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古今彝族服饰文化与歌舞穿戴的总体研究

作者:王子尧 发布时间:2010-06-18 原出处: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摘 要: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古老文化的民族,自古以来,彝族人民都以诗歌及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彝族服饰又是彝族歌舞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份,是彝族历史文化中最精彩、最耀眼的一朵奇葩。本文通过对古今彝族服饰文化与歌舞穿戴的研究介绍,让世人更好地了解彝族古朴神秘的历史及多姿多彩的彝族歌舞服饰文化。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键词:彝族历史文化;服饰文化;歌舞穿戴文化。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世界民族服饰,是人类审美观念中的直接体现和某一民族文化素质的集中表现,也是某一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的一种直射反映。中国彝族服饰是中国彝族人民文化生活中最精彩、最耀眼的组成部份,是中国古今彝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朵奇葩。为了弘扬优秀的中国彝族服饰文化,提高中华彝族的服饰文化产业,打造中国彝族服饰文化品牌,推进中国彝族服饰文化资源向世界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转变,应该是我们每个中国民族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古老民族之一,在其先民帝高阳颛顼时期,彝族的文明文化领地已基本形成,东至于江浙一带的蟠木,西至于沙漠,北至于河北的幽陵,南至于越南的交趾城。根据彝族翻译家龙正清译审的《彝族创世志》记述,在彝族先民丽罗阿武的时代,划封其天下为武堵、武默、武博罗、武驰弭、武果勒、武色吞、武古笃、武德僰、武陀尼九部行政区域。后武德僰即从今四川西部渐往云南一带发展矿业冶炼,打造兵器开辟天下。武陀尼则自宜宾往入成都,逐步向东发展农牧和丝织业以辅助武德僰。于是,西部武德僰一支以白帝星象而称白夷部,汉文史志称之“西夷”或“僰夷”。东部武陀尼一支则以青帝星象而称青衣人,汉文史志称之“穿青”(又作川青)或“东夷”。奉白帝星者尚作白衣为敬,奉青帝者以青衣为孝。以五色服饰奉拜五帝而形成五部氏族的审美文化,约在公元前3世纪的彝族先民祖蓬娄时代就已经盛鼎于世了。彝文献《恳数》记载:“师著戛阿鲁奉天君策举祖之命巡查天下时,东方住青人,青衣服,青皮毡,骑青马,打青旗;西方住白人,白衣服,白披毡,骑白马,打白旗;南方住红人,红衣服,红披毡,骑红马,打红旗;北方住黑人,黑衣服,黑披毡,骑黑马,打黑旗;中央住黄人,黄衣服,黄披毡,骑黄马,打黄旗”。由此表明,奉赤帝者尚红,奉黑帝者尚黑,奉黄帝者即尚黄,故以服饰而称黑夷、白夷、红夷、黄夷、青夷的五方帝国已具有极为悠久的服饰文化的历史了。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创世志》又载:“白夷三部七君列国,各君又行分封属下官吏,陀尼故地的宜宾为孟部,恒阿侯故地的昭通为仲部,色麻举革(今云南境)为季部,君主所居之首府在沾益。青衣人自武陀尼传十一世至岩阿洛,则封武哲戛为左君岩阿洛作右臣,武菊耿为教化师,堵阿德为匠艺文祖,建立君臣师匠为体制的政权,即称之为陀尼(青衣)天下国家,括地自成都至汉中而抵达洞庭湖”。不言也明,彝族先民丽罗阿武领属之左右相国,白夷和青衣两地即是帝高阳颛顼故地的中心腹地城邑。是中国最早发展矿业和丝织业的圣地,故服饰的制作工艺和工业产品,曾具有鼎胜于世的历史。夷(彝)人以中央黄帝府邑称之为“杜吐弭阁”,意为天下的中心国家,与“中国”一词切实吻合。也称诺弥(彝地),即发展繁荣之地。彝族自称诺数(彝人),也就是中央邑人的意思。彝族先民笃弭登基君主之位时,划天下为天南、地北和中央三极国度,封武、乍、糯、恒、毕、默六侯而治理。以弭阿苦为武侯王,奉白昼而尚着白色衣为敬故谓“弭吐铺”,意为白昼父,故其后裔及庶皆系称为白儿子或白夷。夷人尚奉名山大川,故又以其境内的名山称“叠撮禄蒙”,意为点苍山大城邑,汉文史志以之缩写为“滇国”。“滇”即“叠”之语转,意为云。彝语又称“叠撮雅卧”,意为点苍山下,“卧”另有“南”字之意,故汉文史志又译之为“云南”。弭阿克为乍侯王,以奉黑夜而尚着黑色衣为孝,故谓“楚哪蒙”,意为黑夜母(王),故汉文史志译称之为“夜郎国”。彝书以“滇”与“夜郎”合而称之“楚吐弭卧”,意为天南为楚哪(黑夜)与弭吐(苍天)王国。又以弭阿热为“俄莫洪所”,即以峨嵋和成都为中心的四川西部侯王,以奉云雾,臣民尚着青衣,以拜境内名山而称俄莫洪所。汉文史志称之“微”、“蜀”,简称蜀国。“微”即“俄”之语转,指峨嵋;“蜀”即“洪所”之语转,指成都,即古之青衣地。弭阿卧为“溢蒙祖姆”即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四川东部侯王,以奉云海即晨雾,臣民尚着青衣白裙,即谓之为“吧候”(拖裙),汉文史志记之为“巴国”。彝书谓“巴”与“蜀”为“洛博弭凯”,意为地北为川、山国。弭克克为杜吐即以宣威为中心的乌蒙山东南麓一带之君。以奉太阳星称白昼天君;弭齐齐为周吐即以东川为中心的乌蒙山西北麓一带之王,以奉太阴心而称黑夜地王。君王(臣)犹如以昼夜为象的太极图相辅而构成西南夷的联络中心皇国,东及安顺,西抵邛都,北至宜宾,南到沾益是为辖区。中央之帝星属土,其色为黄,故谓黄帝,又其禽星之象为凤凰,故彝语谓之“索舍乌构佐”意为凤冠皇(与皇通)人,而中央皇人是靠四方之青、赤、白、黑四大帝的辅助而王于天下,是此之故,南夷着装择重于头饰以象天,北夷重于披风与裙饰。中部地区的乌蒙夷则头饰象天脚饰以象地,身饰即容纳宇宙间的一切花卉,五彩缤纷,独具顶天立地的伟人风度,具有天地与人的科学文化意向。