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古籍评介五题
一、《彝文典籍目录·贵州卷(一)》——了解贵州彝文典籍的一把钥匙
彝文典籍是彝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贵州的彝族历史上曾建立过水西、乌撒、播勒、阿旺惹等地方政权,见于史书和方志的就有罗殿、自杞、罗氏鬼国等小方国。如水西的安氏家族从蜀汉时间开始到康熙年间的改土归流,统治今大方、黔西、织金、纳雍等地长达一千多年、政治上的稳定,社会的相对安定,使彝族的知识分子布摩{祭司}和摩史(歌官)写下了大量的彝文古籍。清代改土归流之后,彝文典籍虽然多次遭到兵燹之灾,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彝族人民中的许多有识之士却千方百计的保存了不少彝文古籍,为丰富祖国的文化宝库作出了贡献。贵州的彝文典籍历来数量多、质量高、享誉宇内的彝文古籍《爨稳丛刻》和《西南彝志》就出在这一地区。
彝文古籍在毕节地区的毕节、大方、黔西、织金、金沙、纳雍、威宁、赫章八个县。市中均有分布,其收藏方式既有国家单位收藏,也有个人收藏。
《彝文典籍目录·贵州卷(一)》是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根据1984年4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民委关于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的请示通知》中指出的:对已经集中保存的民族古籍要做好编目整理工作。对收藏在民间的民族古籍要组织力量做好征集工作的精神而编写的一本彝文典籍书目,它由贵州省毕节地区民宗局牵头,采取了“走出去,查线索,请进来,同读书、共研讨“的办法,先通过调查、登记、收集,初步掌握毕节地区尚藏有彝文古籍四千多册。然后邀请全地区通晓彝文古籍的毕摩,集中在彝文藏书较多的毕节彝文翻译组进行通读、编目。同时召开专题会议,布置各县民宗局对散藏于民间的彝文古籍抓紧征集,借阅,编目并送到地区彝文翻译组进行汇总和整理,通过这些细致的工作,编篡了这本古籍书目。该书由四川民族出版社于1994年12月出版,将书目分为40类,1070个书目。每个书目按彝文、注音、汉译、字数、类别、原藏书者、收集地点、收集时间、收集整理者、现藏书单位、内容提要等进行编目。 按内容的不同将彝文古籍分为四十类:一、哲学。二、政治。三、军事。四、经济。五、彝文字典。六、教育。七、神话。八、传说。九、故事。十、寓言。十一、诗歌。十二、民歌。十三、谚语。十四、谜语。十五、美术。十六、文艺。十七、历史。十八、谱牒。十九、地理。二十、伦理。二十一、民俗。二十二、祭祀。二十三、算学。二十四、祝辞。二十五、帐目。二十六、对联。二十七、金石彝文。二十八、契约。二十九、翻译。三十、天文。三十一、历法。三十二、物理。三十三、动物学。三十四、医药。三十五、医学。三十六、生理。三十七、卫生。三十八、工艺。三十九、器乐。四十、建筑等。
由于彝文古籍的内容具有多学科的交叉性。它凭借以五言诗句为主的句式及形象思维的方式去描写人们的生活、斗争。表现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理想,这是它具有文学性的一面。然而这些作品中又蕴含着天文、地理、伦理、哲学、宗教、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因而又具有其他学科的属性,这又是它具有非文学性的一面。例如《宇宙人文论》就是通过布慕笃仁,布慕鲁则兄弟俩漫游皮尼山,彼此诘问酬答而写成的,其主要内容是天文历法,其中也谈到了不少医学知识,因此它具有文学与天文、医学的组合性质。《指路经》的内容是在火化之后,其灵魂在毕摩的指引下披甲执戈,骑着驮魂马,逆向沿着本家支的迁徙路线漫游名山大川,在前途中喝水,住宿,洗头,吃药,最后到祖先最早的居地去与祖先团聚。因此它具有文学、民族迁徙史、地理与宗教学的多重组合性质。因此,同本一本彝文古籍按内容就有不同的分类。另外如《曲谷》(情歌)、《阿买凯》(出嫁歌)、《洛外》(娶亲歌)、《凯洪》、《凯讴》、《凯咪》(祭祀歌)等虽然书名相同而内容却有差异,这也是分类时同一书名会重复出现的原因。其实按内容分类也远不止这四十种分类,如美学、畜牧学、法学等学科在彝文古籍中也有这些方面的著作。据不完全统计,其内容不同的书共有395种。
