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与整理研究》出版问世
日前红河学院资深教授、红河学院农村问题中心主任/研究员、著名彝学专家龙倮贵先生与红河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曹贵雄先生合作的又一部力作《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与整理研究》一书,由(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发行。据悉,该书为首次全面、系统、详尽研究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与整理研究的学术著作,是2013年国家社科重大招标基金项目“中国彝文古籍文献整理与保护及其数字化建设”子课题“滇南、滇东、滇东南彝文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又是2014年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基金项目“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究”最终结题研究成果,具有资料性、可读性、学术性、前沿性、前瞻性之特点,同时也为云南乃至全国彝学研究发展添砖加瓦,并为红河州建州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据悉,此学术著作是2010年以来,龙倮贵教授策划的个人专著、与人合作出版的第11本学术专著。它们是《彝族原始宗教艺术文化初探》(巴蜀书社,2010)《彝族图腾文化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13)《红河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図书馆藏彝文(儸儸文)文书解题》(东京外国语大学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语文化研究所,2012)《山瑶与莽人综合扶贫调查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彝族传统哲学思想研究》(民族出版社,2014)《哈尼族传统宗教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14)《一个边境民族乡的变迁与跨越》(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红河地区彝文古籍文献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2016)《红河彝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2017)等。这些学术著作的出版问世,无疑为红河彝学乃至全省全国彝学的发展以及红河学院民族学硕士点建设工作增添了新的成果。
内容摘要
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卷帙浩繁,内容包罗万象,其涉及天文地理、社会历史、语言文字、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哲学宗教、伦理道德、历法历算、民俗风情、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农牧生产等,可谓学科齐全,门类繁多,涉及云南彝族古代社会方方面面,客观地反映了云南彝族社会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本书充分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的实际,对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流传范围、传抄年限、主要内容与对象等进行了客观地合理地界定,简要阐述了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的源流发展、收藏情况、破损情况及其整理与研究状况,也对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进行了分类,如有祭献、除祟、占卜、谱牒、招魂、咒术、丧葬、婚恋、祈祷、创世、传说轶事、神灵故事、生活故事、伦理道德、字典字集、医药、天文历算、译著等多种题材和内容,并具有纸书、木刻、金石图文、简牍等不同载体及其特点。同时,对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释读,按不同地区、支系、方言收藏的重要古籍文献进行题解及阐述内容提要,以作导读。在此基础上,着力探讨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认为其有语言学与古文字学、文物学与文献学、文学与艺术学、社会学与历史学、哲学与宗教学、天文历算学、伦理学与法学、地理学、翻译学、医药学等多种文化研究价值,又着重探讨如何建设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据库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及其具体方法和路径,并着力探讨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的对策和措施及展望。总而言之,这是首次对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具有一定规模的调查摸底、普查、登目,向世人全面、系统地展示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的思想内涵和学术研究价值,为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服务。
本书系2013年度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彝文古籍文献整理与保护及其数字化建设”子课题“滇南、滇东、滇东南彝文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又系2014年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资助项目“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究”最终结题成果。
作者简介:
龙倮贵(1963.09- ) 男,彝族,云南红河县人。红河学院三级教授,红河学院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出版专著《红河彝族文化调查》《滇南彝族宗教习俗论》《彝族原始宗教艺术文化初探》《彝族图腾文化研究》《尼苏史诗》《红河彝族阿哩》《红河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研究》等,出版合著《滇南彝族原始宗教祭辞》《滇南彝族尼苏颇殡葬祭辞》《彝族原始宗教研究》《彝族传统哲学思想研究》《哈尼族传统宗教文化研究》《红河地区彝文古籍文献研究》《红河彝族历史与文化研究》;副主编出版《红河彝族辞典》《红河彝族文化史》,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0多项。其中《彝族原始宗教艺术文化初探》荣获第十五届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专著成果三等奖。
曹贵雄(1982.04— ) 男,哈尼族。云南金平县人,社会学硕士,现为云南红河学院副教授。在《人民论坛》《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农业考古》《芒种》《民族论坛》《红河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30余篇论文;合作出版学术专著《哈尼族传统宗教文化研究》《滇越边境地区教育现状及优惠政策比较研究》两书,曾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省教育厅人文科学、校级等项目各1项。
目 录
第一章 导言/1
第一节 彝族分布和历史源流/1
第二节 彝族传统生活习俗/7
第三节 彝族宗教信仰/16
第四节 彝族语言和文字及其古籍文献/24
第二章 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基本概要/38
第一节 彝族古籍文献的界定/38
第二节 彝族古籍文献的源流/45
第三节 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收藏情况/49
