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彝族“擦大钹”舞蹈
摘要:“擦大钹”是一种集舞蹈、杂耍、武术、打击乐演奏为一体的优秀的彝族民间舞蹈,是保山市隆阳区瓦房彝族乡徐章、白龙井、四棵树等彝族聚居村寨讨亲嫁女、超度亡灵、建房乔迁、二月八“姑娘节”等民俗场合必不可少的传统舞蹈,它是植根于当地彝族文化土壤上的艺术奇葩。本文将从文化生态学视野下,考察“擦大钹”舞蹈的生态环境,探究其得以产生、传承的根源及其生命力之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文化生态;擦大钹;舞蹈;传承;保护
1991年6月,在云南昆明由云南省文化厅、省民委组织的云南省首届民族民间舞蹈比赛中,彝族舞蹈“擦大钹”被保山文艺工作者采集素材后创作编排成舞台节目《大钹韵》,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震撼人心的表演场面倾倒了众多观众,荣获表演一等奖。1992年,在昆明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中,当地文艺工作者又以“擦大钹”为素材,集体创作编排了名为《永昌钹舞》的大型广场舞蹈,由120多名专业、业余演员表演。该舞蹈一举荣获“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颁发的“表演综合一等奖”和“组织一等奖”,省内外文艺界人士将其与“威风锣鼓”相提并论而誉为“南钹北鼓”。彝族擦大钹表演队在21世纪以来曾多次参加云南省、保山市和隆阳区的文艺比赛,获得了辉煌夺目的成绩。但擦大钹绝不仅仅是活跃于舞台上的纯舞蹈,它更以立体的、活的形态存在于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擦大钹从它存活的生活环境中抽离出来,从纯艺术的角度加以审视,我们就难以深入地认识和揭示擦大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所在。因此,本文将从文化生态学视野下考察“擦大钹”舞蹈的生态环境,探究其得以产生、传承的根源及其生命力之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擦大钹”舞蹈的生态环境
众所周知,每一种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其环境密切相关,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舞蹈文化也不例外,正如艺术史史学家丹纳所说:“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由心境、四周的自然环境和習俗所造成一般条件所决定的。”“擦大钹”舞蹈的产生和发展与它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是分不开的。
(一)自然环境
我们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而自然环境则是任何文化产生的基础。各个地方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这就造成了各地民族舞蹈的差异性及其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以“擦大钹”舞蹈为例,“擦大钹”舞蹈是流传在保山市隆阳区瓦房彝族乡徐掌、白龙井、四棵树、梅兰山等彝族聚居村寨的一种集舞蹈、杂耍、武术、打击乐演奏为一体的优秀的彝族民间舞蹈。瓦房彝族乡位于保山市西部怒江峡谷的崇山峻岭中,共有12个行政村。当地彝族自称为“腊鲁拔”,讲彝语,居住地属于高寒山区,气候干燥,缺乏水源,农作物品种少,产量低,自然资源欠缺,生存环境极为恶劣。恶劣的生存环境对擦大钹的产生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以我们到徐掌所搜集的调查材料为例,“擦大钹”舞蹈的动作类型之一的武术动作的渊源很可能与徐掌彝族祖先为进入徐掌占据领地而与原住汉族居民发生军事械斗有关联。因而最初的擦大钹很可能就是某种军事训练、格斗的技能,这也是擦大钹有强身健体、军事防御功能的渊源。另外,据当地老人讲,徐掌过去森林茂密,野兽出没,人们经常上山捕猎,只不过后来因人们的大肆采伐,山林逐渐变得贫瘠光秃,野兽也就无了踪迹。由此我们可以想见,茂密的古森林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曾经为徐掌彝族祖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狩猎条件。在长期的狩猎过程中,人们对动物的习性、动作、特长必然十分熟悉,由于模仿而逐渐产生了类似“象形拳”的武术动作,并将之融入到擦大钹中。擦大钹中的武术动作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对虎、猴子、蛇等动物的模仿,这可以说是擦大钹对当地自然生态文化的一种反映。
(二)文化环境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看,任何一个民族的民间艺术的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因此,除了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也对“擦大钹”舞蹈的产生与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1.善舞习俗与“擦大钹”舞蹈
瓦房彝族人能歌善舞,歌舞艺术资源极为丰富。逢年过节或夜晚闲暇之时,彝胞们围火塘唱山歌,通宵达旦,或在笛子、葫芦笙、小三弦等乐器的领奏下,男女老少尽情歌舞。在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劳动繁重的情况下,歌舞成了他们放松心情、取乐解闷、释放生活压力最佳的休闲娱乐方式。歌舞对于他们而言,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言:“把人从常轨故辙中解放出来,消除文化生活的紧张与拘束,即以此而言,这一方面的文化已有了它的功能,使人在娱乐之余,能将精神重振起来,再有全力去负担文化的工作。”歌舞渗透在当地彝族同胞的日常生活中,红白喜事、建房乔迁、逢年过节等都要进行擦大钹表演。婚礼和葬礼是当地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礼仪。举行婚礼时,要邀请大钹班子到家中进行表演。一来为婚礼增添喜庆氛围,二来代表父母长辈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婚礼中的擦大钹一般要表演三天。葬礼标志着一个人人生旅途的终结。在葬礼上擦大钹可以为死者理魂指路,超度升天,同时寄托生者的哀思,表达孝道,一般也要进行三天。节日庆典中擦大钹可以迅速制造喜庆的氛围,渲染欢乐的气氛。