《彝文典籍目录·贵州卷(一)》中的内容提要还为研究彝族文化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了线索和对彝文古籍文献的内容介绍了一个概貌。通过提要介绍,让人们对每本彝文书籍的内容有了简要的了解,当我们需要某本彝文古籍中所记载的资料而又不满足内容提要时,就可以通过对该书分类目录的检索,找到具体的藏书单位或藏书人获取更为翔实的资料,可以说 《彝文典籍目录·贵州卷(一)》是了解贵州彝文古籍的一把钥匙。
二、《爨文丛刻》——彝文译著中的一部不朽之作
《爨文丛刻》是由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主编,罗文笔先生翻译整理,在解放前唯一正式公开出版的一部彝文古籍。翻译的方法是彝文第一行,汉语注音字母译音为第二行,汉文直译为第三行,汉文意译为第四行,开启了彝文古籍四行译法的先河。
《爨文丛刻》于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编入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十一,共收入《千岁衢碑记》,《说文(宇宙源流)》,《帝王世纪(人类历史)》,《献酒经》,《解冤经上卷》,《解冤经下卷》,《天路指明》,《权神经》,《夷人做道场用经》,《武定罗婺夷占吉凶书》,《玄通大书》等十一种经典。由于当时的工作条件和翻译条件差,《爨文丛刻》中的标音和译文多有不妥之处,尤其采用注音字母标音,既不能准确地表明彝语语音,又不通行。原译者罗文笔先生又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在译文中用了“上帝”,“圣台”,“天国”,“天路”等词,使原文失去了彝文词语的本意,不能反映彝族原始宗教的本来面目。因此于1981年春由中央民族学院邀请贵州毕节彝文翻译组,四川省岭光电先生,云南省的张兴,唐承宗先生等与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彝族历史文献编译室协作。制定增订计划,分工负责,历时年余。先后参加增订和讨论工作的有中央民族学院副教授果吉·宁哈,王桂馥,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黄昌寿,王世举,罗正仁等同志,终成其事者有马学良,罗国义,陈英,范慧娟等人,全部稿子由罗国义审定,马学良先生担任主编,王世忠抄正彝文。王继超制原书中的插图。伍文珍,宾万聪,李生福担任部分注音、抄字和抄写工作。对原书进行了增订,做了改、补、增、换、调几个方面的工作。
1、注音采用国际音标,使标音更为准确,中外学者能按音标读出彝文字音。标音以译者方音为主,《武定罗婺夷占吉凶书》按译者张兴先生的云南禄劝县团街公社的方音标音,《呗摩献祖经》标译者岭光电先生的四川甘洛县方音,其余诸篇由罗国义先生按大方县响水区方音改译原译文中误译或译得不准确的词语,更改了其中的五个书目。
2、补、补译了原《丛刻》中尚未翻译的《玄通大书》和《千岁衢碑记》。
3、增、增编了《水西大渡河建石桥记》和《明成化钟铭文》。
4、删,删除原《解冤经》上卷中没有结尾的一章《指路经》。
5、换,由于原《夷人做道场用经》文章质量差,改换为《呗摩献祖经》。
6、调,按《丛刻》中的内容联系,对原篇目顺序进行调整。如《千岁衢碑记》原记载于《丛刻》篇首,现调到《金石彝文选》栏目之中。
