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凉山甘洛县彝族传统民歌歌词的文化解读
摘要:歌词是具有多项社会功能为主导的艺术文本,可以看成文学文本,也可以是历史文本,甚至是一个政治文本或功用文本,更多地表现为几种功能集于一体。虽然它依附于语言载体,但它传递的信息,远远超过了语言本身。而作为凉山甘洛县彝族“人物风情展”、“社会生活写实志”的彝族传统民歌“久举合”(jjo jjux hxop),它像一本有声读物一样介绍着甘洛彝族人民的发展史,彝语“久举合”的“久举”意为“人间世事”、“生活”,“合”是“唱”。虽然很多专家学者将凉山的民歌进行了科学的归纳和分类,但对民歌歌词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文化解读的却比较少。因此,本文通过侧重对民歌歌词内容的研究,结合众多学者所开创的对歌词文本的新视角研究方法和角度入手,分析彝族传统民歌“久举合”(jjo jjux hxop)的歌词文本,探讨其特征,进而深入剖析歌词背后折射出的彝族人民精神、内心情感、生活风俗、人伦理念、追求、人情世故等,从而探究彝族传统民歌歌词所承载和传递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歌词文本;彝族民歌;久举合(jjo jjux hxop)
一、研究缘由
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群体生存发展的经验、知识、技能总结,是民族的智慧结晶。彝族传统民歌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族文化显性声音符号,它不仅是一部涵盖生活智慧经验的经典,同时也是表达内心情感的直接方式,对研究彝族人民的社会发展、彝族人民的历史有着重要作用。彝族民歌在凉山州境内广为流传,但因各地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土语差异、个人因素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即使是同名同词的歌,其旋律、音调都出现多样的特色,彝族民歌独具特色,许多歌曲都是原生态的形式。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的甘洛县,坐落于四川西南部,是西南各民族迁徙的重要走廊,县境内的海棠镇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彝族传统民歌在甘洛的流传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文化氛围,甘洛民歌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研究其歌词文本有一定意义。
对于彝族民歌的收集与整理资料比较多,很多专家也对民歌进行了科学的归纳和分类,陈建林和谭勇以方言为出发点,通过对彝族民歌唱腔的分析,提出将凉山彝族民歌划分为阿都所地语、圣乍语和义诺语三大色彩区域;吉古夫铁将凉山民歌划分为山歌、童谣歌、劳动歌、喜庆歌、叙事歌、祭祀歌和道场时所唱的歌六大类;还有按照彝族的社会功能将其分为“丫”(山歌)、“兹尼合”(节日歌)、“阿依伙歌”(儿歌)、“古朱合”(愛情歌)、“媳谐尼几”(婚嫁歌)、“厝史依讷”(丧事歌)、“毕摩、苏尼调”(宗教歌)等,但对民歌歌词文本的文化解读文献却比较少。
笔者通过甘洛县境内不同地区的田野调查、访谈传承人、收集整理传承人所传承的文本,本着大胆猜想,小心论证的态度,探究凉山甘洛县彝族传统民歌“久举合”(jjo jjux hxop)的歌词文本。通过对其歌词文本的整理与研究,试着探索歌词承载的文化内涵及甘洛彝族人民的社会发展史。同时也为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歌词文本内容
(一)环境概况
甘洛县隶属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位于四川西南部,东与峨边县、金口河区接壤;南与美姑、越西两县相连;西与石棉县交界,北临大渡河与汉源县相望。甘洛自古就是川滇通道中较为重要的要塞和关隘,是西南各民族迁徙的重要走廊,从战国时期以来的漫长岁月中,县境内留下不少的名胜古迹。汉时的灵关道从境内通过,并在境内设治所。唐贞观年间开辟的清溪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海棠古镇是古道著名的名镇,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汇集了汉民族的多种地方文化;金字塔形的吉日坡山,在彝文经典《勒俄特依》中记载:洪水淹没天下时,世界仅存的几个山顶之一。县境西南的德布洛莫原始森林,传说为彝人送鬼幽灵集中之地,被称为“恶鬼”之山,充满神秘色彩;久负盛名的“杆杆酒”、尔苏藏族濒危的传统文化、国家级地质公园“大渡河大峡谷”、马鞍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多姿多彩的彝、汉、藏民间文化都体现了甘洛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展现了各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民主改革前,甘洛县境内大部分区域属黑彝和“土司”统治区,田坝土司衙门遗址和尼日河开建桥摩岩碑石刻等是当时社会时代具有政治色彩的产物,加上甘洛县的地形属于山高谷深,历史上属完全封闭的奴隶制社会。在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复杂多元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一首首具有独特艺术形态,以彝人、叙元,叙人生轶闻为内容,大多数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或事件为歌名或真实或典型化的传统民歌“久举合”(jjo jjux hxop)在凉山州境内产生并流传开来,尤以凉山甘洛县的田坝、玉田、普昌、苏雄、新市坝镇为典型代表,这些地方群众基础雄厚,成为了彝族传统民歌久举合(jjo jjux hxop)的集中传承地。
