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南涧“跳菜”迈向文化产业

作者:罗成武 发布时间:2008-10-23 原出处:南涧外宣网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一、历史背景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公元800年,盛况空前的《南诏奉圣乐》轰动长安,被列为唐朝14部乐礼之一,整台乐舞元素取材于民间,特别是民间用于最高礼仪的奉盘(托盘或抬盘)舞,自然成为《奉圣乐》的原生态形式。奉盘舞就是将珍品置于奉盘上,恭恭敬敬地向长者敬献的全过程,譬如:求学技艺敬尊师、华造乔迁敬工匠、男女婚配敬双亲、结拜盟友敬族长等。更为普遍传承的要数宴酬亲朋敬来客,也就是无论婚丧嫁娶、红白礼事,一般由7人组成奉盘队,其中1人鸣锣指挥、2人吹奏器乐、2人持奉盘、2人为搭挡,奉盘队将丰盛的菜肴从厨房到餐桌进行边奏边舞边上菜,这就是南涧地区至今唯有的民俗奉盘舞中的“跳菜”。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涧民间跳菜通常表现形式为:待宾朋正式入席后,由指挥者鸣锣三声宣布开始上菜,抬菜人用右手拇指、食指和无名指伸直成三角鼎立状,平托起内装8碗同类菜肴的托盘至右耳际,左手执一块新毛巾,随“鼓打吹”(吹奏大铜、长号、唢呐)的音乐节奏从厨房跳舞而出,然后穿过席间空道,动作幽默滑稽轻松优美,舞姿粗犷豪爽古朴生动,最终到达首席位置,足作“马步跪蹲式”,手呈“托盘敬奉状”,再由搭挡按对角卸菜,一次2碗放于左右两桌,持盘者每舞一圈卸菜一次,以此类推,只至所有菜肴上满为止,常见的摆放规矩是“回宫阵”或“五梅花”。有的跳菜高手更是身怀绝技,一次能托出3个奉盘26碗菜肴,其中右手托一盘8碗,左手托一盘8碗,头顶托一盘8碗,加之用口叼住两把勺柄左右勺上各放1碗,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大饱眼福。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发展过程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涧跳菜随时光推移而发展,从它的发展过程看,大体可以分为初步形成、自由传承、停滞不前、恢复传承、繁荣发展等五个阶段。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初步形成阶段。从原始部落到唐南诏时期,彝族先民与众兄弟民族一样,信奉万物有灵,无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还是祖先崇拜,都盛行敬奉礼仪。为使该礼达到庄重典雅、至高无上,创制了敬奉用具木质方形托盘,为使该礼真实表现内心活动和感情色彩,选择了伴奏曲调和同步动作。由此,南诏国时期的民间奉盘礼仪非常活跃,奉盘上茶、奉盘上酒、奉盘上菜随之形成。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自由传承阶段。从唐南诏到“文革”前,南涧彝族山区继承了先辈流传下来的各种民间风俗习惯,一代又一代彝族人世系着用奉盘敬天、敬地、敬神灵,表示对始祖的崇拜;敬茶、敬酒、敬菜肴,表示对来宾的尊重。由于此举是彝族人民循规蹈矩的传统美德,其渊源流长、耐人寻味、广为传颂,所以奉盘上菜逐步成为南涧彝族人民款待客人的最高礼节。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停滞不前阶段。“文革”期间,由于国内政治斗争原因,南涧与全国各地一样,许多民间浓郁的民族文化和淳朴的风俗习惯受到严重的压制和冲击,甚至片面将奉盘礼仪活动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产物。从此,奉盘上菜被迫停滞不前,严重阻碍彝族民间文化艺术健康发展。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恢复传承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拔乱反正,县文化工作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历尽艰辛勤奋工作,在认真宣传党的文化政策、民族政策的同时,将一粒粒埋藏在大山深处光彩夺目的文艺素材挖掘出来,经整理,把彝族乐器小闷笛、三弦、响蔑等演奏,民间传统集体围圈“打歌”、奉盘“跳菜”等一批原生态歌、舞、乐搬上舞台,沉睡多年的民间民俗再次展开希望羽翼,彝族文化之花竞相绽放。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繁荣发展阶段。从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走文化产业之路开始,南涧结合本县实际,成功推出彝族民间民俗“跳菜”系列品牌,一是举办始无前例的首届跳菜艺术节,充分展示了南涧彝族民间歌舞文化内涵;二是创作编导大型广场舞蹈《南涧跳菜》,荣获国家级“群星奖”铜奖;三是组织农民跳菜队先后参加亚洲民间艺术节、中国国际旅游节、央视“心连心”和“同一首歌”等演出,“跳菜”一度成为云南民族舞蹈的代名词。由于南涧跳菜富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地方特色,普遍的传承形式,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主要措施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民族特色经济,南涧举全县之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增长点来抓,全力打造南涧独有的彝族民间民俗――跳菜文化和跳菜经济。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全面推广和普及跳菜套路。虽然跳菜发源于南涧,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发展比较缓慢,各地参差不齐,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族文化需求相差甚远。为使跳菜艺术前赴后继、兴旺发达、持续发展、人才辈出,南涧在全县掀起推广和普及跳菜套路工作。首先抽调大批民间跳菜艺人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和农村培训跳菜,形成村村寨寨学跳菜的良好氛围,培训率达到80%以上;其次组织专业队伍编撰彝族跳菜广播体操在各中小学作体育必修课推广,普及率达100%;其三在县职业技术中学成立跳菜培训中心,同时开设民族歌舞中专学历教育。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重新包装和定位跳菜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要真正使跳菜走出山门,登上大雅之堂,只有从传统的形式、内容、范围中解放出来,舞蹈动作与地地道道的彝族传统“喜鹊蹲窝、苍蝇搓脚、公羊顶架、鹤立松尖、斑鸠找伴、狂猴追月”等摸拟动作有机组合,音乐曲调与彝族民间芦笙、三弦、树叶等器乐曲段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更加丰富和发展跳菜艺术的文化内涵,把狭义的宴席跳菜推向广义的集会跳菜、节庆跳菜、舞台跳菜和广场跳菜。通过广泛继承和发展,争取早日将跳菜艺术融入中华饮食文化的行列。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精心创作和编导跳菜节目。