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态探讨———以云南彝族传统体育为例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紧紧依存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民族文化生态。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彝族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科技的进步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导致彝族人信仰结构的改变;乡村“礼俗”治理的日常生活规范被现代法制所取代。重建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不仅要求做到价值重构,而且还要重建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活世界”,即对“生活世界”进行真实重构和虚拟重构。
关键词: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重构
基金项目: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研究” (10ZD&052) .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到“更快、更高、更强”为理念的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日益侵蚀。面对强大的外来体育文化输入,注重“礼、谦、和谐”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显得极其脆弱和呈“逐渐萎缩”[1] 之势。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曾经辉煌的文化“瑰宝”在全球化、现代化的体育文化语境中举步维艰?如何改变这种“文化弱势”局面,由弱到强,最后形成与西方体育文化互补、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往的研究常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归因于学校体育教育的缺位、民族传统体育健身群体的结构断层、社会支持系统的缺乏等等。事实上,以上观点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发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日益衰落问题的真正根源。笔者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云南彝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调查、分析发现,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遭到削弱和破坏。如何保护并重构民族文化生态,重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辉煌,本文欲做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云南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介绍
云南彝族现有人口405万余人,大部分居住在山区,部分居住在高寒山区,少数居住在平坝和河谷地带,是云南省人口最多,支系较多,分布地区较广的少数民族。彝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指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积淀下来的,充分体现了彝族人民特有的勤劳勇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等一系列可贵的精神品质,反映了彝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 地域性
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与生存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彝族人祖辈主要居住在深山区,因此,彝族传统体育项目必然反映出山区文化的特点,如打陀螺、磨担秋、打石子等项目,都表现出鲜明的山区地域文化特点。
(二) 节庆性
彝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鲜明的节庆性特点。据 《云南游记》 记载,以冬月十五为元旦……是日也,全家均不工作,男女老幼,悉衣新服、登山会饮、佐以歌舞。彝族的传统节日“插花节”、“密枝节”、“三月会”、“火把节”、“十月年”……以其独有的感召力和内聚力吸引着十里八乡、成千上万的彝族儿女以摔跤、秋千、磨秋、爬油杆、杠术、烟盒舞……等千姿百态的体育活动,欢庆节日。
(三)功能性
彝族传统体育的功能很多,可以大致概括为:健身功能,人们利用一定的时节,采用一定的游戏方式去野外玩耍,进行身体活动,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对培养少年儿童的意志品质,发展个性,开发智力都有极大作用;交流功能,“在竞技场上那些身手矫健的彝家小伙,成为众多异性追逐、爱慕的目标,”[2]体育活动为彝族男女青年相识、相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整合功能,通过体育活动,居住在各个山寨的彝族人不仅相互交流,而且,部分彝族体育与宗教祭祀紧密联系在一起,每当举行祭祀时候,漂流在外地的彝族儿女都要赶回家乡,参加这些传统的体育活动,彝族体育把同彝族人紧密的凝聚在一起。
二、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态失范
失范理论最早是由法国经验主义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意指集体生活的整个领域绝大部分都超出了任何规范的调节作用之外。对于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而言,失范是指现代世界的变革过程迅猛而深入,它们大大扰乱了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的生活方式、道德、宗教信仰和日常规范,却没有提供明确的新价值观。这种失范在云南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表现如下:
(一) 彝族传统体育活动参与群体的萎缩
彝族传统体育是群众性体育,它产生于集体,活动的开展当然离不开客家人的广泛参与。但是,近年来,彝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群众参与,却呈明显萎缩之势。据笔者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和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调查发现,彝族传统体育群体参与现状是:第一,只有部分老年人坚持参与彝族传统体育活动,如跳月、跳歌、踩高跷等;第二,出现部分职业化群体。如男性青壮年的舞龙、舞狮等,他们在闲暇时间,有领头人组织训练,主要是参加一些节庆表演。而对于绝大多数彝族人来说,更乐于参加现代体育项目。
(二) 彝族体育组织管理的松散
