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堂狼山默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默支系的始祖慕齐齐,共传84代:1)慕齐齐;2)齐雅洪;3)洪雅德;4)德武沙;5)沙武穆;6)武穆纠;7)纠雅脑;8)脑雅洛;9)洛雅杓;10)杓雅默;11)默阿德;12)德阿施;13)施默武;14)默武孟迭;15)孟迭朵;16)朵阿于;17)于俄索;18)俄索必额;19)必额勿;20)勿阿纳;21)纳阿宗;22)宗阿补;23)补雅勺;24)勺雅妥;25)妥阿哲;26)阿哲必额;27)必额莫;28)莫翁勺;29)勺阿迭;30)迭雅物;31)物额尼;32)额尼阿赤;33)阿赤阿笃;34)笃阿迭;35)迭雅纪;36)纪雅德;37)德雅堵;38)堵阿达;39)阿达朵;40)朵阿塔;41)塔阿基;42)基阿甫;43)甫纳志;44)纳志笃贤;45)笃贤阿更;46)阿更阿外;47)阿外阿施;48)阿施洛纳;49)洛纳阿阔;50)阿阔额迭;51)额迭纪启;52)纪启仁额;53)仁额濮叶;54)濮叶额则;55)额则陇勺;56)陇勺笃仁;57)笃仁阿宗;58)阿宗额果;59)额果濮贤;60)濮贤阿尼;61)阿尼阿脑;62)阿脑阿画;63)阿画大俄;64)大俄老内;65)老内陇赞;66)陇赞霭翠;67)霭翠陇弟;68)陇弟濮直;69)濮直纳考;70)纳考本哲;71)本哲陇知;72)陇知陇铺;73)陇铺不玖;74)不玖直罢(安贵荣);75)直罢安宗;76)安宗直俄(安万钟);77)直俄陇则安国亨);78)陇则保习(安疆臣);79)保习奋老(安尧臣);80)奋老陇古(安位);81)陇古陇德;82)陇德陇迭;83)陇迭额奋(安坤);84)额奋明宗(安胜祖)。康熙二十七年吴三桂败亡,安胜祖有功仍袭水西宣慰使,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胜祖卒,因无子承袭遂于康熙三十八年“改土归流”,是为罗甸水西的最末一代。《增订〈爨文丛刻〉》(上册),第85~86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默德施,或简称默,或简称施,是“彝族六祖”中的第六支系,以笃慕的12、13世孙即该支系始祖慕齐齐(一作米辞辞)11、12世孙的父子联名“默阿德——德阿施”为支系名。默支系发展为十余部,除阿哲(水西)、芒部、余补莫施外,尚有施阿勒、米卧热、迫默安、阿外惹(普安)、阿芋路、仁娄启、那德阿迭、阿租迫维、阿仁九部落,号称“德施九天君”。默支系子孙繁衍,遍及滇、川、黔彝区,在彝族“乌蛮”系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慕齐齐传至19代必额勿(一作毕余勿),他有三子,长子勿阿娄,迁到娄弥妥体,形成米卧热部;建树多大,不见详细记载。次子勿阿纳(一作勿阿克),守德施本部,雄冠德施各部,向来视之为宗主。勿阿纳传4代至勺雅妥(《彝族源流》作“阿芋陡”,《西南彝志选》作“阿于德”),即以阿芋陡之名为部名。然汉文献则为“阿芋路”为该部部名,如《新唐书·南蛮传下》:“乌蛮与南诏世昏姻,其种分七部落,一曰阿芋路,居曲州、靖州故地;二曰阿猛;三曰夔山;四曰暴蛮;五曰卢鹿蛮,二部落分保竹子岭;六曰磨弥敛;七曰勿邓”。汉文献可能以勿阿纳的4代孙“阿芋陡”之名为部名。“阿芋陡”或“阿芋路”虽有一字之差,但就是一个部。必额勿的第三子迁到迫默安部地盘,有两子:一叫阿纳德初的,迁到普安阿外惹地方,为阿外惹部长;一叫阿纳阿宗的,迁到可乐(今贵州省赫章县可乐镇),又返迁巴底妥太(今贵州省威宁县小海镇一带),有三子,长子绝,次子妥芒布为芒布部之祖,幼子妥阿哲为水西部之祖。此后,在此十余大部中又分出若干小部。现将默支系的有关情况及其主要分支向东川、芒部、水西各处的发展,分述于下。