2.民间信仰与“擦大钹”舞蹈
瓦房彝族人信仰多神,至今仍保留着“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生活中仍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香童”崇拜、“毕摩”等。这些原始宗教活动基本上都离不开擦大钹。如擦大钹中的十二生肖动作表现的是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及对原始图腾的崇拜。当地彝族非常重视对祖先的崇拜,过年过节定要先敬奉祖先,家家户户都供有家堂,以求得到祖先的庇佑。例如,清明节隆重的祭祖仪式,就需要邀请擦大钹师傅在选定的吉日到家里和坟山表演擦大钹。整个祭祖程序庄严肃穆,擦大钹发挥的是请求神灵、祭祀神灵、娱乐神灵的重要作用,以此表达对先祖的怀念,同时希望获得先祖的庇护。在当地彝族人民看来,通过擦大钹舞蹈的表演能很好地达到现实与灵界的沟通。
3.社会制度与“擦大钹”舞蹈
社会制度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在社会中的需要、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具有稳定性的规范体系,它主要是由一定的社会规范构成,也是相对稳定持久的社会关系的定型化。我们知道,社会制度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舞蹈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制度环境必然会对它的形成和发展演变产生影响。尤其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社会机构、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影响就更加直接、明显。“擦大钹”舞蹈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制度、组织、机构及社会意识、政府导向的影响。据笔者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前,擦大钹表演活动在当地普遍盛行,但是到了60年代,在保山响应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开始展开的“四清”运动中,“擦大钹”被认为是封建迷信活动而取缔。直到70年代末期政策放开了,又才开始逐渐恢复起来。80年代以后,擦大钹逐渐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大钹班子四处参加演出,知名度日益增加。特别是2007年、2009年,擦大钹相继被评为隆阳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上至省,下至地方政府、文化部门,都对“擦大钹”舞蹈表现出极大的关注,政府从资金及人力上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这也激发了当地民众对擦大钹的保护传承热情,促使“擦大钹”舞蹈有了新的发展与变化。
二、“擦大钹”舞蹈的保护措施
在现代化进程中,和其他民族艺术一样,擦大钹也存在着诸多不容乐观的现象,因此,如何保护传承擦大钹这一优秀的民族舞蹈是摆在眼前需要思考的刻不容缓的问题。通过深入擦大钹流传区域进行田野调查,并结合擦大钹的传承现状,我们整理出如下保护措施以期推进擦大钹的传承保护。
(一)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随着现代社会影视等娱乐媒介的大力普及,很多农村的年轻人慢慢向外界看齐,结婚等喜庆活动中淳朴的民风民俗保留得越来越少,这些都势必会影响擦大钹的表演市场。因此,政府文化部门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继承和恢复民间一些重大节日和祭祀活动中的擦大钹表演,让众多的老百姓“免费”地欣赏更多更精彩的表演,让擦大钹表演真正地深入到每一位老百姓的心中。“如果不恢复各民族传统信仰和相应的民俗生活,又没有维持传承人长生不老的仙药,那么随着各种文化事项的传承人纷纷变成孤家寡人,随着他们的离世,一項项的非物遗正在寿终正寝。”因此,我们可通过恢复一些古老的传统习俗和传统节日,让人们在古老的传统习俗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民族向心力和自豪感,从而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鼓励大钹艺人登台演出,以此扩大擦大钹舞蹈的知名度,增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在20世纪80年代后,擦大钹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地的一些文艺工作者采集素材后将其创作、编排成舞台节目,如前所述的《大钹韵》《永昌钹舞》等都获得了极高的赞赏与荣誉,这些演出节目对擦大钹不仅起到了很重要的宣传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擦大钹的保护传承,增强了擦大钹表演者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把“擦大钹”舞蹈引入学校教育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民间性和生活性特征,它的保护就不只是哪一个时段、哪一个部门、哪一部分人的事,而是一个全社会经常性的事,尤其是一代又一代后来人的事。这就需要教育——向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人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保护意识,使人人都懂得保护的重要性,明了为什么要保护,以及如何保护,从而造成强大的社会舆论,让‘保护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代代相继”。因此,在当地学校传承擦大钹舞蹈是必要的。通过擦大钹舞蹈的传承教育,有效促进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从小就培养起热爱本民族文化、自觉弘扬并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同时有利于增强身体素质。