彝族人是以山寨为本位,开展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是由山寨里的“长老”或精英来组织和主持。开展体育活动主要是节庆、祭祀活动和山寨之间的相互竞争。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彝族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打工,彝族山寨逐渐呈空心化趋势。彝族传统体育陷入难以组织的困境。
(三) 彝族传统体育价值观念日益淡化
传统的彝族人是以“村寨”为生活面向,非常注重自己或家庭在当地的影响。为此,在一些涉及影响村寨声誉的彝族传统体育比赛项目上,彝族人非常的投入和支持。但是,受现代城市化浪潮的冲击,彝族人纷纷走出大山,到城镇定居或工作,随着他们居住的环境发生变化,他们的体育价值观念也随之变化,他们更多的是青睐所在地的现代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等。
三、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 生活方式的巨变
彝族,作为山地民族,绝大部分都居住在高寒山区,尤其集中在金沙江南北两岸海拔1500~2000米的大小凉山。那里山高水险、交通阻塞,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生活条件的艰难,使彝族人民既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又要有强健的体魄和敏捷的身手,还需要一定的调节身心发展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内容,来满足族人的生存、享受与发展的需要。诸如:摔跤、秋千、磨秋、踩高跷、爬油杆、杠术,舞狮、舞龙、跳火绳、陀螺、跳月、跳歌、烟盒舞、射箭、射弩、斗牛、赛马……等千姿百态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2] 但是,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现代彝族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首先,交通条件的改善。改革开放以后,彝族人逐渐告别了翻山越岭、肩背抗挑的交通运输时代,如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2001年以来,逐年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先后实施了“改建县至乡镇公路工程”、“通达公路建设工程”、“通乡油路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已经形成一个公路交织网络。彝族人外出劳动,更多的是依助现代交通工具。从交通工具的完善到现代通讯手段的普及,这一切反映出彝族人社会生产发展不再直接依附于人的体力因素,而转向智力因素的特征。
其次,收入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居住山区的彝族人,主要是代代相传的“靠山吃山”农业劳动生活。随着城市化建设和退耕还林保护政策的实施,彝族人的工作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国家统计局楚雄调查队2008年对楚雄全州2150户农户抽样调查发现,2008年楚雄州农民均从外就业中工资性收入增长为31.56%,比农民第一产业收入增长多5.13%。[3]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彝族人农业劳动时间和劳动收入的比重将会逐渐降低。
再次,社会交往的变化。费孝通先生在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中曾形象地描述中国乡村的人际关系格局,即“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不同。”[4] 20世纪90年代前,彝族人社会交往圈主要基于山寨内部或姻亲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彝族人的社会交际圈在不断地扩大,交往更加注重地缘,趣缘和业缘关系。
最后,休息娱乐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彝族人休息娱乐主要内容有摔跤、秋千、磨秋、踩高跷、爬油杆、杠术,舞狮、舞龙、跳火绳、陀螺、跳月、跳歌、烟盒舞、射箭、射弩、斗牛、赛马等。现在,随着电视传媒的影响和农村体育设施的完善,现代的彝族人选择的消遣娱乐的内容发生很大变化,据调查,彝族人体育活动的方式有篮球、足球、乒乓球、毽子、跳绳、跑步 (散步)、游泳、舞蹈、武术、气功和棋牌类活动,而传统的彝族体育活动项目,因生活环境的变化,几乎难觅踪影。
(二) 宗教信仰的改变
在医疗、教育落后的古彝族人中,宗教信仰在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而与宗教信仰有关的,如摔跤,据 《路南县志》 记载:“有所谓会摔跤者,其会无常,或因村中有瘟疫及义举行,若汉俗斋醮之俗。”它有着娱悦天地、告慰祖先仙灵和降妖伏魔的特点。但是,随着科技知识的普及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在彝族人中,神灵的概念逐渐淡化,相反,“人”的本位越来越突出,许多彝族人把神灵祭拜、宗族祭祀等活动看作是自己生活的娱乐元素,而非“神”的庄严。
(三) 日常规范的变化
在乡土社会中,传统文化和习俗是维持社会整合的主要规范。传统习俗文化是以日常生活为基本寓所和生存基础,通过父辈的言传身教、乡俗村礼、周围人们的示范与评价等,潜移默化地熔铸进一代又一代日常生活主体的血脉之中。但是,随着彝族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法制观念的增强,现代彝族人越来越注重“法”的治理,在他们移居到城镇后,更多的是依靠语言的客观化形式,即法律法规来加以判断其正确性。
四、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重构
古人云: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求流之远者,必浚其源。要传承和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要重建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圈,因此,结合笔者的调查和反思,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 发现———价值意识的重构
任何一种文化都由三部分组成,即内核、中层和外层。其中,内核文化层次因子中的价值意识决定了文化的性质,它决定着对活动的认同感、参与意识和责任感。[5] 因此,要传承和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让彝族人重新发现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对其价值意识进行重构。
首先要了解彝族体育文化生态链的各个环节中价值是如何被创造,它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彝族体育在传统彝族史中具有哪些社会价值?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如何进入当代语境?面对西方体育文化在世界舞台发展上的主控现状,彝族体育传统文化如何发现“异文化的笑点”?