在此以西南夷的男女和文武官员服饰作之重点介绍。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云南型武氏彝族的穿戴文化,不仅仅就字面而解释成“割面颊皮数条,上连耳匡。”古代镂者,并非是割也。千万不能望文生义。杨孚所云的木耳夷,大耳环,耳坠下垂,都是南方夷,“生”有出生不久后,当时南方夷的木耳夷这一支系,氏族的人们喜欢纹身纹面,镂刻其脸颊,纹成条形,分为数支,状如鸡肠,上连耳匡,木耳夷环大,耳坠累累下坠到肩上。这包含着他们图腾文化的信仰。而今独龙人,氐羌支系,有许多漂亮姑娘往往也镂刻面纹。其实戴木耳环,在古时候也有等级之分,王者准戴大耳环(铜、玉制成的),耳自然下垂至肩,距耳根有三寸,甚至可以说成耳垂双肩头还有右耳低三寸。这极简略的记载,说明在古时候戴大耳环一般是木制的故称木耳夷。且必须是等级之上的王者,高贵的“祖摩布合哪”才准戴大耳环,“耳皆下肩三寸”,一般老百姓“皮周”,只准戴小的耳环,耳环至肩就尽顶了。高贵与低下,等级森严也体现于耳环的价值上。其实,南方夷之木耳夷,《水经注·温水》云:味县(曲靖)谈藁(马龙)一带的温水:“水侧皆是高山,山水之间,悉是木耳夷居,语言不同,嗜欲亦异。虽曰山居,土差平和而无瘴毒。“其实温水,并不流入滇池,书中所指温水实是南盘江及金沙江的支流,古代二河混为一水,是常有的事。温水两岸住着大量的木耳夷,至今仍在滇东一带,仍有木耳夷的后裔。魏晋之际,温水一带的夷人,喜戴木制的耳环。而刘琳先生则云是“竹筒”,对“木耳”夷的耳环解释,似欠准确,他说“用小木棍或竹筒穿耳的习俗。“木耳”或即此类。”诚然,木耳夷族中,也有少量的戴玉,如在武夜郎时期的(祖摩布合哪麻塞)多数都戴玉和铜制的耳环,铜制的耳环特大,故称之为木耳夷。至于“铁环”是指手带镯头,用铁做成的铁手镯。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陶学良教授在《爨文化椎论》中云,汉晋之际,彝族服饰的另一特征中“穿胸”。《后汉书·哀牢夷传》:“哀牢人皆穿胸、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至肩而已。”《华阳国志·南中志》卷四:“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有穿胸、儋耳种、闽越濮、鸠僚。其渠帅皆曰。”《淮南子·地形训》:“海外有穿胸民”。高诱注云:“穿胸民,胸前穿孔达背。”高诱之注,望文生义,就字面的解释,令人不可设想。著名校书家顾广圻,发觉高诱不近情理,“穿孔达背”怎幺活下来,他不责难古人。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实,“穿胸”是西志氐羌族群,也是夜郎民族先民的一种服饰特征。“穿胸”是他们胸前插饰之一。如今威宁中水、赫章可乐、滇王昆明区、滇池区出土文物“其正面浮雕或线刻花纹,背面有一矩形纽,纽之一侧为缺口,可插在胸前衣服上作装品,故称为“扣饰”。而今。彝族支系,罗婺人妇女胸前,仍有扣饰的遗留物,氐羌人后裔的纳西族妇女,胸前穿插,身背七星羊皮也是“扣饰”、“穿胸”的最好的活化石。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穿胸”扣饰寄托他们的美好向往。古彝族支系的纳西人崇拜蛙,有吉祥如意的图腾、服饰羊皮与牛皮。文人、外族的学者极简单的概括语言,万万不可能揭橥,“穿胸”民族的信仰、憧憬。但事与愿违,不径而走的“穿胸”记载,对许多的兄弟民族作了歪曲,误解的记载,应恢复他们的本来服饰面目,已是时候了。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先民賨人、爨人有自己的文字,又有不少的文献资料;记载自己民族的生产、发展、迁徙的资料文献,夹杂着许多古代的神话传说,但仍缺乏准确无误的历史实证;然而,其价值确是十分珍贵的。如《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族创世志》、《中国彝史文献通考》、《夜郎史传》、《娄娄笃哲说》等曾记述“六祖”分支的世系资料,有人估计在战国时期,“六祖”流播于滇、黔、蜀交一带,提供了十分可贵的参证。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魏晋之际,彝族先民仲人、賨人、爨人有自己的宗教、文字及婚丧风习。他们的联姻方式是他们民族之间的融合纽带,是晋代习俗的最早文献记载。《华阳国志·南中志》卷四云:“夷中有黠能言议屈服种人者,谓之“耆老”,便为主。论议好譬喻物,谓之“夷经”。今南人言论,虽学者亦半引“夷经”。与夷为姓曰“遑耶”,诸姓为“自有耶”。世乱违法,辄依之藏匿。或曰:有为官所法,夷或为报仇。与夷至厚者,谓之“百世遑耶”,恩若骨肉,为其逋逃之薮。故南人轻为祸变,恃此也。其俗征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盟诅要之。诸葛亮乃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又画牵牛负酒、赍金宝诣之之象,赐夷。夷其重之,许致生口直,又与瑞锦、铁券,今皆存。每剌史校尉至,赍以呈诣,动亦如之。”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段文字,包涵的内容甚丰。首先,叙述彝族先民爨人,賨人的宗教司仪“耆老”,有本事,善于言辞,能说服夷民;同时,与是政治、宗教的首领,皆集之于一身。紧接就云,宗教首脑,论议好譬喻物,多样打比方,多种性排比,如今日“山上的花儿最多,我喜欢最红的一朵;天上的星星最多,我最想的是最亮的一颗;世上的姑娘最多,我只爱我的表妹哟。”最后一句,点石成金,落地有铮铮之声。在彝文中,如此例句甚多。有人认为是老彝文,也有的学者认为是指一般性格言、谚语,不一定是文字记录。看来前者理由较充分,如是格言,何必用“夷经”已深入欠。嗜老行氐羌人、賨,彝族先民的宗教祭司的职能,彝族先民的修辞方式,引喻不嫌其多的思维方式,皆是可贵的。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文学艺术,有民歌、故事、神话、史诗、诗歌、童话、谚语、谜语等多种多样来表达形式的民间文学、还有优美动人的舞蹈、倾诉衷情的口弦、悠扬婉转的月琴、技艺精湛的挑花刺绣、玲珑剔透的首饰、造型别致的器皿等等,朴实生动的艺术特色和深郁的民族风格,凝聚了彝族的智能结晶。