为把跳菜艺术推向国际舞台,南涧县人民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拨出专款用于节目创演。经过文艺工作者半年多的艰苦努力,一组大型广场舞蹈《南涧跳菜》应运而生,先后参加了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迎宾晚会、第六届亚洲民间艺术节等演出,深受海内外观众的高度评价和组委会的充分肯定,最终荣获中国第十届“群星奖”铜奖。此节目的成功打造,凝结了多少跳菜人的辛勤和汗水。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成功组织和举办跳菜艺术节。为继承传统、弘扬民俗,南涧把一年一度的火把节依法确定为跳菜艺术节。南涧首届跳菜艺术节主要活动由迎宾晚会、大型文艺游演和经贸洽谈等3块组成,其中迎宾晚会是集近年来先后荣获过省级以上大奖的节目为一体,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无偿为晚会奉献《雀之灵》,使整台晚会层次得到较大提高;大型文艺游演由32支代表队2000多名演员46个文艺节目组成,是自治县成立以来空前的规模盛况,无论嘉宾数、观众数、演员数、传媒家数都是第一,大理电视台无偿为游演现场直播,创造了全州县级首家直播的排行;经贸洽谈以台商投资华庆茶厂为代表的一批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南涧。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科学策划和申报跳菜之乡。有人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南涧跳菜也不例外,要使外面的世界承认和接受跳菜,首先得自己认可,南涧在认真调研基础上,县委政府适时命名了无量乡等8个乡镇为“跳菜打歌民间艺术之乡”,瓦折村委会等40个行政村为“跳菜民间艺术村”,罗文贵等32户为“跳菜世家”,罗家富等36户为“音乐世家”,同时举行隆重的授牌仪式。为进一步挖掘整理跳菜系列作品,南涧县文化工作队更名为“南涧跳菜艺术团”,由艺术团全权负责跳菜艺术的继承、发扬以及对外交流工作。为系统积累资料,先后摄制出《南涧跳菜》、《无量山放歌》、《跳菜汉子》系列光碟以及《跳菜之乡――南涧行》摄影画册等,深受专业学者和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同时倍受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南涧县人民政府申报“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圆满成功。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凸现效应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的授予,标志着跳菜文化产业初具雏形,一批按市场化运作的跳菜光碟、图书、表演等文化产品纷纷出炉,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无形文化产值远远超过有形文化产值。南涧跳菜将沿着既定目标乘胜前进。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树立南涧良好形象。由于科学发展跳菜艺术,各级主流媒体和权威期刊大力助阵。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南涧跳菜》,人民日报刊载《彝乡观跳菜》,中国文化报刊载《南涧举办首届跳菜艺术节》,云南电视台播出《话说南涧跳菜艺术》,云南日报刊载《南涧跳菜――东方芭蕾》,大理电视台现场直播《首届跳菜艺术节》,大理日报刊载了《南涧首届跳菜艺术节剪影》。此外,还有《东方艺术》、《民族论坛》、《云南画报》、《黄山旅游》、《食品与健康》等分别刊载有关跳菜内容,反响特别强烈,产生轰动效应,“南涧因有跳菜而出名,跳菜因在南涧而发展”。如今,跳菜已经成为南涧对外形象的第一张名片。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提高全民综合素质。跳菜在南涧境内具有肥沃的生长土壤,加之政府的正确引导,跳菜人尤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一辈又一辈传承着跳菜的技艺,传承着做人的道理,传承着民族的精神。只要你参与跳菜活动,就会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干部职工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紧迫要求,从而增添勤奋工作讲奉献的信心和决心;在校学生可以感受到学无止境的深刻含义,从而强化勤学苦练增才干的思想和意识;人民群众可以感受到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从而明确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和任务……跳菜艺术已赋予南涧人艰苦卓绝、团结拼搏、奋发有为的时代精神。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跳菜品牌形成后,层出不穷的跳菜人,凭着多次外出表演接受新思维洗礼的经验和教训,东赴江苏、南下广东、西奔新疆、北上首都,放胆搏击时代潮流。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常年在外发展的跳菜人近1000人,其中到北京、桂林、成都、昆明、大理继续从事跳菜歌舞表演的有200人,仅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中就有20余人,在本县宾馆酒店的跳菜服务员有100人。此外,还有到江苏、上海、广东、贵州等地另谋它职的跳菜人有700人。南涧跳菜人的绝技成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手段和措施。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推动南涧快速发展。近年来,一个崭新的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把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经济文化落后、社会矛盾突出的旧南涧取而代之,大胆将跳菜文化与开发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结合,逐步启动旅游业;与支援西部大开发小湾电站建设结合,营造主战场的浓烈氛围;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结合,建立劳务经济朝阳产业;与城镇发展规划结合,建设生态文化城;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形成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打造出今天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的新南涧。
F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所属专题:

大理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