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文献抢救与研究“两手抓”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构建国内外彝学研究合力
对于如何推进彝学研究,学者表示,应整合学术力量、加强彝学文献整理研究、推进国际彝学交流对话等。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文献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彝族文献资料中心之一,馆藏彝学文献资料丰富,其中一些已被列入珍贵古籍,海内外其他各类机构也收藏着总量非常庞大的彝学典籍。我国彝学界近年来已对彝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情况以及国际彝学界的研究进展加大关注。
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刘正发看来,当前学界对彝族古籍文献的翻译和释义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有关彝族古籍文献学专业和彝族文学专业及其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更是面临很大困难,数以万计的彝族古籍文献资料仍躺在世界各地的图书馆等机构里。因此,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构建国内外专家学者之间广泛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将进一步促进彝族文化和文学的研究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白兴发等学者认为,当前彝学研究还缺乏系统的、统一的规划,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各自针对彝学的某一方面做零散研究,今后彝学界必须加强合作,形成合力,集中学界和社会力量,才能在天文历法、彝医药文化、文化产业、彝族历史等方面一个一个地取得新突破。据记者了解,西南民大“中国彝学研究中心”于2014年7月获批成为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正推进全国彝学研究机构协同创新,将努力整合北京、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彝学机构的研究力量。
学者认为,彝学要发展,需要向其他专门学科学习,要在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更上一层楼,展现出学科的独特魅力。“彝学研究路还很长,要做出成绩,做出影响,还需要时间和更多学者付出努力。”白兴发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曾江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
- 2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
- 3 谈“彝学”的研究
- 4 族史追忆
- 5 塔米的中国脚步——德国学者塔马拉...
- 6 “边疆人文”六十年
- 7 把凉山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民族文化...
- 8 论中国彝学的学科建设
- 9 朱文旭彝语言学术研究访谈
- 10 凉山州毒品问题的现状、趋势及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