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歌数量多,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巧妙的表现手法。它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彝族的民族风格、生活习俗、思想感情、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艺术风格上,语言简炼、结构严谨,一般用五个音句组成,句脚押韵,易于传诵、情节曲折,比喻贴切,富于浪漫主义色彩。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创作了不少优美的长诗如《达斯美复仇记》、《独支各阿鲁》等等,其中以《甘莫阿妞》与《阿罗阿沙》在如今的凉山彝族地区最为流行,且在邻近各地彝族中广为传诵,她是彝族诗歌中的瑰宝。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谚语:彝族谚语题材广阔,它以形象的比喻手法,生动凝炼。寓意深刻。能提倡团结亲善、对外英勇御敌、爱憎分明、气概凛烈的“舍我无人,除天天云”、“对外要刚强,对内须和善”、“待客莫保留,杀敌莫惜命”等谚语;有讲语言美的“牛会拖梨沟就直,话能巧讲人爱听”、“好话可救命,坏话可丧生”等格言;有讲宽以待人,严以律已,提倡团结友爱的“爱人者人爱之,恨人者人恨之”、“杉树护竹林,竹梢不露巅;竹林护杉树,树身免风残”等谚语;也有赞颂哲人、智者,鼓励人们自信、自尊的谚语,如“人走远路,智能超群”、“十个笨人聚在一处,能顶一个聪明人”等;还有关唯物主义方面的谚语,如“熊儿生来白,越长毛越黑”、“最好的猎枪不会有九鼻,飞快的跑马不会有八蹄”等,道出了深刻的彝族哲理。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另外是反映农事生产、劳动生活方面的谚语尤为丰富,诸如“有肥就有粮,有粮牲畜壮”、“头年不耕种,二年饿肚肠”、“房前屋后种树风光好,挖出田边地角产量高”、“劳动不流汗,籽粒不饱满”等等。颂扬了勤劳的美德,训诫了人们要以勤奋劳动来创造财富,创造富裕的生活。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谚语被广泛地运用于彝族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了社会范例的作用。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族舞蹈:彝族人民每逢婚嫁或喜庆佳节,总要载歌载舞,抒发情怀,多少年来,各地彝族人民创作了许多反映生产生活情趣、追求自由幸福的歌曲、舞蹈。音乐曲调丰富,节奏自然,和谐悦耳、优美动听、粗犷、敦厚、朴实是其特殊风格。唱词常即兴创作,因时因事抒发其不同的感情。山歌往往在野外或田园耕作时纵情高歌,曲调自然、悠扬流畅,多表达欢乐愉快的心情。对歌和赛歌多用于婚娶、节庆中,曲调低回婉转,缠绵柔腻,娓娓多情。由于部份彝族人民长期遭受奴隶制度的压迫,其旋律的特点,总的说来是压抑的、低沉的,但却掩盖不了它那鲜明与朴实优美的韵味。如“竹味青青”、“阿妞我要飞舞”、“妹妹伤心把泪下”等等。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舞蹈常不拘场合即兴起舞,一般都以随身服饰,不另化妆;女的长裙百褶,舞姿优美;男的大裤脚,并凭借其羊毛披毡之潇洒风度,自然大方。尤喜在年节和婚娶等节庆时载歌载舞,尽兴欢愉。例如《阿牛尔古吉》与《阿西显几觉》两种舞蹈形式是最为流行的。歌舞人数常在二至十人之间一般均成偶数,常呈环形旋转,或左或右,不时变换。舞姿的手部动作较少,主要以腿脚为多种多样的姿态急徐跳跃,与歌词情意和节奏相配合,用以抒发感情。动作偏重于舒缓,故其风格朴实敦厚,给人以纯朴曲雅和豪迈的美感。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彝族乐器:彝族传统乐器有月琴、口弦、马布、唢呐、竖笛和胡琴等数种,而以口弦为彝族妇女所偏爱,系以彩绳佩胸襟上,并成为独特的佩饰物。口弦以铜片或竹片制作,弦中有簧片,簧片分单簧与双簧两种,使用双簧口弦的占多数。口弦外貌形似短剑或竹叶,长度在二至四寸之间,精巧玲珑,是一种制作简易、音色优美的微型乐器。铜制口弦音色清脆、秀丽。竹制口弦音色深厚、浓郁。演奏时,将口弦横置双唇间,手指拨动弦尖,以弹奏动作的疾徐轻重,配合呼吸气流的振动发出音响,更以唇、舌、口型等的变化与乎口腔之共鸣变幻音色。音色清新,扬抑有致,优雅动听。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彝族工艺品:彝族地区的绘画、漆绘、雕刻、金银器、餐具、烟具、刺绣、竹编、古兵器等民族工艺品,或以简单大方见长,或以古朴典雅享誉,或以小巧精湛着称,都有较高的工艺水平。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木餐具:选用整块硬杂木加工,生产工艺十分独特精细。色彩用料讲究,以生漆为主,外加少许朱砂、石黄、锅烟调合而成。有红、黄、黑三种。红色象征勇敢、坚强、热情;黄以代表美丽、光明;黑色表示尊贵、典雅、庄重。木餐上有十八种之多。造型别致的酒壶,腹大无口,呈扁圆或葫芦状,上部有细长壶嘴,在底脚中心开小孔,酒从小孔注入。奇妙的是酒盛其中并不因壶孔在下而泄出,即使平放、倾跌、晃动,均不外溢。其妙处还在于虽有壶咀但倒不出一滴酒,饮酒者必须口衔壶咀吸吮,使人感到奇趣。夜郎民族家女儿爱绣花,每一个姑娘,只要过了童年,便要学习刺绣技艺,因而夜郎民族妇女都会刺绣。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古兵器在传统工艺品中,有其独特的位置。在现代枪械传入彝区以前,举凡片战械斗,都以弓、箭、刀、矛等古兵器应阵。并在刀柄、刀鞘、盔、甲、护手、护腿上机,镶嵌精巧的金、银、铜、骨等饰物,成为一种独特的彝族艺术品。