(二)按内容分类
彝语“久举合”的“久举”意为“人间世事”、“生活”,“合”是“唱”,“久举合”即为民歌中的“生活歌”。它涉及的人物从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到平民百姓,尤以劳苦大众为主,社会人群包括男女老少,孤老病残;叙述的事件触及到彝族社会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人情世故、善良与丑恶、交往与斗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揭示了彝族人民的社会生活。
笔者在梳理前辈们按曲调、题材、方言和社会功能分类的基础上,尝试以内容为标准对凉山甘洛县彝族传统民歌“久举合”歌词文本进行分类整理,根据歌词中叙述的对象及情感色彩有别可大致分为四种,既“苦歌”、“乐歌”、“妇女歌”和“孤儿歌”。
1.苦歌
苦歌主要叙述了奴隶制社会后期,凉山彝区社会黑暗,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社会地位及生活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社会阶级矛盾突出,劳苦群众吃不饱、穿不暖过着缺衣少食的悲苦生活,而奴隶主却过着奢靡腐朽的生活,对社会底层男女老少所受的压榨、禁锢、摧残、折磨与任人宰割的不幸命运进行哭诉,展现了彝族人民的生活形态、社会地位和历史发展状况。深刻揭露了封建地主和土司制的罪恶,劳苦群众没有自由可言更谈不上平等,唯一能得到释放的是心声,通过歌唱,以唱解怀。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一首首具有独特艺术形态的传统民歌由彝族民众集体用心声谱成,社会底层人民只能通过歌声来控诉、反抗统治阶级,宣泄情感。“久举合”成了表达思想观念的工具,成了人民的心灵之音。
2.乐歌
乐歌主要是解放后根据奴隶制时期的民间歌曲再融合现代生活发展起来的民歌新形式,它的产生和流传基本脱离了传统的生活习俗,打破了原来的歌种界限,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用于现代生活中群众聚会时唱歌自娱或舞台表演的歌曲,但它仍保持着群众自编自唱,即兴创作,口头流传等民间歌曲所独具的特点。仍然以真实的叙人叙事为背景,再融入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新中国成立后,彝族人民得到了解放,迎来了新生活,展现了彝族群众对新事物的热爱与歌颂,直白的表达了现代人民对幸福快乐、美好生活的赞美与歌颂之情。歌词中全面展现了彝族人民在获得解放之后对党的感谢恩情。这些歌曲不仅仅保持了彝族民歌的传统风貌,而且还做到了与时俱进,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样展现的内容与特点将更为形象、生动。
3.妇女歌
妇女歌主要叙述的是彝族妇女包办买卖婚姻逼迫出嫁的悲苦人生历程和命运,可以说是描绘彝族妇女的血泪史。女性在彝族传统社会中地位低下尤其在家支中,无法同男性地位相比,这与彝族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观念有着密切相关。妇女在某种程度上担负着传宗接代的使命,她们的付出无法获得与之相对应的尊重和社会地位。尤以在解放前,妇女的悲苦人生和命运显得极其悲惨。
妇女用较小的身躯支撑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默默付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彝族妇女勤劳勇敢、不辞辛劳、坚毅、善良质朴的人性品格,短短的几行歌词却是彝族妇女生活的真实反映。
4.孤儿歌
孤儿歌主要叙述的是父母病死或者离异,只剩孤儿孤苦伶仃、自幼承担劳务过着苦难生活的凄苦状况,其歌词在一定条件下直白地反映了社会的残酷性与现实性。
这首歌表达了阿井木惹从出生到父母双亲去世后,思念父母亲却受后娘虐待、谋害的悲苦生活,体现了社会生活的现实性。
笔者只是归纳了几类有代表性的例子,其余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此就不详细例举。民歌是劳动人民抒发自己情感意愿的表达,是彝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际工具,不仅是增进友谊,交流情感、展现民族智慧的重要文化交流方式更是彝族群众对民族史的艺术表达方式。虽然其歌词依附于语言载体,但它传递的信息和承载的文化内涵远远超过了歌词本身。
(三)按时间分类