《增订爨文丛刻》较原本数量增加了三倍多,分上中下三部出版。在学术界嬴来了读者专家的好评。上册书目有《训书》,《古史通鉴》,《金石彝文选》,《献酒经》,《祭龙经》,《解冤经上卷》,《解冤经下卷》,《指路经》,中册有《玄通大书中的《署舍》,下册有《玄通大书》中的《署莫》,《武定罗婺夷占吉凶书》,《呗摩献祖书》。原书主要内容如下:
1、《训书》彝语称为《把署》是彝族在丧葬场中吟颂的一个歌种。由摩史(歌师)互相对唱,主要以讲述某种事物的道理,借以训导后人,故汉译为《训书》。它反映了彝族的宇宙观,人生观,政治,经济生活以及社会伦理道德,婚丧习俗等等。如《天生经》、《地生经》、《人生经》中,彝族先民认为清浊二气是形成天、地、人的根本,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清浊二气凝聚而成人。他们认为人体取法于天体,因此天人之间才会感应。四时筋顺脉和,五行相生人就健康。若气候变化无常,饮食无度,不注意随气候的变化加减衣服,五行相克人就会生病,以及武奢哲的辨证施治这都反映了彝族先民对医学理论的正确认识。《治国论》提出的君与民奴的关系,治国要施仁政,任人唯贤的看法反映了勿阿纳的治国方略。这些方略使勿阿纳成了彝族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成为其后裔治理水西、芒布、阿旺惹等彝族政权的指导思想。《婚姻歌》则反映了彝族的婚俗已发展到要有媒妁之言才能结为夫妻的阶段。《治丧吊唁》和《悼念父母》反映了丧祭是彝族的隆重大典,是孝子对父母尽孝,亲戚对死者表达情谊,寄托哀思。
2、《古史通鉴》分为《笃慕源流》,《君代母系》,《德施氏》,《土地民奴和则谟的管理》,《吴三桂侵占彝地》五个部分,主要记录了彝族武、乍、糯、恒、布默六大支系的父子联名谱系、部分君长的母亲名字。记载了水西地方政权对属地民奴、仓库的管理以及吴三桂平水西等内容。
3、《金石彝文选》由《千岁衢碑记》、《水西大渡河建石桥记》、《明成化钟铭文》编译而成。叙述了默支系的历史。修路、建桥、鋳钟的缘由和结果。
4、《献酒经》记载了献酒的好处和彝族人向21类59个神灵献酒时的献酒词。
5、《祭龙经》记述了彝族祭祀龙神的缘由和礼仪。
6、《解冤经》是彝族人在遭遇灾祸后,请布摩禳解消灾时念诵的经文。
7、《指路经》是布摩指引死者灵魂逆向沿着本家支迁徙路线去同自己的祖先团聚时念诵的经书,对研究彝族的迁徙史有着很高的价值。
8、《玄通大书》分为“署舍”和“署莫”两部分。“署舍”意为金书,是推算命理的著作。 “ 署莫”意为大书。主要是选择吉日辰、占卜祸福吉凶以决定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
9、《武定罗婺夷占吉凶书》经文有看鸡卦、胛骨卜、祭祖、播福、袚污、祓淫污入祖列等内容。
10、《呗耄献祖经》布摩在向祖污灵献祭时,要背诵布摩的起源和历史。
《增订爨文丛刻》内容宏富、所使用的四行译法为彝文古籍整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是彝文古籍译著中一部不朽之作。
三、《宇宙人文论》——彝族哲学天文学的奠基石
《宇宙人文论》是彝族天文学的一部重要古籍,同时也是研究彝族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著作。书中通过濮吐珠液家的布慕笃仁和布慕鲁则漫游皮尼山时的对话,阐述了彝族先民对天地以及其它物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认识,论述了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八卦》等的产生以及有关的数理关系,并以此作为分析工具,介绍了天文历算方面的知识,讲解了人体的部位和经络以及气血的运行道路。