第四节 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的分类/55
第五节 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种类及其特点/73
第六节 云南彝族古籍文献整理和研究的历史回顾/77
第七节 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整理编目的重要性及其作用/86
第三章 南部方言彝族重要古籍文献题解与内容提要/89
第一节 史诗类/89
第二节 神话传说类95
第三节 婚仪类/98
第四节 爱情叙事和抒情长诗类/100
第五节 伦理道德类/108
第六节 丧葬类/110
第七节 招魂纳福类/120
第八节 祭祀驱除类/127
第九节 天文历算类/135
第十节 其他古籍文献类/138
第四章 东部方言彝族重要古籍文献题解与内容提要/144
第一节 史诗类/144
第二节 婚仪类/148
第三节 招魂纳福类/149
第四节 丧葬类/150
第五节 祭祀驱除类/159
第六节 天文历算类/171
第七节 其他古籍文献类/177
第五章 东南部方言及北部方言和其它彝族重要古籍文献题解与内容提要/181
第一节 史诗类/181
第二节 招魂纳福类/183
第三节 丧葬类/184
第四节 祭祀驱除类/186
第五节 天文历算类/189
第六节 叙事长诗类/191
第七节 医药和谱牒及字集类/192
第八节 北部方言彝族重要古籍文献/194
第八节 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彝族重要古籍文献/203
第六章 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的历史文化价值/210
第一节 语言学和古文字学研究价值/210
第二节 文物学和文献学研究价值/219
第三节 文学和艺术学研究价值/224
第四节 社会学和历史学研究价值/245
第五节 哲学和宗教学研究价值/251
第六节 天文历算学研究价值/258
第七节 伦理学和法学研究价值/262
第八节 地理学研究价值/264
第九节 翻译学研究价值/269
第十节 医药学研究价值/273
第七章 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的数据库建设/276
第一节 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字库建设的重要意义及重要性和必要性/276
第二节 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字化处理与建设/285
第三节 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据库共享平台构建/295
第八章 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护和利用对策研究/321
第一节 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存在的问题和困难/321
第二节 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现状分析/328
第三节 建立健全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传承机制/331
第四节 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对策/341
第五节 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和利用的前景展望/350
主要参考文献/360
后记/367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彝族分布和历史源流
一、彝族分布
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重庆市。云南省主要分布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石林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峨山彝族自治县、漾鼻彝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源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等,并云南129个县市中,每市县都有彝族分布。……从地理位置看,彝族居住区域大抵北自大渡河,南到云南国境线,东自乌江,西抵澜沧江、怒江都有彝族人口以村落为单位的零星分布,这些地区的彝族一般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也就是说,彝族主要居住在大小凉山、乌蒙山、哀牢山、无量山及金沙江、南盘江、红河等两岸的崇山峻岭之中。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彝族人口870多万人,其中:云南省彝族人口500多万人,四川省彝族有300多万人,贵州省彝族人口有83万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人口约10 000万,重庆市彝族人口有7 000多人。……
二、彝族历史源流
……关于彝族的族源,史学界有许多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有氐羌说、云南土著说、北来说、西来说、南来说和东来说,以及濮人说、卢人说、卢戎说等八种说法。通过近年来对彝族地区大量田野调查和考古新发现的研究,云南多数学者和广大彝族干部群众较为倾向和所接受的看法是“北来融合说”与“云南土著说”。也就是说,大多学者认为彝族先民于远古时期的氐羌族群有渊源关系。直言之,彝族以从“旄牛徼外”南下的古氐羌人这个“人们共同体”为基础,南下到金沙江南北两岸以后,融合了当地众多的土著部落、部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 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嶲夷”、“青羌”、“侮”、“昆明”、“叟”、“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和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与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纳和融合了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
……
第二章 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基本概要
第一节 彝族古籍文献的界定
一、流传范围的界定
如前述,云南彝族古籍文献流传范围,从自称或他称及支系看,彝族古籍文献主要流传在滇东北昭通市和曲靖市自称“诺苏”的彝族地区,滇东南石林、宜良、罗平、师宗、弥勒、泸西、开远等市县及昆明西山区自称“撒尼”、“撒梅”、“阿哲”等的彝族地区,滇中武定、禄劝两县自称“诺苏”的彝族地区,红河州、玉溪市、普洱市、楚雄州自称“尼苏”、“纳苏”、“濮拉”等的彝族地区。滇西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自称“诺苏”的彝族地区。
就收藏分布的方言土语而言,彝族古籍文献主要流传在北部方言北部次方言圣乍土语的宁蒗、昭通、永善、玉龙等三县。东部方言滇黔次方言水西土语的镇雄县、乌撒土语的彝良和宣威二县,芒部土语的镇雄县,乌蒙土语的昭通和永善两县,滇东北次方言武禄土语的武定、禄劝二县。南部方言东部土语(石建土语)的石屏、建水、通海、开远等四县,西北部土语(峨新土语)的峨山、新平、江川、红塔等四县(区),西南部土语(元金土语)及濮拉土语的元阳、金平、红河、绿春、元江、墨江、江城、普洱、宁洱等九县市。东南部方言撒尼土语(宜良土语)的石林、泸西、弥勒、罗平、师宗、马龙等六县市,阿哲土语(华弥土语)的弥勒、开远、泸西、罗平、师宗等五县市。
就行政区划看,彝族古籍文献主要收藏分布在昆明市的西山、石林、禄劝、寻甸、东川、宜良等县市(区),曲靖市的麒麟、宣威、罗平、师宗、沾益等县市(区),玉溪市的红塔、江川、澄江、通海、峨山、新平、元江等县(区),昭通市的巧家、盐津、永善、镇雄、彝良等县(区),丽江市的宁蒗、玉龙等县,普洱市的宁洱、墨江、江城、等县(区),红河州的开远、弥勒、泸西、个旧、建水、石屏、元阳、红河、金平、绿春等县市,楚雄州的双柏、武定、永仁、元谋等县。
除此,越南莱州、奠边府二省北部山区属于彝语南部方言的自称“尼苏”、他称“罗罗”的彝族村寨流传彝族古籍文献。
……
主要参考文献
1、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编,夜礼斌、李红民主编:《彝族毕摩经典译注》(共106卷),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2012年版。
