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吉尔崇拜
据《彝汉英常用词词汇》(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吉尔”(jjyp lup)意为命运、生育神、财神。不过,“吉尔”涵盖的方面远不止这些。
在彝人的宗教信仰中,“吉尔”拥有超自然的力量和权能,人们相信它们能驱邪避灾、逢凶化吉,从而在多方面影响并操纵现世生活。举凡人的生死、祸福、成败、荣衰、贫富、穷达等社会现象,都与“吉尔”攸关。
(彝家火塘,朱将根 摄)
究其本源
“吉尔”的汉译多样,或音译为“吉尔”、“吉禄”、“吉鲁”、“吉罗”等;或以其意义译作“精灵”、“宝贝”、“宝物”、“运气”、“福禄”等。从语义学上考究“吉尔”一词,“吉”意为保佑;“尔”原指一种小红花蛇,民间又称“尔尼”(小红蛇)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参考文献:
[1] 马林英,(美)王丹宁(Dennis Elton Walters),(美)苏珊(Susan Gary Walters)编著.彝汉英常用词词汇[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 巴莫曲布嫫. “吉尔”考——凉山彝族灵物崇拜综观 [J]. 民族艺术, 2000, (03): 113-127.
[3] 姊妹彝学研究小组编,巴莫阿依嫫编著.彝族风俗志 [M].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4] 张仲仁. 彝族先民的宗教信仰. 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 Ed. 云南民族大学, 2011, 206-226.
关于作者:
我们是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彝族经典〈玛牧特依〉英语译介与推广》创新项目实践小组。为积极响应国家“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号召,我们特此集结,共同致力于本次创新项目的实践。
作为民族类院校的学生,我们关注到许多优秀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彝族文学正是其中之一。彝族文学经典是中华文化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玛牧特依》作为彝族古典文学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独特的民族哲学思想,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精华。
文章来源:依心彝译,彝族微信公众号;图片来源:我的摄影我的团,朱将根 摄。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石屏彝族祭大龙
- 2 彝族土主崇拜中心何在
- 3 彝族毕摩及毕摩文化
- 4 彝族“祭祖大典”――“耐姆”祭祀...
- 5 弥勒彝族阿细祭火仪式
- 6 “招亡”与“祭羊”
- 7 福长村的“大王操兵节”
- 8 黑虎之灵――彝族的虎图腾
- 9 六盘水彝人祭山神 祈求风调雨顺
- 10 毕摩送祖灵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