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彝族文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摘 要:彝族文化发展潜在诸多问题,彝族文化被汉族文化同化,保护意识淡薄、资金投入不足、生存空间受到多重挤压、创新改造力度较弱、资源开发利用较差等问题。然而,要发展彝族文化必须解决好资金的投入、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强旅游产业的发展力度、增强保护彝族本土文化意识、培养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彝族文化发展的创意人才等措施,彝族文化的发展必将走出困境,迎来更加美好的春天,我们将拭目以待。
关键词:彝族文化;发展困境;出路
距今6000年左右的西安半坡出土的甲骨文,是神州大地上目前发现的最早文字,与彝族文字有着深厚的渊源,彝族的毕摩认出了其中21个彝文单字。距今4600年左右的巴蜀图文,除彝民族外,也没有哪个民族敢于相认,更加证明彝文字早于其他文字。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文字里面也有许多与彝文字相同的文字。特别是日本语言文字,发音方法与彝语的发音方法基本相同,即使是汉字符号,其读音也和彝文字读音相似。日本人“寻根问祖”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日本人的祖先是云南人,而且是彝族。东南亚越南、老挝、缅甸等国也有彝族居住,其语言文字也保留着古彝族语言文字的一些元素。从更大范围证实了彝族语言文字流行的时间长,地域广。
然而,昔日辉煌的彝族文化,如今进入尴尬的境地。彝人的文化传承的确陷入了困境,虽然许多同族人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但事实毕竟是事实,不管采取什么方式掩盖都是徒然的。彝人,这个云南最早的土著民族,也是当今西南各省(广西除外)中人数最多的民族,曾经创造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南诏文明”,南诏国时期也被称为彝人最鼎盛的时期。进入大理国时期,彝人由于在云南统治地位的丧失,彝人和他所代表的文明开始走向衰落。到元明清三朝,前有蒙古将军兀良合台率领的蒙古人,色目人组成的征服军团对彝人的疯狂屠杀,后有明清两朝为进行改土归流而实行的镇压和汉化,迫使彝人由原来富庶的坝区(小盆地)退往山区,人员和群体持续走向分散化,民族内部由于地域和交通的限制出现了许多的不同,语言文字,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都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一直持续到现在。
语言文字的不统一只是彝人陷入困境的另一个表现,更糟糕的在于彝人对自己历史的遗忘和淡漠。现在教授彝语的学校并不讲授彝人的历史,贝玛(为彝人民间信仰中的祭司、彝文及彝文古籍文献的传承者、彝族社会的乡土知识分子。彝语北部方言称为毕摩,贵州彝语称为布摩,在大理又称为阿毕)们讲授的彝人的历史也越来越不受年轻人的欢迎。受过马克思主义熏陶的年轻一代无法接受富有神话色彩的彝人历史,彝人的历史也和一些看似繁琐的祭礼一样被视为封建迷信。语言文字的不统一和对自己历史的遗忘淡漠,导致的严重后果是彝人内部相互之间缺乏认同感,也就是民族认同的严重弱化合凝聚力的丧失。为什么彝人在中国的人口总数远远超过蒙藏维三族,但在中国的政治影响力却远远不及三族,彝人的凝聚力不如三族。究其原因,藏人以喇嘛教来维持本民族文化的延续,蒙古人以他们祖先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丰功伟绩来保持自己的民族自尊心,维吾尔人以伊斯兰教来加强自身的民族认同感,而我们彝人拿什么加强自己的民族凝聚力呢?
