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曲比阿乌父子的毕摩情

作者:beley工作室 发布时间:2005-12-12 原出处:《凉山日报》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我是在一个彝族村寨举行的法事仪式上注意到曲比阿乌大毕摩的。在一群身披黑色毡毛披肩、头戴黑色布帽的彝族毕摩中,年近六旬的曲比阿乌优雅地噙着一支烟锅,面色平静从容,傲然、超脱。仪式进行到高潮部分时,曲比阿乌出场了。只见他率领几位老者,手持法扇,双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在法场上有节奏地主持着仪式,令人心生敬畏。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是一个祈祷平安幸福的做法仪式,法场在村外,如一个大大的棋盘,上面插着各种草木编的人或动物图形。法场的布置和法事的进行,都是由几十位彝族毕摩完成的。作为彝族民间的神职人员,毕摩以念诵经文和特定的仪式调解人与神鬼关系,其历史与彝族历史一样悠久,已有两千多年。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曲比阿乌之所以被称为大毕摩,并不是因为他年长的缘故,而是因为他是这一带能主持难度大的法事的毕摩之一。而且,他的家族,也是当地有名的毕摩世家。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曲比阿乌说,曲比家族到我这一代已是第26代毕摩。我记得我三岁时父亲就背着我去参加一些毕摩仪式。我的记性很好,6岁开始正式学一些毕摩经书。到11岁,我就能独立做一些简单的仪式了。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曲比阿乌生活我州的美姑县。美姑县毕摩文化发达,目前有8000多毕摩,但能达到曲比阿乌这种水平的,只有大约有200人。自小,曲比阿乌就以过目不忘而赢得“神童”称号。他介绍说,彝族毕摩家族的传承都是世袭的,只传男不传女。从他会说话开始,父亲就教他背诵一些基本的毕摩经文;能握笔写字时,父亲就让他正式拜师,系统学习毕摩经书。这期间,他还要跟着老师去观摩一些法事,在实践中学习。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曲比阿乌15岁时,就有彝族人家专门请他主持家里的法事了;20多岁时,本家族内的一些家长便把孩子送来,拜曲比阿乌为师。现在,曲比阿乌所在的村子里还有另外三个世袭的毕摩家族,四个家族的毕摩加起来,有上百人。曲比阿乌说,他们一年里要做好多次大小不同的法事。 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在美姑县城见到了曲比阿乌的小儿子母阶。18岁的他,穿着牛仔裤、T恤衫,梳着小分头,披一件擦尔瓦,虽不会讲汉语,却很大方地始终微笑着,并对我拿的数码相机、采访机等充满兴趣。他跟父亲一起来县城参加一个毕摩大聚会。母阶说,现在他也能独立做一些为人祈求平安、祝福的法事,但大多时候,他跟随父亲参加一些法事活动,在实践中学习法事仪式。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母阶说:我觉得学起来还是比较难的。父亲的水平很高。我今后不断地学,最多也只能达到他的水平,而不会超过他。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注意到,母阶不时对着墙上的镜子整理一下自己的头发,非常注重仪表。他说,他喜欢穿现代衣服,但一定要披上擦尔瓦,这样,人显得非常威风。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曲比阿乌坦率地说,两个儿子虽都学习毕摩文化,但学习成果都不太令他满意。他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已是受人尊敬的大毕摩了,他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平日里,在主持法事、教授徒弟之外,曲比阿乌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帮助美姑县毕摩文化研究中心整理、出版一些毕摩经书。该中心的创始人之一,彝族学者摩瑟磁火先生说,美姑县散落在民间的毕摩经书有10多万册,这些经书大多是毕摩家族代代相传下来的,是探索民族史、地方史、彝族文化渊源不可多得的资料。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要做许多事。一个是经书的保护、收集和整理。一个是毕摩的保护,怎么来保证人的传承,这种文化背景、文化生存空间怎么来保护。”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曲比阿乌说:我个人认为,作为彝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毕摩文化不能丢。如果我有两个孙子,我同意让一个学毕摩文化,一个学现代教育。就像牛儿在四季吃不同的草一样,我想,各有各的味道吧。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备注: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崇拜祖先、自然、神仙,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三界观,即天界、地界、地下界。毕摩文化正是基于这种观念而形成的。毕摩文化包含了彝族历史、地理、天文、医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彝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而毕摩,正是这种文化的承载者。历史上,毕摩规范了彝族文字,规范了部分民间习俗,编撰了卷帙浩繁的彝文古籍,在绘画、文学创作等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是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直到现在,彝族聚居的四川凉山、云南楚雄等地,还有许多孩子从小跟毕摩学习。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正常情况下,彝族人每户人家每年要请毕摩做三次法事。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彝族人家要为除却别人的闲言碎语而做一次驱邪法事;夏季,7、8月份,彝族人认为,自己的仇人会在暗地里做一些巫术诅咒自己,会请毕摩做法事来反咒,以保平安;秋季,我们认为人的灵魂会离开身体去流浪,所以必须做召魂法事。  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现在,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开始关注毕摩文化,把它当作保存最完好的原始宗教典型来研究。美姑县政府也正积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希望毕摩文化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meP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所属专题:

彝族歌唱家曲比阿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