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田野工作与彝学记录

马边彝族民歌现状调查及保护传承之思考

作者:陈练 发布时间:2023-07-05 原出处:《民族音乐》2017年1期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image.png
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边彝族地区地形上以山高、坡陡、谷深、切割为特征的大山区,主要居民为汉族、彝族和苗族,其中,彝族占约三分之一,大多聚居在马边县的西部和南部,如三河口、高卓营、沙腔、烟袁溪、大竹堡、雪口山等乡镇。马边彝族民歌保存的歌种较多,内容丰富多彩,音乐独具特色,存在的形式与人们的爱情、生活、劳动及风俗习惯密切相关。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边彝族生存的文化背景

(一)自然生态与人口

马边是四川省乐山市的一个彝族自治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小凉山地区。马边曾在1956年划归凉山彝族自治州管辖,1984年正式成立马边彝族自治县,归乐山地区管理。马边在地貌上是一个以山高、坡陡、谷深、切割大为特征的大山区,东北与西北分别与乐山市的沐川县和彝族县毗邻,东部与宜宾市的屏山县接壤,西部和南部分别与凉山彝族自治县的美姑县和雷波县交界。全县总面积为2382.93平方千米,辖2个镇,18个乡。人口18万左右,主要居民为汉族、彝族和苗族,其中,彝族占约三分之一,主要聚居在马边县的西部和南部,如三河口、高卓营、沙腔、烟袁溪、大竹堡、雪口山等乡镇。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彝族是一个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的民族。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因彝族分布辽阔,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彝语共分为六大方言区:南部方言、东部方言、北部方言、西部方言、中部方言、东南方言。马边彝语属于彝语北部方言中的“义诺语”土语,其语音与凉山语音相比,发音和词义有一定差别。马边彝族语音的舒唇和展唇的特殊语音在其他语系中比较少见。单个的字有3个声调,组成词组的时候就有4个声调。彝族历史悠久,文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彝文属于音节文字类型,一个字型代表一个音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彝文多为毕摩和统治阶级所掌握,没有普及到群众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加强了对彝文的梳理和保护,规范彝族文字,翻译和出版彝族典籍,收集了部分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民歌和格言,发展和丰富了彝族文化资料。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宗教信仰上,马边彝族多处在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阶段,鬼神观念很深,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有鬼神,他们支配人的生老病死、旦夕祸福。巫师便是能和鬼神对话的人,通过他们的巫术活动能达到人的某种愿望和帮助。马边彝族巫师有“毕摩”和“树研”两类神职人员。毕摩,由男性充当,掌管文书和主持祭祀,懂得天文地理,通晓彝文典籍,属于文明时代的宗教领袖和知识分子,是沟通人和神之间的“使者”。树研,男女都可以担任,专门击鼓跳神,从事各种巫术活动,如为民间驱鬼治病、占卜等,但不识经文,彝文水平不高,宗教地位比毕摩低。毕摩和树研都具有沟通人和鬼神的特殊能力和神秘法器,他们通过一定的仪式继承和传播了彝族文化。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生产方式

马边彝区基本是一个农业和牧业并存,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状况。长期以来,彝区社会生产力较低,农业工具简陋,耕作技术粗放,还有刀耕火种方式。大多彝族人民居住在高山地区,水田较少,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土豆、荞麦、燕麦等。马边的草地资源丰富,彝族人以养牛羊为主,兼养猪、马、鸡,均采用放牧式。牲口的喂养主要用于自家食用或各种风俗活动,如祭祀、婚礼、招待客人等,并没有形成商业交换的养殖业,因而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还处在奴隶社会阶段。社会等级制度森严,马边除了没有兹莫(土司)外,按照社会成员之间的人身权利、财产权以及血缘等分诺伙、曲诺、阿加和呷西4个等级,其中只有诺伙是奴隶主,属于统治阶级;其余为劳动者或奴隶,属于被统治阶级。在奴隶主的统治和剥削下,劳动者和奴隶生活艰难,不时激起底层奴隶的反抗,有力动摇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实行了民主改革,彝族人民当家做主,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汉族同胞共同发展了地方经济。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生活习俗