2、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编,李涛、普学旺主编:《红河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典藏》(共20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中国彝族通史编纂委员会编纂,王天玺、张鑫昌主编:《中国彝族通史》(共4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普学旺主编:《中国彝族谱牒选编•云南卷》(上下两卷),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
5、中国彝族大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纂,何耀华主编:《中国彝族大百科全书》(上下两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
20、龙倮贵、钱红:《滇南彝族原始宗教祭辞》,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21、钱红、龙倮贵:《滇南彝族尼苏颇殡葬祭辞》,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22、朱崇先:《彝文古籍整理与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9月版。
23、张纯德、龙倮贵、朱琚元:《彝族原始宗教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24、朱琚元:《中华万年文明曙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5、师有福:《阿哲毕摩经选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26、普学旺:《云南民族古籍与历史文化研究文集》,云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
27、张纯德:《彝族古代毕摩绘画》,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普学旺:《彝族原始宗教绘画》,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29、龙倮贵、张仲仁、摩瑟磁火:《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藏彝文文书解题》,东京外国语大学言语文化研究所,2012年版。
30、沈峥:《云南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
31、李国文:《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文献调查与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32、普学旺、杨六金、梁红、普璋开、罗希乌戈译:《祭龙经》,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33、龙倮贵:《彝族图腾文化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
34、杨勇、龙倮贵:《彝族传统哲学思想研究》,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
35、龙倮贵:《红河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36、红河州彝学学会和红河州民族研究所编,普梅笑、李芸编著:《红河彝族创世史诗选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16年版。
37、曲靖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曲靖市彝学学会编,李红昌主编:《曲靖市彝文古籍提要》,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
38、费晓辉、龙倮贵:《红河地区彝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2016年版。
39、文伟、龙倮贵:《红河彝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2017年版。
……
后 记
本拙著是2014年龙倮贵教授在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一部学术专著。此项目于2014年10月立项(批准号:SYSX201420),2016年3月结题评审验收(证书号:201607)。结题评审验收材料由“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究报告”、“云南省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究阶段性成果”、“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咨询报告”、“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据库PDF文档DVD光碟图集”等四部分。其中“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此拙著是这个“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部综合性学术专著。……不论对哪一章节进行研究,对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入,充实研究内容的丰富性、完整性,并形成可读性、资料性、学术性为一体,并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论。然而,因我们涉猎不广,学识十分极限,加上云南彝族重要古籍文献留存、收藏情况复杂,总觉得顾此失彼、或缺这缺那,并深感挂一漏万之憾。
此拙著是课题组精诚合作的结晶,课题负责人龙倮贵先生承担本课题或此拙著调查研究的整体框架结构设计、通稿,全面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曹贵先生承担各县市实地调研、撰写部分章节内容,后期校对书稿,联系出版社等具体工作。课题组重要成员如费晓辉、曹贵雄、李金发、高文等,对研究完成本课题或本拙著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并承担了部分章节的撰写工作。此外,课题组成员昂自明(云南民族大学教授)先生、肖惠华(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院长)先生、钱丽云(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女士也参与了一些调查研究,并完成了各自原先承担的调查任务。又课题组合作方西南民族大学在具体调查研究中,不仅作了很多理论性的指导,还提供了很多有关云南彝族古籍文献原件图片资料,特别是合作方主要成员王成平、摩瑟磁火还参与了一些实地调查。一句话,课题组各位成员配合默契,精诚合作,相得益彰。
除此,此拙著中的部分内容曾先后在《云南彝学研究》《毕节学院学报》《楚雄民族文化论坛》《彝族文化》《红河文化》《红河民族》及有关彝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发表或交流,但某些观点和见解首次向有关学人、同行专家、同仁们公开亮相,如红河流域南北两岸自称濮拉颇的彝族地区留存、收藏的彝族古籍文献,昔日彝学界一概否定红河流域南北两岸自称濮拉颇的彝族没有彝文古籍,此拙著中安排一定的篇幅,对红河流域南北两岸自称濮拉颇的彝族古籍文献的收藏情况和篇目作了介绍,并对其历史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另外,本书对云南彝族古籍文献如何数字化保护和利用实践经验作了具体的总结,进一步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和措施。这不能不说是此拙著的一大亮点且研究理论创新。
此拙著虽已即将付梓,但因我俩学识不深,水平有限,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且不会少,敬请读者,特别是彝学界学人、同仁多多踢教和匡正。
作 者
2016年仲春于蒙自南湖畔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