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四川凉山彝族服饰的特点:(1)大裤脚。男子裤脚宽大,一般是三尺,最宽为五尺。(2)彝族多半居住高寒山区,用绵羊毛制作披毡或线毡,为御寒衣被。(3)男女服饰截然不同,反映在年龄的差别上,老、中、青、幼都各有其不同的款式。(4)在奴隶制社会里,等级森严,贫富悬殊,不同等级的服装差异很大,从所着服装的样式和质量上,基本能判明其贫富状况与等级的高低。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女装:(1)头帕(帽)。女童戴童帽。青年期戴青、蓝布头帕,以发辫加红头绳缠系。帕长数尺,多层折迭,有的地方,换头帕为帽,帽以青、蓝素布缝制,双层、呈荷叶状,帽沿及后脑绣有简单花纹。(2)上衣。一般是棉麻织品缝制,斜襟、窄袖,青壮年妇女的上衣,长仅齐脐,腰身紧;中、老年妇女的上衣袖大衣肥,长及膝。女上衣之前襟、项圈、袖口均朦胧五彩丝线刺锈花边。女青年的衣袖讲究,图案繁多,刺锈精美。中、老年妇女则尚简单大方,朴素庄重。(3)衣领。布料缝制,高约一寸八至二寸二之间,直贴下颚,前面扣接处有一长方形银、铜领牌。衣领上多有刺锈,缀以银箔泡花等距三角形图案为饰。(4)裙子。布料制作,长至地。女童穿两节裙。上节为筒形,下节为褶纹。成年以后,一般于十五、十七、十九岁的三个年期,由家人择吉选行换裙仪式,换穿三节裙。三节裙多以素色与彩色相间,上中两节呈筒形,下面一节是褶纹,俗称“百褶裙”。布色上,除中节是彩花布外,上下两节多为素色布。(5)泡毡。是基本服装之一,以四斤左右的绵羊毛,弹松喷水滚压而成,厚如铜钱,双层,一般为蓝、白、黑三种颜色,松软保温,是可衣可被的御寒物。(6)线毡。用绵羊捻线织成,幅宽七寸左右,一般为十三幅连接而成,下垂短穗或无穗,是套穿在泡毡上的传统外衣。质要细密牢实,隔雨防潮,是四季不离的基本服装。(7)毡褂。是劳动护体衣物,也是传统的秋装。毡褂无袖,长齐膝,是双层泡毡面以青、蓝布料纳而成。不仅妇女爱穿,一些男姓青年也爱在劳动时间穿毡褂。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男装:(1)头帕。多为青、蓝素布,长约三丈,齐头缠绕,帕端多裹扎成束,偏竖于左前方,汉族称为“英雄结”。青年人的英雄结细而长,昂于帕外,显得英俊健美。老年人的英雄结,一般偏短,但更多的是绾或结,以示老成庄重。(2)上衣,布料缝制,袖窄而短,身短腰紧,长仅及脐,斜开襟,缘项圈、肩背、袖口,襟边都镶绣有宽窄不等繁简各异的花边。也有着甘咯式上衣的。此种服饰仅前襟与袖口镶以刺绣花边,有简单大方之长。(3)裤。一般为青、蓝棉布缝制而成。多数地方彝族是大裤脚。(4)泡毡、线毡。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彝族服装绣的花纹或花边,富有彝族的生活气息,大多与彝族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有以天象为图的,如日、月、星辰、彩虹、龙、虎、花、鸟、白云等,也有以大自然为图的,如山、水、波涛等;有以动物为图的,如鸡冠、羊角、鸡肠、牛眼等;有以植物为图的,如叶、花、木等;还有以什幺物和几何图案为图的。不论采用什幺图案,均求色调和谐。青年喜艳色,讲求复杂的图案乡纹;老年爱素雅,简单庄重的图案。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饰物:多以金、银、铜、玉、石、骨等为料。有发饰、领饰、耳饰、手饰、胸饰、腰饰等多种。各类饰物都有多种花样,讲求色彩鲜明,美丽端庄。制作方法有铸造、打制、压制、镶嵌、雕刻等工艺,多为本民族工匠制作,也有从其它地区购买的。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又如女饰:(1)发饰,有发簪与小木梳二种。发簪有金、银、铜及骨质制作,小木梳长约三寸,呈半月形。(2)领饰。有领花、领珠、领牌等数种,银质或铜质。领花、领珠以多组三角形图案缀于领上;领牌为长方形,于衣领两端连扣。(3)耳饰。分耳珠、耳牌两种。耳珠以珊瑚、石料细珠串成,合五串为一组,长数寸,下垂彩穗,耳穗多为银、玉、贝、石等制成。不论耳球或耳牌,均双耳双称,戴耳垂上。(4)手饰。分手镯与戒指两种。手镯以宽为美,戒指多取马鞍形,猫眼形等。手饰以金、银、铜、玉、石、骨、贝等为料,质料讲究,做工精湛。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男饰:主要有耳饰、手饰、腰饰等数种。耳饰,喜在左耳垂悬黄色蜜腊大石耳珠,其上以红色小珠相衬,下有流苏悬垂。手饰,分手镯与戒指两种,多以金、银、铜、石、骨料制作。腰饰,喜佩一鱼肚形小钢刀,皮质刀鞘,即是饰物,又有实用价值。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男女老幼都喜欢胸饰:在左胸前悬挂着雪白的虎牙或毫猪牙、精工制作的竹质口弦筒和针筒、精美的三角形麝香青色花布包等等。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八、另有多彩神韵的黔西北彝族服饰文化艺术,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一种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产品,她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由于历史上的彝族支系较多,所处的地域辽阔,又加上自然环境的复杂,经济类型及发展各有差异。因此,在彝族服饰的质地、款式、装饰纹样等方面均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不仅有性别、年龄、节日装、常装之别,还有婚服、祭司服、丧服、战服等各种专用服饰。