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国斌:马游坪遗踪觅拾
在姚安县西北距县城30公里的大黑山麓,有一个彝族聚居的高原小平坝马游村,俗称马游坪。据《姚安县地名志》载:马游坪由原彝语“卖摆柞”演变而来,“卖摆”是“平坦”,“柞”就是“箐河”,“卖摆柞”就是有“箐河”的坪川之地的意思,后讹写为“马游坪”沿用至今。全村辖义学、田房、麻姑地、吊索箐等14个村民小组,570余户2160多人,97%以上是彝族人口。这里虽然地处边远,但在外却声名远播。很多人都知道这里是彝族著名史诗“梅葛”的发源地。但却不知道除“梅葛”外,这里还保存有全县最完好的清代义学馆,有自已独特的服饰文化,还保留有完整的古代母系社会走婚制遗迹的“活化石”——姑娘房习俗等。
(马游村全景)
一、姚安最古老的学校——马游义学馆
在马游坪村的义学村民小组村中,有一院保留完整的四合院式建筑,该建筑由正房三间、两耳、左右厢房各两间、照壁、大门等部分组成,具有非常明显的清代建筑风格和特点,是姚安境内唯一保存下来的清代义学教育设施——马游义学馆。这里从清康熙年间开始兴办义学起,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承担了本地及附近三角、苴门扣、清水河、子辣地、地索坪、稗子沟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启蒙教育任务。解放后,这里作为马游小学校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普九”过程中,马游小学迁址另建后改作了马游坪村彝族文化展览室,2011年,被确定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从兴办义学开始到停用,前后办学时间长达近300年,是姚安现存最古老、连续办学时间最长的学校之一。馆内保留了《马游坪重建义学记》和《谨将重建义馆序》两块碑。
(马游义学馆)
《马游坪重建义学记》碑保存比较完好,碑高80厘米,宽49厘米。直行楷书,21行。由姚安“一门五举子”之一的清末本县教育家甘孟贤撰,毕凤藻书,当地管事罗宗成等立。碑文说:
人无贤愚,导以诗书则善;俗无美恶,化以礼义则良;地无远近,被以声明文物,则一其道者,可以同风。姚西马游坪,去州治七十余里,僻陋在万山中,林莽交横,声教未被。居民百余户,耕凿之外惟事畜牧,目不知书,榛榛狉狉已耳,康熙中,郡守藏公珊欲举旧俗而变之,於其地设义学一所,延诸生之秀而良者,使授童子书。岁给馆谷贰拾石,盖二百余年矣。自兵兴后,其事遂废。同治九年,通省夫马裁革。州侯李公光舒,筹拔夫马租银,规复各处义学,马游坪义学,亦以是年兴复。又五年而兴者复废,乡人王君耀宗、骆君朝相、张君兴,倡议筹资,仍延师训课。又念斋室倾圯,鸠工修复。建正厅三楹,左右书斋各二楹,左夹室一楹,用钱四百余千文。余钱叁拾千文,议每年生息,为延师之费。以光绪乙末竣事,属余为文以记之。予谓教化者,司牧之责,至司牧者,不留心教化,而教化驰矣。王、骆、张三人等,独能以修废举坠之思,倡兹义举,以教其乡之子弟。率是而往,行见愚者化而为贤,恶者化而为美,虽远在边陲,一被以声名文物之化,莫不革其故而鼎新。问之榛榛狉狉者,不将转瞬而见其彬彬郁郁哉。是为记。
癸酉科举人 甘孟贤撰
邑痒生 毕凤藻书
管事 骆朝荣 自从殷 罗祥生
罗宗成 骆春新 自中才 刘金瑄 自联珠 朱光富
天运光绪贰拾壹年岁次乙末林钟月朔十吉 黄道良旦
《谨将重建义馆序》碑高85厘米,宽50厘米。直行楷书,21行。马游坪本地懂汉文的彝族文化人骆朝相撰书,匠人张正刻。保存基本完好,其中有一段计123个文字已无法辩认,但碑文的内容主要还比较清楚。碑文说:
