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各地彝学研究会与机构

《红河彝学二十年》前言

作者:编委会 发布时间:2010-01-05 原出处:《红河彝学二十年》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祖国南疆,世居哈尼、彝、苗、傣、壮、瑶、回、拉祜、布依、布朗、汉等11种民族。2009年末,全州总人口43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56%。其中彝族104万人,占全州总人数的24%。长期以来,各民族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瑰宝,形成了各民族互相学习、团结奋发、繁荣进步的新局面。
tG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红河州在汉时属益州、牂牁二郡,魏晋时属兴古、建宁二郡,南朝属于兴古、梁水二郡,唐前期属戎州都督府和安南都督府。南诏大理国时期,南蛮37部中有13部设于红河州境内,即舍资、阿僰 、七溪、思陀、伴溪、铁容甸、哈迷、弥鹿、弥勒、纳楼、屈中、阿马、阿月部等。元设临安路和广西路,明置临安、广西两府,清又设临安府和广西直隶州。汉、魏、晋、南北朝及唐、宋时,中央王朝对这一地区实行羁縻制度。元蒙古入主中原,设土司统辖。明清设土又改流,特别是明洪武采取移民实边的办法,民屯、军屯、商屯的设立,促使内地人口大量迁徙入滇。元建孔夫子文庙,兴儒学开始,建水、石屏一带成为边陲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接合部。tG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红河州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在这南盘江、红河和藤条江三江并流,异龙湖、大屯海和长桥海三湖点缀,哀牢山、无量山、乌蒙山南部三山交汇处的神秘地方,有淳朴浓郁的民风民情,绚丽多彩民族服饰文化,有15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1万年前旧时器时代的马鹿洞“蒙自人”,3000年前的彝族祭岩神图和狩猎图崖画等等。彝族人民勤劳智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以阴阳结构为主体的彝族文字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彝族先民用这套文字记载了本民族的历史。彝族文化悠久灿烂,博大精深。从自然界生态运动盛衰规律中总结出来的彝族哲学思想认为,公母是万物之本,雌雄二性合化是万物之源。以阴阳观念为基础,通过观测日影移动总结出太阳运动规律,创制出了一年分阴阳两截,上半年阳年祭太阳神,下半年阴年祭祖,一年为365日的十月太阳历,在中国民族文化界享有盛誉。tG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红河州彝学会自1989年8月11日成立至今已走过了20年的不凡历程。在这期间,学会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在关心关注红河彝族历史文化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始终保持健康有序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二十年来,学会组织会员出版发行的各类著作近60部,发表学术文章上百万字,参与合作的论著则更多,有力的推动了红河彝学的发展 。这些成果的取得,为宣传和介绍红河彝族,弘扬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红河彝学研究已经大功告成,恰恰相反,我们的彝学研究工作才刚刚起步,所取得的成就在丰繁庞富的彝族文化中仅仅是沧海一粟。特别是在推动红河新发展和建设和谐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州的新形势下,红河彝学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任务也更加繁重。tG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学会组织建设方面,全州已有州彝学学会、红河学院彝学会、石屏县彝学会、建水县彝学会、个旧市彝学会、弥勒县彝学会、开远市彝学会、元阳县彝学会、绿春县彝学会、蒙自县彝学会、建水彝学会公安分会、建水彝学会曲江分会等12个群众团体组织,这些组织积极主动地搞好各项工作,为红河州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政治文明、社会和谐做出了许多贡献。彝学会作为红河州新社会组织的成员之一,将为红河新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tG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红河州彝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我们编印《红河彝学二十年》一书,一是为了简要介绍二十年来学会走过的历程,以示纪念;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彝学会、关注彝学学科的发展。tG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00九年十二月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所属专题:

红河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