时代在发展,国家在前进,在发展前进的历程中改变了许多的东西,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追求进步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一些人,一些民族为了获得更多的实利,放弃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最后完全放弃了自我。彝人理所应当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但所有的彝人子弟都不应该忘记:彝人不仅仅是中国人,更是中国的一个民族。
一、彝族文化发展的困境
彝族文化发展潜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被汉族文化同化。
彝族服饰、饮食、习惯、文字、语言等基础文化正在消逝。很多地方的彝族群众只懂语言,不识文字。我们以个别地区彝民族语言文字保护和使用情况为例。目前,彝人不以母语为荣,反以母语为耻的大有人在。这是一个被汉语和其他外来文化冲撞后形成的对母语生存与发展中让我们需要思考的深层次的问题,也是彝民族母语走向消亡的危险的迹象。母语的消亡,是一个民族消亡的前奏曲。所以,目前,许多彝族学者正在深深地感悟和反思着彝族的母语及其文化。彝族学者冯利在2005年4月27日的《彝族人网》上发表随笔《是彝人,就该说彝话》中概述了迁居城市的彝族使用母语的现状,即不管为人父母者的汉语表达有多么的糟糕,也夹着彝腔用生硬的汉语与自己的子女交流。因此,使自己在城市中长大的第二代彝族绝大多数不说或根本不会说彝语。而这一代不说彝话,以汉语为自己母语的彝族又恰好是彝民族中的幸运儿,享受着大大优良于农村同胞的教育和成长的条件,进而自称是彝族中的精英群体。想想看,一个存活了几千年历史悠久的民族传承发展到今天,它的精英群体却不说,甚至不会说自己的民族语言。这是民族的悲哀。语言是识别民族的首要因素,因此,连自己民族的母语都抛弃了,何以能够把民族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彝族是一个重精神而轻物质的民族,这个民族的历史遗产与历史传统中最深厚的部分更多地凝聚在无形的精神文化及礼俗规矩之中。如果你不懂彝语,你就不能真正触摸到这个民族积淀了数千年的灵与魂。彝族母语,也就是彝族语言和文字是彝族走进文明的起点和归属,是彝族之所以是彝族的前提和宗旨。彝族母语积淀着厚重的彝族历史和文化,承载着彝民族群体的聪明和智慧,彰显着彝民族群体光辉的生命,净化着彝民族群体多彩的灵魂。因此,我们在关注彝民族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彝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创新的问题。同时,在研究彝民族社会历史时,把彝民族母语及其文化研究作为保护、利用彝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出发点,为构建彝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协调、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彝族文化的保护意识相当淡薄。
不少彝族地区的地方领导,为了当地经济发展或眼前利益,往往忽视了彝族文化的保护,甚至以牺牲或毁坏彝族文化为代价,包括拆毁一些不可再生的彝族古老建筑,修建所谓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高楼大厦,或者随意设置一些不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的开发区,导致彝族地区的地域风貌受到毁损等等。在处理经济建设与彝族文化保护上,确实存在着种种偏差与失误。这些问题如不得到及时纠正,将会给彝族文化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甚至是灾害性后果。
(三)、彝族文化建设投入存在着严重不足。
在广大彝族地区,彝族文化的建设普遍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地方政府宁愿将用于彝族文化抢救的资金搞建设项目,也不愿意搞彝族文化的抢救、保护与建设。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性的彝族文化建设与保护存在着较严重的缺失,特别是对彝族地区古老建筑、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居等的维护与修缮,不愿也不肯投入资金;另一方面是非物质彝族文化的抢救与整理存在着较严重的缺失,对于流传于民间的神话、诗词、歌赋等的抢救、整理及传承等重视不够,缺少配合的抢救措施与建设机制,任凭其自生自灭,使得流传数百年的民间艺术文化形式,有可能在短短几年间失传。彝族文化建设投入不足、不到位,是当前彝族地区文化建设一个较为突出、较为严重的问题。
(四)、彝族文化生存空间受到多重挤压。
彝族文化生存的主要空间是在彝族地区,一些优秀的彝族文化经过改造、挖掘与创新后,也能获得更大的空间。比如民间传统绘画、工艺美术、雕塑等,也可以进入旅游文化市场。许多彝族歌舞,甚至包括一些地方山歌,也有走出国门,到海外表演的。但是,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彝族文化生存空间正受到现代文化,特别是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的流行音乐与歌曲已经在我国大中城市大行其道。而彝族地区传统的文化艺术也正受到各种现代文化形式的挤压,其生存空间与领域越来越受到限制。这种强势的外来文化也渐渐向彝族地区渗透,正影响着彝族地区的文化生活方式。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彝族文化形式,在民间的影响力越来越小,面临着生存危机。
(五)、彝族文化的创新改造力度尚待加强。
彝族文化要生存并向前发展,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与趋势。然而,我们的彝族文化最突出的薄弱点,就是创新与改造力度不够。一些地方的彝族文化,从形式到内容数十年不变,因而难以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彝族文化要显示出生命力,必须走自我更新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道路,通过创新来解决继承传统与向前发展的问题。彝族文化创新改造的薄弱,也是导致彝族文化发展受到限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彝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面临较多现实问题。