(一)滇东北一带,早有濮人、汉族居住
“彝族六祖”分支后,默支系的人中有的不断融为濮人、汉族。如默支系的第4世君长德武沙,有五子:“沙武娄一家,变为娄额(族落名)人;沙阿朵一家,则变为白彝;沙不惹一家,居合莫洪索(地名);沙补各一家,变为堵钟(族落名)人……幼为沙武姆(沙武穆),继为五世主,娶迫能舍知,生有子二人。长曰乌姆使,迁居于扒瓦(今贵州水城),变成了汉族,与汉同一家,在扒瓦掌权。幼曰乌姆纠,为六世君长,妻乃巨咪舍,生有子二人,其中有长子,变为仡佬族(濮族)”。《西南彝志选》第173~174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二)默支系迁往东川的一支
作为默支系大宗之部名的阿芋陡,或译作阿于德、阿余歹、阿于甸、阿余窦等,立业于录阻录卧(今云南省东川市及会泽县一带),《彝族源流》记录了该部在笃米(笃慕)以后的70代谱系《彝族源流》第21~23卷,第193~199页,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历时千余年。阿于陡部在芒部、水西、阿外惹及其余九部如鸡平部、石人部、占洞部、于矢部等德施系各部中居长,在前引《新唐书·南蛮传下》所载乌蛮七部中居首部。其势力最强,先后征服西爨白蛮(彝)阿朱提(仲赤)、益毕(日布)、阿妥洛则、麻纳姆古各部。西爨白蛮(彝)与白族尚白和“依汉法为墓”这些文化特征是相同的。乌蛮“七部落”之外的播勒、阿哲、芒部等部亦是“乌蛮”。阿芋陡部在强盛时期,其影响范围东抵牛栏江,南至曲靖,西到大理、丽江,北达金沙江南岸,而其活动中心则在今云南省东川市一带。在这生存和发展的千余年历史进程中,为滇东北及其毗邻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阿芋陡部因与南诏、磨弥部之间的战争而自此衰败,详见《彝族源流》第23卷。《彝族源流》第21~23卷,第301~412页,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
唐代以后,东川彝族默武孟迭之裔改号“癛畔部”。《元史·地理志四》称乌撒乌蒙宣慰司辖有六部,癛畔部即其一也。此部沿革,《明一统志》卷七二东川军民府:“东川甸,乌蛮仲牟由之裔骂弹(武孟迭)得之,改曰那札那夷,属南诏,蒙世隆置东川部,后乌蛮癛畔强盛,自号癛畔部。元初置万户府,至元中改为癛畔部军民官,后改为东川府,隶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但《元史·地理志四》别有东川路,称:“至元二十八年立。”元《混一方舆胜览》亦载东川路。东川路所属州名,不见于元代史志记述。惟《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三洪武十五年三月己未载云南布政司所属府、州名号,有东川府,并载“会理、麻龙、通安、姜州属东川府”。据方国瑜考:“洪武十五年三月,尚未平定云南全省,而立布政司,其所属府、州、县名号,即以元季云南行省之行政区划颁布,惟改元之路为府耳。此可知元季云南省设有东川路领四州,即自至元二十八年以来不改,惟《元史·地理志》不载至元二十八年所置四州耳”。方国瑜著:《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下),第934页,中华书局,1992。癛畔本土,在今云南巧家、会泽两县。兹将癛畔部在元代所据之四州述后:
①《元史·地理志四》会理州:“州在会川府东南。唐时南诏属会州节度,地名昔陀。有蛮名阿坛绛,亦仲由蒙(当作仲牟由)之遗种。其裔罗于则,得昔陀地居之,取祖名曰绛部,后强盛,尽有四州之地,号蒙歪。元宪宗八年,其孙亦芦内附,隶癛畔万户。至元四年,属落兰部。十三年,改隶会川路。十五年,置会理州,仍隶会川。二十七年,复属癛畔部”。
由这段记载可知:1)绛部首领阿坛绛与癛畔部首领癛畔均为仲牟由之裔,癛畔之裔罗于则系分支于昔陀时才取祖名曰绛部。2)所谓绛部“后强盛,尽有四州之地”,当指元代所设会理、麻龙、通安、姜州四州之地。此四州土长均属仲牟由(笃慕)之裔,即指笃慕第六子慕齐齐之裔。3)此四州土长推“强盛”的绛部首领为大酋,因而蒙歪也是“尽有四州之地”以后的部名号。蒙歪,亦作木苑。《秋涧大全集》卷八一《中堂记事》:“中统二年六月二日,诏赐木苑王驰钮金镀银印,其文曰,建昌王印。时王见征大理诸部”。因彝语不分阴阳声,故蒙、木同声,蒙歪即木苑。时建昌落兰部建NDB77抗元,故元利用蒙歪势力攻建NDB77,封为建昌王。4)蒙歪孙亦芦内附后“隶癛畔万户”,二十七年“复属癛畔部”,由此亦知蒙歪部与癛畔部同属仲牟由之裔,故仍以宗族关系属癛畔。5)《读史方舆记要·会川卫》称会理废州“在卫东南二百里”,则元之会理州在今凉山州会东县,与东川、会泽接壤。
②《元史·地理志四》麻龙州:“麻龙者,城名也,地名棹罗能。乌蛮蒙次次之裔,祖居癛畔东川,后普恐迁苗卧龙,其孙阿麻内附。至元五年,为建NDB77所并。十二年,属会川。十四年,立管民千户,隶会川路。十七年,立为州。二十七年,割属癛畔部”。
乌蛮“蒙次次”即默部先祖慕齐齐,仍是仲牟由之裔。苗卧龙,疑即麻龙。“祖居癛畔东川”者,因至元二十八年以癛畔之地设东川路也。二十七年“割属癛畔部”者,则仍以宗族关系属癛畔也。《蜀中广记·会川卫》:“麻龙旧州,在卫东五十里”。即今会理县东境。
③ 通安州。《元史·地理志》无此州。《蜀中广记·会川卫》:“东南百里外,又有旧通安州”。即元代设,明代废。清代会理州所属有通安州土户,今凉山州会理县南沿金沙江有通安区,即旧州地也。
④《元史·地理志四》姜州:“姜者蛮名也。乌蛮仲牟由之裔阿坛绛始居癛畔部,其孙阿罗仕大理国主高泰,是时会川有城曰龙纳(姜州),罗落蛮世居焉。阿罗挟高氏之势,攻拔之,遂以祖名曰绛部。宪宗时,随癛畔内附,因隶焉(即隶癛畔万户)。至元八年,为落兰部酋建NDB77所破。九年平之,遂隶会川,后属建昌。十五年,改为姜州。二十七年,复属癛畔部,后又属建昌”。
文中“大理国主高泰”,误。应为高升泰,或高升太。胡蔚《南诏野史》:“大中国高升泰伪谥富有圣德表正皇帝。”《南诏备考》无“皇”字。这是说: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高升泰受大理国段正明之禅即位,改国号曰大(太)中国;明年,改元上治。姜州的位置,《蜀中广记·会川卫》引《土夷考》:“会川卫东南十里为石婆堡,又四十里为虎街堡,四十里为姜州堡,会盐守备司驻鯨其中”。知姜州在会川卫城东南九十里。今凉山州会东县所属姜州区,位于会理县城东南,当是姜州旧城名相沿至今也。
上述四州并在会川之东南,即今会东县和会理县东南地,宋代为绛部,元时属东川路,其地与会川近,故曾属会川。明属会川卫也。
(三)迁往芒部的一支
