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明:阿妈的过年糖
过年糖是我们这个山寨庄户人家必须要准备的过年食品之一。过年期间亲朋好友相互串门时,家里的女主人都会拿出自制的过年糖给大家品尝。大家围坐在火塘旁,喝着醇香的美酒,啃着脆香的坨坨肉,吃着甜甜的过年糖,畅谈着热闹的过年景象,展望着未来美好的愿景……
阿妈做过年糖是出了名的,七里八寨都知道阿妈会做过年糖,常常有不少年轻媳妇前来学手艺,她都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们。阿妈做的过年糖色香味美,非常好吃。
制作过年糖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阿妈从上个月初起,就着手准备了。制作糖的主要原料是玉米,但玉米含糖量低,做出来的糖不够甜,需要用麦子发酵成的麦芽糖汁来调和。但我们这个山寨海拔较高,气候寒冷,不适合种植麦子。如果要吃麦子馍馍或者做过年糖,就需要用洋芋或者圆根,到低海拔地区农户那里调换,他们也非常喜欢我们这里的洋芋圆根萝卜,也就很乐意调换,这叫“互通有无”吧。这天,阿妈将调换来的麦子,在清水里洗净后,放进木盒里泡着。第二天,她将已经泡涨的麦粒放进簸箕里,盖上一层薄薄的纱布,用旧棉絮将其裹得严严实实,然后放到火塘旁边温暖着。
过了二十多天,阿妈将旧棉絮打开,将簸箕上的纱布轻轻掀开,只见那被泡涨的麦粒一个个都长出了绿茸茸的麦芽。阿妈高兴地说:“这么好的麦芽,完全可以做好多过年糖的‘药引子’了!”
这时,阿妈把早已准备好的苞谷面倒进木盒里,加上温开水泡着。大约过了三个小时,苞谷面已完全泡涨了。她将麦芽捣碎放进苞谷面里搅匀,加上适量水后端到石磨旁,开始磨起过年糖来。
用了两个多小时,阿妈把苞谷面全部磨成了黄澄澄的面浆。她将苞谷面浆装进木盆,端到堂屋的火塘边小心地倒入放置在三锅庄上的大锅里,用旺火煮着。她叫我看着锅里的苞谷面浆,不要让它煮沸溢出锅外。她将木桶洗净后,放在火塘边,在上面放上筲箕,在筲箕里先铺上一层棕树皮,并垫上一层薄薄的白纱布。
过了一会儿,锅里的苞谷面浆开始咝咝地沸腾起来,伴随着甜香的味道飘进鼻里。阿妈不断地搅动锅里的面浆,阻止它溢出锅外。她一边搅动着,一边时不时地用木瓢将面浆舀出,拿到嘴边轻轻尝尝,看看是否煮熟。
这时,阿妈对我说:“面浆已经煮熟,可以过滤了!”我小心地扶着木桶,阿妈不断地将面浆舀进木桶上的筲箕里。被过滤出的面浆水唰唰地流进桶里,很快将桶装满。
阿妈将滤好的面浆水又放进锅里继续煮着,并把滤出的面渣放进猪食桶里。还有十多天才到过年时间,圈里的过年猪还需要继续喂精饲料。因此,这些面渣正好派上用场。火塘里的火正在毕毕剥剥地燃烧着,锅里的面浆水也在热烈地沸腾着。在这空隙时间里,阿妈给我们几兄妹做了饭,让我们吃得饱饱的。
夜幕已经降临,已吃饱了食子的过年肥猪已经打着呼噜沉沉入睡了,忙碌找食的鸡群也已经进圈,悄无声息地蹲在那里睡着了。整个山寨已一片寂静,只听得火塘上锅里的面浆哗哗地开着。这时,已经劳累了一天的阿妈用木瓢在锅里搅动着面浆,眼睛已困得快要睁不开了。我和几个妹妹央求着阿妈去睡一会儿,阿妈努力睁开疲倦的双眼说:“没事,再坚持一会儿就好了。”当她看到几个妹妹也有倦意时说:“你们快去睡吧!”我和妹妹们都一再坚持让妈妈去睡一会儿,阿妈只好拖着困倦的双腿,进屋休息去了。
我和妹妹们作了分工,她们负责从门外抱进木柴,不断燃烧着火塘。我负责用木瓢不停地搅动着锅里的面浆,不让其煮沸煮焦。没过一会儿,几个妹妹也一个个耷拉着眼皮,困倦得快要坚持不住了,我只好让她们上床去休息了。不一会儿,她们均匀的鼾声便此起彼伏起来。说实话,我也有了一些倦意,嘴里不停地打着哈欠。但我强打着精神,一边往火塘里加着木柴,一边不停地搅动着面浆。此时,我感到更加疲倦了,眼皮上好像承受着沉重的力,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随着“吱”的一声响,阿妈已打开里屋门走到了火塘边。她一边往火塘里添加木柴,一边从我手中接过木瓢开始摇动起面浆来。