彝族先民认为,清浊(彝语称为舍厄)二气的产生、发展变化是形成天、地、人以及万物的根本。是彝族宇宙理论的核心。天未产、地未生之前,宇宙间是一片“哪赫赫,哪贾贾”(空旷矿,黑漆漆)的混沌景象。后来由于“气”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清浊二气,清气上升形成了苍天,浊气下降而形成了大地。接着在天地之间产生了人和万物的形象,彝语谓之“哎哺。”哎属阳,为乾、为男、为父,哺为阴,为坤、为女、为母。天地万物皆统之于阴阳。清浊二气的变化还产生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分别主管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五行不停运动,亿万种生命不断出现。这种二元对立统一的学说在宇宙起源学上排除了神的意志和作用,把天地的形成归结为物质世界自然变化的结果,这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具有科学进步的意义。《淮南子·天文训》说:“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两者对宇宙本源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
彝族先民对宇宙方位的认识是先定四方,后分八角。由东、南、西、北四方,加上东南,西北,东北,西南而成“八角”。彝语谓之“亥启”,分别由哎、哺、且、舍、哼、哈、鲁、朵八位主管,“亥启”相当于《易经》中的八卦。其中“哎”为乾卦,“哺”为坤卦,“且”为离卦、“舍”为坎卦,“哼”为兑卦,“哈”为艮卦,“鲁”为震卦,“朵”为巽卦。哎为父,哺为母,鲁、朵为长男、长女;且、舍为中男、中女;哼、哈为少男、少女;以示人类与宇宙的变化关系。分别以火、水、木、金、石、禾、山、土分属,哎、哺、且、舍、哼、哈、鲁、朵八个方位,象征地反映万物的产生与发展。清浊二气和五行的变化,产生了“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与“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五行相配合,分管着宇宙时空。书中还对《河图》中的五生十成和《洛书》中的十生五成进行了解说。其中一、二、三、四、五称为生数,六、七、八、九、十称为成数。五生十成是指:天一生水地六成,地二生火天七成,天三生木地八成,地四生金天九成,天五生土地十成。十生五成是指:天一与天九合为十而形成“尼老”管南北二方,天三天七合为十形成“尼少”,管宇宙东、西方,地二地八合为十形成“能老”,管东北、西南二角,地四地六合为十形成“能少”,管宇宙东南西北二角。南为首,北为尾,西东为正身,东南,西南为肩,西北、东北为足,阳居四正为首尾正身,阴居四角,为肩为足。以此形成了彝族天文历法的理论基础,是彝族哲学和天文历法的奠基石。
《宇宙人文论》中所记载历法为阴阳历,其历法年回归长度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以地支记月,寅为岁首,以天干地支记日,说明它是受到汉历的影响而产生的。民国《大定县志,白皆土目安国泰所译夷书九则》曰:“其历法类古《宣夜家言》,而闰皆于余。自元以后,奉行正朔,其法道无传。”显然在元代之前还有另一种历法。
《宇宙人文论》中以六十三年为一个朔闰期的历法是彝族群众创造的。“它以单月大,双月小,闰月为大月进行排列时,在六十三天中尚剩十二天,若按每隔五年,五年,五年,六年的周期分别将最后一年的十二月改为大月,便全部完成了这六十三年历法周期中的闰月,大小月的配合。……这种历法所使用的朔望月周期为29530167日,六十三年才有0.33日的误差,并严格按照33月,33月,32月的法则安排闰月,这是相当精密和科学的。《宇宙人文论》的发现还推翻了过去学术界认为彝族无历书的谬论。
