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香夫人研究:大节千秋功万里——奢香业绩考评
奢香是明代著名女政治家、水西彝族的杰出领袖,在支持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促进贵州经济文化发展方面起过巨大作用。1996年恰逢她逝世600周年,岁月沧桑,明清及当代的相关记述中也有一些舛错之处。所以,笔者特撰此文,以纪念这位非凡的女性,并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部人犹自说奢香
据1991年出版的贵州省《毕节地区志人物志》载,奢香为“彝族,名舍兹,四川古蔺人。”“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奢香生于蔺州宣抚使奢氏豪门。明洪武八年(1375年)奢香年14,与贵州宣慰使陇赞阿期(霭翠)结婚。”元至正二十年为1360年。
奢香的先祖属远古彝族“六祖分支”中慕雅卧即恒部。在云南彝族古籍《裴妥梅妮——苏嫫(祖神源流)》中,有“撒氏奢香”一篇,专叙亥部早期历史。而据《西南彝志(5~6卷)》记,在恒部第8世恒雅妥之后,有一分支在首领德额绯率领下迁徙,从云南进入贵州的威宁、赫章、毕节等地,再过赤水河到四川古蔺、叙永一带,建立地方政权,控制了川南的广大地域,此即彝族历史上的“扯勒部”。
扯勒部政权自唐、宋就见于汉文记载。在元代先后被称为西南番总管府、永宁路、永宁宣抚司。永宁彝族地方政权对明朝统一西南表示出坚定的支持态度。《明史四川土司传》记:“洪武四年(1371年)平蜀,永宁内附,置永宁卫。”朱元璋对扼由川入黔、滇咽喉的永宁也越来越重视,《明太祖洪武实录》卷94、96载,在洪武七年、八年,先后“改永宁等处军民安抚司为宣抚司,秩正三品”。正“月甲子,升四川永宁长官司为永宁宣抚司。以土酋禄照为宣抚司使。”奢香就是在此背景下南嫁贵州的。霭翠的先人是六祖中慕齐齐即默部。慕齐齐的20代孙勿阿纳为东汉光武帝时人,他带领部族从山滇东北向东发展,成为开基贵州的第一代君主,在相关汉文史志和彝文文献《文丛刻治国论》中记有他的事迹。勿阿纳再传5代到妥阿哲,正值诸葛亮南征,他率众为大军运粮通道,被封为罗甸国君。刻有蜀汉“建兴丙午年”年号,被收入《彝文金石图录(第一辑)》的《妥阿哲纪功碑》即记录这段史事。在汉文史籍中,称妥阿哲为济火或火济;济济火。
默部后裔这支政权延续至元代,先后被名为顺元路宣抚司、亦奚不薛(蒙语“水西”)宣抚司、亦奚不薛总管府、八番顺元沿边宣慰使司等。据《大定府志安氏谱》载,霭翠为慕齐齐后第66代君长。他于元末承袭顺元路宣抚使、八番顺沿边宣慰使。面对元、明交替的复杂局面,霭翠亦审时度势,主动归顺明朝,支持大一统。
《皇明大事记》卷50记,洪武四年,“是年,仕元四川行省左丞兼顺元路正宣抚使、水西火济之裔霭翠,与副宣慰使宋钦(一称宋蒙古歹)归附。改顺元路宣慰司为贵州宣慰司,赐霭翠安姓,授霭翠、宋钦原官世袭,各统其所部。命筑贵阳省城,城北即宣慰旧城,霭翠居水西,领罗夷四十八部,每部以头目主之。”
在得到明政府认可之后,霭翠等即前往南京朝拜。《明太祖洪武实录》卷71载,洪武五年正月,故宣慰使郑彦文及土官宣慰使霭翠、叔禹党、宣慰宋蒙古歹并男思忠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诏赐文绮袭衣各有差,彦文等皆仍旧职,宋蒙古歹、霭翠,并世袭贵州宣慰使如故。“旋授霭翠广威将军,诰命子孙世袭。”洪武六年八月,朱元璋发布诏令,肯定了霭翠在各地方民族政权的首领地位。见于《明太祖洪武实录》卷84,“诏贵州宣慰使霭翠位居各宣慰之上。”
