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喜有忧 喜忧参半—凉山彝族地区农村见闻浅析
走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金光大道上的凉山彝族地区是个特殊的地区。他特殊就特殊在没有历经封建社会,1956年经过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直接从奴隶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平时大家所说的“一步跨千年”。正因为“一步跨千年”,起点低,凉山彝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在几十年的建设发展中始终落在别的地区的后面,经济贫穷、文化落后。不仅如此,凉山彝族地区连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落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整体发展是比较缓慢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由于党的民族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实施富民惠民政策,实行形象扶贫工程,实行“三房”改造,实行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实行风貌打造,实行彝家新寨建设等,再加上合理的劳务输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凉山彝族地区、特别是凉山彝族地区农村今非昔比,实现了大的跨越和飞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纵观凉山彝族地区农村的衣、食、住、行,过去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吃的大都是荞子、洋芋、玉米等粗粮,还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饥饿四起,民不聊生;现如今,吃的是白生生的大米、面粉之类的细粮,顿顿有鱼有肉,吃腻了细粮,想吃粗粮,细粮粗粮搭配吃,吃不完的用于出售换钱,部分用来喂猪喂狗,还喂其它家禽家畜,真是不稀罕。也就是那个时候,人们穿的是土布咔叽、胶鞋,胶鞋穿破了补着穿不说,裤子、衣裳穿烂了也要缝着穿,有时补丁重着补丁,到处都是巴巴也舍不得丢掉,只有经济条件稍微好的人家才偶尔穿上哔叽、华达呢、皮鞋之类的高档东西,补丁也较少;如今啊,各种衣料和鞋子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人们穿着各种高档和款式的衣裤与鞋子,根本就看不见穿有补丁的人了。从住的方面来看,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广大凉山彝族住的是竹笆房、瓦板房,少部分经济较宽裕的人家才能住上土木结构的瓦房,屋内大都光线黑暗、潮湿,点煤油灯,烧柴禾,浓烟熏人、呛人,把房屋熏得漆黑;现如今,所到之处,目之所及,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到处都是,有的地方洋楼房鳞次栉比,形成了小集镇,彝族群众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在交通方面,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凉山彝族地区农村通公路的地方少之又少,映入眼帘的是:小路崎岖,山路难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那个时候的真实写照,施肥收割庄稼也只能是人背马驮;如今现在,彝家村寨不仅通水通电,还通路,村村寨寨基本上修起了笔直宽阔的水泥路,大伙出门就乘坐交通工具,来来往往的车辆、特别是摩托像穿梭的蜜蜂,数不胜数。
如果要进行归纳概括的话,我个人认为,“吃、穿、住、行”这四个方面可以归入物质文明建设的范畴。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英明、正确领导下,半个多世纪以来,凉山彝族地区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政治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仍然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
我们大家都知道,精神文明建设包活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凉山彝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既是思想建设的滞后,又是文化建设的滞后。思想建设的滞后表现在思想的落后,观念的陈旧;而文化建设的滞后就是文化建设的落后,具体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一、面子观念重,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现象仍然严重和惊人。面子观念重是观念落后的表现,也是诱发讲排场、比阔气的根源,而讲排场、比阔气的结果是导致铺张浪费现象严重与惊人。不可否认,凉山彝族是勤劳勇敢的,也是热情好客的。凉山彝族平时自己消费时省之又省,舍不得浪费一粒粮食,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但是,遇到招待客人,碰到操办父母等长辈的丧事时面子观念就出来了。大量的铺张浪费现象集中地表现为杀猪、宰羊、杀牛招待客人等一系列问题上。特别铺张浪费的是操办父母等长辈丧事要大量宰杀、宰食牲畜。在操办丧事中,家境宽裕并且想争名声者大规模、无节制地宰杀牲畜(主要是耕牛),不仅自己浪费钱财,而且无意无形之中拉动贫穷人家到达更加贫困的境地,认为不能风光地为父母等长辈办丧事有失面子,不惜借款、贷款操办丧事后债台高筑,本来就不富裕的日子更加难过。真是应验了古人言:“十日挣钱,一日烧山。”(指长期的积蓄,一天就花光)。
二、买卖婚姻现象依然存在,身价钱居高不下,且有往上飙升的势头。解放50多年,据我所知,凉山彝族地区“婚改”过好几次,几次成效都不大,有些地方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果也难以巩固。时至今日,虽然包办婚姻基本上不存在,但买卖婚姻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身价钱从过去的几百元、几千元、几万元飚升到现在的十几万元、二三十万元甚至更多。这样下来,导致离婚难,悲剧多,各种婚姻纠纷不断,增加不安定的因素,严重影响了彝区的稳定与和谐社会建设。
三、吸贩毒严重,艾滋病患者增多,情况不由乐观。自毒品在世界各地流行以来,特别是新型毒品流行以来,因多种因素,凉山彝族地区成为了毒品的重灾区,成为了艾滋病病毒的主要扩散地。据每年的数据统计,凉山彝族地区吸贩毒者和艾滋病患者居高不下,在全省、全国来讲名声在外,非常突出,这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要扭转当前这种严峻的局面需要公安政法部门、医药卫生部门长期的艰苦努力,更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要全民动员,全民参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与艾滋,还社会一片洁土。
四、教育与卫生落后,民族教育工作和民族地区的卫生防疫工作要常抓不懈。凉山彝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地里的等原因,导致了教育与卫生长期落后,和内地发达、先进地区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狠抓了凉山彝族地区、特别是边远民族聚居区的教育与卫生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还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经过不懈的长期努力,凉山彝族地区的教育、卫生落后现象还可以进一步得到改观,也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当然,凉山彝族地区令人忧虑的问题还可以列出一些。但是,这里就不必再多说了。总而言之,凉山彝族地区目前的现状喜中有忧,忧中有喜,喜忧搀半。我们要正确估价凉山彝族地区的情况,要因地制宜,要兴利除弊,在实现伟大中国梦中争取早日实现凉山人自己的梦想——把凉山建成民族团结的模范州、经济发展的明星州,让凉山各族人民过上幸福、小康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