栋川夷民,穴居野处,不读圣贤之书,不习孔孟之礼,是无父无君之地,犹如禽兽一般也。清朝国王有恩,设立义学一所,教诲乡人子弟,可识礼义仁慈,何不美哉。先建茅屋三间,次修楼房三间,后又改成一正一厢,周围一院,匾联大门俱全。因地方变乱,概行废矣。欲意建造,而无积蓄,若不重建,皇恩失矣。居民商议,盖人之所重者,以力而举;道之远者,以力而行。有伦常,则当用力於孝弟;有耳目,则当用力於见闻;有六经,则当用力於诵读;有史书,则当用力於参稽。道存乎千古之心,故此勒石,各行费用书列於后,以言四姓人等公同妥定章程。古无积蓄,至今苦乐均平,一般公出公拼,而协力建造。自光绪十七年四月初二日烧窑兴工起,至二十一年六月十四日止,所用杂物食费、木石山价、伐木工价、泥木石染三匠、大工小工,钉胶颜色、锅缸小桶、瓦盆、木勺、兜锄,所用什物,四次同众算明。总共使用钱三百八十六千文,米四石、柴四万余千斤,花户小工四千六百二十个。又言义学基地,起建之时,左边自小有主房,右边制成公地,限有主房作证。左有自姓出卖杨姓,目下杨姓又卖□□□□□□□□□□□□□□□□□□□□□□□□□□□□□□□□□□□□□□□□□□□□□□□□□□□□□□□□□□□□□□□□□□□□□□□□□□□□□□□□□□□□□□□□□□□□□□□□□□□□□□□□□□□□□□□□□□□□□□□□□□□不朽,是为序。
三角捐功德钱二千文 苴门扣捐功德钱二千文 清水河捐功德钱一千文
子辣地、地索坪捐功德钱三千文 稗子沟捐功德钱二千文
骆朝荣捐功德钱三千三百文羊一支米五升 自从殷捐茶一筒 骆有富捐钱一千文
姚州栋西邑弟子骆朝相沐手撰书 匠人张 正
圣清光绪二十一年岁次乙末林钟月朔十吉榖旦
《马游坪重建义学记》记述了清康熙年间姚安郡守藏珊兴办马游义学的背景及经过,《谨将重建义馆序》记述的是清咸同年间地方变乱,马游义学被焚后,当地筹资重建的情况。两碑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马游义学馆的建设和这里义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是目前姚安境内仅存的记录关于教育发展历史的碑刻,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二、马游坪的形象品牌——“梅葛”
提起马游坪,外界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只要说到彝族“梅葛”,知道的人一定不少,“梅葛”已成了马游坪的形象明片,品牌和代名词。什么是“梅葛”呢?其实“梅葛”就流传于姚安县西部山区的马游坪等地以及附近的大姚﹑永仁等地彝区的一部古代口头叙事史诗。“梅葛”一词为彝语 的
(马游梅葛壁画长廊)
音译,意为“唱述过去的事”。一说“梅葛”就是汉语民歌彝调腔歌唱;一说“梅葛”是说唱过去,用彝语曲调来歌唱万事万物;多数学者则认为“梅”是“嘴”,“葛”是“唱”,“梅葛”就是用嘴说唱的意思。据马游坪当地彝族老艺人说:“梅”是嘴,“葛”是“弯弯曲曲,扭来扭去”,唱梅葛的时候,不直接表叙而是绕来绕去的唱天说地,绕得越远越好,越长越耐人寻味,如果把这远古宇宙的事物都用比喻来演唱更好,把世间的事物让世代用说唱的方法延续下去。1957年,当时省文联的徐嘉瑞等人到马游坪采风时,通过马游坪民间老艺人郭天元等人的演唱,发现了“梅葛”这部散落在民间的彝族叙事长诗,当时还没有名称,只是一种曲调;1958年9月,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和昆明师范学院组织力量组成“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楚雄调查队”深入马游坪等地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收集、整理、翻译和研究,依据调名,将长诗定名为“梅葛”。历时一年,以郭天元等老艺人的演唱素材为基础,六易其稿,形成了长达5770余行的《梅葛》一书于次年出版问世,亦是迄今五次再版的原始脚本。马游坪也因此成为了彝族史诗“梅葛”的发源地。其实,《梅葛》一书在收集整理和编辑出版的过程中、已对当时认为是“黄色”和“封建”的肉容作了删除,加之《梅葛》是用一种彝语曲调来唱古唱今,很多唱词是演唱者即兴创作的,因此,实际的《梅葛》是远远不止5770余行的。梅葛分为“老年梅葛”、
(马游梅葛壁画长廊说明碑)