每年农历十月是马边彝族的年节。具体日期无统一规定,一般由彝族村寨的年长者或毕摩择定3天吉日为最佳年节。年节期间家家杀猪宰羊,煮酒蒸粑,串亲访友,载歌载舞,常常通宵达旦欢度新年。彝族人民崇敬先祖和老人,在年节期间,享用肉食和酒水之前要祭祀先辈灵位,孝敬长者和父母,之后全家才可食用祭品,饮酒作乐。彝族人民热情好客,凡有来客来访,必备酒肉款待,唱祝酒歌,以示尊重。彝族房屋大多建在依山傍水的高山坡,几户或几十户组成自然村寨。房屋多用土墙做壁,屋顶为杉木瓦板,即“瓦板房”,为了避风,房屋以矮小为特点。房屋一般为3间,左屋为卧室,右屋为储藏室,中屋为厨房和客厅。中屋设有火塘,塘边立三石成鼎脚,俗称“锅庄”。上置铁锅,火塘内烧柴,是全家人烤火、做饭、待客、议事、聚会的场所。彝族服饰色彩鲜艳,图案别致,刺绣精美。男女老少喜用披毡做外衣,既能白天避风雨,又能夜晚当被盖。男子上装一般为黑布右开襟紧身小袖单衣,女子上装多为黑底红边彩绣挑花的高硬领;下装,男子穿蓝布大脚长裤,女子穿黄、红、绿等分段配色的百褶裙;头饰,青年男子一般用黑布做头帕,前段有状如竹笋的“英雄结”,女子头饰考究,不同年龄、婚否、是否生子等都用不同发辫和头帕予以区别,如在女子在举行婚礼时,则将独辫梳成双辫盘于头帕上,做了母亲就去掉头帕,戴荷叶形夹层帽。彝族的传统食物有玉米、荞子、燕麦,可用来磨粉做粑或做炒面,也可用来酿酒。玉米粑粑、酸菜汤、坨坨肉(主要为仔猪肉)是彝族人民喜爱的食物,其中玉米粑粑是主食,酸菜汤是伴玉米粑粑的菜汤,坨坨肉是逢年过节、招待客人的佳肴。另外,饮酒是彝族人民最有特色的生活习惯。每户彝族都会酿制用玉米炒熟、发酵而成的“泡水酒”。喝“转转酒”是彝族人民待客、交友的重要方式。每逢客人来访或亲友聚会,大家便围坐一圈,倒一大碗酒,依次传递,边喝边聊,气氛十分融洽。主人所敬之酒,客人必饮,以表尊敬之情,如遇不能饮酒之人,以酒沾嘴唇来表达对主人的谢意。彝族的婚姻,过去实行严格的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姑舅表优先婚、买卖婚姻等制度。实行了民族改革以后,废除了旧的婚姻制度,提倡自由婚姻,妇女权利获得保护,但传统的婚姻习俗得到了沿袭。婚礼期间,婚嫁双方杀猪宰羊,宴请宾客,对歌饮酒,说唱古今,欢歌笑语,气氛异常热烈,往往通宵达旦。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歌现状调查

随着时代的发展,马边彝族地区进入城市的青年人越来越多,以受汉族文化教育为主,穿着打扮与汉族人区别不大,县城和郊区彝族人的风俗习惯逐渐汉化或表现为两种文化的交融,但仍有不少边远山区彝族老人一年四季穿着彝族传统服装,说着彝语,在儿孙的成年礼、婚礼等各种仪式上遵循着传统的风俗习惯,唱歌是这些仪式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次民间还有不少的中年彝族歌手。这些现状为民歌的传承提供了研究场合和发展的载体。因而,马边彝族民歌极具现实的研究价值。近年来,阿惹妞(情歌)、阿依牛牛(女子演唱的婚嫁歌)、阿斯牛牛(男子演唱的婚嫁歌)马边苗族芦笙舞等民歌形式已先后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整理、保护、传承彝族民歌,发展民族文化起了积极作用。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下是笔者从2013年到2016年间对马边彝族民歌种类、音乐特点、政府的保护措施及相关成果等的调查。情况如下: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民歌种类