(三)高度重视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承方式是“言传身教”。如果懂得技艺的传承人逐渐消亡又没有继承人,那么终将人亡艺灭,正像白庚胜先生说的那样:“一个萨满死了,就是一个博物馆倒了;一个民间艺人走了,就是一个艺术品种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有传承人才能够得以传承下去。因此,政府部门要重视传承人,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组建擦大钹表演队伍的最大困难不是来自表演动作的难度,而是舞蹈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满足不了当地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擦大钹表演者都是青少年或者中年男性,他们基本上都是家庭的主心骨,平时除了参加“擦大钹”表演以外,还要参与家庭的生产劳动,甚至做手艺以添补家用。在擦大钹流传地的边远山区,很多青少年都向往城市,渴望到外面闯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因此不少年轻人都不愿意参加擦大钹表演队,擦大钹队伍中原有的那些较年轻的表演者也会时常有因为外出打工而缺席表演的情形。因此,为了稳定表演队伍,政府应当采取经济措施,适当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同时还尽可能地为他们搭建获取一定经济报酬的外出表演机会的平台。只有为传承人和表演者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他们才能以更高的激情和更积极的心态去传承表演。
(四)对擦大钹舞蹈进行学术研究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持续健康发展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引,擦大钹舞蹈也不例外。虽然依靠表演师傅们几代人的努力和舞蹈本身的魅力,擦大钹已经在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擦大钹师傅世世代代都是以务农为业,他们更多时候都只是把擦大钹当作娱乐、风俗、宗教等活动中的一种“点缀”。虽然擦大钹师傅们都是由衷地热爱这门艺术,但是他们在传承擦大钹舞蹈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年轻的擦大钹艺人,各种舞蹈套路基本上都是靠模仿师傅的肢体动作得来的。所以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很多擦大钹的传统动作和套路都已经失传。加上擦大钹舞蹈的生发地——瓦房乡徐章村等地都是较偏远的山区,那里的人们长久以来与外界的交流较少,这就导致擦大钹舞蹈与生俱来的一种“地域性”,这既是擦大钹舞蹈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擦大钹舞蹈走出瓦房、走出保山、走出云南的瓶颈所在。在现代社会里,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艺术,它们都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紧密联系,闭关自守是行不通的。已经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擦大钹舞蹈更是必须也必将走出云南,走向中国,走向世界。因此,只依靠传统的动作模仿这种单纯的传承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从学术角度给予擦大钹更多的关照,从理论的视角解读擦大钹舞蹈的文化价值、文化内涵、表演特征以及动作套路等,让今后的擦大钹舞蹈的学习者和传承者不仅仅要学习动作怎么做,更要学习和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深刻的寓意。另外,通过学术论证,科研也可为擦大钹舞蹈的传承和保护建言献策。同时,有专业背景知识的舞蹈工作者也应深入瓦房徐掌村等地,了解擦大钹的文化形态,运用他们的理论知识,在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同时赋予擦大钹以更多的时代感和生命力,使其在民族艺术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奔涌向前,生生不息。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参考文献:
[1]林建平,王龙生.文化生态对赣南采茶舞蹈发展的影响[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DOI:10.13698/j.cnki.cn36-1037/c.2014.02.027 .
[2]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2).103-109.
[3]赵媛.侗族大歌生态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22-126.
[4](英)马凌诺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 费孝通译. 文化论 [M].华夏出版社,2002.
原载:《参花》2016年12期;文字来源:参考网;图片来源:保山日报网。
作者单位:保山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