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婺故地三台山彝族摩崖石刻
三台山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及禄劝县的交界处,这里是彝族罗婺部遗址。崇山峻岭,峭壁悬岩,密林丰草,羊肠一径迂回而上山顶,路径全为石板铺:山顶平宽,郁郁葱葱,可容千军万马,险峻难攻易守,原为罗婺部后裔凤氏土司筑城屯兵之地,现留有遗迹。这条古道是通往金沙江,沟通四川与云南的一条千年古道。
就在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入”的凤氏土司遗迹的盘山通道上,屹立着一块巨石。巨石拔地而起,刻着两位天王像,右边是“大圣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左边是“大圣北方多闻天王”。这是一件未完成的古代艺术珍品;它反映了彝族罗婺部落的盛衰,是研究彝族文化艺术及历史的珍贵史料,又是彝族、藏族和汉族文化交流往来的见证;对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史、佛教史和美术史提供了直观的实物资料。石像雄伟浑厚,形体简炼概括,线条洗练流畅。
左边雕像:大圣北方多闻天王
右边雕像:大圣摩诃迦罗大黑天神
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佛经称帝释的外将,住须弥山四边,各护一方,因此也叫护世四天王。即东方天王多罗咤(治国王),南方天王毗琉璃(增长主),西方天王毗留博叉(杂语主),北方天王毗沙门(多闻主)。四天王中北方天王占有重要地位,唐代祀为军神,一律作武士形像,头戴盔,身贯甲,手持戟耗塔,足踏魔鬼之状。相传北方天王因保卫如来佛的道场,听经甚多,见闻广博称之为多闻天王。由此可见,奉祀北方天王甚为远古。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在《佛学大辞典》里这样记述: “大黑天(天名),梵语“摩诃迦罗”(Mahakaia),藏语称“玛啥噶啦”,佛教密宗护法禅之一。译为大黑天、大黑神或译为大时。密教谓为大日如来因降伏恶魔示现忿怒药义主之形者,或有一面八臂。或有三面六臂。系入之髑髅以为璎珞。可畏之相也。故古来以为军神而祀之。现今印度称其女体为迦梨。以为大自在天之后妃,而盛祀之。新译仁王经护国品曰: “昔天罗国王有一太子名曰班足。登王位时有外道师名为善施。与王灌顶。乃令班足取千头王以祀琢间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同良贲疏曰:“言琢间者所住处也,言摩诃者此翻为大。言迦罗者此云黑天也,上句梵语,下句唐言,大黑天神斗神也,苦祀彼神增其威德举事皆胜,故向祀也。”据云;大黑天为战神,礼祀此神,可增威德,举事能胜。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入我国后,对我国各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思想意识、风俗习惯以及文化艺术等领域都有影响。南诏时期的《德化碑》说:“开兰教,宾四门。”三教首称佛教。云南佛法又以密宗为盛。郭文《重修玉案山筇竹禅寺记》谓:元初以前,滇人所奉为密教。公元七世纪间,中印度阿拶哩(一作阿咤力)师赞陀崛多由摩揭陀来南诏传播密教,受到南诏王细奴逻的崇敬,开建五密坛场,弘瑜伽法,时称为“南诏七师”。
梵僧李成属和弟子禅和子,子九世纪间由中印度至大理一带游化。佛教密宗在云南广泛传播,由于此宗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相应)而获得悉地(成就)。
