇男儿, 身背射虎弩, 带领猎虎狗, 山林寻虎迹。穿越九十林, 翻过九丫口, 猎获虎九十, 虎皮九十张。射猎猛虎群, 恒家出了名, 猛虎扫荡尽,恒家搬迁离”。不仅如此。狩猎活动一直是彝族的重要生产活动。《勒俄特衣》载, 合(糯) 、侯(恒) 两支系间因起纷争而约到土尔河边来调解:“ 司惹阿武来主持,骑匹红嘴神仙马,把马放在地坎下,鞍辔放坎上,走来白色花额虎, 咬死神仙马,因为神马被虎咬,阿武宣布不谈了。合与侯两家,气愤不可忍,群起而追赶,白色花额虎, 被人追杀死。司惹阿武走来了,为请‘格略’神,捧了四捧老虎血,撒在地四方,一滴滴在太阳上,太阳逃人云雾间,一滴滴在云上面, 云散到四方,此后云雾不肯到山头,雨水不肯落地面”。《雪族》在载侯支系首领侯阿土指挥的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狩猎活动胜利中称:“侯搜取全境。放畜在前面,侯来山上捉。在者口古尔(地名),君阿侯阿土,身先去侦杀;尽力去追寻,上安射熊器, 吆人作的笼。虎皮捆来运, 虎头拴成串, 虎头七十个。如林间石块, 收拾了虎头,用来作手迹。虎皮七十双,如一丘赤土”。又载侯阿土在迁到牟呢巴铁(地名)后的另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狩猎活动战果:“ 在牟呢巴铁,君呵侯阿土,牵放七猎犬,林上去嗾狗。牟呢十二地,侯搜取全境。虎豹尸体成一堆,虎豹头颅如石垒,獐鹿多无数,虎豹皮张放九处,如一片森林。三天找三处,找一处的捆成背”。引文内的“ 猎犬” 一般分为两种, 一为寻觅发觉猎物的,一为捉咬猎物的。引文内的“ 牟呢十二地” ,指今凉山彝州金阳县附近地段,如:牟呢特子(县城)、牟呢巴口(新厂沟)、牟呢偕月(海外乡)、牟呢液博(桃坪)、牟呢巴铁、牟呢若娘、牟呢若古等。《古侯》也载,侯阿土在一次射猎后,“豹头虎头堆如石堆, 豹皮虎皮七十张,豹尸虎尸如木筒滚”。《西南彝志》在记糯支系的狩猎活动时称:“糯家署苦之世, 抵御外患, 观察外界。在洛武热舍(地名),有一天出虎患,发现许多虎,经一场射猎,最好的虎皮,署苦作垫褥”。直到现代, 作为曲涅、古侯后裔的凉山彝族,仍继续使用弓弩射猎:“ 弩用若干根山间老竹捆扎揉制而成。弓弦用牛皮条。箭身用坚硬的木条。箭簇为铁质。上面涂有剧毒。有的箭头上捆有肉块,以做诱饵,猛兽一咬肉,咬动利箭使其立即发射,野兽中箭、中毒身亡。有的则在路上安置绳子或木条以做暗号的机关,野兽只要一触动,便会引发利箭,击伤野兽。彝胞猎取虎豹多采用这一办法”。这种弓弩是架弩,彝语称“ 别图”,意为安装暗弩。
《玄通大书》:“ 初一、初二、初六、初八、初十、十一、十三、十四、十五、十七、十八、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五、廿七、廿八、三十宜造虎豹圈, 结麂獐网、编鱼罶、鸟笼及捕鸟”。又载:“ 正、二月戍日, 三、四月亥、巳二日, 五、六、七三个月午、子二日, 八、九两个月寅、酉二日, 十、冬两个月卯、申二日, 腊月酉日, 此诸日林兽逢( 鬼道) , 用其造猎虎圈、编织獐麂网、鸟笼及鱼网,全吉”。旧时彝人行猎,须请毕摩察看《大书》, 卜问吉凶, 然后决定可否行动, 这虽然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但从中可以看出彝族先民对狩猎生产是很重视的。可见, 狩猎是彝族先民最古老的生产活动。
尤其是曲涅、古侯两支系的彝族, 不仅在初至昭通以前是以狩猎为生, 而且在迁人凉山以后仍长期地将狩猎作为重要生产活动, 直到现代。而现代仍以狩猎作为重要生产活动, 亦反证彝籍对曲涅、古侯初到昭通时是以狩猎为生的记述是可信的。
(二) 至昭通时发展为猎、牧、农相结合
彝籍载, 曲涅、古侯到昭通后, 在生产上便由先前的以狩猎为生发展为猎、牧、农相结合的重大变化, 并相互争斗:
滋滋蒲吾(昭通,下同)这地方,
中间人畜有住处,小马生一岁,肚带断九根,小牛生一岁,犁头断九部,小羊生一岁,羊油有九捧。屋后有山能牧羊,屋前有坝能栽秧,坝上有坪能赛马,又有沼泽地带能放猪,寨内又有青年玩耍处,院内又有妇女闲坐处,门前还有待客处,兹敏迁来滋滋蒲吾住。来到滋滋蒲吾后,屋后砍柴柴带松脂来,屋前背水水带鱼儿来,耕种放牧时,赶群仙绵羊,去到滋滋山上放,赶群仙山羊,去到滋滋岩边放,赶群神仙猪,去到滋滋沼泽放,赶群神仙鸡,走到滋滋院坝放,牵着神仙马,去到滋滋坝上骑。带着神猎犬,去到滋滋林中放,赶着神仙牛,去到滋滋地里犁。滋滋蒲吾这地方,七代宝剑在此晃,八代骏马在此骑,九代“ 德古”(头人)在此讲,祖先根业在此建,子孙发达在此奠,丝俄土司三子在此分,黑彝古侯曲涅在此分,白彝阿莫三子在此分。……合(指糯支系,下同)与侯两家,因起争执而相敌,为争蒲合阿则绝业而相敌,为争地产而相敌,为争百姓而相敌,为争皇帝银碗而相敌,为争金质官印而相敌,为着母猪吃庄稼而争,为着母鸡饮水池而争,为着你卑我尊而相争,为着你强我弱而相争,善于搬弄是非的也来,长手挑拨离间的也到。合与侯两家,合也想变来吃侯,侯也想变来吃合。
这段话,还描绘出那时昭通的彝族是奴隶社会。凉山彝族《古侯曲涅史略》也称:“ 一次巡于天, 二次巡于地, 三巡滋祖仆吾( 滋滋蒲吾)。婢女来运石,男仆砌石墙,水里捞石头,院落修四方;田坎背石块,畜圈建四个,于是四畜兴旺了。银炼铸四条,俘虏四个拴住了。” 足证。《勒俄特衣》还载,住昭通地区的曲涅、古侯虽然相互间有争斗,但后来彼此联姻,都迁往凉山。应当说明,《勒俄特衣》中所记述的是曲涅、古侯尚未分为两路而迁入凉山,即彝族第一次迁人凉山的情况,那一次迁人凉山后又迁到今云南的会泽、昭通一带去了。
(三)彝族第二次向凉山迁徒
凉山,彝族称为“ 谷虖” ,乃高寒之意,金沙江以南的彝人常以其地为牛羊避暑之所。凉山彝文古籍《古侯》记述了古侯、曲涅分为两路从云南渡金沙江迁人凉山的情况,也就是彝族第二次迁人凉山的情况。迁徙的路线, 照凉山彝经《招魂经》和《指路经》的说法, 是从云南永善县的井底坝或大屋基渡金沙江, 进人“ 甘尔莫波”( 亦作“ 呷尔莫簸”, 今四川省雷波县)。曲涅、古侯的分路所在地, 有两说: 一是个别地方的《招魂经》和《指路经》称, 曲涅、古侯由雷波西循美姑河上行, 到达凉山腹心地带的今美姑县利美甲谷山麓的利美莫姑村, 此村水源多, 草木茂, 宜牧宜农, 彝族在此停留的时间很长, 落户的不少, 然后曲涅、古侯由此村分左、右两路迁往凉山各地; 二是多数地方的《招魂经》和《指路经》则称, 曲涅、古侯由雷波县沿美姑河西行到今昭觉县竹核乡分路。竹核是一大的平坝, 纵横二三十里,东、西、南三面皆高山, 美姑河支流蜿蜒其间, 土地富庶, 宜稻宜禾, 还有温泉。曲涅、古侯在此停留多时, 然后分道扬镰, 古侯向东方, 曲涅向西方, 各向凉山广大地区迁徙并定居。对此,凉山多数地方的《招魂经》和《指路经》都说:左边是曲涅路, 右边是古侯路, 曲涅、古侯二路走。
《古侯》载,古侯、曲涅两系子孙分别在兹莫侯阿土、兹莫合尔莫时曾向凉山迁徙。凉山彝族家谱表明, 古侯系各支多为侯阿土曾孙地俄的九个儿子的后裔,曲涅系各支多为合尔普之子吉牟的七个儿子的后裔。凉山彝族普遍传说,兹、诺两个统治等级多以古侯、曲涅为始祖。当然,民主改革前大、小凉山彝族家支分布情况, 早已打破了东、西分界的说法,如地处凉山东部的马边县在民主改革前就有曲涅系后代的水陆家。但是,东、西分部的原始轮廓还依稀可见。如曲涅系的八且、瓦渣、罗洪、倮米、果基、倮伍等主要家支,直至民主改革前仍然分布在凉山西部的越西、昭觉、喜德、冕宁、盐源、西昌等县(市) ;古侯系的阿侯、苏呷、马、恩札、阿卓、甘家等主要家支, 大部直至民主改革前仍分布于凉山东部的雷波、峨边、屏山、美姑、甘洛等县。直至民主改革前, 马边县彝族的诺伙家支,主要是属古侯系的乌抛家和恩扎家。古代曲涅系最西的分布到西昌的为利利家(元代的罗罗斯宣慰司系出此家) ; 西北在大渡河以南为新基家(元、明时代的邛部长官司系出此家);大渡河以北,《唐书》言邛、黎间有“ 三蛮王刘、杨、郝三性” ,宋代有“ 都鬼主” ,彝语称汉源县土司家为“ 尔知咢甫”,此为古代彝族分布在最西北者。