彝族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资源中最为丰厚的一个宝藏。但目前我们对这个宝藏的开发与利用还非常不够,相当薄弱。突出表现在许多彝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未纳入到彝族地区的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许多地方不懂得利用彝族文化资源来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提升自己。在开发和利用彝族文化资源方面,也有不少地方存在着狭隘意识,只重视开发彝族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不懂得开发彝族地区人文资源;只懂得“请进来”,不懂得“走出去”。其实,彝族地区除了秀美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彝族建筑外,还有流传于民间的各种彝族文化艺术形式,这些非物质性彝族文化,只要经过创新与包装,既可以在本地区重现生机与活力,也可以走向其他地区,包括进入大城市相关旅游景区,完全可以融入到现代文明社会生活之中。但是,目前彝族文化资源开发的范围、领域、层次与力度等,都很不够,还相当薄弱。这需要有关方面很好地加以研究,提出可行的办法与意见来加以推动。
二、彝族文化发展的出路
(一)、彝族文化发展的优势
1、彝族文化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
应该说,彝族文化是大有潜力的,这种潜力大致可以概括为几个“最好”。
首先是彝族文化保存的最好。虽然彝族文化的保护存在着种种薄弱环节,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现了毁坏彝族文化的现象,但这种现象只属个别的。从总体上看,彝族文化保存的是最好的。这种保存最好,是相对于经济发达的地方、相对于许多大中城市、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的。由于彝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普遍较慢,彝族文化受到经济建设特别是现代城市化建设的冲击程度最小。彝族大多分布在边沿贫困地区,分布在广大西部地区,甚至是交通较闭塞的地区。这种特殊的地域环境,为彝族地区的文化保护与生存,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这是彝族地区引以为骄傲的地方。彝族文化保存最好,意味着彝族文化在两个方面的保存都是原汁原味的,一是物质性的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等,没有加入现代色彩,具有原生性与原始风貌,给外界较大的吸引力。二是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包括彝族地方特色较浓郁的歌曲、舞蹈、彝族节日等,都具有原生性,受到外界的高度关注与肯定。这些为彝族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彝族文化表现形式最好。好就好在彝族文化直观、美观、雅观,给人能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留下非常鲜明的印象,留下始终难忘的印象。从彝族服饰、到彝族歌曲、彝族舞蹈、彝族建筑等,都有非常鲜明的特征与个性。看一眼,就会给人难以磨灭的记忆。彝族文化从表现形式上看,非常讲究色彩的绚丽、装饰的富丽、线条的流畅、造型的优美等。不过,这种表现形式绝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千姿百态,千差万别的,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彝族本身就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个性与鲜明表现特征,这种个性与特征共同造就了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内容与丰富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表现形式,是展现我们伟大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与灿烂文明的不可多得的载体,也是展示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最具魅力的方式。彝族文化表现的丰富多样性,本身就是一笔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
再次是彝族文化潜存的内质最好。我国民族文化不只是表现形式好,而且蕴含的内容也非常好。可以说,彝族文化最为纯洁,没有杂质,没有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干扰,非常纯朴。有自己的独特彝族语言文字,有自己的彝族发展历史,有健康积极向上的彝族文化积淀,包括歌颂彝族英雄、赞美甜蜜爱情、表达幸福生活、憧憬美好未来的史诗、歌曲等。彝族有原始宗教信仰,有深厚的彝族原始宗教文化积淀,有与原始宗教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民俗风情,包括婚丧嫁娶等礼仪习俗,其内容丰富多彩,文化传承各具特色。这些共同构成了彝族文化的精髓与精粹,并承载着彝族的历史变迁与彝族心理情感的发展。我国的彝族文化的内质都是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许多文化艺术作品,都表现了彝族人民珍爱和平、向往美好生活、追求人生理想的崇高思想境界,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彝族文化中可以挖掘整理的优秀遗产与内容非常丰富,可用于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与文化消费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可开发可利用可挖掘可改造的内容、领域、对象也非常丰富,其潜力是巨大的。
无论从哪个方面讲,我国的彝族文化都是最有潜力的文化之一。这种潜力本身是蕴含着彝族自身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及民族情感的,其丰富的文化内容与鲜明的表达形式,共同造就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风格与魅力。这种风格与魅力牢牢地吸引住世界的目光。
2、彝族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空间。
彝族文化有没有希望?彝族文化的希望在哪里?这里涉及到彝族文化的发展前景与出路问题,也是一个有关彝族文化如何“走出去”、如何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之中,如何探寻到自身发展道路与方向的问题。
应该说,彝族文化大有希望,发展前景广阔,出路多多。