《宇宙人文论》中还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世界。认为“天地间清浊二气,哎哺二门,金木水火土五行不断运动变化,就产生了万物的根本。”把事物的发展变化归结为元气,形象,五行的运动变化。反映了其认识世界的原始辩证法思想和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宇宙人文论》在医学理论上,有其独到之处,非汉文医学经典所论及,如:“五行中的水,就是人的血,金就是人的骨,火是人的心,木是人的筋,土是人的肉。”脑髓经络和脾胃相连,所以脾胃湿浊会引起头痛,汗出,流清鼻涕,消化道从小肠通大肠。人体的气,丛生门(囱门)下来,经大肠与胃,注到脐眼下面,从这里起,清气三条路;第一条到心脏;第二条从脐底通过胃以至整个消化道;第三条路起于脐底,经肺而入肾。浊气三条路,也都是起于脐底,第一条经肾入腹腔上达头顶;第二条上肩胛骨到脑髓中;第三条经尾门,从尾根,上达头顶。以上清浊二气共六条路,不断循回于人体之中。若是肾水往上泛滥,与心火不相容,形成头痛发热。要是五行分(配)合得当,不让它们相冲,比方金(肺)也克不着木(肝)了。在《人体同于天体》中讲到:“当清浊二气充盈,由五行形成天地之后,随着五行的变化,形成人体的根本。五行中的水,就是人的血,金就是人的骨。火是人的心,木是人的筋,土是人的肉。在五行成为人体雏形之后,就开始有生命会动,仿着天体去发展变化,成为完整的人。天上有日月,人就有一双眼睛;天上有风,人就有气;天有雷鸣,人会说话;天有晴明,人有喜乐;天有阴霾,人有心怒;天有云彩,人有衣裳。天有星辰八万四千颗;人有头发八万四千根;天的周围三百六十度,人的骨头三百六十节。”这显然受到《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的影响。《春秋吕氏.》《有始》篇曰:“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情欲篇》曰:“人与天地也同。” 《淮南子.精神训》则有“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的记载。这种天人相通、天人感应思想可以说是一种牵强的比附。这种思想后经董仲书的神学加工而得到历代皇帝的支持和社会的普遍信任,成为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他说:“凡灾害之生,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以此见天地之仁而不欲陷人也。”(《春秋繁露.必仁且智》)把国家治理的失误与天灾的降临凉席起来。
应该看到彝族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其政治领袖始终与历代王朝之间保持着政治上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并不断借鉴他们的统治经验和某些思想观点和学说,并对之进行加工改造,以适应当地的政治需要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宇宙人文论》就是在吸收了彝汉文化交流融合的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
《宇宙人文论》在翻译方法上采用了彝文,音标,字译,意译,注译的翻译方法,为整理翻译彝文古籍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作出了大胆的尝试,受到了学术界的好评。
四、《彝族创世志》——独树一帜的奇葩
《彝族创世志》是根据彝族古代烏撒地区的彝文古籍《确匹恒索》和《把书》和《凯咪书》翻译整理而成。全书共分三卷,由《确匹恒索》编为《谱牒志》一、二卷,将《把书》和《凯咪书》编为《艺文志》一卷。
《彝族创世志·谱牒志》记载彝族各大支系的谱系最为系统,也比较全面。与《西南彝志》中的谱系对照各有详略,可以互相映证,从谱系中可以看出父子连名是彝族姓名的根本制度。其连名形式是子名的前二字或前一字与父名的后二字或后一字相同。