水西意指鸭池以西,贵州宣慰司的辖地实际还包括今贵阳、龙里、贵定、修文、开阳等在内的水东地域。《大定府志》云:“安氏从前所设的四十八目,在府亲辖境内者十有五,在府及东者三十有二。”《寰宇通志》总结:“贵州宣慰司,东至龙里卫界五十里,西至四川乌撒府界九百五十里,南至广西泗城洲界二百五十里,北至四川播州宣慰司界二百五十里。”如此广阔的地域及地理位置,决定了贵州宣慰司重要的经济、政治、战略地位。
水西、永宁的归附,不仅使明政府兵不刃血地控制了方圆数千里的山川土地,还洞开了盘踞在云南元朝残余势力的门户,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对于当地各族群众而言,则免除了一场兵之燹灾,保证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霭翠开启这项事业,而艰巨的实施则由奢香承担起来。她为之身体力行,留下无数感人的事迹,代代口碑于民众之中。清初黔西学政余上泗有感于此,作竹枝词云:“风岩济火旧岩疆,礼乐千村变卉棠。际得承平遗事远,部人犹自说奢香。”
二、女官恰英举 万里朝天子
奢香入水西后,逼于形势,很快开始参与筹划政事。因此,周洪谟的《安氏家传序》在介绍霭翠时说:“其妻奢香聪慧过人,辅助于内。”《明史贵州土司传》载,洪武十四年,“时霭翠已死,妻奢香代袭。”此时霭翠尚在,但因健康原因,奢香已开始主政。
因此,洪武十五年二月朱元璋令傅友德等土官入朝时特意点到了奢香。《明太祖洪武实录》卷142录:“自云南捷报至,朕念将军久劳在外,但乌撒、乌蒙、东川、芒部土酋当悉送入朝,盖虑大军既回,诸蛮仍复啸聚,符到之日,不限岁月,一一送来,霭翠夫妇亦如之。”
应此诏令,一个月后,即洪武十二年闰二月,霭翠即抵南京朝拜。《明太祖洪武实录》卷143记:“贵州宣慰使霭翠来朝,贡马二十七匹及毡、衫、环刀等物。诏赐霭翠衣帽及从者衣服、钞锭,既还,复加赐衣、钞。”笔者认为,奢香也参加了这次朝拜活动。一是诏令中点了名,没有不去之理。二是《国榷》卷7记同年十一月,“普定军民知府者额来朝,上手作诰赐之。”
“者额能读汉书,拜为知府;奢香入觐金陵,封为夫人。”封为夫人当是二月觐见时事。明代只有一品二品官员之妻才封夫人称号,规格已相当高。
至于霭翠的去世时间,有几种不同说法。如《明吏》为洪武十四年;《具兰考历代世系考》为洪武十九年:“是年,贵州宣慰使司宣慰使霭翠死。其妻奢香循例赴阙,替袭夫职。”《大定县志前事志》则因袭《大定府志》的记载,洪武二十一年(1388),“其年,霭翠死,香摄职。”“是岁,贵州宣慰使霭翠卒。摄贵州宣慰使奢香贡马。”
笔者认为当以洪武二十一年底为准。因为《明实录》中多次记载下洪武十九年后以霭翠名义的进贡活动。最后两次为:《明太祖洪武实录》卷191记,二十一年六月,“日西(疑水西)宣慰使霭晖(疑霭翠)、贵州宣慰使宋斌等遣使来贡马。赐钞有差。”《明太祖洪武实录》卷193,“贵州宣慰使霭翠以蠲其逋阻,上表谢恩,贡马。”再往后则开始使用奢香的名义,《明太洪武实录》卷195录,洪武二十二年三月,“贵州宣慰使霭翠妻奢香遣把事阿白等进马。”
奢香参与主政后不久,明军就开始大举征讨控制着云南的元梁王。奢香与霭翠即面临着在明政府对自己极不信任、明廷大军从东、北两面过境的情况下,做到保境安民、支持国家统一。《万历(贵州通志)》卷23记,洪武十四年,“是年,明将征讨云南,师次沅州,霭翠命总管陇约迎至镇远,通道积粮以候,大军即至,百蛮悦服。霭翠备马一万匹、米一万石、毡一万领、刀弩、牛羊各一万,以助军资。兰玉、傅友德甚喜,度本司地方道路,开设十一驿、四巡检司而去”霭翠、奢香此举甚为得当,不仅以实际行动有力地支持了明军西征,还得到了明军主帅的理解和同情,因此一年之后傅友德等人竟然没有执行朱元璋杀水西的旨意。同年,胡海洋率明军五万由永宁向乌撒进军,在途中赤水河的对抗战中,水西也保守中立,没有介入。