慕齐齐的24世君勺雅妥:“生子有三人,长名妥取汝,未成长而亡。次名妥芒部,向左路分支,居赫默仲显(今云南镇雄县),为芒部君长。幼名妥阿哲,向右路分支,居于慕俄格,为阿哲君长,乃25世”。《西南彝志选》,第176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妥阿哲,传为蜀汉建兴三年助诸葛亮南征擒取孟获的“火济”,亦称济济火,即《明史·贵州土司传》所说的济火:“自蜀汉时,济火从诸葛亮南征有功,封罗甸国王”。如此,则妥芒部亦应为蜀汉时人。《蜀中广记》镇雄军民府条引《通志》:“古为屈流大雄甸,昔乌蛮之裔阿统与其子芒布居此,其后昌盛,因祖名号芒布部。”此所记阿统,疑即《爨文丛刻》和《西南彝志》中所说的勺雅妥。《元史·地理志四》茫部路军民总管府,领益良州、强州,无注。强州,不获考。《元史·成宗本纪四》:大德八年六月丁酉,“乌撒、乌蒙、益州、忙部、东川等路饥、疫,并账恤之”。益州《本证》云:“案益州疑当作瞮益州或益良州。”《元史·地理志四》称瞮益州归曲靖等路宣慰司军民万户府辖,“在本路之东北,据南盘江、北盘江之间”。《本证》将益州疑当作曲靖路领的瞮益州或茫部路领的益良州,前者误,后为是,只不过夺良字而已。《元史·文宗本纪四》:至顺二年二月己酉,“败乌撒蛮兵,射中禄余,降其民,乌蒙、东川、易良州蛮兵、夷癝等俱款附”。此易良州,应即益良州,易、益音近异写,其地在清代为彝良州,今为云南彝良县。茫部路,明代为镇雄府,清代为镇雄州,今为云南镇雄县。
(四)迁往贵州的一支
慕齐齐的12代孙德阿施(亦译德实耿俄),传到19代必额勿(亦译毕额勿)时,有三子:
① 长为勿阿娄,迁居皮嫩博纪(今贵州盘县、普安县),历魏晋而下,子孙繁衍,拓土开疆,至唐代称于矢部,为南诏东方三十七部之一。三十七部之名,始见于《石城会盟碑》(立于大理段素顺明政三年辛未,当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碑》称:“石城会集三十七部,颁赐职赏,故乃与约盟誓,务存长久”。这时大理政权建立已三十四年,沿袭南诏统治三十七部地区,约盟授职。此后,以三十七部作为一个地区名号,多见纪录。于矢部首领阿宋曾更号齐弥部,后仍复称于矢部,或“榆市部”。唐天宝以后,南诏反唐,于矢部亦大为扩张,控制黔西南地区,即今贵州盘县、普安、晴隆、关岭、镇宁等县一带,驻今盘县、普安间的旧普安。南诏衰落,大理兴起,其势已大不如南诏,所辖三十七部纷纷自立。元《混一方舆胜览》普安路:“蛮名如是(于矢)部即罗氏鬼国地,初时复立总管府,领蛮夷诸部,近分立镇宁、永宁、习安三州”。据方国瑜考:“此三州即普定地,元初隶普安,故兼有罗氏鬼国地。则《胜览》所说‘即’字当为领或兼或并字之误,后以罗氏地设三州也”。方国瑜著:《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上),第763页,中华书局,1992。在于矢部的基础上,宋代就出现自杞国之称,考其地望,包括今贵州兴义市和兴仁、盘县、普安、安龙、贞丰、册亨、望谟等县及罗甸县的一部分。史称彝族先民所建的自杞为国,是因其非宋朝之统治区域也。
② 次子为勿阿克,“承阿于德业”,《西南彝志选》第175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即承东川阿于部业也,已见前述。