《谱牒志》是从彝族乌撒家支的角度来记述彝族谱系和历史事件的。对布默二支记录较详细。其中默支系有三十九个家支谱系,布支系有二十四个家支的谱系,其次是恒支系二十二个家支的谱系,对武和糯的记载次之,而对乍支系的记载则更少。这主要是这些支系多数发展至滇南、滇西以至国外去了,分支之后,彼此间联系交往不多,此书的作者对他们知之甚少,因此记述也就不多的缘故。书中对谱系的记载既有大宗谱系,又有分宗谱系,例如书中记载了布支系糯克博一家的总谱和长子博雅余,次子博雅热,三子博雅禄以及孙子勿哲度,勿哲鄂的分支谱。又记载克博后裔纪阿太和勿哲阿默的谱系和史实。由于彝文文献没有断代史,而汉文古籍中对彝族历史的记载零星、散乱,因此彝族的父子连名制在确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年代具有很高的学价值。
《艺文志》是目前出版的彝文古籍中《把署》内容最丰富的一部,《把署》中保存了彝族的许多传统礼俗。如彝族的婚俗中布默两家就是一个姻亲集团,彼此长期通婚,男婚女嫁必须要有媒人说合,双方两家要看鸡卦定亲。姑娘出嫁时要由兄长背出门,到了男方家后不用原名,要由男方家另起名字等等。为研究彝族婚俗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从《治国书》和《治理通则》中我们可以看到彝族的君长很重视治国经验的总结,他们提出来的掌权要清政严明,君要爱民,民要拥军;掌权者要知识广博,眼锐耳明,善于词令,善于思考,要有善于将兵之将等,在当时来讲,都是很宝贵的经验。这也是乌撒、水西、芒布、阿旺惹等地方政权为何会统治黔西北长达一千多年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丧祭延师》、《开经堂门》、《赶祭》《祭色武纽泰》等则叙述了布摩在祭祀场中的各种活动和使用的一些法具。,以及丧祭场中绕灵转戛的情况,为研究彝族的丧葬习俗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凯咪署》是斋场中“跳脚”时的唱词,“跳脚”的习俗至今在彝族丧祭场中还很盛行,它由四人手提皮提铃在一起跳,动作难度较大,有扭腰,背靠背,脚叉腰,互驮,翻滚,跌扑等动作,以手中所持的铃铛控制舞蹈节奏。节奏感很强。《凯咪署》第一次完整地向社会广大读者介绍了“跳脚”的整个仪式与所唱的歌词。其歌词有《垦很华》(开场曲),《嘎吧》(起舞曲)、《垦叶漏》(退神曲)等。请神曲中所请的红衣神、青衣神、黑衣神、白衣神、黄衣神,他们是一群挎弓、骑马、备鞍、执杖的战神。请他们来主持“跳脚”仪式的目的是保护舞者。
另外伴舞歌的内容也是十分广博:有开天辟地、万物的产生,斋场中各种仪式,斋场用具的来历等。《退神曲》则是要把所请神灵以及各种邪气从舞者的身上退脱,跳舞者才不会腰酸腿痛,子孙才会如意吉祥。这反映了彝族先民趋吉避凶的幻想。关于“跳脚”有人认为它是为亡人的尸体蹉蛆赶乌鸦。从《凯咪署》的内容来看,其目的在于娱神,使这些战神庇佑那执戈披甲的亡人能顺利通过旅途,去和祖先团聚。因此“跳脚”中的铃铛舞应当是反映军营生活的舞蹈。而歌舞时控制节奏的皮提铃,就是战马头上所佩铃铛的移植。周武王伐纣王时,“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华阳国志·巴志》)巴人的歌舞就是“跳脚”之类的舞蹈。巴师的勇不可挡就是在战士心里相信这种舞蹈和歌词,已为他们祈来了战神的庇佑,从而斗志顽强,使敌人感到害怕而终于倒戈而逃。另外如《芦笙的叙述》,叙述了彝族在丧场中以芦笙作为引歌笙的习俗,而在现实生活中贵州的彝族已不再使用芦笙作为乐器,为研究贵州彝族文化的变迁提供了资料。《采药之歌》中描述的找药、挖药、种植药物和煎制药物的过程,证明了彝族并非是一个“有疾不识医药,惟夷巫以禳之的民族。”《诸星命名》中讲的北斗七星、南斗六星,陀尼九星和二十八宿与汉文古籍中的命名不同。可见彝族先民有着丰富的天文知识,并自成系统。