“中年梅葛”、“青年梅葛”和“娃娃梅葛”四种类型,马游坪把唱梅葛喜称做“吼梅葛”。老年梅葛也叫“赤梅葛”,内容主要是唱开天辟地,创世立业和劳动生活,说古今唱,调子和内容相对比较固定,一般由中老年传唱;青年梅葛也叫“山梅葛”,主要反映彝族青年男女的纯真情爱生活,属于情恋山歌性质,主要有相好调、传烟调、戴花调、诉苦调、离别调和喜庆调,一般声调内容不固定,演唱者可即兴发挥,比较随意;中年梅葛主要是青年男女所唱成家后生产生活的艰难困苦,内容曲调比较凄惋忧伤。“娃娃梅葛”是彝族的“儿歌”,俗称“娃娃腔”,一般由成群结伙的彝族青少年和儿童对唱,朗朗上口,易于记诵,演唱时少年儿童们喜笑颜开,妙趣横生,回味无穷,给人一种浓郁的民族乡土生活气息和质朴悦耳的美感。梅葛传唱无文字记叙,全凭一问一答口耳相传。也不拜师学艺,老人也不会强迫孩子学唱。一般来说,宗教祭祀场,婚丧嫁娶,节日村头,火塘边就是传承场。青年梅葛主要是在山上野外,彝家后代在场倾听几次就能学会记唱。梅葛虽没有文字记载,但有固定的传唱方式和内容,在马游坪一带彝族民众世代口耳相传中,经过当地彝族人民周而复始口头传唱,不断加工,疏理,汇集和充实,已基本定型,如一本书一样可以穷尽叙事和独白本民族的图腾历史。故人们一提到“梅葛”,就意味着是史诗,被视为彝族人民的“根谱”和彝族人民古代生活的百科全书。
(梅葛壁画图案)
上世纪50年代,马游坪彝族艺人罗学明曾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唱梅葛,郭有珍作为州彝剧团早期成员之一,曾多次在州内外演唱梅葛;1982年马游坪艺人罗学明出席“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 演唱梅葛调获国家文化部嘉奖;1985年10月,广西大学外语系教师,美籍友人马克·本德尔慕名到马游坪考察调查,将《梅葛》译为英文在海外发表,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1990年6月,马游坪彝族民间艺人罗斌、骆登荣、自开喜、骆庆兰、李凤玲等5人入选参加“中国云南省楚雄彝族民间艺术团”,代表中国赴日本参加第三届亚洲民间艺术节,并联诀演出马游坪彝族史诗梅葛和民族歌舞,得到了高度评价。近年来,涌现出了以罗英、罗文辉为代表的“梅葛世家”和演唱新秀;央视cctv-7频道“搜寻天下”节目组应邀到姚安摄制了两集60分钟关于“梅葛”的电视纪录片在全国和澳亚地区播出;2006年8月马游坪被列为省级“彝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区”,2008年5月“梅葛”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穿在身上的文化——马游坪彝族服饰
(传授刺绣)
马游坪是彝族服饰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彝族服饰在充分汲取其它民族服饰文化的基础上,保留了自身喜好的特色。从布料,织线选用,色彩搭配,款式取舍,缝剪刺绣,花纹图案,首饰穿戴等方面,都蕴藏着深刻的自身彝族文化内涵和特点。马游坪服饰主要由帽、上衣、坎肩、围腰、披风、背披、腰带、长裙、短裙、围裙、长裤、腿套、鞋、飘带、挎包、兜肚、鞋垫、烟斗、合包、羊皮褂以及银制的耳环、耳坠、手镯、戒指及少量的玉器等饰物组成。这里的彝族服饰多以黑、蓝、白布料作底色(这与彝族尚黑为美有关)。彝族妇女和老倌喜缠数丈至数十丈的黑布包头为主要头饰。女装头饰多盘结式的大盘帽和银泡镶嵌三角包头帽。女青年尤注重包头装饰,多在包头帽沿四周饰以银泡、银穗、银须、玉饰、彩色毛线球、彩串料珠等饰物。上衣多是圆领右襟。前襟齐腹,后襟长披至腿部以下摆白布为主料,遮隐住臀部为宜。也就是说,衣襟后下摆以白布为料略长于衣襟,长约25厘米左右,宽40厘米左右,目的是遮住臀部。花坎肩,腰系精致绣花围腰,2——4根绣花飘带从头饰包头尾部垂至后腰,飘带上绣满各种花纹图案。整套服饰多用挑、贴、镶补、刺绣等工艺手法制成的花纹图案而成。花纹选用特别喜于取材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飞禽走兽、花草木虫、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云雨风水等图案装饰,多见于条花形状的羊角、虎斑、水波、卷云、犬牙、花草等纹样,线条粗放重叠,色彩鲜明凝重。