③ 幼子为勿阿纳(亦译勿阿鼐)“迁洛纳俄戛(在七星河上游,今镇雄县境内),住谷木额以(地名),在褒左史卧(地名),在扒默(地名)四周,都曾居住过。到扒默之后,就当了君长”,《西南彝志选》第175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曾建“柯洛大城”。柯洛,即今贵州省赫章县可乐,据著者1994年4月在该县的调查时止,此处已清理的169座“乙类墓”中,战国晚期至西汉前期的墓葬有80多座,西汉晚期墓葬14座,另有70多座墓葬因无随葬品而不能准确断代。勿阿纳之子纳阿宗之世,便住于柯洛城。勿阿纳进入贵州后继续开疆拓土,向东及于洛更(毕节)、白扎戈(大方)、比喇(织金)渡鸭池河抵古糯(贵阳),向西渐及赫墨仲显(今云南镇雄境),以今大方县为中心定居。至纳阿宗之子宗阿补、宗阿补之子补雅勺、补雅勺之子勺雅妥三代,都居罢第(今威宁县)。勿阿纳是东汉光武帝时人,就在他建立起强大的地方政权之时,除了他的两位兄长勿阿娄、勿阿克分别为于矢部、阿于部之祖已见前述外,又据光绪《安顺府志》卷三《地理志·安顺沿革》引“夷书”、及《大定府志》引安光祖所译“夷书四则”,都记载必额勿有四子而不是《西南彝志》所记的只有三子。称有四子,是除了勿阿娄、勿阿克和勿阿纳外,还有第三子勿阿台(乃)为勿阿纳的叔兄,他分住阿洼惹(安顺),是为普安陇氏之祖。勿阿纳又使其少子纳必松分居于扒瓦,今水城县地。彝族勿阿纳及其兄长的子孙在今贵州安顺地区以至竹子岭一带,势力浩大,形成后来所谓“卢鹿部”的重要部分。
勿阿纳传了五代到勺雅妥(疑即汉籍所称的阿统)。勺雅妥把次子妥芒部分住地赫默仲显(镇雄),是为芒部之祖。史称妥芒地区:“巍峨又广阔,蓝天华光照,美景遍山岗,明暗很清楚,宜聚为根基。作长久计议,选罢第妥太(威宁),和赫默仲显,就居住下来。在此定居后,宗阿补建市,定收盐之根;在赫默仲显,不断地发展,如车轮旋转,如林木茂盛。规章完备了”。《西南彝志选》第316~317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传至陇阿娄世,势力更大,统治今云南镇雄、威信、彝良等县和贵州威宁、赫章、毕节部分地方,彝文称为芒部家。彝史形容他:“君为陇阿娄,四方人云集,都归附于他,如雄鹰展翅,在高空飞旋”。《西南彝志选》第317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勺雅妥的幼子妥阿哲,即汉文史书所载佐诸葛亮南征的济火(或谓火济、济济火),是慕齐齐的第25代孙,在一些志书中屡见将慕齐齐的儿子齐齐洪误为蜀汉时助诸葛亮南征的济济火,而齐齐洪却为济济火(妥阿哲)以上的24代祖,约当春秋时代人。妥阿哲为罗甸、水西彝族之祖,因相传他助诸葛亮南征,积粮通道有功,被令世长其土,受封为罗甸君长,声名远播,于是彝史家就把妥阿哲的后裔称为妥阿哲家,与默德实家分开叙述。
现在将《妥阿哲纪功碑》(是译者按彝文内容所加标题,拓片上彝文无此数字)文录之:
为了祖先勿阿纳后裔的基业巩固,到麻洛妥体(地名)巡视……心中切齿忿怒,遂起了攻打汉官(指南中大姓统治者)之念,愿协助皇帝去征讨。长者(指妥阿哲)兴高采烈地毅然决策,在楚敖山(当在贵州西北部七星关一带)上,与孔明结盟。宣誓说:“若与皇帝背道而驰,存有叛逆之心者,当无善果。”
大军出征,如旭日从东方升起,分为三路……各自进军。助帝长者(指诸葛亮)征运兵粮络绎不绝。
帝师胜利归来,将彝族君长的功勋记入汉文史册。阿哲(指妥阿哲)的邦畿可称兴盛的时代,犹如太阳的光芒闪耀一方,呈现安居乐业景象。帝旨传来,长者(指妥阿哲)身穿锦袍,俨然是一代威严的君长。
到了建兴丙午年,封彝君国爵(指罗甸国君位)以表酬谢。治理慕胯(慕胯:全称慕胯白扎果,号“慕俄格”,即今大方县城)的疆土。《妥阿哲纪功碑》(残文),载《彝文金石图录》(第一辑),贵州省毕节地区民委、六盘水市民委、大方县民委编,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大方县彝文编译组译,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
