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地区实施“三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摘 要: 要在凉山彝族地区实施三语教学,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 笔者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去探讨凉山彝族地区是否可实施三语教学以及实施三语教学需要哪些条件。
关键词: 三语教学; 可行性研究; 意向
“三语”教育是指我国少数民族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民语、汉语和外语等三种语言和文字的教育,是在“双语”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反映了我国民族教育的特殊性,是由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文化融合、共同繁荣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教学的研究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 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 也没有具体可行的操作模式。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三语教学, 首先要解决的的问题是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 因为可行性研究是推行三语教学的重要步骤, 是开展三语教学工作的依据。笔者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具体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有关三语教学可行性的理论研究
1. 彝族儿童具备三语学习的能力
研究表明, 学习两种、三种( 或更多) 语言而不是一种语言, 既不妨碍儿童的语言熟练程度,也不会延缓智力发展。从出生到青春期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 儿童期是学习英语的一个关键期。彝族儿童也不例外, 他们有能力同时进行两门非母语语言的学习, 这不但不会阻碍儿童的发展,相反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彝族儿童语言思维的发展, 培养民族感情, 增强世界意识, 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语言的普通意义来说,语言是有共性的。由于语言共性的存在,一个人掌握的语种越多,就越容易接受一种新的语言。双语、三语学生的外语学习比单语学生更具有优势。因为彝族儿童在学习英语之前已有一定的汉语基础, 这对彝族学生学习英语是特别有利的。
2. 全球化背景下的彝族地区有必要实施三语教学
从社会发展的纵向比较上看, 目前社会现代化的水平是与语言多元化的程度成正比的。语言多元化状况可看作是社会开放、现代文明程度提高的一个标志。对一个地域的社会公众而言, 对外语的接纳意味着对世界的开放, 而对民族共同语的接受则反映着国内区域经济的相互开放。倘若一个地区的社会公众尤其是公务人员只能以当地的民族语言作为公众场合的交际用语, 该地区的开放形象就不能不大打折扣了。彝族人民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就必须学习其它国家的语言, 这样才能具备竞争的能力, 才能不落后于其它民族。
3. 三语教学是传承、传播彝族文化, 接受外来文化的一种有效形式
彝族文化中, 有很多优厚之处,但却在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尝试中被遗弃了。彝族人面对现代化的冲击, 要么选择离开家乡、放弃自己的文化去换取经济上的富裕, 要么是留在家中、固守他们的文化,但承受相对的艰苦, 他们只能二选其一。
那么有没有一个更好的中庸之道, 可以使少数民族在拥抱现代化的同时, 能够最有效地保存他们的传统文化$笔者认为, 三语教学就是寻索中庸之道的其中一个重要途径之一。因为三语教学务求达到良好的汉语、外语水平而不放弃少数民族语言,务求走向现代而又保存传统文化。
二、有关三语教学可行性的实践研究
1. 有关意向的调查
意向指心灵“意指”和“趋向”。[1]在三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中, 有关三语教学意向的调查是必要的。所谓的三语教学的意向是指政府、教育当局、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对三语教学的认识与所持的态度。对三语教学的认识属于理性领域, 态度属于情感领域。对三语教学的认识包括: 人们对三语教学认识的、人们观念中的三语教学应该是怎样的、三语中应以哪个为基准、进行三语教学是否具有必要性、三语教学对彝族学生的发展是利还是弊。三语教学的态度问题是指人们对待三语教学是支持、反对还是无所谓的态度。有关这方面的调查很重要, 这些调查是我们实施三语教学的核心条件, 称其为核心条件是因为,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如果要取得应有的效果,那么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这五大教育主体必须具有明确的意向,并具备一定的条件。我们只有在认识到三语教学到底是什么, 认识到三语教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利还是弊的情况下,才能认识到三语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才能决定要不要实施三语教学。我们可以通过访谈和问卷来
收集这方面的信息。
2. 有关外围条件的调查
所谓三语教学的外围条件是指实施三语教学需要哪些外在的条件, 具体包括: 政府部门是否有政策来支持三语教学的实施, 据笔者调查, 凉山地区为了保证双语教学的实施, 出台了不少政策, 如:《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这份决定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凉山双语教学的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同样的我们要保证三语教学的有效实施, 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 对三语教学起到指导、监督的作用。
三语教学的实施, 应该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具体实际, 以充分地保障民族教学质量及有利于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前提, 不能简单划一,或者照搬照抄他人的经验。凉山州17个县市, 每个地区的经济、教育的发展都不均衡。凉山州有4000多所小学, 170多所中学, 每所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 因此我们不可能要求全州的每所学校都整齐划一的实施三语教学, 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实施。这就涉及到一所学校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实施三语教学。这些条件包括了学校的师资水平、学生的情况、三语教学的课程等问题。师资水平就包括了: 学校教师能胜任三语教学的占到百分之几, 不清楚的占百分之几, 不能胜任的占百分之几; 他们的彝语、汉语和外语水平怎样, 是会说或者会听还是听说读写都行; 他们对待三语教学的态度。学生的情况具体包括: 学生的双语水平的听说读写能力, 学生的双语要达到何种水平才可实施三语教学, 学生对待母语、汉语和外语的态度。三语教学的课程问题涉及到: 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 三语教学的教材, 三语教学的教学方法等问题。其次还要考虑的是学校是否有能力提供三语教学所需要的设备。以上的条件是我们考察一所学校是否具备实施三语教学的标准。我们可以将我们的标准分为三类: 第一类, 具备了实施三语教学的条件;第二类, 基本具备实施三语教学的条件: 第三类,不具备实施三语教学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 M.F[加拿大]麦凯. [西班牙]M. 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 .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5) .
[2] 腾星著. 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 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乌力吉.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的纵横解读[J] . 贵州民族研究,2005(4).
作者简介:阿呷热哈莫,1981生, 女,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04 级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68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