关于民歌的分类,不同民族有自己的习惯性称谓与分类法。马边彝族人民对民歌的称谓与分类,主要从演唱场合、社会功用、表演形式、歌词内容等方面给予了概括性的称谓。归纳起来,马边彝族民歌大致有以下几种:风俗歌、山歌、情歌、叙事歌、儿歌等。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风俗歌,是指在彝族风俗仪式上所唱的歌曲。按演唱场合和实用功能可以分为婚嫁歌、丧葬歌、节日歌、祭祀歌。这类歌曲的数量最多。其中以婚嫁仪式中的歌曲为主,在现存民歌中占了一大半,内容和形式与特定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并有一定的表演程式,如婚嫁仪式中的“阿依牛牛”和“阿斯牛牛”。“阿依牛牛”是以彝族女子演唱为主的歌曲。新娘出嫁前几天,邻家或亲友中的女子会聚在即将出嫁的新娘家,陪伴新娘,直到新娘出嫁。每天夜里,姑娘们在新娘家演唱歌曲,这种形成称为“阿依牛牛”。以妇女演唱为主,可以女子对唱,也可以男女对唱。两人对唱时,一个是主唱,由声音明亮、记忆力好、歌唱能力强的人担任;另一个是复唱,基本为模仿唱,可以加深听众的记忆。“阿斯牛牛”是指彝族男子所演唱的歌曲。彝族新娘出嫁的晚上,男子会聚在新娘家里演唱,彝语又称为“卓”。演唱时分新郎和新娘两方,每一方由两个人组成,其中一个是主唱,一个是复唱。演唱的双方带有辩论、挑战性质,往往气氛热烈,众人笑声不断,演唱一直持续到分出高低,决出胜负。其次,丧葬歌、节日歌、祭祀歌都会在特定的场合演唱与之相关的内容。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情歌,彝语又称“阿惹妞”,是男女青年之间表达爱恋之情所唱的歌曲,以男子演唱为主。彝族传统实行姑表优婚的习俗,即哥哥(弟弟)的儿子和姐姐(妹妹)的女子优婚,并称为阿惹。将最小的女子称妞,因此,“阿惹妞”也常翻译成幺表妹。传统观念中,“阿惹妞”是在野外演唱的,不能在公开场合、室内及长辈面前演唱。情歌表现为彝族青年男子在采竹笋、放牛羊、山中劳作时对自己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慕之情的一种交流方式,一般由男子对女子演唱,女子可以用歌声回应,形成了男子独唱为主,男女对唱为辅的情歌演唱形式。情歌的旋律优美,感情细腻,节奏规整,内容大多与赞美姑娘的容貌、表达相思之情或同情“阿惹妞”悲惨遭遇,向往自由婚姻等有关。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山歌,是指在山野劳动或玩耍时,用于消愁解闷、抒发情怀的歌曲。节奏自由,音域较宽,旋律舒展,跳进多。内容有与放牧(牛羊)有关的,也有借景抒情,表达离别愁绪、内心苦闷等。这类歌曲并没有直接配合劳动节奏而起到统一步伐、协调劳动的作用,这是由小凉山的生产劳动方式决定的,他们以分散的个体劳动为主,没有形成集体劳动的方式。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叙事歌,是以唱史诗、历史、人物、故事为内容的歌曲。此类歌曲以叙事人物、事件为主,内容有长有短,具体而生动。音乐旋律较简单,往往以单一乐句不断重复或变化重复来适应歌词的不同。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儿歌,彝语称“伙格”,是指儿童游戏时和父母在抚育儿童的过程中所唱的歌曲。这类儿歌的内容反映了儿童的生活特性,音乐结构短小、单一,与语言结合紧密,旋律活泼、跳荡,富有儿童情趣。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上是调查中现存民歌的歌种。从民间歌手演唱的情况和曲目统计数量来看,情歌和风俗歌较多,其次是山歌、叙事歌、儿歌。民歌的演唱和存在形式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民间的风俗活动和政府举办的各种民俗表演。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歌手及音乐特点

马边彝族民间歌手大多为中老年(30~60岁为主),男性歌手和女性歌手比例接近。会唱传统民歌的歌手多为郊县和山区的农民,平时耕作劳动或山野放牧,在风俗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歌唱,没有职业歌手的性质。中年歌手大多受了汉族学校教育,能听懂和说少量彝族,会唱的歌种相对于老年歌手较少;老年歌手没受过学校教育,日常的交流几乎为彝语,会唱的歌种较多。传承方式上属于家族(家支)式传承,亲朋聚会以及各种仪式活动是他们学习和传唱民歌的主要场所。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边彝族民歌的音乐节奏是以语言节奏为基础,在一些叙事性强的歌曲中表现突出。在节拍的使用上,多采用三拍子和二拍子的混合。节奏特点为:前短后长或短长短,如××、×××、×××……有强弱倒置、前弱后强之感,这与彝族的语言表达特点有关。在收集的43首歌曲中,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有五声音阶、加变音的六声音列和带省略型的四声音列,以五声音阶的歌曲数量居多。调式上以羽调式最多,其次是徵、宫等调式,另有少数交替调式。民歌旋律的起伏不大,以自然语调的高低变化为旋律基本的走向,多使用级进音程,音调较柔美、委婉,旋律线条多数从低音开始,逐渐迂回向上,结束在低音;另一种是从高音起,旋律一直在高音区域波动,最后落在低音。马边彝族民歌曲式结构和峨边彝族民歌接近,结构较单一,歌词内容丰富且涵盖面广,往往通过一句式旋律的变化反复来适应歌词内容的不断变化。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解析调查资料