此《碑》立于何时?《贵州名胜古迹概说》载,该碑“相传为蜀汉时济火所立,碑上有建兴年号”。《彝文金石图录》编译组认为:“根据彝族默部史实分析,立碑年代不会晚于妥阿哲之孙莫翁(父子连名为妥阿哲——阿哲必额——必额莫翁)建九层衙于大方城东五指山下之时(九层衙遗址属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彝文金石图录》(第一辑),第1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余宏模(彝族)则推断:“济火纪功碑(即妥阿哲纪功碑,下同),虽在残碑彝文中镌有‘建兴丙午’的年号,肯定不会是当年镌立的。理由是:济火的历史传说,是在明清之际才传之于世,见于文献,此其一。残碑译文中称诸葛亮叫‘卧龙先生’(今译孔明),这显然是受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罗贯中是明代人,《三国演义》一书流行于明清之际,此其二。结合清初水西政治形势的多变,统治者从政治需要的目的出发,大肆宣传济火助诸葛亮南征有功受封的传说,很有可能济水纪功碑是清初这一社会背景下镌刻的,此其三”。余宏模:《济火碑与济火碑史实探证》,载《贵州文物》1983年第2期。因立《碑》年代无存,上述“相传”或“分析”或“推断”之三说,都不能确指其立《碑》年代。但我以为余宏模之说较为接近史实。从《碑》文中称“为了祖先勿阿纳后裔的基业巩固”之行文内尊勿阿纳为“祖先”看,亦肯定该《碑》不会是勿阿纳仍在世时的蜀汉“建兴丙午”当年镌立的。至于说在蜀汉时代就在今大方城封勿阿纳为罗甸王,亦有疑点,简述于下。
诸葛亮南征,济火(妥阿哲)因功受蜀汉政权册封为罗甸王之事,明代以前正史无传,而是最早见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贵州宣慰使安陇富(慕齐齐第73代孙陇铺不玖)为向明朝申报本家族史而撰修的家谱《安氏家传》,嘉靖《贵州通志》卷十一载周洪谟曾应邀撰有《安氏家传序》。《序》中说:“贵州宣慰使司……其先有慕齐齐者,与普里部仡佬争为君长,迭有盛衰。其后有曰齐齐火(济火),善抚其众,时闻诸葛武侯南征,通道积粮,以迎武侯。武侯大悦,遂命为先锋,替武侯以平南夷,擒纵孟获。及归,克仡佬氏,拓其疆土,武侯封为罗甸国王”。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炎徼纪闻》、《黔记》和前引《明史·贵州土司传》及清《安顺府志》、《大定县志》、《读史方舆纪要》等有关济火的记述,都很可能是源出《安氏家传》而辗转抄录的。
安顺,昔为濮人故地,彝语称为“普里”,汉文献则称“普里部”或“普栗部”。濮人为仡佬族的祖先,《安氏家传序》称慕齐齐“与普里部仡佬争为君长”也说明安顺本为濮人故地。《序》追述蜀汉时已封济火为罗甸国王,查无他证,未可轻信。尤其说武侯封济火为罗甸王更是不经之谈,“侯”焉能封人为“王”?据《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等记载,罗殿王的封号是唐宋时代才有的,那是济火之后的事了。《新唐书·南蛮传下》:“开成元年(公元836年),鬼主阿癿内属。会昌(公元841~846年)中,封其别帅为罗殿王,世袭爵。其后又封别帅为滇王,皆?柯蛮也”。阿癿为勿阿纳后裔,即前引彝族默支系慕齐齐第46代孙阿更阿外。阿癿始内附后,唐会昌中,才封阿癿的“别帅”即前述彝族布支系后裔播勒部的首领为“罗殿王,世袭爵”。盖布、默二支系同为昆明夷,多有联络也。“世袭爵”之封,不虚。