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规范开辟了信息处理坦途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六个方言。六个方言的语言文字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一定差别。1974年,四川省组织专家对彝文进行了规范整理,制订了《彝文规范方案》,198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此方案。《方案》规定一字一音,819个字加次高调符号的字以及一个替音符号,共1165个字符。20世纪80年代,汉字编码输入技术的研制形成热潮。彝文编码输入技术研究者也有许多,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北京等地都有研究者,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局面。
沙马拉毅以《彝文规范方案》为基础,将1165个字符定为彝文信息处理字符,确定了区位,设计了一套彝文拼音编码和彝文字形编码。字形编码是将彝文字符按书写顺序拆分为一定的笔画单元,从1165个字符中选取57个笔画单元,科学合理地分布在26个字母键上,按第一、二、三、末个笔画单元编码,击键输入。为了提高输速,沙马拉毅为上述拼音码与字形编码都编制了词汇输入码6264个,比中文信息学会曾为汉字信息处理编制的5000词表要多出一千多词。同时,还设计制作了多款优秀的彝文处理的软件系统,实践证明,这是一套科学、规范、易学、易用、准确而快速的输入系统,在国内一枝独秀。沙马拉毅申请了发明专利《计算机彝文输入方法及其键盘》,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授予了专利权(专利号:ZL00112801.9)。沙马拉毅作为主要研制者、起草者形成的国家标准有《信息交换用彝文编码字符集》等三项; 形成的彝文信息处理国际标准有《通用多八位彝文编码字符集》一项。这个国际标准,经过异常激烈的竞争。首先由国家技术监督局等4个单位下达任务,由沙马拉毅为主研制,于1994年3月提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JEC1/SC2/WG2会议,有中、美、英、加等23个国家和相关成员共40多位专家参会。中、英、美、德和爱尔兰都提交了各自的方案。历经不同城市五次会议的较量,中国方案终于在1999年的丹麦哥本哈根取得胜利,成为国际标准。
将1165个彝文字符编制代码配置在26个键位上,做到科学、合理,兼容而互不冲突是很难的。沙马拉毅的彝文信息处理解决了许多高深的学术与技术难题。如其拼音编码做到了与《彝文规范方案》高度一致;又如彝文字符中的笔画单元“O”,使用频度很高, 沙马拉毅巧妙地运用“位置原则”,将不同位置的“O”,置于不同键位上,从而获得了上佳效果。沙马拉毅创制的彝文输入技术,在国内已许可7个单位获得了专利技术使用权,用户遍及全国相关领域,没有另外的同类技术可以与之争雄。
2009年5月,彝文手机隆重推出。彝文手机能方便地编辑、收发彝文短信、彩信,可用于彝文拼音和手写输入,这是上述彝文输入法扩展应用的新成果。彝文输入技术的创制,终结了彝文的刀刻笔写、铅与火的历史,开创了光与电的时代!上述技术,正在有效地促进整个彝区的彝文规范化进程。
目前,沙马拉毅及其他专家学者,正向彝文信息处理的高层次推进,如语音处理、光学字符识别、机器翻译等。届时,古老的彝文将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字信息处理并驾齐驱。我们认为,彝文信息处理的骄人成果的取得与光辉前景的显示,都与《彝文规范方案》密不可分,彝文规范开辟了彝文信息处理的坦途,其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
- 2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
- 3 谈“彝学”的研究
- 4 族史追忆
- 5 塔米的中国脚步——德国学者塔马拉...
- 6 “边疆人文”六十年
- 7 把凉山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民族文化...
- 8 论中国彝学的学科建设
- 9 朱文旭彝语言学术研究访谈
- 10 凉山州毒品问题的现状、趋势及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