在国际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方面,彝族文化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希望,也是中国文化纳入世界文化宝库的希望。在西方文化主导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大背景下,我国文化正面临着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如何在世界文化市场上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和位置,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与关注。其实,在西方强势文化大背景中,中国文化对海外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民族文化。我们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最有前景最看好的也是民族文化,我们的彝族歌舞、彝族美术等等,是我们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大优势,受到海外普遍青睐。我们要推动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最有希望的就是民族文化。特别是在我周边国家和地区,我们民族文化占有较大的优势,同周边邻国相比,中华文化处于强势地位。这种国家之间的文化落差为我们加强同周边近邻的国际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中国文化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以彝族文化为先导,率先打入周边国家的文化市场,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挖掘并保护好彝族文化,让世界认识中国的彝族文化,将是今后文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融入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彝族文化代表了中国未来旅游经济发展的希望,也是推动彝族地区社会全面进步的希望之所在。彝族文化不只是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能起到特殊的作用,在推动彝族地区社会发展与进步中,乃至在民族经济振兴与民族地区面貌改变中,也能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特殊的作用。
彝族地区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可开发的领域、范围、对象也非常广阔,融入经济建设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彝族文化同旅游经济融合后,民族文化对于改变民族地区落后面貌与人民生活状况,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目前,受资金不足、交通不畅和信息不灵等因素的制约,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彝族文化资源尚未能显现出应有的效应。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随着民族文化在国民心目中地位的不断提升,相信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事实上,不少彝族地区在发展民族旅游经济中,越来越重视彝族文化的价值,正在有意识地培育彝族文化的成长,将彝族文化形式,诸如彝族服饰制品、彝族工艺制品、彝族歌舞表演、彝族美食礼品、彝族风情博览、彝族节日盛会等,整合到彝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之中,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和可观的社会影响。可以肯定地说,彝族文化将是我国彝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希望之所在,也是民族进步的内在源泉之所在。
(二)、彝族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全球化背景下的彝族文化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选择彝族文化发展策略,是新形势下无法回避的课题。
彝族文化发展必须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1、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彝区彝族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
资金投入是抢救、保存、挖掘、维护、整理和利用彝区彝族文化资源的基础和保障。在民族文化资源富集的地区,应该结合本县、乡民族文化资源现存的情况和开发的实际,落实编制、人员、经费,保证彝区文化人、民间艺人抢救、保存、挖掘、维护、整理和利用彝民族文化资源的费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从事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2、加强旅游产业的发展力度
(1)、加大彝区彝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进程。
彝族文化的独特性来源于彝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建设、发展旅游文化的基础。但是,目前,彝区彝族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包括旅游文化商品、旅游纪念品等相关的产业)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旅游产业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彝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还没有真正形成协调发展的局面,还有较大的发掘、开发的潜力和空间,特别是彝族文化资源目前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产业,旅游资源也还没有成为产业链条。因此,有计划地合理开发,保留彝民族本土文化的延续性,辅之旅游名胜和旅游产品文化化,弥补我们一直相对落后的旅游礼品和旅游纪念品开发的不足,使旅游产业更富有彝族文化的内涵,应该是当前我们开发旅游资源的重点。这样,不仅能改变我们目前的旅游环境,充实游览内容,增强文化氛围,而且又能增加效益,更能吸引旅游者提高对旅游景点和彝族文化资源价值、内涵的总体认识。在开发旅游文化产品的同时,可以挖掘当地彝族民俗文化资源,增加民俗民艺的旅游内容和项目,让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又能体验到彝族文化浓郁的文化气氛,充分享受到独特的彝族文化艺术的魅力。同时,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保护彝民族文化特有的文化因素,让旅游者能亲身感受到他们对自然风景和彝族文化艺术的内涵,并让他们参与到一些人文的民俗文化活动,参与到有代表性的手工艺的制作和艺术审美的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旅游资源的人文含量和文化的品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彝族文化资源,促使自然生态保护与彝族文化生态保护同步协调发展,推动旅游产业的开发与地方经济、彝族文化资源同步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这也应该是我们对人类文明的一种保护与弘扬,对彝族文化的传播与发扬也是有特殊的意义的。