《旧五代史·明宗纪四》: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八月乙酉,“昆明大鬼主罗殿王、普露静王九部落,各差使随?糝、清州八郡刺史宋朝化等一百五十三人来朝”。《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昆明,在黔州西南三千里外……天成二年,尝一至,其首领号昆明大鬼主,罗殿王、普露静王九部落,各遣使者来”。天成二年一再提及的“罗殿王”,当是唐会昌中播勒部首领始被封为罗殿王后其后裔“世袭爵”的体现,即世袭罗甸王爵于唐末。宋代,仍袭王爵。《读史方舆纪要》水西宣慰司:“土酋安氏世守其地(水西),其先济火之后也。蜀汉建兴三年,诸葛武侯南征,NC03CNBC52帅济火积粮通道以迎武侯,表封罗甸国王,居普里,即今普定卫,俗尚鬼号,正祭者为鬼主……宋开宝(公元968~976年)间,有普贵者纳土归附,仍袭王爵。自济火至普贵,凡三十六世矣”。普贵袭爵以镇一方之事,亦见《寰宇通志》和《大明一统志》。
罗殿国,又作罗甸国,“殿”、“甸”同音异写,“甸”彝义为“坝子”或“地方”。罗殿国地域,《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广马条:“罗殿国又远于自杞十程。”以五百里为十日行程计,此十程即今贵州兴义市(自杞国)至安顺市(罗殿国)之行程也。又《太平寰宇记》卷一二○黔州所属南宁州:“从南宁州至罗殿王部落八日行,与云南接界。”对此,方国瑜考曰:“今程自都匀经贵定、贵阳至安顺(普定)为七程亦相符,则罗殿城在普定,即接云南界”。方国瑜著:《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上),第762~763页,中华书局,1992。是也。《元史·地理志四》:“普定路,本普里部,归附后改普定府……会云南行省言:‘蜀甸即普里也……’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改为路”。可见,罗殿国之地理即元之普定路,在今贵州安顺、镇宁、关岭、紫云、晴隆等市、县和清镇、平坝、普定、六枝特区的部分地方。
前曾提及彝史家把妥阿哲的后裔称为妥阿哲家,与默德实家分开叙述。现对前者作一补述。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八月以妥阿哲的41代孙陇赞霭翠(一作鲁载阿萋)为宣慰使,令霭翠位各宣慰使之上,宋钦为宣慰同知,设治所于贵州城内(今贵阳市)。明洪武二十一年,霭翠逝世,明王朝命奢香袭宣慰使之职,使之成为一方长官。吴三桂反清后,水西宣慰使安坤妻禄氏及其子胜祖起兵于威宁,全力参加进剿吴三桂叛军的战争。屡立战功。康熙二十二年十二月以安胜祖为水西宣慰使,世袭。三十七年,胜祖卒,无子,停袭,所属地方改归大定、平远、黔西三州流官管辖。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
- 2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
- 3 谈“彝学”的研究
- 4 族史追忆
- 5 塔米的中国脚步——德国学者塔马拉...
- 6 “边疆人文”六十年
- 7 把凉山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民族文化...
- 8 论中国彝学的学科建设
- 9 朱文旭彝语言学术研究访谈
- 10 凉山州毒品问题的现状、趋势及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