其次,价值意识重构不是枝枝节节的问题,不是修修补补的问题,而是文化价值整体性的变革和再造,是整个文化价值系统的结构性变化和价值、功能转变问题。[6] 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价值意识重构,要求彝族人积极面对环境的变化,主动对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整理,在此基础上推行价值教育。这种价值教育就其方法而言,不是简单地命令、服从,而是对彝族体育传统文化理解后的选择、追求。
(二) 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活世界”重构“
生活世界”是个哲学术语,是指“人们在其中度过其日常生活所直接经验的主体间的文化世界”。[7](P240)生活世界包含三个层次:文化、社会和人格。它们分别执行着三种不同的解释范式:“(1) 关于文化或符号系统方面的解释范式,即行动者拥有寓意丰富以及共享的有关文化传统、价值观、信仰、语言结构以及在互动中如何应用它们的常识; (2) 关于社会或社会制度方面的解释范式,即行动者同时懂得如何去组织社会关系以及何种类与范式的协调性互动是恰当的和合理的; (3) 关于个性人格或自我及其存在方面的解释范式,即行为者理解人是什么,他应该如何行动;”。[9](P240)“生活世界”的重构有二种,即真实重构与虚拟重构。
“生活世界”的真实重构,主要是指在彝族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为其创造文化传承的环境。这需要学校、家庭、政府三方面共同努力。对于家庭而言,在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后,农村出现大批留守老人和儿童,因此,在农闲时刻,留守老人把一些彝族传统体育的器材制作和活动技巧传授给儿童,甚至给孩子们讲授彝族体育中的一些传说故事,让他们接受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熏陶;对于学校而言,必须承担起传授彝族体育文化的重任,因为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会影响其一生的行动选择。这要求在彝族地区,彝族传统体育必须进课堂。在一些手工制作课上,老师要传授彝族传统体育器材的一些制作方法,例如高跷的制作与比赛技巧,舞龙或舞狮的基本要求等。在体育课上,可以开展一些彝族体育活动;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必须承担起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任。政府不仅要政策扶持,而且还要对那些面临“边缘化”的传统项目资料收集、整理和资金投入进行抢救性保护。同时,对一些项目,要进行推广。利用各种文化场所,开展彝族体育文化讲座、文化知识培训和鉴赏活动,使民族体育文化得到有效的普及和推广。
“生活世界”的虚拟重构,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网络重构。网络重构是地方政府或散布在各地的彝族人,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强大优势,建立起例如彝族体育文化这样的网站,详细介绍彝族体育文化的背景、具体体育活动的开展等文字和音像视频资料。第二种是印象重构。印象重构是地方政府或客家艺术家,采取艺术浓缩的形式,像“云南印象”那样,把彝族体育文化搬到舞台,以艺术再现的方式加以传播。
五、结论
彝族体育文化是世世代代辛苦劳作的彝族人民在同艰苦的环境斗争中创造并流传下来的无价之宝。对待这些无价之宝,不能像对待文物那样,收藏到博物馆珍藏,相反,我们不仅要保护这些珍贵的体育文化,更应该传承这些文化。这要求我们在彝族体育文化日益削弱的现代语境下,从源头上保护彝族体育文化生态,既要做到对彝族体育文化价值的发现和重构,又要对彝族体育文化生态赖以生存的“生活世界”加以重构。唯有如此,才能使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得以世代相传。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1] 高慧琳,亢 莉.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输出面临的困境与策略[J]. 体育学刊,2010,17(4):99.
[2] 绕 远. 民俗中的体育与体育中的民俗———以云南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为例[J]. 体育文化导刊,2005,23(1):79.
[3] 国家统计局楚雄调查队. 对前三季度农民收支情况调研分析.http://www.ynf.gov.cn/zmb/newsview.aspx?id=489470.
[4] 费孝通.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6.
[5] 冯胜刚. 关于正确定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04,24(4):119.
[6] 余碧石. 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88.
[7] 侯钧生.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原载:《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
作者简介:发表本文时,作者袁泽民系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体育学博士后,南昌航空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校体育;作者季浏系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研究方向:体育文化、学校体育。
文字来源:彝学微信公众号;主编:巫达;推文编辑:冯溪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