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黔西北既是彝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同时也是彝族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从卷帙浩繁的彝族历史文献和众多现今保存的彝族民间传统工艺中,完全可以感受其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黔西北彝族服饰眩目、粗犷、饱满、奔放的艺术风格即是在这样一种绚丽多姿的传统文化之上生存发展建立起来的黔西北彝族服饰文化艺术品。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根据黔西北彝族艺术家王飞翔先生的调查资料介绍,以及纵观黔西北彝族区域服饰,明、清时,男着短上衣,穿宽大灯笼裤,头包青帕以及女着绣花短衣,穿青、红、白三节裙,包绣花盖头帕的传统装束随着清初时的“改土归流”,后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老年男子头包青、白帕,身着长衫或对襟短衫,系青白腰带,穿宽脚灯笼裤的原有打扮,如今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思想观念的大改变而渐趋于大众化,只有头缠“人”字型青帕,方形绣帕盖顶,身穿大襟右衽绣花长衫,着绣花长裤,束白色腰带,系镶边围腰,脚穿布袜套小圆口绣花鞋的彝族妇女装束在黔西北一些地方还完整地保留着。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黔西北彝族服饰的款式,远不及它的装饰图案那样讲究,抽象的寓意符号,表意的吉祥纹样,精细的绣工,巧妙的图案组合,刻意的色彩搭配,无一不显示出彝家姑娘的心灵手巧。以涡旋纹为主的几何图案,风格古朴,色彩艳丽,其中绣嵌在女装前后襟和前后摆上的虎纹、火纹、羊角纹、八卦纹等组合图案最有富裕地域的代表性。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黔西北彝族服饰传统纹样蕴含着深层次的民俗内涵,服饰图案中还隐现着原始图腾祟拜的影子。从一些彝文献资料中可以发现其原生、衍生、以及再衍生图形的演变过程。彝族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本缩影,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彝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宗教习俗、艺术审美、伦理道德、心理性格等基本属性,对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九、款式之美:质朴大方的男装,彝族,是一个勤劳智慧而有古老文化的民族,他拥有自己独立的古老传统文化体系,黔西北彝族服饰是丰富多彩的彝族古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服饰中的每个细节都凝聚着深厚的古老文化积淀。在彝族古老传统文化中,服装款式以及服饰图案一些外在特征,并不是其真正的审美核心,内层的隐形文化才是其本源的审美评判标准。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黔西北彝族服饰,从款式上看,也曾经历过不断改型,但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一些基本元素,几经演变,形态依然。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粗犷、质朴是黔西北男装最基本的款式风格,不管从传统式的坎肩裙裤到现行的窄裤长衫,特点都非常突出。缠青色头帕,穿右衽长衫,系白色腰带是生活中男子最普遍的装束,结构简洁,实用大方。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例如:(1)男子服饰:尚以蓝、黑色布盘包盖顶形成碗状而顶之于头上,故谓之“五可”以示人头顶青天。左耳穿戴银或铜质的精致龙环坠子,彝语谓之“能禄”意为福身之龙。此俗以示承“颛顼乘龙而至四海”之志。上衣尚用蓝、黑、白色布裁制,一般为对襟短衣和大襟等。小襟的长衫子两种款式。着装长衫子加系一条腰带,蓝、黑衣以配白带,白色衣配蓝、黑带。以折褶式的大裙裤与对襟衣配套,系用的裤带犹如腰带般显目。小裤脚以配长衫子。身饰之打扮以示蓝天中即有光带。脚穿布制或皮革为底的布鞋,形如舟船,以示脚踏海陆,男儿有志在四方。彝家男子的一身打扮,即体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这是因为每一个男人都是家庭小天地的中心擎柱。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男童服饰:男童与成年男子服饰,区别于款式的大小和头饰上。所谓款式的大小,也就是款式相同而规格上则有大小之分,因此在此不必赘述。男童头饰帽制作,则有着想往性的意识现象存在。一般以取龙、虎、麒麟的头形而制作,或以毛线打成半球形而下沿向外叠五到六公分成双层的盔状后,在外弧顶端系一毛线扎成的帽顶线球,谓之为帽髻。在彝族人民的意识中。龙,是君主人的禽星形象;虎,是宰相人的禽星神物;麒麟,象征行行有状元,有顶髻的线帽,即象征“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村落寨主头人。不言而示,男童帽饰,是一种养育人才的意向性标志。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布摩服饰:布摩,是教化民众的大师。所谓布摩服饰即指布摩执事时所穿着的服装,也就是教化服。布摩执事时所戴的帽子形如斗笠,彝语称之为“罗洪”,意为太阴神威帽。布摩的神威蛋,是用羔羊的头刀毛擀制成形后,再把插有鸡翅羽毛的篾编斗笠钉固于底部系有一双鹰爪脚。以羔羊毛代表天空中的白云。云,即是天空听水珠密集现象,彝语以“天羊”喻称天上白云。雨点就是云的坠落,故彝语谓之为“岱咱”即云滴下来了,故以斗笠而避之。而斗笠上插满了羽毛,同时吊有一双鹰爪脚,以示鹏程云间,这是因为鹏鸟是教化师“布摩”的禽星神鸟。这里必需说明的是关于禽星说明的同题,“禽星”,是历法学上对星辰形象化的总称。禽,即禽兽。