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毕摩及毕摩文化概述——以罗婺文献为例
毕摩一词有多个释义,归纳而言,毕摩是传承彝族社会知识的中介;是本土文化的知识分子;是用丰富的传统彝族文化知识,为大众解疑释惑、沟通人与神、人与万物关系、为人祈福消灾,替人礼赞、祈祷、祭祀者;是彝族民间以念诵经文的特定和仪式形式沟通、调解人与神(鬼)关系的职业者;是彝族原始宗教的创造者、传播者、主持者和彝族文字经典集大成者;是以牺牲用物和插布神枝为媒介,通过念诵经文和一定的仪式形式来实现人与神(鬼)沟通,以达除邪求愿的主持者。 毕摩文化通常以彝文经籍文献为载体形式,以仪式活动为行为表征。也就是说,毕摩文化的传承传播是在书写文化与口头传统的交融互动中完成的。
毕摩文化在滇、川、黔、桂彝区长久的传承和广泛的传播,集成了彝族古代的语言、文字、哲学、历史、谱碟、天文、地理、历法、民俗、伦理、文学、艺术、医学、农学、记艺等内容。从其发轫、繁荣、鼎盛、发展,不仅促成了彝族意识领域的聚变,而且推动了彝族社会的发展,并渗透到彝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十分深远, 堪称是彝族人民世代相承的“知识宝库”和“百科全书”。
口头传播与口头交流构成了基本的互动,因而毕摩在主持仪式上的文本演述具有激活族群记忆,动态传播知识, 活跃族群交流,加强文化认同等特质。
毕摩文化的日常具体仪式传播, 有集道德教育、知识传授与民俗娱乐为一体,通过繁复的仪式程序和象征化的仪式行为, 引导人们探求人的生存价值,掘进人的生活思考,提升人的精神高度。因此,毕摩文化及其仪式化的口头传播具有表达民族情感、促进社会互动、秉持文化传统的作用,也具有凝聚民族认同、维系道德价值观念和表现民间审美取向等功能。
对整个民族文化研究来说,毕摩文献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毕摩文献是解开彝族文化千年传承之谜的一把钥匙。能引领我们一步步走进彝族文化那博大而精深的精神世界。因为,毕摩文献凝结着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关系到彝族社会结构、历史发展、文化传承、民族心理、民族认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问题,堪称彝族人民“百科全书”。
毕摩文献被彝族人们视为历史的“根谱”和文化的“魂宝”。毕摩文献没有脱离口头文化传播的语境, 其仪式正是民族记忆、文化传统、地方性知识得以积淀、传播和流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 毕摩文献堪称是我国活形态的民族文献遗产,也是人类记忆的生动载体。
2005年,中国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挂牌,说明了国家对彝族毕摩文化的高度认可与重视。该中心的成立引领并指导和推进了西南彝区各地彝族毕摩文化的具体研究工作的深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白庆胜博士认为:彝族毕摩文化,不论其内容的系统性、独特性都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颗亮丽奇葩。中国当代作家、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非物质文化的最先提出人、冯骥才先生说:彝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不成彝族,纳西 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也不会成为纳西。汉族有“十三经”,彝族有了不起的毕摩文献,其他很多民族望尘莫及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是以其特定的地理因素作为载体而存在的。生产保护、生活保护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强调了文化应该成为一种活体,而不是仅仅靠文献记载来保存。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 教研究员、宗教专家于锦绣认为: 彝族毕摩文献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对祖先的强烈崇拜最为特别、深厚。可以这样说,没有祖先崇拜就不可能有考古学的灿烂辉煌。但很多是通过地下挖出来的死的东西来体现, 而彝族的毕摩仪式是活态的。
彝族毕摩文献不论文字或是内容都比较古老,文字难识,语言晦涩、历史悠久、最具原始性、是珍贵遗产,是活化石, 学术价值非常高。 毕摩文化是原始文化的综合体,罗婺毕摩文献作为文化的载体,内容十分丰富, 涉及到哲学思想、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医药卫生、天文历法、人伦规范、军事谋略、农业畜牧等,是罗婺彝族千百年来一直沿用的“百科全书”,它跟其他彝区的文献一样,在世界上 都是稀有的, 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因为他不是外来的,而是自身的文化,是不可重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世界稀有的!
著名民族学专家李绍明先生认为:毕摩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不仅是毕摩自身的文化,而且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毕摩经典,不是宗教学意义上的经典,而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也就失去了灵魂。毕摩文化,消失速度很快, 而彝族毕摩文献是通过毕摩仪式这种特殊方式传承的。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四川省民间文化遗产保护 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罗庆春先生认为: 彝族毕摩文化及其口头传统,是彝族母语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知识的核心成果,是彝族书写历史和口头演述相结合的重要文本。是口头与非遗遗产, 彝族毕摩文化及其口头传统还担负着彝族母语文化的教育、民族自信力的培养、民族认同感的强化、民族文化生命的坚守、民族精神独立性的保持、民族历史生命完整性的探求,这样一些文化使命。从而彰显了其不可替代的综合人文价值。
毕摩文化也是综合性的原始文化,是彝族民众创造的彝族本体核心文化。它具有非物质文化的各项特征, 符合相关认定标准,应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保护体系,并构建合理的法律保护机制。《凉山彝族文献》于2010年2月22日入选《中国档案遗产名录》,属于第三批入选项目。凉山“尼木措毕祭祀”、“毕摩音乐”、“毕摩绘画”等也于20 14年入选国家非遗项目。因此,我们作为生长在罗婺大地上的一个罗婺后裔,应当充分认识罗婺毕摩文化的重要价值,进一步了解它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努力投入到毕摩文化的抢救、收集、整理、研究、挖掘应用工作中,让毕摩文化在罗婺大地重现辉煌,带动一方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加一句, 旅游开发是非遗传承和保护的有效途径。反之非遗传承和保护可以有效地促进一方旅游开发。到了一个地方,游客要看的是这个地方的本土文化,哪怕再土,他就是喜欢看。而不是模仿或一知半解地复制出来的外来文化,哪怕学得再像,他也不稀罕。
(2021年11月28日)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石屏彝族祭大龙
- 2 彝族土主崇拜中心何在
- 3 彝族毕摩及毕摩文化
- 4 彝族“祭祖大典”――“耐姆”祭祀...
- 5 弥勒彝族阿细祭火仪式
- 6 “招亡”与“祭羊”
- 7 福长村的“大王操兵节”
- 8 黑虎之灵――彝族的虎图腾
- 9 六盘水彝人祭山神 祈求风调雨顺
- 10 毕摩送祖灵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