凉山彝族盛传,整个凉山的黑彝(含土司土目)大多从曲涅、古侯两系繁衍分支而来。如在大凉山的古侯系有阿侯家、比补家、吉狄家、马家、苏呷家, 等等; 曲涅系有罗洪家、瓦渣家、果基家、阿陆家、倮姆家、八且家、沙马家, 等等。同时,在大小凉山, 除黑彝家支外, 还有不少与黑彝家支同宗但因婚配等各种原因而下降的白彝家支, 他们都是黑彝家支关系上的组成部分, 然其地位却居于外围。如雷波县属古侯系的阿俄底家、吉涅嘿家,属曲涅系的沙马曲比家、吉克惹什家、吴奇曲比家等。再以人多地广并都地跨大小凉山而闻名整个凉山的三大黑彝家支来说,均分属古侯、曲涅系:(1)属古侯系的阿卓家, 该家支分为五大房, 共十一小房。除五大房中的普古房远在元末明初就被中央皇朝封为土司外, 其余四房均人多地广而地跨大小凉山。昔日在彝人的传说中,有“ 阿卓家地面,吴奇家势力” 之称。(2)属古侯系的恩扎家,称甘尔、蒲田十二支。(3)属曲涅系的阿陆家,分测孜、吉配、别孜三大房。其中,仅测孜房又分衍为吴奇、金区、补既、磨石四大支,共四十多小房, 大部在雷波县境内。
由此可见, 古侯、曲涅是凉山彝族的主要支系。这与汉籍的记载可以相互印证。举如:
1.以小凉山的马湖部为例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 马湖蛮者, 西a昆明之别种也” 。宋代, 居于凉山东部源出昆明夷的“ 马湖蛮” 本不在西爨地区, 但自“ 爨” 由地名而成为东爨乌蛮的族称“ 爨” 后, 史家也从族称角度把“ 马湖蛮” 称为“ 西爨昆明之别种” 。这就间接说明马湖地区的彝族是从东爨乌蛮所居的云南东北部迁来的。前已述及, 马湖地区自汉代以来即有彝族, 宋代人称其为“ 昆明之别种” 并称其来自后来东爨乌蛮所居之滇东北, 必有所本, 亦与彝族关于古侯、曲涅来自滇东北的传说相合。马湖境域, 史称:“ 北接叙州之商州寨、宣化县, 西接嘉定之赖因、沐川( 犍为管下二寨名),西北按叙州之宜宾”。又称:“ 马湖即牂牁地也,旧有驯、浪、骋、牁连、滈五州属焉。滈州在府东南百里外, 属叙州府, 犹有故拞可寻。而驯、浪、骋之在西南者, 计三十里
外, 与建昌邛部相连, 漫无所考。牁连州亦府西界。总之, 昔为羁縻而已”。即今雷( 波)、马( 边)、屏( 山)、沐( 川)一带小凉山地, 当其境域。在马边, 马湖部居住的区域主要在今县境的东部和中部。马边的西部地区, 主要是彝族虚恨部的聚居区。虚恨部, 宋代文献称为“ 虚恨乃乌蛮之别种, 所居高山之后, 夷人以高为虚, 以后为恨, 故名焉。其地东接马湖, 南抵邛部川、北接中镇, 地方三百里, 疆( 当作“ 强” 引者)落数十”。虚恨部的主要聚居地在今美姑、峨边县一带。这说明小凉山地区还是马湖部与虚恨部错综杂处的地方。
2.以大凉山的阿都部和落兰部酋建为例
《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四《建昌前卫使司·沪沽废县》:“( 唐)大和六年( 公元832年) , 李德裕徙巂州( 今西昌) 治台登( 今冕宁县),以夺蛮( 南诏)险。其后( 咸通十年,公元869年),陷于蒙诏, 以乌蛮酋守此,后渐强,自号落兰部, 或称罗落, 以其先为罗落蛮也” 。南诏王派往驻守其军事要塞台登的那个“ 乌蛮酋”,既称“ 乌蛮”之“ 酋”,则应是从魏晋以降僰道以南地区所聚居的东爨乌蛮中选派去的; 而不可能是从南诏故乡蒙化或故都大理赵州的彝族各部中挑选出来派去的, 因为蒙化或大理赵州在当时并无“ 乌蛮”。上引“ 罗落蛮”,即《元史·地理志四·会川路·黎溪州》(今西昌市和会理县南境)所说的“ 罗罗蛮”:“ 蒙氏终, 罗罗逐去白蛮。段氏兴, 令罗罗蛮乞夷据其地” 。这个“ 乞夷”,彝族学者岭光电先生释为曲涅之别译“ 曲宜”。如是,则似应将“ 罗罗蛮乞夷据其地” 理解为“ 彝族曲涅支系据其地” ,而不能把曲涅其人释为唐末宋初的人。因为“ 彝族六祖”之一的糯(曲涅)是生活在先秦时代,已见前述。在《元史·地理志四。建昌路》“ 里州”(美姑县南境)条也有相应记载:“ 唐隶巂州都督。蒙诏时落兰部小酋阿都之裔居此, 因名阿都部” 。唐朝时期的阿都部, 元、明两代史迹记载甚少, 是清代阿都长官司之祖,势力在今普格、布拖两县一带。《元史·地理志四·姜州》还记有” ”“ 落兰部酋建。据民国《西昌县志·夷族志》载,这个“ 建是古侯系“ 吉第”(亦作“ 吉地”或“ 吉狄” )家的23世祖。可见, 曲涅、古侯两系由昭通地区进人凉山后,沿着不同的方向在大小凉山扩散并定居下来, 彝汉文献的记载是相得益彰的。
虽然曲涅、古侯两部是凉山彝族的主要支系, 但绝不能把凉山彝族统统说成是曲涅、古侯两系相传的后裔。史实是,凉山彝族的来源不是一个, 迁人凉山的路线不止一条,而迁徙的时间也不仅一次。如据《元史·地理志四》对姜州、会理州、麻龙州的记载,今凉山州南部一些地区多为云南东川彝族畔部支系所居,故在明清时代凉山州南部与东川、乌蒙的彝族之间的关系还很密切。明初, 元建昌路降将月鲁帖木儿据地复叛, 明朝派沐英、蓝玉率云、贵、川彝、汉军队攻打,事平后,又有一些贵州土司留住凉山州南部,如普济州( 今米易县) 长官司吉土司来自贵州乌撤,是布支系之裔;还有黎溪州( 今会理县) 土千户自土司,来自云南武定罗婺部;会理普隆土百户沙土司,来自贵州,是默支系之裔。明代末王朝镇压水西土司安邦彦和永宁土司奢崇明,以及清朝初年吴三桂攻打水西和鄂尔泰在滇东北、黔西北强行改土归流,这些战争都曾导致滇、黔地区一些彝族首领带着所属臣民和奴隶渡金沙江往四川,形成滇、黔彝族一次又一次大批向凉山迁徙。而清政府则在“ 乌蒙镇雄等处……用兵擒拿”、“在四川建昌等[处]派兵堵截” 、在“ 普雄凉山…… 留兵力弹压。” 但并未能完全阻止滇黔彝族迁人凉山。1949年以前,在沙马、阿都两土司掌权的安氏,就是清初由贵州水西迁来的阿者家土司的后裔,昭觉县的阿硕土目就是云南乌蒙家一支。凉山地区在彝族进人以前已经有许多民族居住,除汉族和前述的濮、僰人外, 至少还与以下四个民族交错混居:1)土僚。
元代李京《云南志略》:“土僚蛮,叙州(《蜀中广记》卷三六引句首有‘在’字) 南、乌蒙北皆是” 。原属邛部长官司辖境的今凉山州甘洛县北边近大渡河有山名“ 曲曲乌”,旧志称“ 曲曲乌,僚也”。彝语称之为“ 克乌”,衣饰、语言与彝族不同。可见,凉山南、北两面均有土僚。2)西番。明代志书称冕宁县为宁番卫,《蜀中广记》卷三四“ 宁番卫”条称“ 环而居者皆西番种。”今甘洛、越西西北尚有少数西番村落。彝语称西昌为“ 乌珠” ,与称藏族同音,说明这里可能原有“ 西番” 居住, 而“ 西番” 的民族成分较复杂,今统称藏族, 即西昌可能原有藏族。说明凉山西北部和西部原有藏族。3)么些蛮。《元史·地理志四》:“ 邛部州……昔么、些蛮居之,后仲由蒙之裔夺其地”。点校本断的“ 么、些蛮” ,实“ 么些蛮”。因为《蛮书》里记载的“ 磨蛮”即“ 磨些蛮”,“ 磨”或“ 么”是族名,它与史》、《汉书》和《后汉书》中记载的“ 髦”、“ 牦”、“ 旄”、“ 氂”等称谓有关,而“ 些”或“ 西”则是“ 人”或“ 族”之意。么些蛮即纳西族。“ 仲由蒙”为“ 仲牟由”( 笃慕) 之误。此仲牟由之裔指曲涅系的新基家,其地原为么些蛮所居, 新基家至, 始夺其地。说明凉山西北部原也有磨些蛮。4) 羿子族。雷波县彝、汉族传说羿子族在百年前还有, 被凉山彝族奴隶主掠为奴, 今已绝种, 但县境内尚存村名羿子村。此外, 在美姑县北部与峨边县交界处有山名羿子垭口。知凉山东部和北部原有羿子族。仅从上述数例可见,彝族迁人凉山后, 凉山原有民族被彝族所部分融合或完全融合者, 至少有汉、濮、僰、土僚、西番、纳西、羿子等七种。
第三节 布、默二支系向滇、黔的迁徙和发展
一、布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彝族六祖”分支后,笃慕的第五个儿子慕克克这一支系,由今天的云南省东川向云南省的宣威方向发展,在宣威创建基业,建立政权,史称“古苦俄勾”。古苦俄勾家共传66代世系:慕克克;2)克迫默;3)迫默卓;4)卓鲁谟;5)鲁谟娄;6)娄阿迭;7)阿迭布;8)布体妥;9)体妥糯;10)糯克博;11)克博维遮;12)维遮阿默;13)阿默鲁宏;14)鲁宏甫;15)甫洗琐;16)洗琐朵;17)朵默歹;18)默歹葛以;19)葛以阿局;20)阿局抹迭;21)抹迭德;22)德阿姆;23)姆雅额;24)额雅杓;25)杓雅堵;26)堵雅宝;27)宝雅尼;28)尼耿作;29)耿作抹迭;30)抹迭阿姆;31)阿姆维遮;32)维遮阿默;33)阿默阿索;34)阿索笃拟;35)笃拟阿达;36)阿达阿纪;37)纪阿甫;38)甫德垛;39)德垛阿武;40)阿武知勒;41)知勒笃仁;42)笃仁笃宝;43)笃宝布施;44)布施益摩;45)益摩德诺;46)德诺额轨;47)额轨鲁载;48)鲁载阿宗;49)阿宗朴摩;50)朴摩朴娄;51)朴娄朴格;52)朴格阿蔼;53)阿蔼阿施;54)阿施阿鲁;55)阿鲁阿拟;56)额(原文如此,疑应作“阿”引者)拟阿姆;57)阿姆布杰;58)布杰额索;59)额索毕额;60)毕额纳苦;61)纳苦果舍;62)果舍鲁局;63)鲁局诺宗;64)诺宗构额;65)构额额陀;66)额陀阿古。