所谓“禽星”,就是以禽兽之名代称的星宿,是一种抽象性的名称,自然中其实无此类禽物,因此谓之为神。神,即是一种想象,也就是古代天文易象圣人的一种意向性创造。后来人们以之作为贤能爵位的喻称,视之为人所占有的星宿而崇拜之。故以龙星喻称君主,虎星喻丞,鹏星喻国教大师。即彝书所谓的“君为龙,丞为虎(也称豹),师为鹏”之理。布摩执事时戴上其星宿神威帽,能使阴禽神物五体投地,为其足下之囚。故布摩执事降神,头戴“罗洪”,身穿衣裙连制而从头往下笼套的大长袍以示其威。布摩的这一打扮,彝书《铺菊蒙奢》(孝经)谓之为“布摩行教化,身穿大袍头戴罗洪,犹像高空翱翔的大雕鹏”。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帅士服饰:武官,彝族称“蒙”,意为领头王子,因以统索夜间群星的月亮为其星象而故名。辅佐君主治理天下的大臣即称之为“蒙”。“蒙”即“帅丞”。帅丞即有猛虎之威,故彝族帅鞍的两边上,精光漆里透现金虎,即谓之为虎鞍,古时彝族地方的头人都喜欢骑用这种鞍,统称“骑鞍”。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帅帽,用羊毛擀制或以皮革制成,形状像盔,顶端立一须杆,谓之为顶子或顶须,帽笼发耳,惟露面孔。武士帽的形、质均同帅帽,只无顶须。帅士之服装也同样用毛毡或皮革制成,形状如甲,衣、裙(骑士战裙),鞋均配套,花如虎皮,着装后的武士似如一只猛虎,威武雄壮。古代的彝族行使庙见、朝拜、祭祀赴悼、出征作战,所有部下均以甲胄的毛、皮质战服虎衣装备帅士,整编队伍前往效劳。今彝族民间办丧祀,凡姻亲均率队前往赴悼的习俗是其迹象,赴悼队伍中的四名铃铛舞手,即是赴悼队伍首领者的四大帅魁,故其帽顶立一须杆,其服饰也随之而有黑、白、红、黄之别,其余立须者即属武士。是此之故,《贵州通志·土民志二》记载:“卢鹿办丧,鬼师(果彝氏族布摩)披虎皮,坐阶梯台作法念咒谓之作戛,杀一猪令人负之随死者之哭泣绕翁车三匝,群媳披袍立其旁而哭泣,朝暮行之,即朝夕奠也。翁车行会者千人披甲胄驰马若占状,骑者前,步者后,翁车居中,死者之子随翁车皆骑马另有魂马魄马者,备鞍而空之,置之翁车(灵堂)前,又令数人负死者平日之用随魂马之后,盖也古陈衣服遗意。丧行前,以长筒喇叭为号至焚所,又有跳脚之俗,将焚之前姻当行至。咸执大火来至,则弃火而聚,其余炬于一处相与携手吹芦笙,歌唱达旦,谓之跳脚也”。所谓“跳脚”即今所称之“铃铛舞”,彝语称“恳洪呗”,意为告别仪式上的舞蹈。是远征途程中披荆斩棘战状的活力反映,舞员皆以帅丞服装作打扮,并以黑、白、红、黄色作其服饰的底色,以示四处汇集的代表。故庙见、朝拜、赴悼皆有此舞。《华阳国志·巴志》云:“周武伐王纣,巴人也参加了战斗,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徙倒戈”。以此为据即可知彝族毛、皮甲胄的历史来源之久远,即是金属盔甲的前身。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君主服饰:所谓君主即中央皇国之帝君,彝语称之为“武弭”。武弭服饰头上加绣五星图的长方型顶盖为饰,顶盖前后垂珠串子,以示君主敬重帅丞与百姓。衣服宽大如袍,前胸后背绣染龙图日影,谓之为“保哺噜野弟”,意为得僰君主的龙衣。此即“颛顼乘龙而至四海”之龙图腾迹象。脚穿大船式样的靴鞋,以示中央君主智在五湖四海,因此,彝族国家的行政区划即按东、南、西、北、中五部进行划分,君主居中部,余四部谓之为前后左右相国(君长国之属则谓四大慕濯部)。故列国君长招见部目时身着君主服饰,帅队朝见时则用帅丞服。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女子服饰:女子,彝语谓之为“能蒙”,意为女母。即少时为女,产后为母的阴性人的统称,“父母”之词始于父系社会。所谓父系也就是以父为中心的家庭社会。女人以辅佐其夫君共同建设家庭乐园为天职。男为夫君女为妇臣的家庭体制,即是设制女子服饰的本心。因此,彝族的女子服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即有君主后服饰,宫廷女士服饰和平民女子服饰三种类别。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君主后服饰:头饰为金银质的凤鸟。凤为中央帝君的禽星神鸟,君主后以头顶凤,以示对其夫君的忠贞。凤饰之上还要加盖一块特制的“五弟彩热”,即前后有十条垂珠须子的精致头盖,以之表示尊夫敬老。耳坠则不拘质格以美为制用,故谓之“能慈”,意为精致美好。身着对襟短衣加套一件无袖的夹衣,然后将金银质的五彩凤颈纹饰披肩套于上面。下装为约长两米的孔雀围裙,围上腰间,拖地三尺,故时有四名媵女随之护理探开成孔雀开屏状。脚穿卷鼻(鞋尖卷曲)长靴鞋,鞋上绣的是铺地而长的草莓花,以示脚踏实地。小腿部则用绑腿带子裹示孔雀脚麟。彝家女子的这一套琳琅满目的孔雀衣,是在结婚的时候即由夫家特意制作的接亲礼物,届时即由接亲的即新娘之弟率队,呈送女家装扮新娘子。看!接亲的人在新娘的众亲友面前以歌而夸耀,我们不妨共同赏析下列诗句,就会更加明白了。如:昨天我们起程时/阿爹阿妈和哥嫂/特意打发作嘱托/阿爹委托凤冠饰/阿妈委托凤衣饰/阿哥委托凤脚饰/阿嫂委托凤裙饰/沿路看见杜鹃开/杜鹃花开满山映/再映不及凤饰美/特意带来扮新娘/请看/新娘凤衣即在此/(随即逐一展示)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宫廷女士服饰:宫廷人皆称君主为“祖色”,称君主后为“色蒙”。宫廷女士主要为君主后料理和接待事务。服饰款式与君主后相同,只区别于头不插凤饰,裙短素净不拖于地面便于做事。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平民女子服饰:平民女子的出嫁衣服模仿君主后服饰制作,但质量则以家庭的经济实力购制其规格档次。头饰即以一些鲜艳的布带(现通用毛巾)作为里层盘于头上,再用蓝、黑色头帕作之外表包裹,形如向阳花,谓之为月亮形,以此示意尊重家庭的头人即自己的丈夫。若家有公婆健在,则常用顶盖以示敬老。衣裙的凤纹一次性绣镶制成,素净便于下地劳动。一般为小裤脚配穿长衫子为常见。围腰尚用白色。衣服上绣镶的是太阳花、向阳花、石榴花、钻石花、桃李花、太极图等多种鲜艳的花样色彩;裤脚挑镶灯笼花条,鞋上绣草莓花。