这种服饰款式、色调、纹饰都保留了古西南少数民族盛行装 “贯头衣”的基本风格。传统的男装为黑色或蓝色、白色相兼对襟上衣和细麻布粗衣,白色裤腰,大宽裤脚长裤。衣、裤均绣有花纹饰物。脚上多穿绣花凉鞋,内垫绣花鞋垫,不着内袜。女着毛边花布鞋。儿童、老年人喜在长衣外套穿羊皮坎肩(马褂),以保暧防雨,中青年男女上山挑背柴禾时也穿羊皮马褂,以防寒护肩。马游坪的彝民们还喜欢挂饰物,成年男子肩挎一皮口袋,大多系以幼兽皮揉制成皮挎包,也有羊羔、野兔皮揉制者,有毛面向内,彝语称“意古”。腰系一皮烟袋,存放烟锅、火镰、火石和烟叶。已婚育妇女,裹包头,发髻一般挽成宝塔形,戴“别子”。“别子”由银制成,双耳佩戴银耳坠或银耳环。身上有时佩挎包,包的制作也十分精致,花色艳丽,红白黑蓝相兼,配于身上十分美观大方。总体上, 马游坪地区彝族服饰色彩对比较为鲜明, 饰物精致, 装饰的花纹图案内容丰富,本地的历史文化、民族图腾、山川河流、花草鸟兽都能在服饰绣品中找到影子。所以很多专家说马游坪的彝族服饰是一种穿在身上的文化。
四、活着的古代母系社会走婚制——姑娘房
所谓“姑娘房”就是在自家大门外厢房山墙下或村寨中僻静处建盖,专门供姑娘单独居住的小房。彝语称“移堵嘿”。“移堵”汉意为“睡处”;“嘿”汉意为“房”;全句汉意为“睡处房”。有的地方又称“闹房”、“公房”、“草棚楼”等。彝族地区很多地方都有“姑娘房”这种传统习俗,这是古代母系社会里男方走婚制的遗迹。每当姑娘长到十四、五岁举行成人仪式以后就要搬出家到姑娘房里去居住。夜晚本村和附近村寨的小伙可到姑娘房里与姑娘一起居住,谈情说爱,交流感情,天亮前离开。叫做走“姑娘房”或串“姑娘房”。
姑娘房里一般搭有多张床铺,姑娘们自带木板、被盖、凳子、木柴等;搭床时一张连着一张,一间房子里三、五张床是常事。姑娘们白天各回各家,跟父母劳作做活,晚饭后都到姑娘房里。平时姑娘们到“姑娘房”里一起切麻(织麻布衣用)、做针线活、聊天等。到节日、赶会日、跳歌日及外村外姓未婚青年到本村时,由中介人(男女均可)介绍小伙子到“姑娘房”与姑娘们同宿,男女一对一,二人同床,和衣而睡,谈情说爱;几对男女青年同在一房,互不见怪,无拘束;但是按照彝族历史的传统规矩,不能有其他越轨行为。青年男女通过这种方式交流思想感情,双方情投意合、订下终身后,即向父母提出申请,请媒人说亲。姑娘出嫁也从姑娘房出发,伴娘等姑娘同伴们一齐唱梅葛调哭嫁歌。姑娘结婚后也不住夫家,结婚次日便返回姑娘家,白天在家干活,晚上住姑娘房,可继续与小伙子们玩耍,但一般不与小伙子同眠,丈夫每月接其回去住两三天,直到怀孕才离开姑娘房住到夫家。解放后,“姑娘房”这一古老神秘的婚恋习俗已逐渐减少,很多地方已经完全消失。但在马游坪地区的大村、麻姑地、吊索箐、田房以及附近的岔河、马鞍山、半坡、小竹箐、磨盘箐、白沙河等村寨依然完整地保留有“姑娘房”和串“姑娘房”的习俗,成为了现在人们了解古代母系社会走婚制的“活化石”。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备注:本文原载《马缨花》杂志。
作者简介:戴国斌,男,倮倮颇彝族,中共党员。姚安地方历史和彝族文化学者、诗人。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生人。曾当过教师、记者、行政领导、刊物主编等职,现任四级调研员。参加工作数十年间,已有2000余件新闻、信息类作品在省、州、县各级报刊、电台和电视台刊播;有100余篇各种题材论文刊发于各地的各级各类报刊和杂志。其中: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方面20余篇;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方面40余篇;民族文化研究方面20余篇;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方面30余篇。地方区域经济研究、党的建设及其它题材方面30余篇。有60余件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零星刊发于地方各级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