现将布支系的有关情况分四点述于下:
1.阿迭布是慕克克的7世孙。“布”支系的名称就是从阿迭布这一代开始的,而“布”则是“迭布”的简称。“布”家原居于“古苦俄勾”(亦译“古苦格”或“古苦俄格”),因之“古苦俄勾”又是彝族布支系的称号。《西南彝志》第7卷第一篇先从慕克克的母亲开始,叙述了部分母系及亲缘关系,接着叙述阿迭布以后的世系,前后共叙述了40多代,然后叙述阿迭布家兴旺发达的景象:“姆吐娄、姆吐尼、亚嘎叶、胄努沟、阿武娄、益爬珐(均为地名,在今云南省境内——引者)、这些地方之间,集中建城池,与点措城(今大理引者)相连”。第一篇中有时也叙述先辈的威荣,说明水有源头,树有根。
2.史称阿迭布的后裔:“布祖慕克克,是迭布的祖先。古苦俄勾(其政治中心在今云南省宣威县境内),笃宝额摩是君长。娄娄俄勾(其政治中心在今贵州省安顺地区境内),播勒是君长。纪俄勾(其政治中心在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奄有今威宁、赫章两县全境和毕节市、水城部分地区,其统治集团为彝族布支系的俄索〔即乌撒〕宗族),俄索是君长。妥鲁打倮的,巨以阿泰是君长。阿底土目、直娄土目,这些人,都是迭布后裔。”今云南省的昆明市、宣威县和贵州省的安顺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都有慕克克的后裔分布,并成为当地的君长。①慕克克传18代到默歹葛以(亦译默歹各易、默歹阿仁),是分居于娄娄俄勾的第一代,也是播勒部的君长。史称:“默歹阿仁(亦译默德阿仁),到播勒君长处,住娄娄俄勾”。播勒地,为今安顺地区。彝族称“普里”为“播勒”,亦称“播勒大革”或“呗勒大宗”,为彝族土府,府城在今安顺。唐代,曾在这里置普宁州,封普里部长为普宁郡王。《明史)卷三一六《贵州土司》:“安顺,普里部蛮(彝族)所居。元世祖置普定府,成宗时改普定路,又为普安路,并属云南。洪武初为普定府,十六年(公元1383年)改为安顺州,隶四川。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改属贵州。万历中改安顺军民府,以普安等州属焉。普安,故军民府也,初隶云南,寻废为卫。永乐间改为州,始隶贵州,领长官司二:曰宁谷,曰西堡”。播勒部,后面还要叙述,此从略。
②《西南彝志》的编译者认为:“汉文史籍是音译所用的‘乌撒’二字是很不准确的我们根据翻译原理中的音译原则改用‘俄索’,使音译用字更贴近原文读音”。默遮俄索(乌撒)的祖父德阿姆是慕克克的22世孙。从德阿姆起,《西南彝志》共传述了他家50代世系:1)德阿姆;2)姆默遮;3)默遮俄索;4)俄索伊;5)伊抹迭;6)抹迭格;7)格雅泰;8)泰阿姆;9)姆雅琪;10)琪雅娄;11)娄朴蔼;12)朴蔼宗;13)宗雅舍;14)舍雅列;15)列雅宝;16)宝雅维;17)维雅甫;18)甫雅纪;19)纪阿施;20)阿施那洛;21)那洛阿施;22)阿施布尤;23)布尤布铎;24)布铎笃杰;25)笃杰那知;26)那知德朴;27)德朴阿勒;28)阿勒阿谷;29)阿谷朴格;30)朴格鲁载;31)鲁载耿作;32)耿作朴;33)朴那苦;34)那苦阿姆;35)阿姆朴娄;36)朴娄鲁禹;37)鲁禹倮遮;38)倮遮鲁格;39)鲁格布姆;40)布姆克博;41)克博朴古;42)朴古笃布;43)笃布鲁作;44)鲁作热叩;45)热叩倮朴;46)倮朴鲁杓;47)鲁杓倮耿;48)倮耿鲁杓;49)鲁杓鲁古;50)鲁古鲁达。
布(毕)支系从多同米谷(多同,地名,在今云南省师宗、罗平县一带)分支后,在滇东一带频繁迁徙。布支系的“默遮俄索”,即马长寿《彝族古代史》所说的“默哲乌撒”。大约在东汉魏晋之际,默遮俄索家经云南宣威至宣威与东川之间渡牛栏江,进人今贵州省威宁县的西凉山,以抱都为中心,向今威宁县城一带发展,驱逐当地原有濮人首领,攻濮地而居,占领“巴的甸”。
经过六代的发展,默遮俄索的后裔姆维琪(亦译木维琪)又占领了威宁县盐仓(今威宁县盐仓区)并最后定居于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发今威宁、赫章两县地及毕节市、水城县两市县的部分地区,建立勾(号“纪俄”)政权。“勾”是彝族各部祖摩政权的号,且相当于“国”。如乌撒称纪俄勾,阿哲(水西)称慕勾,播勒称娄娄勾,磨弥部(宣威)称古口勾,在沾益一带的阿朱提氏称扎扎勾,东西爨地盘上的溢那勾、吐洛勾、阿妥洛则勾、益比珠吐勾等。
姆雅琪之子琪雅娄(亦译琪雅勒),《元史·地理志》把此名译作“折怒”,并述其业绩曰:“乌撒者蛮名也。其部在中庆东北七百五十里,旧名巴凡兀姑,今曰巴的甸,自昔一乌杂蛮居之。今所辖部六,曰乌撒部、阿头部、易溪部、易娘部、乌蒙部、畔部。其东西又有芒部、阿晟二部。后乌蛮之裔折怒始强大,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俄索引者)为部民。宪宗征大理,屡招不降。至元十年始附。十三年,立乌撒路。十五年,为军民总管府。21年,改军民宣抚司。24年,升乌撒乌蒙宣慰司”。《明史·四川土司传》称“乌撒富盛甲诸部。”《蜀中广记》卷三六《乌撒军民府》称乌蛮迁人乌撒本部巴的甸是在唐代:“唐时乌蛮之裔孙曰乌些者据此,至阿蒙始得巴的甸……宋时乌些之后曰折怒者,始并其地号乌撒部”。乌撒是唐代“东爨乌蛮”七部中的暴蛮部。《安顺府志·普里本末》:“克(案:指彝族布支系始祖慕克克)居于濮濮即汉之同并,唐之北盘州,亦曰暴蛮,元之普安,并、盘、暴、普一声之转,皆即濮也”。说明彝族先民最早居于濮地,且其乌撒支系还以征服濮人驰名而载诸彝、汉史籍。所以,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默遮俄索(默哲乌撒),史书便称其为“乌撒部”。当时已是宋代末年,蒙古军南下,屡招不降,直至元世祖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始附元,元即于其地置乌撒乌蒙宣抚司。。这是乌撒家历史上若干代,或数代,或一代,不断“夺人家的牛、祭自家的祖”,从而“富盛甲诸部”的极盛时代。但是,上述八部的临时合并,是依靠俄索(乌撒)家奴隶主的武力征服取得的。因而后来俄索家的武力一弛,所属各部就随之瓦解而只剩俄索家的本部地,即只奄有今威宁、赫章两县全境和毕节市、水城县部分地区的纪俄勾地方政权了。对明王朝的“开驿道,兴屯堡”,俄索家是极力抵触的。俄索与阿哲部时有不和,但当王三善大兵压境,威胁到共同的利益时,他们结为联盟,一致对外。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吴三桂根据彝人各部互视对方为异己这一实际,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一举扼杀了阿哲、乌撒、芒部、乌蒙等彝族地方政权。纪俄勾政权约存在1600多年。
③鲁歹是慕克克的10世孙,是糯克博的同母长兄。分家后,鲁歹的9子分成9房。《西南彝志》第7卷叙述了鲁歹的9子分家后,于今贵州省境内创基业、各家兴旺发达的景况。
④巨阿泰(亦译巨阿太)是慕克克7世孙阿迭布的后裔。今云南省昆明市一带是当时巨阿泰宗族的活动中心。当时这个地区除巨阿泰宗族外,还有克博和默遮两个宗族住在这个地方。史称:“妥鲁打倮(即今云南省昆明市所在地原注)的,巨阿泰家,杰理蚩地方,有四家克博。娄伍博朵地方,有五家默遮。赤娄益慈地方,尼额有五子。勾娄恒谷地方,阿泰有二子。巨阿泰家,往左边发展,住了一代后,迁鲁布河(今南盘江引者)发源地,住拟洛尼底”。以后,巨阿泰宗族又由昆明向今
云南省曲靖市方向发展,到了南盘江的发源地一带,又沿江向南发展,所以才有“迁鲁布河发源地”之说。
毕阿姆收养姆默遮之子默遮朴为养子,改名为阿姆朴。默遮与默遮俄索是弟兄关系,同是姆默遮之子。这一宗族传到古赫阿宗时,因创业有方,知人善用,增强了实力,曾带兵出征,取
得了胜利,周边亲友前来祝贺议事。娄努地的古赫宗族,曾经显赫一时。
3.同阿哲、扯勒部一样,俄索(乌撒)也实行则溪制度。乌撒部分四大部、八大区域和二十四部,其中二十部的头领时有更迭。俄索所实行的则溪制度,因其范围比阿哲、扯勒部的小,故仅有九个“则溪”,相传该则溪制度“是德播折怒(琪雅娄),一手建立的”。在这些“则溪”内,还设置了“二十四苏保(苏保:乌撒部八大部二十四部头领,统领二十四处兵马、钱粮等,为小区域的行政长官,不同时期的二十四头领不同,没有完全世袭,苏保还有权势、地位、富有的人家之意),四十八尼余(尼余:地位次于苏保一级的官),十三家遮吉(遮吉:职官名),十六汝额(汝额:武官名),十三陡吉(陡吉:武官名),三十四朵柔(朵柔:‘则溪’区域内掌握钱粮的行政长官)”等职官。