实际上,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果能把生存于彝族民间社会生活中的手工艺品,诸如编结、纺织、音乐、舞蹈、民族体育等,以及生活用器、生产工具、交通运输工具等文化资源由生活实用型转化开发为旅游纪念品,其较大的市场和开发领域应该是很广阔的,而且有利于彝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既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又利用、发展了彝族文化遗产资源,使生态环境规划与文化产业、旅游的发展同步进行研究、开发,形成一个集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与经济生态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促进彝族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彝族手工文化不仅蕴含了民族的民俗内涵、科技内涵,又富有深沉的文化艺术价值以及独特的艺术思维观念,它是传统文明的活化石,对它的发掘、记录、整理、研究和开发,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充实与发展,同时,对弘扬彝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以及加快彝区彝族经济文化和谐、可持续协性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世界经济与文化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中,对彝族以其独特的个性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3、保护人文旅游资源,增强保护彝族本土文化意识。
人文旅游资源是各民族几千年悠久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是各民族祖先与自然共同创造的灿烂辉煌的结晶。彝族民俗风情,是反映社会发展历史长河各个阶段的活的标本和缩影,是彝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留下来的文化现象,因此,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必须把彝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放在首位。同时,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对彝族文化的潜移影响。首先,旅游者到彝区旅游,不仅要亲眼目睹,还要亲自参与当地人的活动,观看并参加彝族歌舞表演,领略并品尝地方食品,购买并收藏彝族手工艺品等。与此同时,旅游者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旅游点,这样,当地原生态彝族文化就容易被影响、被侵蚀、被破坏。尽管旅游业的发展是一种双向性活动,旅游者与旅游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是相互的,但事实上,旅游者对社会的影响远远大于他们所接受到彝族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就目前的彝族旅游地区而言,旅游者一般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而大多数旅游者传承的是汉民族文化。而彝族地区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所以,旅游者所带来的汉文化对当地彝族文化是有较大的冲击力的;另一方面,旅游者与当地彝族居民的接触短暂而相对肤浅,接触范围有限。但对当地彝族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是长期不断的,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旅游者,而是不同时期前来旅游的旅游者群体。所以,彝族文化相对于外地汉文化而言,往往容易成为弱势文化。在整个文化交流中,彝族的衣着风格、建筑形式、饮食习惯、思想观念都因吸收着外来文化中的某些成份而发生较大的改变。他们向旅游者吸收的文化越多,向旅游者传输本民族文化的可能性就越少。这种文化的不对等交流还会因旅游者的个人动机、文化特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特别是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将外地经济运行模式、科学管理方式和现代观念带进彝区,对彝族文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旅游业的开发势必使外来文化对当地彝族的文化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冲击,容易导致彝族文化的蜕变和消失。其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彝族文化的向往,使当地彝族居民发现自己文化的价值,意识到自己文化的重要性,而旅游带来的利益促使当地居民开始修建历史建筑;开始抢占那些濒临灭绝的彝族传统文化:他们开始穿起节日盛装,向旅游者展示和表演彝族歌舞,而这些歌舞表演以前是在特殊的场合和节日才举行的;他们开始创造和重新发展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以前只是为满足自己生活所需而制作的,但现在完全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制作;他们开始举行一些仪式,这些仪式对当地人来说是具有神圣意义的,但现在变成了一种满足旅游者愉悦的文化表面形式。这些原本只有在特定时间、场合并按传统内容和方式才能举行的仪式经过舞台化、程序化的包装,打破了彝族传统的规范被出售给旅游者,而且,内容上也被压缩,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失去了彝族原有的文化内涵。那么,如何做到在出售文化形式的基础上,保存彝族原有文化的内在精神呢?应采取“分离”的措施,“分离”是指出售给游客的文化内容与真正的彝族民间文化形式相区别,以防止彝族传统文化形式的内含价值受到扭曲、削弱。把出售的彝族传统舞蹈和仪式作恰当的修改,使其在不同的场合体现出其不同的意义
4、培养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彝族文化发展的创意人才
要建立传承和教育培训机制,调动彝族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