洪武十五年即1382年初,在消灭了元梁王势力之后,明政府即着手建立军事网点,加强对水西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控制。《明太祖洪武实录》卷141记,当年正月,即下令“置贵州都指挥使司,令平凉候费聚、汝南候梅思祖署都司事。置云南左、右、前、后、普定、黄平、建昌、东川、乌撒、普安、水西、乌蒙、芒部、尾洒一十四卫指挥使司。”几天后朱元璋再次强调:“其乌撒、乌蒙、东川、芒部、建昌之地,更宜约束其酋长,留兵守御,禁其民毋挟兵刃。至如霭翠辈不尽服之,虽有云南,亦难守也。”
依照上述明廷命令,如《大定府志·水西安氏本末》记:“十五年三月,征南将军傅友德使安陆候吴复,筑城于水西之郭张,命曰:‘水西城’。”此水西城位于今黔西县城,是当时水西的腹心战略要地。
四月,相当于今黔西北、滇东北地域的乌撒、东川、芒部彝族地方政权开始武装反对明军。在《明太祖洪武实录》卷144中朱元璋命令傅友德、兰玉、沐英:“且留大军屯聚,荡除乌撒、芒部等蛮,戮其酋长,使之畏威,方可分兵守御。”而《国榷》卷7载,六月,朱元璋再令傅友德等人,“使军都督合往攻杀,令诸蛮畏服。”
于是,明军开始大肆杀戮。《明太祖洪武实录》卷146记,七月,“征南将军颍川候傅友德右副将军平西候沐英进兵击乌撒,大败其众,斩首三万余级,获马、牛、羊以万计。余众悉遁,复遣兵捕击之。”
在对乌撒围剿时,朱元璋对其东临水西也怀有高度戒心。《国榷》卷7录,六月,他亲自下令:“可留兵四百守水西城,观霭翠动静。普定留兵亦如之。西军合势,攻乌撒诸蛮。食美银。”水西城、普定距乌撒都在500里以上,所谓攻乌撒诸蛮,只能是抢掠当地各族群众。
朱元璋毕竟是一位汉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加之他坐镇南京、遥控指挥。在乌撒围剿后一个月,即提出了剿杀水西的计划。据《国榷》卷7记,八月,朱元璋敕傅友德等人,“可赤水、毕节、七星关各立一卫,又立一卫于黑张以南、瓦店以北。分布守定,声势相犄。水西霭翠,用十万军尽蹂躏之。此等料度,皆我坐算,可行与否,军中听便。”新设的4卫与前设的水西等卫,对整个水西形成包围穿插之势,然后再以大兵围剿,这是朱元璋的本意。谈迁《国榷》中的史料,一般认为最为可信,可是在官修的《明实录》中,却将上述朱元璋的话“分布守定,声势相犄。水西霭翠,用十军尽蹂躏之。”改为“如此分布,则云南道路往来无碍矣。霭翠之地,必以十万众乃可定也。”字数变动不多,却掩盖住杀机,失去历史本来面目。
十月,朱元璋重申剿水西的计划。见《国榷》卷7:“敕傅友德等:乌撒若平,便趋芒部。即平芒部,乌蒙、东川脱今来归,且权待之。莫责其虚实,先调军剿毋役、西蒲等处,然后复往下之,最后乃下水西。”
傅友德等部明军最终没能对水西开战,应由多种原因产生作用。如朱元璋的敕令中尚有“可行与否,军中听便”的余地;水西这支强大的生力军使已连续长期作战的明军不敢轻动;水西是明军进军云南的后方通道和粮草供给地,如果反目为仇,后果不堪设想,前方的明军统帅知道霭翠、奢香是真诚归附,支持一统。
奢香、霭翠则以冷静的心态化解矛盾。他们严格约束部属,对明军的小规模骚扰采取克制态度;允许明军设卫、通驿道;供应明军大批粮草军需,从《大定府志》、《明实录》中可知,每年纳粮八万石,超过平时负担能力的4倍以上;入朝陈情,洪武十五年二月霭翠、奢香入朝,四月刘淑贞(宋钦妻)入朝。《大定府志·水西安氏本末》云:“十六年,淑贞再入朝。霭翠已老,遣其妻奢香率土酋十五人随淑贞贡方物及马,太祖大悦,亦赐文绮、织锦及金环、秀衣诸物。”看来奢香、刘淑贞此行很有成效,终于求得理解,软化了朱元璋的态度。总算化干戈为玉帛,使水西免除了一场战争灾难。