4.布支系在今云南省影响最大的分支,是慕克克48代孙鲁载阿宗(阿维阿俄)即阿而,此始武定凤氏土司系谱与史迹有汉文古籍可考。《明史·云南土司传二》:“武定,南诏三十七部之一。宋淳熙间,大理段氏以阿历(音而)为罗武部长”。现将其情况简述于下。
“武定”为彝语名称。今武定县及相邻各县彝族,称武定为“老”或“罗”,系方言区别。音译汉字则写法不一,常写作“睑”、“甸”、“定”等。《新唐书·南诏传上》称“有十睑,夷语睑若州”,即南诏谓“州”为“睑”,或曰“睑”者“州”之名号也。睑,《元史·地理志》及《景泰云南志》诸书大都作“”又作“甸”。今滇西尚通用甸字为地名,当古昔相沿。盖夷语谓州若甸,字作“睑”,亦作“赕”。联系到武定是彝族罗武部(亦作罗婺部)的发祥地和世居地,所以,武定的“武”其实就是“罗武”(罗婺)之“武”或“婺”之转音;“定”为彝语“睑”或“赕”或“甸”之转音,“甸”为居住地、坝子、平地、坪子之义。“武定”全称即是“罗婺部居住的地方”或“罗婺部居住的坝子”之义。
“罗婺”一词,起初汉文献是以“俭望”、“罗仵”等写法出现的。《新唐书·南蛮传下》:“蛮之西,有徒莫祗蛮、俭望蛮,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内属,以其地为傍、望、览、丘、求五州,隶郎州都督府。”俭望蛮即罗婺人,方国瑜、尤中、杨和森均持此说。傍州,在今双柏县;望州,在今楚雄市和禄丰县一带;览州,在今牟定县一带;丘州,在今南华县一带;求州,在今武定、禄劝县一带。可见当时俭望蛮等所辖地,竜有今楚雄彝州大部。永徽初,唐高宗派赵孝祖、任怀玉由郎州出发,前往今姚安、大姚等县一带讨伐大勃弄川蛮,在他们途经今武定、禄劝等县一带时,《新唐书·南蛮传下》称:“至罗仵侯山,其酋秃磨蒲与大鬼主都干以众塞著口,孝祖大破之”。罗仵侯山,在今武定县境。“罗仵”与后来的“罗婺”、“罗武”系同一彝语的不同译称。
罗婺,即罗武,一作罗仵、罗无、罗吴、罗胡、罗羽、罗舞、鲁屋、劳羽等,原为酋长名,后为部号。现对罗婺部谱系源流作一概述。旧时罗婺部凤氏土司的遗裔、今禄劝县撒营盘旧城村彝族常氏家珍藏了近百年的彝文手抄本《常氏家谱》一本,记载布支系始祖慕克克至常氏共传69代:1)慕克克;2)克普矛;3)普矛照;4)照罗莫;5)罗莫娄;6)娄阿德;7)阿德布;8)布朵吐;9)朵吐努;10)努且保;11)且保俄著;12)俄著阿矛;13)阿矛禄伙;14)禄伙阿夫;15)阿夫升松;16)升松道;17)道熬德;18)熬德古伊;19)古伊阿微;20)阿微莫德;21)莫德代;22)代阿木;23)阿木额尼;24)额尼阿底;25)阿底阿创; 26)阿创阿我;27)阿我根祖;28)根祖罗洪;29)罗洪比普;30)比普阿自;31)阿自阿勒;32)阿勒阿达;33)阿达补尹;34)补尹阿万;35)阿万阿啰; 36)阿啰阿慈;37)阿慈阿方;38)阿方纳根;39)纳根竹子;40)竹子阿助;41)阿助阿探;42)阿探阿诗;43)阿诗笃斯;44)笃斯矣陶;45)矣陶普曲;46)普曲鲁格;47)鲁格阿维;48)阿维阿俄;49)阿俄矣袜;50)矣袜普;51)普矣根;52)矣根巧;53)巧期则;54)期则阿保;55)阿保阿慈;56)阿慈鲁积;57)鲁积海积;58)海积矣补;59)矣补基登;60)基登麻咪;61)麻咪普赛;62)普赛阿互;63)阿互矣弄;64)矣弄矣振;65)矣振阿耄;66)阿耄里搏;67)里搏阿德;68)阿德鲁基;69)鲁基鲁苴。《常氏家谱》结尾部分说,原书抄录于清乾隆乙亥年(二十年,公元1755年)十二月。因常氏的叹耄是罗莫卑村者抵家,者抵死后,常氏家谱未找到,只好到皎西黑塔康村请觉者重抄。重抄时间是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六月二十三日。所以,上述家谱是据光绪年间抄本编制的。
把《常氏家谱》与镌字岩彝文石刻和《武定凤氏本末》(载清代人檀萃撰《农部琐录。土司志》)中记载的“凤氏代系”相对照,阿而(阿维阿俄)已是第48代人了。即以“彝族六祖”之一慕克克至阿而以前,其先祖已传47代。阿而以后,则有的吻合,有的有差异,特别是《常氏家谱》上多出几代。这多出的几代,在汉文记载中有几代为妇人或继夫职或代子职,又有同代兄弟互袭等情况。
禄劝县镌字岩彝文石刻《罗婺盛世铭》,是中国西南彝区历史较悠久、存留完整的长篇彝文金石铭文之一,系宋代大理段氏政权时期彝族罗婺部世袭首领凤氏土司于明嘉靖年间镌刻的。摩岩记述了凤氏土司谱碟中自阿维阿俄(即阿而)至益弄益振(又作矣折,即凤昭)共14代父系,及其间凤氏兴盛史事。这14代世系是:阿维阿俄阿俄矣袜矣袜普普矣根矣根阿格阿格期则期则阿保阿保阿慈阿慈普矣普矣麻梅麻梅普嘎普嘎阿杜阿杜益弄益弄益振。此铭文,亦称彝文碑。
自阿俄(阿而)之后,凤氏土司系谱与史迹有汉文古籍可考。《元史·地理志四》:“武定路军民府,下。唐隶姚州,在滇北,昔獹鹿等蛮居之。至段氏使乌蛮阿治纳洟胒共龙城于共甸,又筑城名曰易龙,其裔孙法瓦浸盛,以其远祖罗婺为部名”。
同书“和曲州(今武定县)”条又称:“州在路西南,蛮名巨簉甸……至段氏以乌蛮阿并吞诸蛮聚落三十余处,分兄弟子侄治之,皆隶罗婺部”。阿,康熙《武定府志·秩官》作“阿而”。说明自唐初以来,罗婺部势力不断扩大,逐步统一了周围各族落,迫使大理段氏政权承认阿为“罗婆部长”。禄劝《镌字岩石刻·凤公世系记》:“宋阿而,孝宗熙熙中(公元1174~1189年)段氏举为罗武部长。矣袜,阿而子,袭前部长,雄冠三十七部”。《凤氏本末》所记同,当系从此录出。“罗武”系彝语音译,本为人名,因族裔繁衍,按照彝族传统的分宗仪式,其人为新宗族的共祖,其名也就成为新宗支的称号。当罗婺宗族日益强大而成为一方之豪强后,宋淳熙间该部首领阿而便被大理段氏政权举为罗婺部长,其辖区称之为罗婺部。至于说矣袜雄冠三十七部,不见他书记载,疑有自夸之词,但罗婺部实力为三十七部之最,则无疑。
三十七部之称,最先见于《石城会盟碑》(立于大理段素顺明政三年辛未,当宋太祖开宝四年即公元971年),称在石城合集三十七部,“兼颁赐职赏,故乃与约盟誓,务存久长”。这时
大理政权建立已34年,沿袭南诏统治三十七部地区,约盟授职,此后(南诏野史)所载三十七部蛮,以三十七部作为一个地区名号,多见纪录。如冯甦《滇考》卷上、佚名《白古通纪浅述》、康熙《大理府志》卷三、倪蜕《滇云历年传》、师范《滇系》及清代修云南志书等,皆记有三十七部名称及其所分布的区域。但诸家记载有出人,而同出一源,即出自明万历年间诸葛元声《滇史》。此书为转录地志之书,故所说部名有误。如三十七部在爨地,即东爨、西爨,因明代东爨故地(乌蒙、乌撒、东川、芒部)隶属四川布政司,所辑录者限于云南,故未得其全,而谋统部(驻今鹤庆)不在爨地而录之。又因凑足三十七部之数,故将地志所载称甸而多误作部。大理后期,以“部”为政区单位,设置三十七部地区。“部”是相当于县一级的政区而隶属于府、郡,它实质上是地方民族自治组织。所以,元初平定大理,政区仍举三十七部之名也。《元史·地理志四》:“元世祖征大理,凡收府八,善阐其一也,郡四,部三十有七”。《元史·兀良合台传》亦称:“自出师至此,凡二年(公元1273~1275年),平大理五城八府四郡,洎乌、白等蛮三十七部”。八府、四郡、三十七部,正是在这两年之内蒙古兵征服的大理国境内的一部分地方的政区建置情况,并非大理国全境。大理国府、郡的建置形式,基本上沿袭于南诏,略有调整。各府、郡内辖有不同数量的“部”。而大理国全境先后设置的府不止于八,郡不止于四,部更不止于三十七至于所说之“洎(及之意)乌、白等蛮三十七部”,此“乌、白等蛮”即今彝、白等族是也但乌蛮为三十七部之主要成分东方乌蛮三十七部,绝大部分在石城郡(驻今曲靖市西北之三岔)、善阐府(驻今昆明市)、威楚府(驻今楚雄市)境内。
罗婺部隶属于威楚府。《武定凤氏本末》:“罗武,本为罗婺寨,在今幸邱山”。罗娶寨,当系因罗婺部酋长所居而得名。《元史·地理志四》武定路军民府禄劝州易龙县:“易龙者,城名,在州北,地名倍场。县境有二水,蛮语谓洟为水,笼为城,因此为名。昔罗婺部大酋居之,为群酋会集之所。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立县”。
民国《禄劝县志·山川·幸邱山》也载:“(幸邱)山(麓)有二水:一日勒溪洟,一曰东溪洟。阿而于两溪间筑易竜城,元以为县,遗址尚存”。阿而或阿即彝文古籍所载的阿俄。幸邱山,在今禄劝县城北部云龙乡境,彝语称“罗尼白”。“勒溪洟”当即前引《元史·地理志四》所称的“纳演胒”,指源于武定县境的水城河下游;“东溪洟”则指今小云龙河(亦称安则河),二水于今云龙街侧交汇,注人禄劝县境的掌鸠河。“易龙”亦写作“易竜”或“易笼”,即今禄劝县云龙乡,在幸邱山西南麓。元时旧易龙县城墙基今尚依稀可辨。