彝家女子不论农忙闲暇都喜欢一身盛装,五彩缤纷,淋漓光华而夺目。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女童服饰:女童衣着与成年女装同,大多数彝区都是根据身材量制童衣款式,谓之小花衣。女童帽则别具一格,即有蝴蝶形、蜜蜂形、花台式等彩色绣花帽。它标志着女童将会成为纺织和挑花绣朵的能手。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背扇(衫),方块形,内心羊毛毡质,其外套的背面绣镶成八卦太极图,或以桃子和石榴花绣拼成八幅飞扑中宫之仙桃,形成九宫八卦的总体饰面。在彝族以物为喻的特长中,太极图象征天地阴阳的组合以象父母感情,以蝙蝠喻称帝君驾临,仙桃以喻寿星坐堂,石榴以喻多子凝聚。彝族人的象征性背扇,示意小孩是人类的特大保护对象而受宠爱。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彝族姑娘的工艺之美,彝家姑娘喜爱挑花绣朵,已成为彝族山寨一种固有的传统习俗,一针一线,一花一草无不寄托着彝族人民精神和情感上的美好追求,它是传播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小姑娘从五、六岁起便开始在长辈的指导下学习剪纸绣花,并将一幅幅精美作品绣绘在服装上,每逢节日,姑娘们总要穿上自己缝制的衣服,在花海人潮之中一展风采,显示自己高超的技艺。谁穿戴的衣服做得越精美,证明艺术才华越出众,往往会赢得小伙子们钦佩的目光以及长辈由衷的赞誉。待到订婚时,姑娘们还要为自己的意中人绣做象征幸福吉祥的信物,以示爱慕之意,直到出嫁前,姑娘们还要亲手为自己作好嫁衣,才算功夫圆满。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黔西北彝族服饰传统纹样的制作中,大体可分镶、滚、挑、嵌、绣五种工艺技巧,谈到针法又有平绣、锁绣、散沙绣、堆花等十余种。在制作一件服饰时,往往多种技巧和针法一起使用。但同是黔西北地区,服饰制作技巧和针法运用的差异,也能区别这些服饰地域的不同。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挑花型:挑花是黔西北彝族妇女喜爱的传统工艺之一,传统挑花是在平布上面依纱眼用绣花线逐眼扣上十字形,它的挑制方法,一定要靠布面的线路,和编织很接近。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挑花是数纱而绣,挑花针法往往受到技术上的限制,也只能表现直线、斜线、锯齿线、折线等,很难表现曲线、弧线、波浪线等构成的具体形象,因而挑花图案比较概括抽象,相对也简单。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可是心灵手巧的彝家姑娘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将长线缩短为一点,将点线组合为面,使得挑花的表现技法有了很大的提高。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刺绣:能歌善舞的彝家姑娘,也是飞针走线的能手,她们精美的刺绣,在服饰的领边前、后襟、衣摆、围腰、鞋帽及背带、背包、枕套等都广泛使用,题材有火纹、虎纹、羊脚纹、八卦纹以及花鸟虫蝶等,针法细密,色彩浓烈。彝家姑娘喜爱使用的针法是平绣,底样以剪纸为主,采用单针单线,针脚排列均匀,线条平整,绣出的纹样有一定厚度,呈现微微的浮雕状,光亮平滑,清晰明丽。以背裳花片最为突出,图案多以高度艺术化的花草为主,也有虎头纹、蜘蛛纹等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动物图案。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一、彝族姑娘所绣图案之美,在黔西北彝族服饰纹样中,“涡旋纹”可以说是彝族传统服饰纹样中的灵魂式图案,彝语称之为“输必孜”,白底是“米古鲁”,黑纹是“靡阿那”,“米古鲁”与“靡阿那”其原形为纠缠回互的黑白两条龙,后演变为一种符号,经常出现在妇女和儿童的服饰上,代表阴阳,象征夫妻,包含深奥的哲学思想和通俗的伦理教育寓意,以“输必孜”涡旋纹为核心组合的各种纹样,形成一幅幅彝家独有的标志性图案,虽高度抽象却不泛特殊的艺术效果,从它的线型组合、明暗分布,到色彩搭配,体现了高超的审美取向,同时也反映出彝家豁达、开朗、豪爽、奔放的性格特征。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蛛变花朵,彝族是一个富于想象的民族,在黔西北彝族服饰图案中,会经常出现花卉、动物合二为一的精美图案,变化巧妙,意趣横生,比如在彝家背裳绣片中经常出现的蜘蛛图案,到这里已经变化为一朵盛开的马樱花,蜘蛛的头身成为花瓣,蜘蛛的四肢变为枝叶,一只传说中能经天纬地、润育多子的蜘蛛,成了女性化花朵的化身。这种将哲学寓意和审美要求有机融合为一体的造型,可谓穿在身上的艺术品,穿在身上的民族文化。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蜜蜂成花芯,黔西北彝族服饰纹样,多以抽象为主,虽然这些纹样都来源于生活,但没有一样是对生活原形的简单模仿,而是经过彝家姑娘巧手大胆夸张、变形,甚至抽象化的艺术处理,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使其成为富于意象美和心灵化的艺术形象。蜜蜂在现实生活中是辛勤耕耘者的象征,跑到彝家姑娘的针下,变成了花朵中间的花芯,蜜蜂的身体、四肢成了伸长的花萼,被波纹式花瓣严严实实地包围起来,在似花非花之间,花丛中的蜜蜂是否象征彝家美好幸福生活呢!这种无拘无束、随意挥洒的艺术想象,体现一种质朴的创造意识的审美情趣。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二、艺术色彩之美,从色彩美的风格特征上看,黔西北彝族服饰崇虎、尚黑,但以服饰色彩看,艳丽、明快、醒目、粗犷,才是黔西北彝族服饰共同的特点,黔西北彝族服饰最讲究色彩的协调与搭配,在各种服饰图案中,青、黑、蓝、绿是基本底色,红色系列是挑花刺绣中运用最多的主色。