锅里的面浆已经下降到离锅底不远了,而且浓度越来越高了。随着木瓢的不断摇动,一股股浓烈的甜味已从锅里飘出,弥漫在整个屋子里。阿妈笑着对我说:“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摇面浆了!”于是,阿妈从锅里舀出一点放进碗里,让我尝尝。我用鼻子嗅嗅碗里的面浆,浓浓的甜味一瞬间直钻进鼻孔里。我一口将碗里的面浆喝进肚里,感到睡意已消减了许多。阿妈不停地摇动着木瓢,锅里的面浆也越来越醇。过一会儿,我又困得快睁不开眼了。阿妈催促我快去睡一会儿。我迷迷糊糊地向里屋走去,阿妈在后面叮嘱道:“睡一会儿就起来帮帮忙哦!”我吸吮着粘在嘴唇上淡淡的甜味,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当我睡得正香时,忽然被一阵“咚咚咚”的摇糖声惊醒。紧接着,我家那只红公鸡已经奏响了黎明前的第一曲交响乐。我透过窗缝往外望去,只见东边山顶上的那颗启明星已高高悬挂在那里,不断地眨着眼睛,正在俯瞰着这片寂静的山野。从窗缝里钻进的冷风,使人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
我赶快穿上衣服,走到火塘边,只见阿妈不停地摇动着木制摇糖板,脸上不断地滴落着豆大般的汗珠。我从阿妈手里接过摇糖板,开始摇起糖来。火塘里的火已经完全灭掉,只有几根没有烧尽的木柴还残留一点点星火,在微微地闪烁着。阿妈不断地往灶台上添加着松光,努力让它更大更亮一些。我不断地摇动摇糖板,使锅里的面浆不断地发出“咚咚”的巨大响声。慢慢地、慢慢地,我感到摇糖板越来越沉重了,面浆水也变得越来越黏了。阿妈说:“这时是关键期,不能停摇糖板!”原来在这个时候停止摇动,形成的糖就会变硬,颜色不好看,甜味也会变淡很多。
我使着浑身力气摇着摇糖板,锅里的面浆被摇得发出沉闷的响声,面浆的颜色由黄色渐渐地变成了淡白色。我脸上的汗珠不断地滴落着,身上的衣服全湿透了。阿妈接过我手中的摇糖板,很吃力地摇动着、摇动着。一会儿,阿妈停止了摇糖板的摇动,脸上挂着胜利的喜悦说:“差不多了,准备出锅吧!”锅里黏糊糊的面浆已经全部变白了,而且甜味也很浓很醇了。这一切都标志着,由面浆完全变成甜甜的过年糖了。
“喔喔喔喔”,一阵阵高亢有力的鸡鸣声又响起,这是我们家公鸡进行第二次报晓了。我从窗缝处向外眺望,只见天边已泛起了鱼肚色的曙光,启明星已隐去了许多光芒。阿妈从楼上拿下早已洗净的竹簸箕,在里面垫上一层香喷喷的苞谷烧面后,拿到火塘边。她用木瓢把锅里的糖全部舀进簸箕里,并盖上木板盖子后,端到楼上放着。她又从楼上取下早已准备好的炒苞谷花花放进锅里翻动搅匀,将附在锅里的残糖全部吸附进苞谷花花里,并用手拿捏成拳头般大小的坨坨,一个挨着一个地铺在簸箕里。阿妈拿起其中的一坨给我,笑着说:“这个叫坨坨苞谷花花糖。”我掰了一片放进嘴里咀嚼,感到酥脆甜润,非常好吃。
这时,太阳在东边的山坳里露出了脸,大地朗润起来。公鸡第三次引吭高歌后,便率领着鸡群,在房前屋后觅起食来。猪圈里的过年猪,拖着沉重的躯体在圈里隆重地踱着步,嘴里不停地哼着要食吃。
阿妈没有来得及休息,就从木箱里舀出苞谷籽走出门,全部撒在院坝里,并呼唤着鸡早已熟悉的口令。鸡听到口令后,从房前屋后扑棱棱地跑到院坝啄起食来。阿妈看到鸡那悠然啄食的神态,露出了有些倦意的笑容。旋即,她又从背篼里拿出猪草,坐在房檐下用菜刀捣起猪草来。这时,我知道阿妈那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我已十分困倦,实在帮不起阿妈的忙了,只好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了房间。我刚躺上床便呼噜呼噜地进入了梦乡。
大概睡了两个小时,我被几个妹妹嘻嘻哈哈的笑声所惊醒。我穿好衣服走出寝室门时,只见几个妹妹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过年糖和苞谷花花糖。簸箕里的过年糖呈黄白相间,而且已经凝固了。阿妈用棒槌轻轻地叩击,过年糖被粉碎成大小不一的块状。她拿起一个巴掌般大小的过年糖给我,说:“你昨晚辛苦了,要多吃一点。”我从阿妈手中接过糖,只见上面敷着一层薄薄的苞谷炒面,软软的,呈淡黄色。我将过年糖放进嘴里啃着,慢慢地咀嚼着,细细地品味着。过年糖在口中慢慢地融化了,于是感到五脏六腑都灌满了糖,酥酥软软的,甜甜的。阿妈又给了我一坨苞谷花花糖,我用菜刀将它切开,拿了一片在嘴里咀嚼起来,只是与纯糖比较起来,甜味稍淡了一些,但酥脆香甜,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几个妹妹吃了一点后,说吃得闷到了,就蹦蹦跳跳地到外面玩去了。我一会儿吃着过年糖,一会儿啃着苞谷花花糖。吃了一个又一个,啃了一坨又一坨。到了最后,拇指和食指被糖粘住,分不了家,连整个手也被粘住了。肚儿渐渐鼓起来了,嘴里也不停地打着饱嗝。吃罢了过年糖,我慢慢地吮吸着拇指和食指,再去将手洗净,继续帮着阿妈做起了家务事。