根据《凤氏本末》、《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凤(氏)世袭脚色》及《凤公世系记》所载,自阿而以后的凤氏世袭表为:
阿而——矣袜——矣根——矣格——郡则——安邦——安慈——弄积——商胜——海积——萨周——商智——阿宁——矣本——金甸——阿英——凤朝明——凤昭——瞿氏——索林——凤继祖——凤思尧——凤阿克——凤奢卓——凤阿爱——凤如松——常守嗣。
彝、汉文两种代系相对比,诚如朱据元所说:“阿维阿俄即阿而;矣根阿格为矣格;阿格期则为郡则。汉文代系安邦、安慈之‘安’为彝语‘阿’译音,非为汉姓,其后凤氏也不以‘安’为姓。因此,期则阿保即安邦;阿保阿慈即安慈;阿慈普矣即弄积”①在此二十八传中,应说明以下五点:①从阿而至矣根四代处南宋大理段氏政权时期,封号均为“罗婺部长”,皆父死子继,实力为东方乌蛮三十七部之最。矣根传子矣格。自矣格起传至弄积共5代,属元朝时期。
矣格在蒙古兵未至时先袭罗婺部长职。蒙古兵征服大理后,据《凤氏本末》载:“矣格首先归附,授罗婺万户侯”。查元代官制无“侯”爵,应为“万户”。《元史·地理志四》称罗婺部:“元宪宗四年(公元1254年)内附。七年,立为万户,隶威楚。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并仁德、于矢入本部为北路”。蒙古至元八年,分大理国三十七部为南、北、中三路。所谓北路,即并本属东爨乌蛮的罗要、仁德(又作仁地,在今寻甸县)、于矢(今贵州省普安县)、畔(今东川市、巧家、会泽一带)四个万户府而置。矣格授罗婺万户后,据(凤氏本末》载,又“升矣格为北路土官总管”。《明史·云南土司传二》称阿历(阿而)“三传至矣格,当元世祖时,为北部(路)土官总管”。阿历非三传,而是四传至矣格,《明史·云南土司传二》误矣。
《镌字岩石刻·凤公世系记》和《武定凤氏本末》均载:矣格死,子郡则(一作群则、亏则)袭北路土官总管;接着,又为“罗武路土官总管”。查元代从未设立过“罗武路”,应改为“武定路”。我们知道,忽必烈在建立云南行省时,废除原所设之南、北、中三路及万户、千户、百户等,而代之以路、府、州、县。
《元史·地理志四》称,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从北路中割出仁德、于矢二部,“改本路(指北路)为武定”。《元史·成宗本纪三》: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冬十月戊寅,“云南武定路土官群则献方物”。群则,《凤氏本末》亦作群则,惟《凤公世系记》作郡则,群为郡之音转,两者一人也。足证郡(群)则为武定路土官而非“罗武路”土官。
郡(群)则死,子安邦袭武定路军民府土官总管。据《凤公世系记》和《镌字岩石刻·凤英自题世系碑》及《凤氏本末》载:安邦死,子安慈袭武定路军民府土官总管,又以功授武德将军(正五品),兼管云南行中书省参政,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在任病故,据《土官底簿》和《凤氏本末》载,安慈死,庶子弄积(一名三宝奴或三保奴)袭武定路军民府土官总管,又以功升兼管八百司元帅,加升亚中大夫(《凤英自题世系碑》作“授中顺大夫职事”)。“八百”是指八百媳妇蛮地。
③自商胜起,至凤阿克,共十五传,均在明代。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军人滇。次年,在明朝兵威所及和乌撒、乌蒙、芒部(今云南镇雄县)、东川诸部纷纷归附的情况下,弄积之妻商胜降明。同年内,据《凤英自题世系碑》载,商胜在武定向明缴元所授金牌及本府土官印信后,又备粮米千石至昆明东郊金马山接济明军。明朝赐商胜以金带,授中顺大夫、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锡之世袭诰命。商胜未死之时,子海积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已替职任土知府。海积死,由正妻萨周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袭土知府。萨周亡,由海积子弄交子妻商智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袭土知府(《土官底簿)则谓永乐十五年袭土知府)。商智无嗣,由海积之弟、弄积之子阿宁,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袭土知府。阿宁老,由子矣本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替职任土知府,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升授中宪大夫(正四品)。矣本逝,子金甸于天顺三年袭土知府。金甸,无嗣,《土官底簿》言由矣本之庶子阿英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奉旨袭土知府。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由明朝御赐凤姓,阿英改称凤英。此为彝族罗婺部行汉姓之始。《明史·云南土司传二》载,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土知府凤英以从征功,进秩右参政,仍知府事,请赐金带,部议不可。帝以英有军功,给之。明年,英贡马谢恩,赐如例”。所谓“进秩右参政”,《凤氏本末》称为凤英“征贵州普安,以功进云南布政司右参政”。凤英残,其子凤朝明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袭土知府,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奉征广西府十八寨建奇功。凤朝明卒,其子凤昭(一作凤诏)年幼未能袭知府职,由母瞿氏主府,妻索林佐之,《土官底簿》称十年后
至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凤昭才得钦准袭土府。《明史·云南土司传二》称:“(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命土知府瞿氏掌印……及凤诏死,瞿氏以母袭子官……(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瞿氏老,举凤诏妻索林自代。比索林袭,遂失事姑礼。瞿氏大恚,乃收异姓儿继祖入凤氏宗,挟其甥婿贵州水西土舍安国亨、四川建昌土官凤氏兵力,欲废索林,以继祖嗣。不克,乃具疏自称为索林囚禁,令继祖诣阙告之。继祖归,诈称受朝命袭职,驱目兵逼夺府印。索林抱印奔会城,抚按官谕解之。
索林归武定,视事如故,而复听继祖留瞿氏所,于是妇姑嫌隙益甚”。引起凤氏家族内部的权力纷争。明朝派兵进伐,杀凤继祖、姚安府同知高钦及弟钧等,任命刘宗寅为武定府首任流官知府。同时,为安定彝族民心,仍授索林支属凤历之子凤思尧为武定府土经历。凤历以不得知府怨望,为恢复武定彝族土知府,便联合四川七州及水西宣慰安国亨谋反,自称思尧知府,夜袭府城,兵败被诛。
武定凤氏最后一次反明发生在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据《凤氏本末》和《明史·云南土司传二》及《万历实录》卷四百五十、四百五十八、四百七十五载,“久徙金沙江外”的凤继祖姪凤阿克,为恢复土府政权,便联合四川会理一带彝族和武定彝族大农奴主郑举等人,攻下武定,连破元谋、罗次诸城,进军昆明,索府印。值流官知府携印昆明,不能得。凤阿克等以无印难号召,劫推官,请冠带、印信。云南官吏以兵未集,懼,差人以府印授之。彝军退人武定,阿克为知府。云南官吏调集士兵,分五路进剿,克复武定、元谋、罗次、禄丰、嵩明等州县,擒阿克及其党至京师,磔于市。从此,“武定平,遂悉置流官”。凤阿克既平,越十余年,凤阿歹复作乱被平。
