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彝族的信仰与禁忌
信仰,把祖宗放在第一位
祖宗崇拜,维系族人与宗法的纽带
彝族的原始信仰认为万物有灵,即有多神的存在,因此有祭天祭地、祭日月、祭山、祭水、祭土地等习俗,但是,从根本上说,都是服从以祖宗崇拜为核心的。祖宗崇拜表现为大中小型的三、六、九代的祭祖活动。由长子或大宗负责组织,从家庭到社会,以宗法为纽带维系族人,同一祖先的后代,以这位祖先为旗帜,并团结在他的周围,从对家族的管理延伸到社会的管理。祖灵桶中的冥器的放置体现出地位的尊贵,显示所供奉的祖灵的地位,即父子连名谱所代表的宗室不断代的传承人才入供,祭祀连同分支等的功能意义上可以看出,祭祖习俗仪式中最高级别的崖祠祖灵祭祀带有浓重的宗法制色彩。这种崖祠祖灵祭祀,规模可以扩大或放大到一个部落,到了一个部落单位时称“蔺”(又作“尼”、“睑”——方言不同的记音),《黔西州续志》载:“按其先制,称宗曰蔺,惟宗子得祭,支庶皆附祭于大宗,而听其命焉,方与贡于唐也,不名其宗主之义,译位鬼主,唐遂以为夷俗尚鬼,不知其人所祀者,皆其先祖各王。”《黔西州续志》还有解释说,“蔺”犹“可汗”,即部,或部落政权的核心。有贵州省赫章县罗州乡境内留存的清道光阿格家祖灵桶里的父子祖谱正好反映“惟宗子得祭,支庶皆附祭于大宗”的这种情况,目的是要支庶等同一祖先的后人“听其命”。这即是彝族古代宗法制政权的最初形态。如古时彝族各部称阿哲蔺、阿默蔺、阿叩蔺、勃弄睑、品澹睑、史脸、蒙秦睑、阿太蔺、扯勒蔺、乌撒蔺、乌蒙蔺、芒布蔺等,都来源于对共同的祖王的祭祀,只不过是在对连名祖的共同祭祀中,选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代作为标志,作为部名,并取之为姓氏。对祖宗的崇拜,反映在同一族人共同祭祀一位共祖的活动,这种崇拜作为纽带,深深地维系着其族人,并对宗法制度维护起到了加强与连续不断的作用。
新制作祖筒和篾箩
三六九代祭祖——对先人的缅怀与感恩
祖先崇拜是彝族原始宗教形态中的核心内涵。彝族祭祖活动的形式与规模分为三种,按照彝族的格言说:“三代人时做一次“丕筛”,六代人时做一次“珐替”,九代人时做一次“尼姆”。即有普通的祭祖、中等级别的祭祖和高等级别的祭祖。三代人时的祭祖仪式,彝语叫做“丕筛”,“丕”义为祖宗,“筛”原意为“蜕”、“换”,即换祖宗祖灵桶。但却非一个换字所能包含,不是单换,而且要举行相关祭祀仪式。更换祖桶是一项常见,即经常性举行的普遍的祭祖活动。按祭祖制度规定,到六代人时举行一次祭岩祠的活动,彝语仪式名称之“珐替”,“珐替”时将祖祠堂中住满六代的祖灵从篾箩中请出,装到用五棓子木凿制的祖灵桶中,放到僻静的岩洞或崖上供奉。每满九代举行一次祭祖、叙谱分支活动,彝语仪式名称之“尼目”和“维弄”,“尼目”,亦作“耐姆”。
祖灵房
“丕筛”这种祭祖活动,通常普遍举行,它是祖宗受崇拜的初级阶段,初级形态,是举行六代、九代大典的基础,主持者通常是长房、长子。长房长子自然成了小族长的角色。一般的情况下,一个小家庭建一所祠堂,即六代以内的亲家族拥有一个共同的祖祠;在特殊情况下,尤其到当代,共同祭祀一所祠堂,已远非六代人了。在同一地方,即同一居住环境中,安置祖灵的习俗也有差异,在祖祠内供奉祖桶,贵州彝区称“卯哉”,四川彝区称“玛都”,应当是共同的。差异与区别在于,有的家庭不供养祖筒而供养木牌(应称祖宗神牌)。如在贵州的威宁县东部,阿景家族(汉姓王等)、侯大家族(汉姓唐或海)在祠堂内供奉的是祖宗神牌,神牌由五棓子木制成,而别的家庭则供奉篾箩祖筒。尽管祭祖,包括丧祭指路的仪式过程几乎一致。关于这两者差异,有格言说:“德布省布达,德施朵登俞。”“省布达”即木片木板,“朵登俞”义为放鞭炮,以竹祖筒形似鞭炮而形容,说明习德布之俗者供奉神牌,习德施之俗者供奉祖筒,其实也不尽然,古侯的供祖习俗也是供奉祖筒。
祖谱板