(一)前期成果

近年来,地方政府、文化部门在发展地方经济,宣传文化教育事业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多次开展民间文化普查工作,加强了对彝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宣传,编撰了极具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文字资料,对彝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相关成果。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编辑出版物方面,1989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持编写了《马边彝族自治县概况》,对全县的地理环境、历史、经济、文化等进行了概述;2004年马边彝族自治县文化馆编《马边民间文化》(第一辑),重点对彝族远古神话、语言、民俗村落、文化艺术等进行了介绍;2007年马边彝族民间文化学会和马边彝族自治县文化馆编《马边民间文化》(第一辑),整理了民间口头故事,详述了毕摩文化、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彝族民间文化现象;2014年马边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了《马边彝族自治县志》(1994~2006年),较全面记载马边彝族地区13年的历史、现状等问题,为研究彝族文化提供了参考资料。值得一提的是马边彝族文化馆副馆长、民族民间文化工作者曲比兴义,是一位富有民族自豪感、责任感的文化工作者。他不仅热衷于整理、编写彝族民族文化史料,参与研究古籍,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歌、小说等彝族作品,还多次在重大学术场合展示、宣传彝族民族文化,组织申报成功了数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并举办了各种彝族文化研讨会,以自身的不懈努力来探索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新途径,称得上是一位民族文化先驱者。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次,近年来民族音乐学者加强了对马边彝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如周翔《凉山彝族“列目丛毕”仪式及毕摩经诵音声探析——以马边彝族自治县为例》,涂江涛《马边彝族童谣研究》等论文。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另外,马边县在民族事务局、文化馆的组织下,从2008年开始每年举办免费彝语班,聘请专职彝文教师授课。学员由最初的20名发展到100多名,主要为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的群众。彝语班根据学员的彝文基础,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基础班针对没有彝语基础的学员,讲授拼音、字词、常用对话、彝文歌曲等内容;提高班针对有一定彝文基础的学员,讲授彝族的诗歌、经文、民歌等内容。这一举措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激发了中青年者对民族语言的学习热情和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同时,彝语班的开设对彝族民歌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存在问题

1.民间歌手出现断层,数量正在减少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采录民间歌手的过程中了解到,会唱彝族传统民歌的人大多在30岁以上,能唱篇幅较长,讲述民族历史、来源等叙事性内容的歌手,已是六七十以上的老年人,因而歌手已出现断层现象。这些歌手多居住在三河口、高卓营、大竹堡等彝族聚居的村寨,能听能说彝语,经常参加亲友的传统婚礼、节日、聚会等活动,对彝族民歌有较深的感情。30岁以下年轻人会唱民歌的歌手和数量非常有限。这部分青年人因成长环境已走出山区,接受了汉族语言文化教育,受现代传媒和审美的影响,已很难融入传统风俗活动的歌唱中。因而,随着老一辈彝族歌手的相继离去,民间歌手的数量正日益减少。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风俗仪式简化,歌唱环节压缩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接触各种媒介和外界的机会日益增多,传统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一些风俗仪式程序已被简化,歌唱环节压缩。如婚嫁习俗中发生的变化,家族制度的淡化,包办、买卖婚姻的减少,自由恋爱的年轻人增多,说媒、订婚中的“占卜”仪式已不是必需的程序,婚礼中新娘出嫁时唱的“哭嫁歌”也不是必经的环节,往往走走形式等等。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保护传承之思考