黑色、黄色、绿色经常作为互补色出现。但是,在彝族传统文化中,色彩的运用与造型的整体观念一样,它是具有某些象征性的,这种象征性是彝族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星月斗转,日月晨昏,自然界有规律的色彩的变换,被作为一种象征手段加以比附、延伸。彝族古代绘画中把东南西北比附为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与其它事物相联系,构成了具体的指代关系。在历史上服饰的色彩与阴阳五行观相比附。出现了对服饰色彩的好尚,夏尚青,商尚白,周尚赤,秦尚黑,汉尚黄,其中蕴含了古代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商灭夏为金(白)克木(青),周灭商为火(红)克金(白),秦取代周为水(黑)克火(红),汉取代秦为土(黄)克水(黑)。这里色彩被赋予特殊的涵义。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黔西北彝族服饰,它的图案和色彩一样,有独特解释,“输必孜”纹样是黑与白的色彩组合,但更深层的是阴阳、日月、夫妻的实质性表现。就如《物始纪略》上所说的:清气的“哎哺”形成白色的“米古鲁”,浊气的“哎哺”形成黑色的“靡阿那”。“米古鲁”称天父、生天、生日、生鹰代表阳;靡阿那称地母、生地、生月、生虎代表阴。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黔西北彝族服饰在重视色彩的象征、寓意性的同时,更讲究色彩的视觉美感效果,色彩整体效果轻松、明快、鲜艳、热烈。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艺术性的美轮美奂“吊四柱”。黔西北彝族服饰中,“吊四柱”是最具代表性的女装之一,以“涡旋纹”为主任意组合变化的各种图案,图形精美,色彩艳丽。从整体上看,除衣服上的大面底色外,衣领、衣袖、前后襟、前后摆颜色多以红、白、黑为主,而且呈条状色块分布,在白色底纹上绣红、黄、绿等图案,再以黑粗浅滚边,图案色彩对比强烈,立体感强;在黑底纹上绣制粉红、黄、浅绿等图案,色彩沉着、朴实、庄重,特别是以“涡旋纹”为核心组合的不规则三角形图案、黑与白、红与黄、绿与黑等交互衬托、对比,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美感。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服饰前后衣襟上若出现挑花图案,一般是在白底上挑绣云纹、羊角纹、蝴蝶纹等,纹样所用色彩有大红、紫红、草绿、淡黄等,白底上绣纹样,纹样中透白底,相互衬托辉映,色彩明快,层次丰富,整体统一,尤显华贵。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繁花似锦的“情人包”,图美随心,花线达意。只有多情的彝家女才会将一个包含深情厚谊的荷包绣绘得如此繁花似锦,在黔西北这块醇厚的土地上,情人包是彝家姑娘绣赠意中人的信物之一,情人包身宽高比例约二十至三十余公分,从包带到包身满绣图纹,包带多为挑花,包身则为刺绣,花草图案是情人包最普遍的纹样,包身一般为深色,在深色之上绣绘红色马樱花、蝴蝶纹等图案,用黄色或白色勾绣花边,穿插浅绿色花叶,黑底红花、黄边,色彩艳丽浓烈、丰富鲜明,既追求红火热烈、喜形于色的对比,同时又讲究和谐统一。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彝族的服饰文化,多姿多彩,内涵丰富,形象逼真,古朴而富有创意。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服饰文化,又有绚丽多姿的彝族歌舞文化。尤其是服饰与歌曲的种类文化中又有爱情歌曲及服饰、婚事歌曲及服饰、丧事歌曲及服饰、叙事歌曲及服饰、布摩歌曲及服饰、儿童歌曲及服饰、劳动歌曲及服饰、新民歌曲及服饰等;舞蹈主要有铃铛舞、燕麦舞、撒麻舞、婚礼舞、洒礼舞、敬酒歌、祝福歌、撮泰吉、阿西里西(大家都来跳)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彝族歌舞及服饰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有许多文艺理论研究部门都充分认识到彝族歌舞与服饰文化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对彝族歌舞与服饰文化都进行过全方位的探试、研究与发掘,但是这些研究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以彝族的生产生活为主要内容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本民族意志和精神的体现。彝族歌舞与服饰文化在古代就表现出了她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据晋代常璩所著《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致使殷人前徒倒戈,终于推毁了商王朝的统治。这里的巴蜀之师,实际上就是彝军。《黔西州志,卷五》云:“孟赴者……与武王伐纣者也。”就是佐证。《华阳国志》又载:“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打天下时,利用巴署郡夷人中的一支赛民部队为汉前锋,陷阵喜舞”,大大鼓舞了军队的斗志。刘邦赞扬道:“此武王伐纣之师也。”于是命令乐人学习。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彝族歌舞与服饰文化更充分地体现出了她的作用和价值,特别是走出西南、跨出国门,迈向世界之明天,对增强彝族人民的自豪感、自信心,对提高彝族人民的知名度,塑造彝族人民的新形象,为发展彝族地区的文化与经济定会起到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Sc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