六代祭祖称“珐替”。“珐替”中的“替”,原始义为“晾”、“晒”,“珐替”原始义为“晒岩(崖)”或“晾岩(崖)”,延伸为“晒岩(崖)上的祖灵”或“晾岩(崖)上的祖灵”,祖桶安放在岩(崖)上,到一定的时间将岩(崖)上的祖桶翻了晾晒,进行防潮、防鼠、防蛀等保护。形式虽然如此,内涵却是点祖桶里祖灵的名字,使之接受祭奠、供奉,必要时还为之举行消灾禳解仪式。
供奉在崖上的祖桶
大型祭祖的“尼目”和“维弄”,不仅是最大型的祭祖活动,而且是一个祖先的子孙满九代后的隆重的分家支活动,两个词都是祭祖的意思,作为词组,有着强调的含义。按彝族的习俗将六代或九代祖的祖灵安放到人迹罕至的悬崖绝壁处,这一习俗,在《大定府志·疆土志六》中也有记载,如“鬼筒箐,在城西三十里,茂林丛棘,崭绝难登。夷民以竹筒盛木主,谓之鬼筒,今岩上安宣慰鬼筒存焉”。这里的所谓“鬼筒”,当为“鬼桶”,即祖灵桶,筒为竹质,桶为木质,容量的大小,灵魂所享受的待遇规格与区别的出入是很大的。慕靡时期的第29代王武洛撮时,大布摩恒阿德为慕靡之王武洛撮制订了一整套规范的祭祖制度,即三代祭祖仪式称“丕筛”,六代祭祖仪式称“珐替”,九代祭祖仪式称“尼目”、“维弄”,经过九代祭祖仪式后,子孙可以分支,另立一个宗族。根据这一系列祭祖制度,祖先亡灵不再招附于偶像,而是招附到抽象的灵魂草草根或灵魂竹的竹根上,举行洁净、祭祀、安放等一系列仪式后,供长期供奉。尼目、维弄最大型的祭祖活动过后,或满十二代以上的祖灵,没有了安置或祭祀的空间,就不再管理这些祖灵,对他们祭祀到此中止,需要给他们有个交代,所举行的仪式就叫“勾直”,意为举行过渡仪式后脱离与他们的祭祀关系,将这些祖灵放到人迹罕至且不能轻易到达的悬崖绝壁或岩洞里,这种悬崖绝壁或岩洞就叫“勾直法”。存放自己的祖灵的悬崖绝壁或岩洞称“披纰勾直法”,存放他人祖灵的悬崖绝壁或岩洞称“撮泰勾直法”,自己的祖灵称“披纰(祖宗)”,他人的祖灵称“撮泰(鬼)”。三六九代祭祖,既是对先人的缅怀与感恩,也是对族人加强凝聚的宣示。
禁忌,民俗与文化的记忆
彝族禁忌在彝文文献《局卓布》一书的开头就作了个总纲:“发展着的门第,一年十二月,在十二月中,怕一月不利;一月三十天,在三十天内,怕一天不利;一天十二时,十二时刻中,怕一时不利。十二天时间,有十二禁忌;属鼠日子不播种,播下种子不成熟;属牛日子不披甲,披甲甲片展不开;属虎日子不操戈,操戈戈不锐;属兔日子不刨土,刨土土结板;属龙日子女忌哭,犯忌泪不干;属牛日子不剪指甲,剪指甲伤肉;属马日子不盖房,盖房房要垮;属羊日子忌治病,治病病不愈;属猴日子忌占猪膀,占的猪膀不灵验;属鸡日子不洗发,洗发垢不脱;属狗日子忌剪羊毛,犯忌绵羊不发展;属猪日子忌杀牲,杀牲不见血。十二天当中,有十二禁忌,克者有十二。”其中刨土、播种、剪羊毛、盖房属生产活动,洗发、剪指甲、治病、杀牲、占猪膀是生活活动,披甲、操戈是征战活动,忌哭是感情行为活动,都是以日期来定的。这种禁忌特殊的还有正月的豹子出嫁、豹子结婚,豹子眼睛这三个日子,妇女禁梳头等。
节庆里
各类禁忌都很多,但较为突出的有信仰禁忌、伦理禁忌、生产禁忌、生活禁忌、生育禁忌、婚姻禁忌、丧葬禁忌和预兆等几个方面。
信仰禁忌:
忌砍伐、烧祖灵房周围和祭神树地旁边的树木,认为灵房周围的树木和祭神树地旁的树木是保护族人安宁的神灵居所,随意砍伐会得罪神灵;忌用制作祖桶的同一种木盖房、烧火,子孙禁饮取水作祭祖用的那口井的水。正月忌吼撵抓食猪鸡的鹰;忌食鹤、杜鹃(鸽)、鹰等禽类肉。
守望
伦理禁忌:
正月理发伤舅舅,不和舅舅同坐一条凳子,不同舅舅面对面地坐,不和舅舅同卸一马驮。不是同般等辈的人不入席,公公和媳妇不能对着坐。
生产禁忌:
秧种撒下田后,不得打陀螺、荡秋千。五十斤以上的瓜不吉,须送到十字路口。不跨过刀和斧头等工具。不跨磨刀石,跨磨刀石会得到羞辱。
生活禁忌:
任何人忌跨过火塘。
孕妇忌食兔肉,认为孕妇食用兔肉所怀胎儿将会成兔唇。
孕妇忌吃母猪肉。若犯忌,孩子将来会不健康。