除地方政府前期已取得的成果外,笔者认为保护与传承民歌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加强民歌曲谱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地方政府在取得以上阶段性成果基础上,应把以下几个方面落到实处:第一,政府投放资金成立专门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各级文化部门,让他们与民间文艺组织、教育部门一同把收集、整理音乐文化的工作有效地落到实处。到目前为止,马边还没有一本全面的、正式的彝族民歌曲谱集。第二,在收集民歌之前,文化部门应该对各乡镇的民间歌手做一个全面普查,对那些年事已高、身怀绝技的老艺人要重点保护,及时收录他们的演唱曲目,因为在他们的歌声中更能体现出民歌原有的风貌。第三,在收集民歌时,工作人员不仅要进行书面的记录、整理,还要重视录音、录像工作,并及时存档,以便以后梳理、研究。第四,在人员组织上,除了文化部门之外,还可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爱好者自觉参与到收集民歌的队伍中来。如笔者在调查中接触了一位酷爱彝族民歌的音乐教师,他不仅能演唱民歌,还能根据民歌素材自己创编歌曲。据他自己说,他收集了上百首的民歌,平时也教自己的学生演唱,但主要是用于业余的音乐创作(这纯属个人的音乐爱好)。如果政府能给予像他这样的人以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将会有更多教师或音乐爱好者参与到民歌的收集、宣传工作中,同时也为保护和发展地方音乐提供一些思路。第五,收集、整理出来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应该编辑出版。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部、国家民委等的号召下,各地音乐学者和专家都积极投入到了民歌集成的收集、整理和编辑工作中。在马边地区,彝族文化工作者采录了5首民歌选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但因各种原因文化馆并没有保留原始民歌的采访记录和录音资料,也没有出版与其相关的刊物。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民间力量参与保护

政府并非保护民间音乐文化的唯一力量,民间组织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同样是有力的措施。只有调动起社会各界的主动性,保护和传承音乐文化的途径和意义才更深远。比如彝族村寨的那些记忆着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宗教信仰、风俗礼仪等的“长者”,他们往往能说会唱,在长大的叙事歌曲中颂扬祖先、讲述历史传说、宣扬伦理道德、规范仪式仪规等,以他们的学识和影响力,可以起到“复活”民族文化的功用。其次是彝族“毕摩”的作用不容忽视。毕摩是彝族民间宗教仪式活动中沟通神、鬼、人的中介,他们掌握和通晓彝文典籍,通过念诵经文的仪式活动,充当与鬼神、祖先之间的调解人,为人们逢凶化吉、祈求平安。可以说毕摩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对彝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贡献,发挥他们的民间社会作用是传承民歌的一条有利途径。另外,可以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成立民间学术研究团体,定期开展专题活动,举办普及性音乐文化讲座,一方面可使当地的专业音乐者或音乐爱好者参与到音乐艺术的研究中,另一方面可使广大的青年接受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以传承和发展民歌。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以高校培养专门人才和基础教育保证彝族民歌的传承发展

一方面,政府可以与当地高校音乐院校联合培养专门的民族音乐人才。政府精心选拔艺术人才,投放一定的资金,与具备民族文化研究条件的高校联合培养彝族人才,并在进修科目上严格把关,如设置考查民族语言、历史、民俗、民歌等和民族音乐相关的学科。学员结业后政府组织专业人员考核,合格以后文化部门可以长期聘用。这样有目的、有针对性并有保障地培养人才,才能长久地开展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另一方面,在本地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增加彝族民歌的教学内容。教育主管部门将彝族民间音乐进入课堂纳入中小学教育管理范畴,并组织好音乐专家编写音乐教材,使本土音乐进入课堂。学校鼓励音乐教师深入民间采风,做好音像、文字记录,充实本土音乐教材内容。教师采风既能提高教师音乐实践能力,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措施,并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传承和长期的发展为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邀请演唱经验丰富的民间歌手进入课堂,亲自为学生讲解、教唱民歌,加强民族音乐的原生态传承。84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注:本文系四川多元文化研究中心2015年科研项目,编号:DYWH1509
参考文献:
[1] 马边彝族自治县概况[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
[2] 马边民间文化[M].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文化馆编,2004.
[3] 曾令士.彝族音乐论文集[G].四川:凉山州文化局,1991.
[4] 巴莫阿依嫫等编.彝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1992.
[5] 田耀农.陕北礼俗音乐的考察与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6] 管建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 阿牛史日,吉郎伍野.凉山毕摩[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原载:《民族音乐》2017年1期;文稿来源:参考网。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