武定为罗婺部落所居地。罗婺部是东爨乌蛮躬后裔,以远祖名字为部落名,是生活在滇池附近的土著民族。段思平借鸟蛮三十七部的兵力,灭了杨氏,主南诏政权。罗婺部雄冠三十七部。阿而被段氏举为罗婺部长。忽必烈远征云南,罗婺部降顺,授命为北路土官总管。传位于安慈,以功授武德将军,赐龙虎符金牌,兼云南行省参政,其孙弄积以功升亚中大夫,兼管八百司元帅!此时的罗婺部在滇势益大然,与蒙古族在滇的赛典赤争辉。明朝,阿英被朝廷赐姓凤氏,为云南布政司左参政兼土知府。嘉靖、万历年间,凤赣文、凤继祖、风阿克等相继反明,被明朝调云、贵、川、湖官军,四镇土汉官军围剿,三台山风家城被毁。新纂云南通志所记: “东山寨,即三台山也,官军围之,兵锋笋束行阵,篦密飞鸟不过,瞧螟不通……。”嘉靖四十五年巡抚吕光洵请改设流官,从此凤氏土官衰微不堪。
两尊造像间的刻字:奉为施主三遍坦绰口口长口口信男女口
以军神、战神的北方多闻天王和大黑天神为自己的信仰,正是南诏时期的一个重要交化特征。此时的罗婺部,势力雄厚,于三台山摩崖造了天王像。摩崖两尊造像间,上方刻着一帧题记: “奉为施主三遍坦绰口口长口口信男女口。”据方国瑜先生的考证,南诏、大理时期,凡称坦绰、布燮、久赞、彦责,品位较高,清平官多领此诸号。清平官为宰辅,是南诏大理时期决策的重臣。从题记上看,监造人是南诏时期的重臣,又从右方大圣摩诃逝罗大黑天神的字迹来看,摩诃迦即梵语mahakala的译音,意为大时,大理国用之。据正德《云南志》卷二云南府古迹载:“官渡区中有古碑,相传蒙摩诃嵯与三十七部会盟时立。刀摩诃罗嵯( uaharaia)意为大王。《元史·宪宗记》:“六年,云南酉长麾合罗嵯来觐。”大理国张胜画卷有摩诃罗嵯为王号。可见大理王自称摩诃罗嵯。从摩崖的题记“坦绰””官职及天王像的题款“摩诃迦罗”,可以断言摩崖属唐、宋时盛行于南诏时期的造像。又从三十七部的社会历史来看,段思平孙素顺为大理王之明政三年,宋开宝四年(公元九七一年),与三十七部会盟于石头城(今曲靖市)刻石纪事。这是大理国在三十七部区域耀武扬威的一次,凭武力摄服三十七部,加强对爨部的统治。宋政和元年(公元一一一一年),三十七蛮部叛,高氏泰明讨平之。宋宣和元年(公元一一一九年)三十七部复叛,大理国统治爨期,遭到三十七部的不断反抗,摩崖就是大理在雄冠三十七部的罗婺部古道城堡前雕刻两天王像,以显示其军威,未能刻完可能跟三十七部的不断反抗有关。
风家城入山通道上的摩崖,无论是南诏所立,或是罗婺部落本身所建,它都是雕刻于罗婺部鼎盛的唐代。这个时期“上祀天神,下镇鬼怪,中兴人宅。”其未雕刻完,是因罗婺部的不断反抗,或是凤氏衰退而未完成,但它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彝族古代雕刻艺术形像,这座摩崖的北方天王和大黑天神石刻造像和云南境内留存的天王造像其风格有相似之处又有其独自的特点。
从雕像周遭刻印来看,雕刻未能完工。
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城西金华山一巨石上,雕有北方毗沙天王,像高4.63米,身躯高大,形象魁伟,头戴宝冠,双目斜上满开,炯炯有神,高鼻阔嘴,上身微向后仰,腰部曲斜,右手执三尖戟,左手上举托一小塔。薄肉雕,线条流畅,为唐代常见的处理手法,石刻应是南诏中期的作品。
剑川县石钟山石窟第十三号窟北方天王石刻,像高2.40米,身材魁梧,头戴宝冠,双目圆睁,巨鼻阔口,身后饰火焰纹背光,身着甲胄,衣褶重叠,帔帛飘扬,腰部曲斜,右手执三戟叉,左手上举托一小塔,足着靴,左足踏夜叉罗刹。有“天启十一年”题记一通。
昆明市古幢公园内大理国经幢上雕有四天王,其中北方天王通高1.45米,像高1.24米,直立,形象威武雄壮,头带宝冠,冠中饰一迦楼罗,双目斜上,圆睁,身披甲胄,右手屈肘于胸前,托一小塔,左手执戟,足着芒鞋,脚下雕三夜叉,两足踏于欢喜天的左右掌心,其左为毗蓝婆女天,右为毗蓝婆神王。深浮雕,比例适中,线条精细,造型优美。经幢上刻有《大理国佛弟子议事布燮袁豆光敬造佛顶尊胜宝幢记》。