这个寨子里,我们家是第一个做过年糖的。阿妈将剩下的糖,挨家挨户地送给孩子们一起分享。接着阿妈又重新做起了过年糖。在做过年糖之前,阿妈从柜里拿出仅有的一点燕麦,放进盒里洗了洗,然后放进锅里,加上适量的水煮着。待水煮干后,继续在锅里炒着。一会儿,锅里响起了燕麦跳跃的声音,随之而来的是燕麦的醇香味。随后她用锅铲将已炒熟了的燕麦铲进木钵里。接着她又用同样的方法炒起了荨麻籽、天须籽和黄豆。最后她从楼上竹篓里拿出一些干核桃,让我们剥。这些核桃是住在矮山的一些朋友送来的,已在楼上放了很久。核桃不多,我们很快就剥完。阿妈舍不得让我们吃,全部装进木钵里,说是在过年时再吃。
过了几天,阿妈又重新做起了过年糖。这次她做了两锅过年糖,而且出糖量很高。家里的两个竹簸箕已装得满满的。特别令我惊奇的是,她做起了许多花花糖。她特意留了一盒刚出锅的原糖浆,黏糊糊的。首先她将炒燕麦籽放进瓷盆里,放上适量的原糖浆,用手将其搅匀和揉搓,然后一把一把地抓出,使劲将它捏成拳头般大小的花花糖,并轻轻放在簸箕上。阿妈高兴地对我们说:“这个叫燕麦花花糖。”接着,阿妈又以同样的方法做起了天须籽花花糖、黄豆花花糖和荨麻花花糖。最后,阿妈将剩下的荨麻籽、燕麦和天须籽全部倒进盒里,并将剩下的原糖浆也全部倒进去,用手搅动揉均匀,搓成一个一个的混合体花花糖。我细细品尝后,感到绵柔,酥脆,甜而不腻,甚是色香味美,各具特色。
阿妈将花花糖放进簸箕里,一个挨着一个地铺放着,足足装了五六个簸箕。她将它们全部放到屋楼上,待过年时再慢慢地品尝。阿妈除过年时做过年糖外,在喂过年肥猪期间,为了不浪费猪饲料,她也常常做起糖来。她将做糖的残渣,与洋芋、豆渣和猪草混合,让猪食用。这样,既提取了粮食里面的糖分,又不影响过年肥猪的食用,可谓是一举两得。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到县上读高中了。那年的农历十月,一年一度的彝历新年悄然来临。学校没有放假,我们只好继续上课。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我们在寝室里休息。突然,班上要好的一位同学给我说,有人带口信叫我到城里取包裹。我将信将疑地来到了嘎尔坝国营食堂旁。只见这里拴着很多马匹,马夫们正在给马喂饲料。这时,一个正在上着马鞍的马夫抬起头来,一眼就认出了我。原来是我所在生产队的王马夫,我亲热地叫他“王叔叔”,因为他与我阿爸是老朋友。他从马篼里拿出一个包裹,递到我手里说:“这是你阿爸阿妈给你带的过年吃的东西。”
我谢过马夫王叔叔后,飞也似的跑回寝室,迅速将包裹打开,于是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原来是阿妈给我带的过年香肠、猪蹄和过年糖。香肠和猪蹄已煮熟。我将猪蹄和香肠用小刀切开后分给寝室里的所有同学品尝,同时还分了一些过年糖。
我慢慢吃着香喷喷的猪蹄、香肠,细细品味着甜甜的过年糖,眼里浮现出阿爸阿妈那慈祥的目光,几个妹妹活泼可爱的神态,以及那浓浓的彝历新年的年味,禁不住从眼眶里落下几行思念的泪水……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快乐的彝族年
- 2 良心莫瘦――感悟人生系列之十
- 3 天堂里有没有互联网?――追悼文友杨...
- 4 火把节记事
- 5 读写人生(自传体散文)
- 6 彝人,望你一路走好
- 7 曾经年少爱追梦
- 8 最后的晚餐
- 9 彝族过年
- 10 母亲在夜里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