《艺文志》用五言诗句写成。而五言一句的诗歌正是彝族诗歌的传统式样。拉法格在《关于婚姻的民间歌谣和礼俗》中指出民歌是“人民的知己朋友,人民向它倾吐悲欢苦乐的情怀,也是人民的科学,宗教和天文知识的备忘录。”《把署》和《凯咪署》正是彝族人民科学、宗教和天文知识的备忘录,是彝族人民酝酿于心,出自真挚,“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的天籁之声。它的语言朴实,清新而不须雕饰,没有刻意求工的修饰和绚丽夺目的文彩,却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天籁之声中有一种沁人心脾的巨大力量,在赋、比、兴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艺文志》中的起兴主要如有下几种:一、隐音起兴。兴辞中“先言他物”的形象可用一个词来概括,而这个词在句中并不直接说出,它的语音隐藏在“所咏之辞的接句中。如《斯署》中的“水族长翅虫,阴君此四位。”“水中虫穿甲,阴君此四位。”水族长翅虫和水中虫穿甲指的都是鱼。彝语称鱼为 Gu33 ,称阴君为Gu33ndzu33,利用两音相同,以鱼来起兴,引起下一句所要叙述的阴君。二,取譬起兴。诗人由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事物,由此联想到与它有共同特点的其他事物,由此起兴。如“竹节竹弓箭,在座的朋友,山涧小老虎,说与客人听。”竹箭在竹弓之中,一触即发,比喻歌者马上就要将后面讲述的故事立刻讲给客人听。另如《起舞曲》中“榛子没有核仁,核桃仁四瓣,我们四人呀,一个北方来,一个南方来,一个彝地来,一个汉地来,从榛子仁引出核桃仁起兴以譬喻跳铃铛舞的四个人。诗中铺陈有力,罗列各种不同的事物,把它们集合起来,把事实摆清楚,则事理自明。如《开场曲》中叙述为老人求神拜佛,巫医两解的情况。“一下请汉医,请到汉端公,又上庙求佛,焚香香缭绕,化纸火通明,盼他病好呢。可是治不好,又去求彝医,布摩也无法,神医反复治,白公鸡扫送,黑猪膀占卜,杀羊来解气,杀牛来驱鬼,行行做尽了,盼他病治好。金人不会动,阿哺作古了。在生受磨折,常年身不遂。草房起扬尘,容貌黑沉沉。天狗吃月亮,身残不象样,冬春间太阳,一天一度短。大寒舀清水,一天一线浅。”诗中罗列了请汉医、彝医,请端公,请布摩,烧香化纸,拜佛等行为都没有治好老人,老人身体一天天弱下去,最后逝世了。在铺陈直言的过程中又用了几个比喻来表现老人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表达了生者挽救死者的生命,已经竭尽了全力。
《彝族创世志》无论是从内容上看,或是从语言艺术表达形式上看都有自己的特色,是彝文古籍整理苑囿中独树一帜的奇葩。
五、《彝族古代诗文论》—一石激起千重浪
《彝族古代文论》包括《彝族诗文论》、《论彝族诗歌》《彝诗体例》等三部书,由康健、王冶、何积全收集了魏晋至明清的彝族诗论著作翻译整理而成。
《彝族诗文论》包括举奢哲的《彝族诗文论》、阿买妮的《彝语诗律论》、布独布举的《论诗的写作》、布塔厄筹的《论诗的写作》、举娄布佗的《诗歌写作谈》等篇章。阿买妮主要提出了主、体、题、骨、风、美和风采、韵、押、扣、连诗学范畴。
1、主:彝语称之为“dze21”,本意为根本、干。在诗论中“兼有主干、主体、主脑、主旨之意,看场合而定。”如:“诗中各有主,各体有区分。”故事重主脑,诗以韵律分。“ “诗要有主旨,无旨不成诗”。
2、体:指诗歌的体裁,彝语称之为“gW21”如:“诗有各种体,多为五言句,五言是常格,也有三言的;三言句不多,见于各种体。”
3、题:彝语称“YW55dze21”,语意为话根。指题旨、题材、题目,也指诗中描写的主体事物。如“三段诗三题,三题要分清,三题要照应,才能写好诗。”指的是描写对象,而“诗文各有风,题材各有主,诗文不嫌多,题旨要分明。”指的是题材和题旨。“根硬文才美,题妙出佳作。”指的是题目。
4、骨:彝语称“//y33”,本意为骨。指形成诗文总体或诗的内部结构的主要部分。也指诗歌中呈现出来的艺术感染力。如“各有各的主,各类骨不同”“写诗抓主干,主干就是骨,主骨抓准了,体和韵相称”指的是诗的总体或诗的内部结构。而 “文章讲音美,诗贵有硬骨。” “无骨不成诗,无音不成文。”“骨弱美也差,纵丽质不佳。”指的则是它的艺术感染力。