三、居然巾帼丈夫雄
在奢香单独主政后不久,就遇上了更大的考验,即明军都督马煜激变事。奢香则大智大勇消边患,显示出杰出政治家的胆略。其事详见于《大定府志·水西安氏本末》:
洪武十六年,“都督马煜为贵州都指挥使,役使官兵开普定驿传,素恶香傲,又思尽灭诸罗,代以流官,苦无间。会香为他罗所讦,煜欲辱香激诸罗怒,俟其反而后加之兵。乃檄香对簿,香己不胜其辱,煜又叱壮士裸香衣而笞其背。香怒甚,折所服革带,誓以必报。四十八部诸罗,咸集香军门,戛颡愿尽死力助香反。香曰:‘反非吾愿,且反,则歹得借天兵以临我,中歹计矣!我之所以报歹者,别有在也。’‘歹’者,夷语斥人之词。香乃谋之淑贞,淑贞曰:‘曷见上诉之乎?’曰:‘诉则何以除歹?’淑贞曰:‘上之所以重煜者,以能开邮传,恢边境耳。今四川道梗,汝能为上开思南、镇远、陇耸、羊场诸道,以达于川,上方倚之不暇,何惜区区启边衅之一夫耶?’香曰:‘善。’邀淑贞,使先行。十七年,淑贞为走诉京师。上召问,并使入宫见淑妃,赐以骑、钞,命归招香。香闻命,即与助率各部把事入贡。具言煜激变诸罗欲反状。上遽曰:‘吾固知此奴妄,微若言,几败乃公事。’又曰:‘汝诚苦马都督,吾为除之,然汝何以报我?’香叩头曰:‘愿世世戢诸罗,令不敢为乱。’上曰:‘此汝常职,何云报也?’香曰:‘贵州东北有间道可通四川,梗塞未治,愿刊山通险,世给驿使往来。上许之,谓淑妃曰:‘煜虽无他肠,然何惜罪一人以安一方也?’乃召煜,数其罪而下之狱,欲杀之,赐香锦绮、珠翠、如意冠、金环、袭衣,遣之归,而责其开道。己而诸臣言煜无罪,遂释之。”。
在《明史》、《贵州通志》、《行边记闻》、《黔志》、《黔书》、《续黔书》、《滇志》、《黔西州志》等史籍中都有关于该事件的记载。
不同史料对事件发生的年代亦众说不一。方国瑜先生在《彝族史稿》中认为他说“并不可信”,“当以《安氏家传》所说为正。”《安氏家传》记时为洪武二十二年。
笔者考证了《明实录》的记载,看来方先生此断有误。从《明太祖洪武实录》卷156记录中显示,自洪武十六年(1383年)九月十八至二十五日不到10天的时间,贵州宣慰司3次朝供、入朝,情况极不寻常:
九月十八,“贵州宣慰使霭翠、宋诚,永宁宣抚使禄照,乌撒知府卜实及东川、乌蒙、芒部、普安、仁德、曲靖、普定等知府各献马。”
九月二十二,“贵州宣慰司同知沙溪、普安军民府土酋实恭、越州土酋阿资、贵州土酋陇珠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诏各赐织锦、文骑及衣服、帽、带、靴、袜、钞锭有差。”
九月二十五,“贵州宣慰使宋诚母刘氏淑贞,普定知府者额妻适约来朝。诏赐绮钞。”
由于马煜肆意起衅、步步紧逼,才有了这3次紧锣密鼓的入朝活动。前两次是水西及周边民族地方政权首领集体向中央王朝表示和平意愿。第3次乃刘淑贞由适约陪同为奢香走诉京师。
在此基础上,洪武十七年二月初七,《明太祖洪武实录》卷159载,“普定知府者额来朝,贡方物。诏赐绮、帛、钞有差。贵州宣慰使霭翠妻奢香率所部土酋来朝,贡方物,诏赐文锦、绮、帛及珠翠、如意冠、金环、文绮袭衣。”此即《大定府志》中述奢香向朱元璋面控马煜罪状事。
至于洪武二十二年,贵州宣慰司仅见一次朝供活动。十一月,“云南水西土官奢香遣使进马。赐其使人、把事、通事钞有差。”引《明太祖洪武实录》卷198。马煜,亦记为马烨、马炜。此人民族偏见颇深,残酷镇压各族人民,被贵州、川南百姓称为“阎王”,可见于《黔记》、《滇志》。如《滇志·旅途志》记,明代川南纳溪至大洲驿途中有“马阎王七空桥”,并解释:
“马阎王,即马烨。烨镇黔,果于杀戮,诸罗惮之,故云。”于某些文献中,云朱元璋在受诉于奢香后将马烨问斩,此说属讹传。老谋深算的朱元璋不会自戕鹰犬,他只是暂时将马烨调换以息事端、平民愤,而数年后又任其为贵州都指挥同知。《国榷》卷9记,洪武二十四年正月,“以贵州都指挥同知马烨治永宁至曲靖驿道。”《明太祖洪武实录》卷211载,同年八月,置永宁至沾益州邮传四十八。贵州都指挥同知马烨巡示所置邮传未有邮卒,请以谪戍军士应役,每十铺置百户一人总之,就屯田自给。从之。这两则史料可以印证马烨的复出。奢香的胜诉,除刘淑贞与众土官相助外,从《安氏家传序》看来,还得力于另外一位官员:“时侍郎郑彦文在贵州公干,奢香窃路告,侍郎以其事闻,朝廷遣使取烨回。仍宣奢香赴京朝见,太祖皇帝悦,命内臣引入内宫见太后,蒙赐珠冠银花金带及彩段。进晏、封贤德夫人以归。”郑彦文在元末明初就仕于贵州,与霭翠共事多年,并一同归附明朝。他对边土民情了解较深,主动为奢香道不平是可能的。
当然,这次斗争的胜利,关键还在于奢香的作用。她以大局为重忍辱负重,谋处得当,又一次使水西和周边川、滇、黔广大民族区域避免了战祸。这就是她的成功之处,而不在于是否诛马烨而雪恨。
为此,清代文人赞不绝口。如张琚的《奢香驿》:“谁激诸罗变,贪边讵有功。君王自长策,女子亦英雄。九驿邮初置,三巴路已通。夜郎今自小,不待问唐蒙。”
又如陈匡安的《水西杂咏》:“君门万里献奇功,蜀道崎岖九驿通。不道蛮荒一苗女,居然巾帼丈夫雄。”
四、一抔人拜土留香
奢香在1384年南京胜诉后的当年,即在贵州境内发动并领导了大规模的修路运动。《明史,贵州土司传》记,“香遂开偏桥(施秉)、水东(开阳)以达乌蒙(昭通)、乌撒(威宁)及容山(湄潭)、草堂(瓮安)诸境。立龙场(修文)九驿。”龙场九驿一般认为是龙场、六广(修文六广)、谷里(黔西谷里)、水西(黔西)、奢香(大方大渡河桥)、金鸡(大方小屯石墙院)、阁雅(大方响水小阁雅)、归化(大方归化)、毕节(毕节城关)。有的则有威清(清镇)而无毕节。在此之前,明政府曾多次发布敕令,要求修筑到云南的通道,设置驿站,以巩固西南疆域。这项重大工程,自从消灭元梁王势力之后,拖延了三年没有结果,终于经奢香之手启动并得以完成。
在明末刘文征的《滇志旅途志》中,详细记载了当时出入云南的两条通道。
其一为“普安入黔旧路”,从云南经贵州到湖南。沿途主要亭驿有:云南治城、板桥、杨林、易龙、马龙、南宁、白水、平夷、亦资孔、普安州、新兴、安南、查城、关岭、安庄、普定、平坝、威清、贵州、龙里、新掭、平越、清平、兴隆、偏桥、镇远、清浪、平溪、晃州、便水、沅州。“自云南至沅州一千八百九十里,为东路。”
其二为“乌撒入蜀旧路”,从云南经贵州到四川。沿途主要亭驿有:交水、松林、炎方、沾益、倘塘、可度、乌撒、瓦店、黑张、周泥、毕节、层台、白崖、赤水、摩泥、普市、永宁、永安、江门、大洲、纳溪。“自交水至纳溪一千二百一十里,为西路。”
奢香一边开山通道,一边置驿通邮。《滇志》记,“高皇帝命刘召奢香与子妇奢助至宫。约令刊山,开龙场九驿,自贵州至毕节”。“香遂设九驿,廪饩马匹皆水酋供之。”《大定县志卷二驿传》云:“明初,奢香以开道自效,立龙场九驿已通巴蜀,其在大定西南者为奢香、金鸡二驿,在西北者为阁鸦、归化二驿。时,又以卫兵应役于站,驿马、站夫皆取给土官。驿站局外,又设铺递送文移,仍以卫兵充之,月给米二斗。大定铺之可考者,有老塘铺及牛羊山铺。”上述的阁鸦驿道,虽经六百年沧桑,在今大方城西北十余公里处,仍存部分路段,宽约4米的阶阶石梯,依山起伏,足见工程之宏伟和艰辛。
奢香驿道中保留较为完好的建筑物则是位于今黔西县境内的朵妮桥。据1990年版的《黔西县志》介绍,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成朵妮桥。该桥用石拱,分三孔,全长20米。”由普通农民李华明编写的黔西县《三角乡志》中收录了老百姓代代相传的口碑史料《朵妮桥的传说》,使我们能从另一角度了解奢香等呕心沥血开山修路情况。特将传说全文录下:
“相传很久以前,三角地方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树林。方圆百里,抬头不见天日。如有人误入林中,几天几夜走不出去。”
“明朝洪武年间,水西宣慰使奢香夫人,率领百姓修筑九驿十八站。驿道为石铺大路,直穿三角境内,一头通水西驿(今黔西城);一头通谷里驿。路虽开通,但中间被一条大河隔断(就是现在人们称的‘朵妮桥大河’)不修座桥,过河就必须用船摆渡,碰到洪水季节,河水猛涨,水流湍急。船到河中心,稍不注意就会被狂浪掀翻,一轱辘就不见了。来往行人见状,只好坐等水消,常误大事。”
“奢香夫人决心化险水为通途。给粮给钱命当地头人努著俄领工,限期在莲花滩修筑一座大石桥,而努著俄贪婪太甚,不但将钱粮私吞,还带领手下人将外地盐商的货物抢去,想占山为王,独霸一方。”
“奢香夫人知道后,急派随身女将朵妮带兵直到莲花滩,擒住努著俄就地正法,并将他的家产全部抄了,用来作修桥的费用。”
“不久,一座石拱大桥便修好了。朵妮由于操劳过度,正当要踩桥的当天就吐血而死。奢香闻讯,赶来踩桥。为了纪念她,将此桥命名为朵妮桥。”
在继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奢香还注意学习和引进中原文化。据《明实录》等记载,洪武二十三年,奢香送其子安的等入南京太学学习,洪武二十五年,设置贵州宣慰司儒学。作为两种文化交流发展的表现形式,《新修千岁衢碑记》、《水西大渡河建桥碑》等彝、汉文合璧或同立的碑刻大量兴起,保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奢香一如既往,保境安民。《明太祖洪武实录》卷215记,洪武二十五年正月,明军都督何福率军剿杀毕节、贵州等地“诸蛮”奢香据不配合。何福转而奢香“亦桀骛不服,请并讨之。”未得朱元璋批准。
朱元璋此时对奢香已比较了解并相当看重。从《明太祖洪武实录》中可知,洪武二十四年正月,上曰:“安的居水西最为诚恪。”以后又连续对奢香、安的、奢助等多次赏赐。这些实际是对奢香政绩的承认。
《明史贵州土司传》记,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香死,朝廷遣使祭之。”《大定府志》录:“香以开九驿功,赐号顺德夫人。”
经过奢香的苦心经营,交通改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恰如《大定府志·水西安氏本末》说:“自是道太通而西南日益辟。”
前面曾谈到云南连接内地的两条通道,其半数以上的里程都在贵州宣慰司境内,其最重要最艰巨的工程是由奢香主持开通。《滇志》在评价这两条生命线时说:“滇人之出也,自交水十五日而达永宁,顺流大江;其归也,挽舟为难,则溯沅水,取道贵筑。”“夫滇人西出而东归,若两息出入然,无四卫,是无滇也。”也许奢香本人生前也想不到,她在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西南疆域上起到了多么深远的作用!无怪道光年间黔西知州吴嵩梁赞曰:“顺德夫人宣慰使,大节千秋功万里。”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原载:禄文斌著,贵州民族出版社2014年1月1出版,《彝学弘论》;文字来源:云村寨:图片来源:彝族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