④武定改流后,自凤奢卓起,到常守嗣止,共4传,均在清初,虽不复有较大势力,但仍有土职。据《凤氏本末》和康熙《禄劝州志》载,凤阿歹旋死,其妇奢卓(一作赊卓),东川法戛之女也,赘于并非凤氏裔的江外鲁鸡为夫,自称土舍,剪灭凤族,肆行苛虐,数十年来,夷(彝)民受害滋甚。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凤奢卓抗粮拒捕,禄劝州官派兵剿之。卓
逃匿东川母家。乃分武定、寻甸兵戌旧为土舍凤氏所居之撒甸。时逢吴三桂据滇后,请准土司世袭,悉给印札,致土司统治得以恢复,明代中期以来的改土归流政策竟然毁于一旦。在此形势下,凤奢卓复窃入撒甸,雄制武定四十八马(包括原武定府所辖的广大地区,马头为彝族土司下属的地方统治者),亦藉凤氏之余威也。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吴三桂平,始服清。奢卓死,其已嫁贵州普安土司龙天佑为妻之女凤阿爱,假奔丧为名,逃归踞撒甸,不回普安,冒姓凤。天佑死,她招马龙之彝酋常应运为夫。常应运“遂冒凤裔,雄制诸夷”。未及三载,阿爱死,遗子凤如松。应运旋娶东川陆氏,遂复姓常,生子曰常守嗣。雍正年间鄂尔泰在西南地区采取“剿抚兼施”的两手改流政策,常守嗣因未参与叛乱并协助征剿有功,继为土舍,仍居撒甸。建撒城营署。
⑤还须指出,在凤氏世袭史上,凤英勒功之石壁,是研究彝族布支系历史文化之极为珍贵的资料。该石壁在今禄劝县城西北十二公里的发明村(又称法宜村或法几村)西侧掌鸠河北岸峭壁上,此峭壁因有石刻而名镌字岩。镌字岩石刻较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篇文章,一篇为彝文,两篇为汉文。此三文石刻依次横向相邻,均系凿平石壁,加以铲磨后刻字,并分别以带形花边围饰四周。彝文石刻居中,两方为汉文分列左右。
彝文石刻即《罗婺盛世铭》,主要记述了罗婺部世袭首领自阿维阿俄(阿而)起至益弄益振(凤昭)止共14代先祖世系的兴盛史,加以歌颂宣扬而勒功石壁,垂名千古。从铭文末称益弄益振“当政十二载”和他死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看,镌字岩彝文石刻当是刻于公元1531年或其后的明嘉靖年间。右方汉文石刻题曰《武定军民府凤(氏)世袭脚色》(原文无“氏”字)。因修沟炸岩,现已缺大部分铭文。此系凤英自题世系。据50年代初此石刻抄件,是记述元代授安慈武德将军至凤英于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约一百四十年间,凤氏历代受命承袭、朝觐、进贡、授职、受赐等史事,以及凤英一生的主要政治军事活动。无具体镌刻年代。
据志书所载和前人也多述及的另一方汉文石刻题曰(凤公世系记》,是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禄劝州知州徐进所题。
自宋孝宗淳熙年间始,逐代叙述阿历(阿而)平大理段氏为罗婺部长后,迄明嘉靖十二年间共14代27世的主要政治事迹。此石刻现已不见踪迹。
二、默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默支系的始祖慕齐齐,共传84代:1)慕齐齐;2)齐雅洪;3)洪雅德;4)德武沙;5)沙武穆;6)武穆纠;7)纠雅脑;8)脑雅洛;9)洛雅杓;10)杓雅默;11)默阿德;12)德阿施;13)施默武;14)默武孟迭;15)孟迭朵;16)朵阿于;17)于俄索;18)俄索必额;19)必额勿;20)勿阿纳;21)纳阿宗;22)宗阿补;23)补雅勺;24)勺雅妥;25)妥阿哲;26)阿哲必额;27)必额莫;28)莫翁勺;29)勺阿迭;30)迭雅物;31)物额尼;32)额尼阿赤;33)阿赤阿笃;34)笃阿
迭;35)迭雅纪;36)纪雅德;37)德雅堵;38)堵阿达;39)阿达朵;40)朵阿塔;41)塔阿基;42)基阿甫;43)甫纳志;44)纳志笃贤;45)笃贤阿更;46)阿更阿外;47)阿外阿施;48)阿施洛纳;49)洛纳阿阔;50)阿阔额迭;51)额迭纪启;52)纪启仁额;53)仁额濮叶;54)濮叶额则;55)额则陇勺;56)陇勺笃仁;57)笃仁阿宗;58)阿宗额果;59)额果濮贤;60)濮贤阿尼;61)阿尼阿脑;62)阿脑阿画;63)阿画大俄;64)大俄老内;65)老内陇赞;66)陇赞霭翠;67)霭翠陇弟;68)陇弟濮直;69) 濮直纳考;70)纳考本哲;71)本哲陇知;72)陇知陇铺;73)陇铺不玖;74)不玖直罢(安贵荣);75)直罢安宗;76)安宗直俄(安万钟);77)直俄陇则安国亨);78)陇则保习(安疆臣);79)保习奋老(安尧臣); 80)奋老陇古(安位);81)陇古陇德;82)陇德陇迭;83)陇迭额奋(安坤);84)额奋明宗(安胜祖)。康熙二十七年吴三桂败亡,安胜祖有功仍袭水西宣慰使,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胜祖卒,因无子承袭遂于康熙三十八年“改土归流”,是为罗甸水西的最末一代。
默德施,或简称默,或简称施,是“彝族六祖”中的第六支系,以笃慕的12、13世孙即该支系始祖慕齐齐(一作米辞辞)11、12世孙的父子联名“默阿德德阿施”为支系名。默支系发展为十余部,除阿哲(水西)、芒部、余补莫施外,尚有施阿勒、米卧热、迫默安、阿外惹(普安)、阿芋路、仁娄启、那德阿迭、阿租迫维、阿仁九部落,号称“德施九天君”。默支系子孙繁衍,遍及滇、川、黔彝区,在彝族“乌蛮”系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慕齐齐传至19代必额勿(一作毕余勿),他有三子,长子勿阿娄,迁到娄弥妥体,形成米卧热部;建树多大,不见详细记载。次子勿阿纳(一作勿阿克),守德施本部,雄冠德施各部,向来视之为宗主。勿阿纳传4代至勺雅妥(《彝族源流》作“阿芋陡”,《西南彝志选》作“阿于德”),即以阿芋陡之名为部名。然汉文献则为“阿芋路”为该部部名,如《新唐书·南蛮传下》:“乌蛮与南诏世昏姻,其种分七部落,一曰阿芋路,居曲州、靖州故地;二曰阿猛;三曰夔山;四曰暴蛮;五曰卢鹿蛮,二部落分保竹子岭;六曰磨弥敛;七曰勿邓”。汉文献可能以勿阿纳的4代孙“阿芋陡”之名为部名。“阿芋陡”或“阿芋路”虽有一字之差,但就是一个部。必额勿的第三子迁到迫默安部地盘,有两子:一叫阿纳德初的,迁到普安阿外惹地方,为阿外惹部长;一叫阿纳阿宗的,迁到可乐(今贵州省赫章县可乐镇),又返迁巴底妥太(今贵州省威宁县小海镇一带),有三子,长子绝,次子妥芒布为芒布部之祖,幼子妥阿哲为水西部之祖。此后,在此十余大部中又分出若干小部。现将默支系的有关情况及其主要分支向东川、芒部、水西各处的发展,分述于下。
(一)滇东北一带,早有濮人、汉族居住
“彝族六祖”分支后,默支系的人中有的不断融为濮人、汉族。如默支系的第4世君长德武沙,有五子:“沙武娄一家,变为娄额(族落名)人;沙阿朵一家,则变为白彝;沙不惹一家,居合莫洪索(地名);沙补各一家,变为堵钟(族落名)人幼为沙武姆(沙武穆),继为五世主,娶迫能舍知,生有子二人。长曰乌姆使,迁居于扒瓦(今贵州水城),变成了汉族,与汉同一家,在扒瓦掌权。幼曰乌姆纠,为六世君长,妻乃巨咪舍,生有子二人,其中有长子,变为仡佬族(濮族)”。
(二)默支系迁往东川的一支
作为默支系大宗之部名的阿芋陡,或译作阿于德、阿余歹、阿于甸、阿余窦等,立业于录阻录卧(今云南省东川市及会泽县一带),《彝族源流》记录了该部在笃米(笃慕)以后的70代谱系,历时千余年。阿于陡部在芒部、水西、阿外惹及其余九部如鸡平部、石人部、占洞部、于矢部等德施系各部中居长,在前引《新唐书·南蛮传下》所载乌蛮七部中居首部。其势力最强,先后征服西爨白蛮(彝)阿朱提(仲赤)、益毕(日布)、阿妥洛则、麻纳姆古各部。西爨白蛮(彝)与白族尚白和“依汉法为墓”这些文化特征是相同的。乌蛮“七部落”之外的播勒、阿哲、芒部等部亦是“乌蛮”。阿芋陡部在强盛时期,其影响范围东抵牛栏江,南至曲靖,西到大理、丽江,北达金沙江南岸,而其活动中心则在今云南省东川市一带。在这生存和发展的千余年历史进程中,为滇东北及其毗邻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阿芋陡部因与南诏、磨弥部之间的战争而自此衰败,详见《彝族源流》第23卷。