(1)、研究、制定非物质文化知识技能培训规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先民创造的极其丰富和珍贵的文化财富,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与亲和力的重要载体。它所包含的口传作品、民族语言、民间表演艺术、礼仪风节庆、美术音乐以及乐器和传统手工艺技能都凝聚着人类文化记忆的轨迹。这些文化记忆由于年代的久远、时事的变迁,以及其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与其最初的形态已经相去甚远,我们今天看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趋于符号化。因此,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这些文化符号的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藏着丰富的文化符号。如民间节日,民间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民族的衣、食、住、行的生活消费传统,负载着深厚的民族民俗情感,构成了民族节日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重要传统。这些文化符号可以成为发展彝族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利用各类传统节日可以发展旅游业,各种彝族民间传说故事可以进入演出市场,实行产业化运作,各种彝族服饰中的民族元素可以进入纺织业,因此,将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藏着的文化符号引入产业化运作,在为彝族文化产品增加附加的符号价值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宣传、保护、发展这些文化符号,从而达到保护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增终目标。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仍然在广大彝族农村活态传承,见证着彝族农耕文明的伟大和辉煌。因此,在保护利用彝族文化和培养彝族文化保护人才中,要研究制定长期教育培训规划和短期培训计划,采用多种形式,分级、分期、分批对“彝区彝族文化保护工程项目”的有关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培养出一批热爱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知识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2)、建立彝族文化传承机制。
保护彝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是保护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是传承某一种技术或者技艺的有突出能力的代表者,这种技术或技艺包藏着世代相承的彝族传统文化。他们一旦去世,这种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必然消失。因此,在研究制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传承单位)的标准规范与命名办法基础上,定期不定期开展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单位)荣誉活动,并借鉴国外的做法,让传承人跟大学教授一样享受固定待遇,同时也要承担必须的责任,带好徒弟,配合民族学专家将自己掌握的非物质文化变成文本,肩负起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责任;对有代表性并做出重大贡献的传承人(传承单位)授予相应荣誉称号外,应该给予物质奖励,并建立相应的培养、使用机制。
(3)、建立完善把彝族文化人才培训、培养工作纳入普通教育机制。
我国现行的统一编制的文化艺术教材没有系统介绍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特色,民族文化特色不突出。目前,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培训机制脆弱,许多彝族文化知识还没有进入学校课堂。过去的民族教育只是注重少数民族及其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忽视了本土文化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使彝族文化远离学校,得不到较好的传承和教育。虽然在“普九”中基本扫除了汉语文化和现代科技知识的文盲,却增加了彝族语言和民间文化中的文化盲人,使彝族文化面临着缺失原创性,传承后继无人的危险。这不能不说是彝族教育的一大悲哀。所以,采取把彝族文化人才培训工作纳入普通教育机制中,应该是培养彝族文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可以采取:一是把彝族传统民间文化引入中小学,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各级干部教育培训的课堂内容。开设的课程可以是彝族文化历史概论、彝族民居、民俗礼仪、民族服饰、歌舞、工艺美术等,改变目前单一的课程教育结构模式,丰富提高学生和干部彝族文化知识。二要组织力量编写彝族文化乡土教材,突出彝族语言及其文化遗产,因材施教,帮助其增强保护、利用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发展彝族文化个性,为多层次的保护、开发民族文化储备人才。三是在中学以上的学校,在配备一定的彝族文化教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设立“彝族文化教研室”或者“彝族艺术教研组”。以彝族文化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凭借地域文化优势,开办“彝族文化兴趣班”,比如“民间歌舞队”、“工艺班”、“美术基础班”等。这种彝族文化人才的培养方式,既开拓了彝族地区的办学途径和彝族文化人才的培养渠道,达到丰富和提高民族干部群众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又可以为彝族文化旅游企业创造从这些文化特长生中招聘员工的空间,增强旅游景区民族文化的氛围,提升彝族文化含量,实现彝族文化和旅游产业双赢。这是促进彝族文化保护、利用、发展和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形式和途径。
以上谈论的是彝族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出路。对于上述问题,确实需要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需要各方面积极想办法、提建议、出思路、拟对策、定措施,共同做好彝族文化的发展工作,谋求生存与长远发展的出路。
(作者单位:四川省昭觉县委宣传部)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