彝族摩崖位于三台山顶峰入出口的绝壁上,这里峰崖崇峻,山箐深渊。罗婺部筑城于三台山,从二龙山脚至三台山顶峰砌石为阶,近二十余里,石板路沿山梁曲曲折折伸入高高耸立的三台山主峰,路两旁绝璧叠嶂,入山口如斧削。罗婺部依山建造的城堡遗迹,朝迎淡淡抹过山间的云雾,晚送点染顶峰的落日余辉,遇到阴天,这里一团灰雾,山峦忽隐忽现,淡青色的云雾患蕺着无数遭金光;晴室万里时,突兀的峰峦,苍苍郁郁的青松、各色杜鹃、马樱花、山茶染尽天际,颇为壮观。山间坐落着一丛丛,一排排的青色彝山寨及半坡间的赭红色9的苗家村寨。摩崖在这峰崖屏嶂中,显得格外雄伟神秘。当地民族称摩崖为“石门”,天王像为“石大人”。传说“石大人’’对面的屏崖上有对“石鼓”,有“石入对石鼓,黄金万万五”的民谚。
三台山的彝族摩崖通高9.35米,右边的“大圣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像高4。52米,身躯威武雄壮,方面,浓眉,葫须满腮,露腿,跣足,肩伸四臂,右前手持戟,右后手垂下握佛珠一串;左前手屈肘子胸前,左后手阴刻托塔。身上斜挂一串骷髅,线条简炼流畅,比例适中,衣褶洗练飘扬,腹前作结。人体下部突出,采用高浮雕的手法,越往上去浮雕越浅,表现了自然后仰的动态。左边的“大圣北方多闻天王”,像高3.06米,双目圆睁斜上,高鼻阔嘴,头戴宝冠,耳佩璎珞,身着甲胄,形象魁伟,裳裙翻动,线条疏密有致,腰部曲斜,右手持戟,左手叉腰。右足踏一兽,狮头水牛角,两角之间有一骷髅,狮头下又一骷髅。天王造像的造型风格,骷髅等饰物的装饰和纹样,使人不能不追溯其源头——西藏佛教密宗的影响,横眉怒目,造型简炼,面孔较宽,躯干粗壮结实.表现出男性的刚毅、威严和勇猛。从大黑天神的面型看,似乎是彝族形象(如图),服饰穿着佩带的饰物完全以罗婺部的民俗吻合。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使外来的佛教艺术植根于民族的土壤里,刻画了一位勇敢善战的彝族古代将士的真实面貌。从下面的狮头水牛角来看,那昂扬的神态,活灵活现,可以看出与中原“龙门石窟一0二·六狮洞”护法狮子神异形象颇有相似之处。(六狮洞为北魏明帝时期造。)彝族摩崖上的狮头与水牛角的变形图形,应当是彝族人民对两种崇拜物的熔合。狮子的雕刻形象是我国劳动人民按照猛兽来造型,在汉族中深为人民所喜爱,被视为辟邪吉祥的“灵兽”。 因此盛行于汉朝和南北朝时期的“狮子”,也被人们想象为有翅翼,加上短角,人们多以无角及双角者呼为“避邪”,一角者称为“天禄”或“麒麟”。牛是彝族的一个崇拜物,三台山的彝族摩崖上的狮头牛角变形雕刻,是罗婆部对狮与牛崇拜的神奇化的艺术表现,大黑天神的造像是按照彝族的形像来塑造,这座摩崖是彝族摩崖造像。三台山风家城遗迹的宏伟壮观,摩崖的气势雄伟,雕琢精湛的天王造像,象征了罗婺部的强盛。两个天王造像互相关联,整块基石构图饱满严谨,高浮雕及浅浮雕互相配合运用,再因为未雕刻完成,可以看出钢钻勾勒出的单线、双线、夔纹、重环纹、云纹、花纹、卷草纹各种纹样布局,有疏有密,有的运线一气呵成,有的从容遵劲,充分表现了“以线画体”、“以体托线”、“体线并重”的传统雕刻的艺术特色。正因为是未完成品,才使我们了解古代雕塑家的思路及高超的艺术技能。
三台山的彝族摩崖石刻造像,确切开凿年代,虽无定论,石像的蓝本来源于何处。但从铭文,题记,造像本身,联系着云南彝族先民罗婺部落昀史料,这座彝族摩崖的造像与云南境内的剑川、晋宁县的摩崖天王像,昆明市的地藏寺经幢上天王像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这些雕刻表现了盛唐时代的艺术凤格,又一次证实了中原汉族地区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亲密的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这座彝族摩崖应是南诏时期的作品。
三台山成为当地民族的骄傲,此山视为罗婺部落的象征。直至今日每逢旧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这里就举行盛大活动,在风家城遗迹跑马场上举行斗牛、赛马、摔跤、对歌等活动。人们杀鸡祭祀彝族摩崖,将鸡毛贴一片在摩崖上,然后招朋呼友,喝着米酒,随着扣人心弦的弦子声跳脚,共祝安康幸福。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