唐代以后,东川彝族默武孟迭之裔改号“畔部”。《元史·地理志四》称乌撒乌蒙宣慰司辖有六部,畔部即其一也。此部沿革,《明一统志》卷七二东川军民府:“东川甸,乌蛮仲牟由之裔骂弹(武孟迭)得之,改曰那札那夷,属南诏,蒙世隆置东川部,后乌蛮畔强盛,自号畔部。元初置万户府,至元中改为畔部军民官,后改为东川府,隶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但《元史·地理志四》别有东川路,称:“至元二十八年立。”元《混一方舆胜览》亦载东川路。东川路所属州名,不见于元代史志记述。惟《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三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载云南布政司所属府、州名号,有东川府,并载“会理、麻龙、通安、姜州属东川府”。据方国瑜考:“洪武十五年三月,尚未平定云南全省,而立布政司,其所属府、州、县名号,即以元季云南行省之行政区划颁布,惟改元之路为府耳。此可知元季云南省设有东川路领四州,即自至元二十八年以来不改,惟《元史·地理志》不载至元二十八年所置四州耳”。畔本土,在今云南巧家、会泽两县。兹将畔部在元代所据之四州述后:
①《元史·地理志四》会理州:“州在会川府东南。唐时南诏属会州节度,地名昔陀。有蛮名阿坛绛,亦仲由蒙(当作仲牟由)之遗种。其裔罗于则,得昔陀地居之,取祖名曰绛部,后强盛,尽有四州之地,号蒙歪。元宪宗八年,其孙亦芦内附,隶畔万户。至元四年,属落兰部。十三年,改隶会川路。十五年,置会理州,仍隶会川。二十七年,复属畔部”。
由这段记载可知:1)绛部首领阿坛绛与畔部首领畔均为仲牟由之裔,畔之裔罗于则系分支于昔陀时才取祖名曰绛部。2)所谓绛部“后强盛,尽有四州之地”,当指元代所设会理、麻龙、通安、姜州四州之地。此四州土长均属仲牟由(笃慕)之裔,即指笃慕第六子慕齐齐之裔。3)此四州土长推“强盛”的绛部首领为大酋,因而蒙歪也是“尽有四州之地”以后的部名号。蒙歪,亦作木苑。《秋涧大全集》卷八一《中堂记事》:“中统二年六月二日,诏赐木苑王驰钮金镀银印,其文曰,建昌王印。时王见征大理诸部”。因彝语不分阴阳声,故蒙、木同声,蒙歪即木苑。时建昌落兰部建-抗元,故元利用蒙歪势力攻建,封为建昌王。4)蒙歪孙亦芦内附后“隶畔万户”,二十七年“复属畔部”,由此亦知蒙歪部与畔部同属仲牟由之裔,故仍以宗族关系属畔。5)《读史方舆记要·会川卫》称会理废州“在卫东南二百里”,则元之会理州在今凉山州会东县,与东川、会泽接壤。
《元史·地理志四》麻龙州:“麻龙者,城名也,地名棹罗能。乌蛮蒙次次之裔,祖居畔东川,后普恐迁苗卧龙,其孙阿麻内附。至元五年,为建所并。十二年,属会川。十四年,立管民千户,隶会川路。十七年,立为州。二十七年,割属畔部”。
乌蛮“蒙次次”即默部先祖慕齐齐,仍是仲牟由之裔。苗卧龙,疑即麻龙。“祖居畔东川”者,因至元二十八年以畔之地设东川路也。二十七年“割属畔部”者,则仍以宗族关系属畔也。《蜀中广记·会川卫》:“麻龙旧州,在卫东五十里”。即今会理县东境。通安州。《元史·地理志》无此州。《蜀中广记·会川卫》:“东南百里外,又有旧通安州”。即元代设,明代废。清代会理州所属有通安州土户,今凉山州会理县南沿金沙江有通安区,即旧州地也。
《元史·地理志四》姜州:“姜者蛮名也。乌蛮仲牟由之裔阿坛绛始居畔部,其孙阿罗仕大理国主高泰,是时会川有城曰龙纳(姜州),罗落蛮世居焉。阿罗挟高氏之势,攻拔之,遂以祖名曰绛部。宪宗时,随畔内附,因隶焉(即隶畔万户)。至元八年,为落兰部酋建所破。九年平之,遂隶会川,后属建昌。十五年,改为姜州。二十七年,复属畔部,后又属建昌”。文中“大理国主高泰”,误。应为高升泰,或高升太。胡蔚
《南诏野史》:“大中国高升泰伪谧富有圣德表正皇帝。”《南诏备考》无“皇”字。这是说: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高升泰受大理国段正明之禅即位,改国号曰大(太)中国;明年,改元上治。姜州的位置,《蜀中广记·会川卫》引《土夷考》:“会川卫东南十里为石婆堡,又四十里为虎街堡,四十里为姜州堡,会盐守备司驻剳其中”。知姜州在会川卫城东南九十里。今凉山州会东县所属姜州区,位于会理县城东南,当是姜州旧城名相沿至今也。
上述四州并在会川之东南,即今会东县和会理县东南地,宋代为绛部,元时属东川路,其地与会川近,故曾属会川。明属会川卫也。
(三)迁往芒部的一支
慕齐齐的24世君勺雅妥:“生子有三人,长名妥取汝,未成长而亡。次名妥芒部,向左路分支,居赫默仲显(今云南镇雄县),为芒部君长。幼名妥阿哲,向右路分支,居于慕俄格,为阿哲君长,乃25世”。妥阿哲,传为蜀汉建兴三年助诸葛亮南征擒取孟获的“火济”,亦称济济火,即(明史·贵州土司传)所说的济火:“自蜀汉时,济火从诸葛亮南征有功,封罗甸国王”。如此,则妥芒部亦应为蜀汉时人。《蜀中广记》镇雄军民府条引《通志》:“古为屈流大雄甸,昔乌蛮之裔阿统与其子芒布居此,其后昌盛,因祖名号芒布部。”此所记阿统,疑即《爨文丛刻》和《西南彝志》中所说的勺雅妥。《元史·地理志四》茫部路军民总管府,领益良州、强州,无注。强州,不获考。《元史·成宗本纪四》:大德八年六月丁酉,“乌撒、乌蒙、益州、忙部、东川等路饥、疫,并账恤之”。益州《本证》云:“案益州疑当作霑益州或益良州。”《元史·地理志四》称霑益州归曲靖等路宣慰司军民万户府辖,“在本路之东北,据南盘江、北盘江之间”。《本证》将益州疑当作曲靖路领的霑益州或茫部路领的益良州,前者误,后为是,只不过夺良字而已。《元史·文宗本纪四》:至顺二年二月己酉,“败乌撒蛮兵,射中禄余,降其民,乌蒙、东川、易良州蛮兵、夷獠等俱款附”。此易良州,应即益良州,易、益音近异写,其地在清代为彝良州,今为云南彝良县。茫部路,明代为镇雄府,清代为镇雄州,今为云南镇雄县。
(四)迁往贵州的一支
慕齐齐的12代孙德阿施(亦译德实耿俄),传到19代必额勿(亦译毕额勿)时,有三子:
①长为勿阿娄,迁居皮嫩博纪(今贵州盘县、普安县),历魏晋而下,子孙繁衍,拓土开疆,至唐代称于矢部,为南诏东方三十七部之一。三十七部之名,始见于《石城会盟碑》(立于大理段素顺明政三年辛未,当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碑》称:“石城会集三十七部,颁赐职赏,故乃与约盟誓,务存长久”。这时大理政权建立已三十四年,沿袭南诏统治三十七部
地区,约盟授职。此后,以三十七部作为一个地区名号,多见纪录。于矢部首领阿宋曾更号齐弥部,后仍复称于矢部,或“榆市部”。唐天宝以后,南诏反唐,于矢部亦大为扩张,控制黔西南地区,即今贵州盘县、普安、晴隆、关岭、镇宁等县一带,驻今盘县、普安间的旧普安。南诏衰落,大理兴起,其势已大不如南诏,所辖三十七部纷纷自立。元《混一方舆胜览》普安路:“蛮
名如是(于矢)部即罗氏鬼国地,初时复立总管府,领蛮夷诸部,近分立镇宁、永宁、习安三州”。据方国瑜考:“此三州即普定地,元初隶普安,故兼有罗氏鬼国地。则《胜览》所说‘即’
字当为领或兼或并字之误,后以罗氏地设三州也”。在于矢部的基础上,宋代就出现自杞国之称,考其地望,包括今贵州兴义市和兴仁、盘县、普安、安龙、贞丰、册亨、望谟等县及罗甸县的一部分。史称彝族先民所建的自杞为国,是因其非宋朝之统治区域也。
②次子为勿阿克,“承阿于德业”,即承东川阿于部业也,已见前述。
③幼子为勿阿纳(亦译勿阿鼐)“迁洛纳俄戛(在七星河上游,今镇雄县境内),住谷木额以(地名),在褒左史卧(地名),在扒默(地名)四周,都曾居住过。到扒默之后,就当了君长”,曾建“柯洛大城”。柯洛,即今贵州省赫章县可乐,据著者1994年4月在该县的调查时止,此处已清理的169座“乙类墓”中,战国晚期至西汉前期的墓葬有80多座,西汉晚期墓葬14座,另有70多座墓葬因无随葬品而不能准确断代。勿阿纳之子纳阿宗之世,便住于柯洛城。勿阿纳进入贵州后继续开疆拓土,向东及于洛更(毕节)、白扎戈(大方)、比喇(织金)渡鸭池河抵古糯(贵阳),向西渐及赫墨仲显(今云南镇雄境),以今大方县为中心定居。至纳阿宗之子宗阿补、宗阿补之子补雅勺、补雅勺之子勺雅妥三代,都居罢第(今威宁县)。勿阿纳是东汉光武帝时人,就在他建立起强大的地方政权之时,除了他的两位兄长勿阿娄、勿阿克分别为于矢部、阿于部之祖已见前述外,又据光绪《安顺府志》卷三《地理志·安顺沿革》引“夷书”、及《大定府志》引安光祖所译“夷书四则”,都记载必额勿有四子而不是《西南彝志》所记的只有三子。称有四子,是除了勿阿娄、勿阿克和勿阿纳外,还有第三子勿阿台(乃)为勿阿纳的叔兄,他分住阿洼惹(安顺),是为普安陇氏之祖。勿阿纳又使其少子纳必松分居于扒瓦,今水城县地。彝族勿阿纳及其兄长的子孙在今贵州安顺地区以至竹子岭一带,势力浩大,形成后来所谓“卢鹿部”的重要部分。
勿阿纳传了五代到勺雅妥(疑即汉籍所称的阿统)。勺雅妥把次子妥芒部分住地赫默仲显(镇雄),是为芒部之祖。史称妥芒地区:“巍峨又广阔,蓝天华光照,美景遍山岗,明暗很清楚,