“久举合”的产生从一开始就不是用于特定場合,或者为其需要,它是彝族民众集体用心声谱成,“心里想唱”,随时随地都可“以唱解怀”。若按时间分类则大致可以以解放为分界点,解放前以唱“苦”为多,“歌声随着哭声唱,泪水伴着酸汤喝”,凉山人称“沙举沙节合”。解放后唱“乐”为主,“凉山什么最甜蜜,幸福生活最甜蜜”,凉山人称为“党撒得撒合”,也叫“撒举撒节合”。
1.沙举沙节合
在解放前凉山甘洛大部分地区都在实行土司制,社会黑暗,所唱的民歌具有鲜明的政治意义和色彩,其歌词文本有深刻的实质意义,大多数都是以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为叙述对象。并且在演唱时演唱者赋予了个人情感,劳苦群众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寄托于歌曲,演唱没有乐器伴奏,一般一字一音,节奏较自由,歌唱的更多是以演唱阶级压迫为内容,因而解放前的“久举合”悲伤、低沉、伤感居多。
2.撒举撒节合
新中国成立后,凉山彝族人民得到了解放,重获自由,迎来了崭新的生活,在新时代背景下,彝族民歌“久举合”融合现代生活新元素,打破了原来的歌种界限,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用于现代生活中群众聚会时唱歌自娱或舞台表演的歌曲,曲调也比较优美、舒展、欢快、奔放,节奏性较强,歌词内容从悲苦、黑暗到快乐和美好的转变,大多数都是在赞美与歌颂新生活,对党的感恩之情,对新时代的到来充满了快乐与喜悦。
三、歌词文本文化解读
歌词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多种功能的混合形式的文本。一首歌词承载着歌曲表达的文化内涵,作者可以通过作词达到传递客观信息,表达宣泄情绪的目的,实现宣传鼓动,施为号召的功能。考察歌词,要结合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政治等各种因素,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歌词不仅仅只是语言,歌词无法被框定于纯粹的艺术范畴之中,它展现的不仅仅是这首歌还有背后的其他信息。
歌词可以在短小的篇幅里重现一段历史,也能在短时间内将记忆带到历史深处。歌词中的历史可以是社会的,也可以是个人的;可以是公众的,也可以是个人隐秘的;可以是背景式的,也可以表现历史大事。“久举合”(jjo jjux hxop)作为一种具有历史政治意义的彝族传统民歌,从彝族奴隶制社会、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现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久举合”(jjo jjux hxop)经过历史长河的积淀与洗礼,成为了彝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变迁、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一)反映彝族人民的民族精神与信念
新中国成立以前,在四川凉山彝族聚居地区,历史上实行奴隶社会制度。自元朝建立土司制以来,二岭便迁居甘洛田坝,至今在甘洛前进乡还留存着土司衙门遗址,当时甘洛的田坝、玉田等大部分区域都实行土司制,等级关系森严,整个社会成员被划分为诺合、曲诺、阿加、呷西四个等级,有的地区还有一个凌驾上的兹莫。面对奴隶主残酷的压榨与剥削,面对黑暗的社会制度,面对自身凄惨悲苦的生活,社会底层的劳苦群众没有失去反抗、斗争的勇气,反而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愤怒、控诉与反抗。
彝族人民尽管饱经旧社会的黑暗、苦难与折磨,但他们没有向黑暗的社会制度低头,而是积极面对生活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信心,通过歌唱来激励自己,用歌声表达心声,不断向往美好生活,展现出了彝族先民的民族精神与信念。
(二)反映任劳任怨的彝族女性形象
旧社会时期,盛行包办婚姻,坚守忠贞,彝族女性从年幼到出嫁都早已被安排了命运,精神上的枷锁,思想上的桎梏,各种社会因素都使妇女处于一种绝望的境地,然而她们并没有怨天尤人或是奋起反抗,而是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担任着家庭的各种琐事。在娘家,顺从父兄的安排;在夫家,不辞辛劳照料生活起居。
在彝族社会的发展史中,尽管彝族妇女地位低下但依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歌曲简单易懂、直白朴素,描述了彝族妇女在生活中的人伦理念、传统道德、文化风俗等,全面展现了彝族女性勤劳坚毅、善良质朴的人性品格,以及彝族良好的传统美德。
(三)展现彝族人民的集体记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歌,历史可以在歌中留下特别深的痕迹。彝族民歌“久举合”(jjo jjux hxop),它记述着历史上某段时期的甘洛彝族人群体的共同历史记忆,也是该群体所拥有的集体记忆传承至今。当然,由于时间、空间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性,一旦时过境迁,便成为个人和集体尘封的记忆,很难超越时代流传。但具有鲜明时代、政治色彩意义的民族歌曲却不会消亡,因为每个时代每个民族只要有传递、回顾、重温民族史的必要,那么歌曲将会被赋予重任,即使是没有进行书面记载而是口头传承的也永远不会被遗忘或者消亡。在彝族人民发展史中,“久举合”歌词文本记录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承载着彝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也烙上了鲜明的政治文化特征和时代印迹,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彝族人民对社会历史发展与进步的集体记忆。