产妇用的碗忌正立,要反扣着,否则小孩常吐奶,成人后也是个败财之辈。
忌食狗肉。认为狗是脏的动物,吃了就被厌污,做事不吉顺,进不了祖灵堂。忌食猫,猫虎共祖,食用猫会招灾。
忌用餐时将筷子直插在饭碗里,认为这是给死人敬食的方式。
忌食病死或难产死的家畜肉。
女子禁吃双生水果、生有并指趾的牲畜肉,否则认为日后自己会生类似的孩子。
生育禁忌:
女子妊娠期间忌参加他人的婚礼、当伴娘。
孕妇忌去焚场或丧家,忌摸死人、寿衣、祭品、嫁妆、喜床;忌坐门槛、跨越炉灶。忌到石木铁漆等匠人做工的地方。
孕妇忌在桃树上晒衣裙,忌跨马缰绳。跨马缰绳会使腹中胎儿超月不产,甚至同马一样怀胎12个月。孕妇忌跨秤砣,犯禁会导致胎儿畸形或成肉团,或此后不会再怀胎生育。孕妇就餐时忌换碗,否则所怀胎儿会成大肚汉。
孕妇产前要实行隔离,不允许在娘家生孩子,认为不吉利,遭族人谴责。遇特殊情况在娘家生孩子的,只能在外搭棚生子,满月后方能回家。
产妇不满百日不准串门、到井里打水、河边洗衣,参加他人婚丧礼。忌去神前庙后。
产妇忌走亲串戚。认为产妇身上沾有污血晦气,若产妇满月前串门入室,会使家中人畜欠安或蚀财。
产妇忌接近炉灶,认为产妇身上不洁净,若炉灶被产妇的手脚或衣服摩擦将会得罪灶神而招灾。
婚姻禁忌:
忌单月提亲、定亲,犯之则不成或中途分手。
忌嫁娶犯红沙日。忌发亲时父母目送。忌新娘未满月走亲串门。忌进亲时新娘面向太白星和天狗星,若犯忌将来子女会夭折。忌新娘上马时,马拉屎或狂奔乱跳,预示夫妻不到头或家庭破败。忌新娘上马时往前或后倾,倾前伤前家,倾后伤后家。忌雷雨嫁娶,嫁娶遇雷鸣电闪是大凶之兆。发亲时雷电轰鸣预兆新娘不久于人世;进亲时有雷电视为凶兆,预示新婚夫妇将成半路夫妻。因此民间嫁娶一般在农历十月至第二年三月底基本无雷雨的时节举行。女子忌20岁出嫁。刚成婚的夫妇,一月内忌参加他人婚礼。
丧葬禁忌:父母去世当年,忌办喜事。孝子在三年内遇事须忍让,忌招惹是非,打架斗殴。忌杀牲狩猎,因已故父母转世为人,可能几经周折方成。忌犯重丧。忌孝子在吊丧期坐凳睡床、忌坟向过人房顶。忌安葬上土时有恶雷。忌安葬日犯执子孙、执客。忌孝子泪滴入棺内和坟墓里,更忌泪落在死者尸体上。忌抬丧途中跌在棺木之下。忌在坟地有“不发、不好”等不吉利语言。埋葬忌金属物入墓穴。
人生道路
禁忌与预兆:
忌飞禽走兽及蛇蛙蜂等虫豸或异物进入家,母鸡鸣,母鸡下软蛋,狗嚎,鸦噪,沾飞鸟屎,甑子鸣,六畜上房,母猪吃猪崽,缸无故失水,遇地震,遇日月食,鼠咬衣物,逢路断、地裂、水没、地陷、岩崩,见蛇交、人交,半夜马叫、犬狂叫、鸡不按时叫。对这些禁忌预兆,要请布摩作破解。
一种禁忌的形成,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时间,是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活动的规范和制约,是习惯法意义上的补充,人人都要规范的行为准则,也是文化的积淀。进入现代社会,传统的习俗在一点点地被丢失,从功能上,它也与现代社会不能切入,逐渐失去了对人们的行为活动制约力,表现为一种对历史文化的记忆。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原载:王继超 著,贵州民族出版社2014年06月1出版《火耀布摩经:彝族》;文图来源:云村寨。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石屏彝族祭大龙
- 2 彝族土主崇拜中心何在
- 3 彝族毕摩及毕摩文化
- 4 彝族“祭祖大典”――“耐姆”祭祀...
- 5 弥勒彝族阿细祭火仪式
- 6 “招亡”与“祭羊”
- 7 福长村的“大王操兵节”
- 8 黑虎之灵――彝族的虎图腾
- 9 六盘水彝人祭山神 祈求风调雨顺
- 10 毕摩送祖灵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