5、风:彝语称“h_21”,本意为风。《彝语诗律论》注释:“风,直译如此,是否与汉族古典文学中的神、气、韵等概念相通,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见译者对它的内涵还不能作最后的界定。综观《彝语诗律论》,它主要指风格。如“诗文各有风,题材各有主。” “有旨才有风,有风才有题,有题才有肉。”
6、美和风采:诗论中彝语音为““¾u55”或“Vo13”,本意为“珍宝”、为美。根据文意译为风采。如“骨弱美也差,美差欠风采。”“大山存在时,美呀大山美,翠呀大山翠:大山的各处,处处好凤光,大山的四方,处处绿油油。可是如今呀,大山它死了,大山的各处,处处不见青,大山的四方,方方无风采。”
7、押韵:诗论中彝语音为“QhV33z_33”,“QhV3”本意为声音,“z_33”本意为为压住、盖住。押韵指在一首诗中的不同句子的相同部位出现相同的韵母,包括押同音字。
8、扣:诗论中彝语音为“˜_33”,本意为捆、扎、系。指同一个或几个字在一句、几句诗或几段诗中的相同位置或不同位置重复出现,以达到音韵和协的效果。
9、连:诗论中彝语音为“Ngo13”,本意为拉,泛指声、韵、字、句、段、间按一定规律而产生的一切组合关系。也指诗文内容中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因此,有押、扣必有连。
举奢哲在《彝族诗文论》谈到历史、诗歌、故事、经书、医书、抒情诗、叙事诗、三段式的诗歌的写法,他认为历史书的写作“│记录要真实、鉴别要审慎。”故事和诗歌的写作“可以有假想,夸饰也不妨。”对医书的写法“药物要写清,药性要标明。”这些看法在当时都极有见地。
《论彝族诗歌》由《彝诗史话》、《诗音与诗魂》、《论彝族诗歌》、《谈诗说文》、《彝诗九体论》几篇诗论组成。其中前三篇佚名。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关于诗的作用,认为诗歌要反映社会现实。 实乍苦木在《彝诗九体论》谈到诗歌应当表达人的感情和理想、君长的骄横和残暴、民众和奴隶的忧伤和痛苦,以及他们的聪明、勤劳和勇敢等。
2、关于诗的想象。《论彝族诗歌》中说“要使诗绚丽,绚丽靠想象,想象能飞腾,想象能贯通,诗就有画景。”认为想象能为诗歌增色添辉,是诗歌腾飞的翅膀。
3、关于诗歌的格律与内容的关系。《论彝族诗歌》中认为“好诗讲音律,同样讲内容。”如果不讲内容,再动听的诗,同样也不美。”强调形式应为内容服务。
4、关于作者的艺术修养。漏候布哲在《谈诗说文》中提出了写诗的三十要。其中如书根深、文笔强、有识力、史事熟、诗艺精、諳民情、有真才、立主脑、分主根、立架、分主骨等都体现了对作者写诗的要求。
《论彝诗体例》包括布默阿纽的《论彝诗体例》和布阿洪的《彝诗例话》。《论彝诗体例》主要从诗歌的内容上来对诗歌进行分类。指出彝族叙事诗的特点是注重对故事情节的叙述,而不优先考虑诗的押韵。对于三段式的诗歌,提出了三合三不合的理论。三合指诗的各段之间要联系紧密,合成一个整体。三不合是将三段诗分开看,每段都有自己的描写主题,可以独立成章。对于作者的个人修养,他很强调对知识的积累。认为“功底在于文,文富在积累,文思功底硬,写作乃能精。” 《彝诗例话》指出诗的结构要有骨力、结构要紧凑。认为诗歌有主副句之分。
《彝族古代文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以诗论诗。每一个诗论家都用诗的语言,诗的思维、五言诗的体例来论述诗的理论和美学原则。充分体现了彝族诗性智慧的特质。这颗天空中晶莹闪烁的北斗星曾以它的光芒指引彝族诗歌的创作道路。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的长河中,它的发掘有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在学术界引来了山鸣谷应的回声。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