宜聚为根基。作长久计议,选罢第妥太(威宁),和赫默仲显,就居住下来。在此定居后,宗阿补建市,定收盐之根;在赫默仲显,不断地发展,如车轮旋转,如林木茂盛。规章完备了”。
传至陇阿娄世,势力更大,统治今云南镇雄、威信、彝良等县和贵州威宁、赫章、毕节部分地方,彝文称为芒部家。彝史形容他:“君为陇阿娄,四方人云集,都归附于他,如雄鹰展翅,在高空飞旋”。
勺雅妥的幼子妥阿哲,即汉文史书所载佐诸葛亮南征的济火(或谓火济、济济火),是慕齐齐的第25代孙,在一些志书中屡见将慕齐齐的儿子齐齐洪误为蜀汉时助诸葛亮南征的济济火,而
齐齐洪却为济火(妥阿哲)以上的24代祖,约当春秋时代人。妥阿哲为罗甸、水西彝族之祖,因相传他助诸葛亮南征,积粮通道有功,被令世长其土,受封为罗甸君长,声名远播,于是彝史家就把妥阿哲的后裔称为妥阿哲家,与默德实家分开叙述。现在将《妥阿哲纪功碑》(是译者按彝文内容所加标题,拓片上彝文无此数字)文录之:
为了祖先勿阿纳后裔的基业巩固,到麻洛妥体(地名)巡视……心中切齿忿怒,遂起了攻打汉官(指南中大姓统治者)之念,愿协助皇帝去征讨。长者(指妥阿哲)兴高采烈地毅然决策,在楚敖山(当在贵州西北部七星关一带)上,与孔明结盟。宣誓说:“若与皇帝背道而驰,存有叛逆之心者,当无善果。”
大军出征,如旭日从东方升起,分为三路……各自进军。助帝长者(指诸葛亮)征运兵粮络绎不绝。帝师胜利归来,将彝族君长的功勋记入汉文史册。阿哲(指妥阿哲)的邦畿可称兴盛的时代,犹如太阳的光芒闪耀一方,呈现安居乐业景象。帝旨传来,长者(指妥阿哲)身穿锦袍,俨然是一代威严的君长。到了建兴丙午年,封彝君国爵(指罗甸国君位)以表酬谢。治理慕跨(慕胯:全称慕胯白扎果,号“慕俄格”,即今大方县城)的疆土。
此《碑》立于何时?(贵州名胜古迹概说)载,该碑“相传为蜀汉时济火所立,碑上有建兴年号”。《彝文金石图录》编译组认为:“根据彝族默部史实分析,立碑年代不会晚于妥阿哲之孙莫翁(父子连名为妥阿哲阿哲必额必额莫翁)建九层衙于大方城东五指山下之时(九层衙遗址属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余宏模(彝族)则推断:“济火纪功碑(即妥阿哲纪功碑,下同),虽在残碑彝文中镌有‘建兴丙午’的年号,肯定不会是当年镌立的。理由是:济火的历史传说,是在明清之际才传之于世,见于文献,此其一。残碑译文中称诸葛亮叫‘卧龙先生’(今译孔明),这显然是受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罗贯中是明代人,《三国演义》一书流行于明清之际,此其二。结合清初水西政治形势的多变,统治者从政治需要的目的出发,大肆宣传济火助诸葛亮南征有功受封的传说,很有可能济水纪功碑是清初这一社会背景下镌刻的,此其三”。因立《碑》年代无存,上述“相传”或“分析”或“推断”之三说,都不能确指其立《碑》年代。但我以为余宏模之说较为接近史实。从《碑》文中称“为了祖先勿阿纳后裔的基业巩固”之行文内尊勿阿纳为“祖先”看,亦肯定该《碑》不会是勿阿纳仍在世时的蜀汉“建兴丙午”当年镌立的。至于说在蜀汉时代就在今大方城封勿阿纳为罗甸王,亦有疑点,简述于下。
诸葛亮南征,济火(妥阿哲)因功受蜀汉政权册封为罗甸王之事,明代以前正史无传,而是最早见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贵州宣慰使安陇富(慕齐齐第73代孙陇铺不玖)为向明朝申报本家族史而撰修的家谱《安氏家传》,嘉靖《贵州通志》卷十一载周洪谟曾应邀撰有《安氏家传序》。《序》中说:“贵州宣慰使司……其先有慕齐齐者,与普里部仡佬争为君长,迭有盛衰。其后有曰齐齐火(济火),善抚其众,时闻诸葛武侯南征,通道积粮,以迎武侯。武侯大悦,遂命为先锋,替武侯以平南夷,擒纵孟获。及归,克仡佬氏,拓其疆土,武侯封为罗甸国王”。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炎徼纪闻》、《黔记》和前引《明史·贵州土司传》及清《安顺府志》、《大定县志》、《读史方舆纪要》等有关济火的记述,都很可能是源出《安氏家传》要辗转抄录的。
安顺,昔为濮人故地,彝语称为“普里”,汉文献则称“普里部”或“普栗部”。濮人为仡佬族的祖先,《安氏家传序》称慕齐齐“与普里部仡佬争为君长”也说明安顺本为濮人故地。《序》
追述蜀汉时已封济火为罗甸国王,查无他证,未可轻信。尤其说武侯封济火为罗甸王更是不经之谈,“侯”焉能封人为“王”?据《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等记载,罗殿王的封号是
唐宋时代才有的,那是济火之后的事了。《新唐书·南蛮传下》:
“开成元年(公元836年),鬼主阿珮内属。会昌(公元841一846年)中,封其别帅为罗殿王,世袭爵。其后又封别帅为滇王,皆牂柯蛮也”。阿珮为勿阿纳后裔,即前引彝族默支系慕齐齐第46代孙阿更阿外。阿珮始内附后,唐会昌中,才封阿珮的“别帅”即前述彝族布支系后裔播勒部的首领为“罗殿王,世袭爵”。盖布、默二支系同为昆明夷,多有联络也。“世袭爵”之封,不虚。《旧五代史·明宗纪四》: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八月乙酉,“昆明大鬼主罗殿王、普露静王九部落,各差使随牂牁、清州八郡刺史宋朝化等一百五十三人来朝”。《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昆明,在黔州西南三千里外……天成二年,尝一至,其首领号昆明大鬼主,罗殿王、普露静王九部落,各遣使者来”。天成二年一再提及的“罗殿王”,当是唐会昌中播勒部首领始被封为罗殿王后其后裔“世袭爵”的体现,即世袭罗甸王爵于唐末。宋代,仍袭王爵。《读史方舆纪要》水西宣慰司:“土酋安氏世守其地(水西),其先济火之后也。蜀汉建兴三年,诸葛武侯南征,牂牁帅济火积粮通道以迎武侯,表封罗甸国王,居普里,即今普定卫,俗尚鬼号,正祭者为鬼主……宋开宝(公元968~976年)间,有普贵者纳土归附,仍袭王爵。自济火至普贵,凡三十六世矣”。普贵袭爵以镇一方之事,亦见《寰宇通志》和《大明一统志》。
罗殿国,又作罗甸国,“殿”、“甸”同音异写,“甸”词义为“坝子”或“地方”。罗殿国地域,《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广马条:“罗殿国又远于自杞十程。”以五百里为十日行程计,此十程即今贵州兴义市(自杞国)至安顺市(罗殿国)之行程也。又《太平寰宇记》卷一二○黔州所属南宁州:“从南宁州至罗殿王部落八日行,与云南接界。”对此,方国瑜考曰:“今程自都匀经贵定、贵阳至安顺(普定)为七程亦相符,则罗殿城在普定,即接云南界”。是也。《元史·地理志四》:“普定路,本普里部,归附后改普定府……会云南行省言:‘蜀甸即普里也……’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改为路”。可见,罗殿国之地理即元之普定路,在今贵州安顺、镇宁、关岭、紫云、晴隆等市、县和清镇、平坝、普定、六枝特区的部分地方。
前曾提及彝史家把妥阿哲的后裔称为妥阿哲家,与默德实家分开叙述。现对前者作一补述。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八月以妥阿哲的41代孙陇赞霭翠(一作鲁载阿萋)为宣慰使,令霭翠位各宣慰使之上,宋钦为宣慰同知,设治所于贵州城内(今贵阳市)。明洪武二十一年,霭翠逝世,明王朝命奢香袭宣慰使之职,使之成为一方长官。吴三桂反清后,水西宣慰使安坤妻禄氏及其子胜祖起兵于威宁,全力参加进剿昊三桂叛军的战争。屡立战功。康熙二十二年十二月以安胜祖为水西宣慰使,世袭。三十七年,胜祖卒,无子,停袭,所属地方改归大定、平远、黔西三州流官管辖。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图片来源:主要来自“微观彝族”。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彝族名称来历
- 2 白彝黑彝从何而来
- 3 彝族名词解说之“诺伙”
- 4 崛起于民国时期的昭通彝族
- 5 凉山彝族迁徙
- 6 乌蒙与乌蒙王罗杓
- 7 揭开鲁魁山图腾神秘面纱
- 8 雷波人解码三国:七请孟获,一段被误读...
- 9 改土归流
- 10 僰人后裔在大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