四、传承价值
(一)社会学价值
“久举合”歌词文本这反映出的产生它的历史时段,彝族奴隶制社会发展到后期阶段的社会基础,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阶级、等级之间矛盾冲突的尖锐,社会的生活化。从“久举合”歌词文本对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内容,就像是凉山彝族近现代以来的“人物风情展”,“社会生活的写实志”,对社会学无疑有重要价值。
(二)艺术价值
“久举合”大多数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或事件为歌名(或真实或典型化),是对彝族人民全方面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涉及的人物从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到平民百姓,尤其是下层劳苦大众、底层奴隶;社会人群包括男女老少,孤老病残;用写实写真的艺术手段,展示出一幅幅多阶层人物的肖像,一张张形象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使人听到一首首泣诉之歌。塑造出彝族民众群体的典型形象,它的音乐和歌词在艺术上都有一定的价值。
结语
久举合”(jjo jjux hxop)民歌曾经盛传于凉山彝族社会,但真正传承下来的仅是甘洛县部分地区。出于周围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甘洛县的彝族群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仍保持着久举合”(jjo jjux hxop)集体记忆传承,说明这是群体的认同和共同文化一部分。综上所述,“久举合”(jjo jjux hxop)是彝族人民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歌唱形式广为传播的民间歌曲。所涉及人物从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到平民百姓,其中以底层贫苦人民为主要代表。内容也纷繁复杂,有涉及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等多方面。从歌词文本出发,探究“久举合”(jjo jjux hxop)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不论是从物质,意识出发,都表达着彝族人民对这个世界的基本看法。在历史的车辙中,不断留下印记,不论悲欢离合,娓娓歌唱着生活中的离合悲欢、人伦理念、传统道德、文化风俗。其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前进有所变化,也体现着彝族人民在历史进程中思想的变化,不仅是一部涵盖生活智慧经验的经典,同时也是表达内心情感的直接方式。除了内容的丰富性,在传承过程中是以歌唱的方式进行,极富音乐性,以至于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参考文献
[1]谢飞.凉山彝族政治制度对彝族民歌的影响[J].四川戏剧,2014(07):126-128.
[2]毛亞雄.四川彝族民歌音乐风格及传承价值探索[J].贵州民族研究,2014,35(11):100-103.
[3]陆正兰.歌词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骆木格 凉山彝族民歌的表现形式及审美特征
[6]王明柯:《在文本与情境之间: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反思》,青海民
[7] 赵世瑜:文本、文类、语境与历史重构
[8] 郑向春:《文本与文化遗产传承的 人类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陈建林,谭勇.论凉彝族民歌色彩区域划分[J].四川戏剧,2013(6):120-122.
[10]龙仙艳、文本与唱本:苗族古歌的文学人类学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3.
[11]宋阿依姆.彝族民歌唱词研究——以云南楚雄地区为例[J].当代文坛,2017(01):162-167.
作者简介:阿呷子扎,女,1995年2月8日,四川凉山,学生 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汉双语),研究方向:彝汉双语。
原载:《炎黄地理》2019年3期;文字来源:参考网。图片来源:甘洛县广播电视台施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