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明:漫话彝族火把节
在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着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
四川凉山等地的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太阳历的第二个星回节,在农历六月最热的时候过。明代诗人杨慎曾写有“年年六月星回节”的诗句。据历史文献记载,火把节有“以火色占农”“持火照田以祈年”“携照田塍,云可避虫”等含意。火把节是全彝族人民的盛典,是我国最具魅力的节日之一,享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的美誉。2006年,“彝族火把节”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在文化部、新闻出版署、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联合组成的“中国乡土艺术协会”组织评选的“中国十大民俗节”活动中,“凉山彝族火把节”荣获中国十大民俗节殊荣。彝族火把节作为我国首批确定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十大民俗节之一,作为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盛大节日,不容你错过!从你来到彝家山寨那一刻起,精美的彝族服饰、神秘的毕摩文化、迷人的选美比赛、壮观的斗牛斗羊斗鸡比赛、精彩的摔跤比赛、奔放的彝族歌舞都会吸引你好奇的目光,让你全方位领略彝族风情,多角度体验彝乡风韵,近距离感受彝族文化,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盛会与你不期而遇。
美丽的彝族火把节传说
每一个节日都演绎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有关火把节起源的记载和传说有数十种,内容丰富,优美动人。其中有几种较为普遍的说法。
传说一: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晒,晚上有强光照耀,土地荒芜,妖魔横行,世间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就在这个时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死了灼热的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驯服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和最后一个月亮,制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从此,天下风和日丽,水草丰茂,彝族人民开始过着安居乐业、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可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看到人间如此繁荣富足,心怀不满,于是年年派他的儿子大力士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天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好端端的人间又被天神恶魔搅得昏天黑地,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英雄叫阿提拉八,他膀圆腰粗,力大无穷,智慧超人,英勇无畏,跨上骏马能日行千里,迈开脚步可飞檐走壁。他经常为各个部落排忧解难,除暴安良,深受民众的爱戴。一天,阿提拉八上山打猎,站在高高的山巅上,陶醉在美不胜收的景色之中,禁不住引吭高歌,抒发对大自然的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求。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扬婉转的歌声。他们隔着高山河流对唱情歌直到天黑。从此,他们相亲相爱,山盟海誓。
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士斯热阿比听说两人的恋情后,心里交织着愤恨和嫉妒,总想找机会置阿提拉八于死地。没过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比便下凡挑战,想与阿提拉八摔跤决斗。结果在摔跤决斗中,被彝族民间英雄阿提拉八摔死,天神为此大怒,便放出铺天盖地的天虫(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
聪明的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了天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毕摩(祭司),毕摩翻看了天书后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阿提拉八带领民众上山扎蒿秆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天虫,保住了庄稼。
看到这情景,可恶的恩体古孜暴跳如雷,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阿提拉八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痛不欲生,在大毕摩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阿提拉八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从此,彝族人为了纪念这一天,便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人们载歌载舞,普天同庆抗灾的胜利,歌唱阿提拉八的英勇和妮璋阿芝的聪明美丽。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彝家一年一度的火把节。
传说二:
古时候,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个城堡,城堡里住着一个土司,他生成一双老鼠眼,扫帚眉,一张鲢鱼嘴,配上那尖凸的下巴,一副干瘦的脸上布满了黑麻子,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黑煞神”。这黑煞神无恶不作,手下养着一大帮家丁、打手,残暴地统治和压榨着彝族人民。他巧立名目,横征暴敛,生孩子要交人丁税,上山打猎要交撵山租,下河打鱼要收打鱼捐……各种苛捐杂税,逼得人民实在喘不过气来,为了反抗这个黑煞神的残酷统治,人民曾多次举行过起义,但是,土司坚固的城堡难以攻下,许多人被抓去处死了。
有个聪明能干的牧羊人,他的名字叫扎卡,想出了一个智取土司城堡的办法来。他暗中串连了九十九寨的贫苦人民,决定从六月十七日起,将各家各户的羊都关在厩里,每天只喂点水,不喂草料,饿上七天七夜。起义的人就在夜里赶造梭镖,削好竹签,磨好砍刀、斧子,又在每只山羊角上缚上火把,大家约定在六月二十四日晚上起义。到了这天晚上,当月亮还没有露面,山箐树林里的微风轻轻地吹起的时候,只听得一声牛角长鸣,就以第一支“火把母”为号,此时各路起义人马立即将羊厩门打开,点燃起千万支缚在羊角上的火把,驱赶羊群向土司黑煞神的城堡进攻。
那数不清的羊群早已饿够了,便借着火光,争先恐后地忙着上山抢树叶青草吃。扎卡率领着起义的人民,勇猛地去冲杀。快到城堡了,那鼓声和喊声震天动地。黑煞神急忙登上城堡一看,只见满山遍野成了一片火海,从四面八方包围了城堡的人们,已经开始攻打城门了。黑煞神一面命令家丁、打手死守城门,自己却悄悄地钻进洞里去,准备逃跑。此时各路起义大军已攻破了城堡,蜂拥而入。到处找遍,可就是不见土司黑煞神。后来,扎卡将大管家抓来审问,怕死的大管家跪在地上磕头哀求饶命,立刻带领扎卡他们来到土司躲藏的那个地洞去。扎卡便叫大管家先下洞里叫黑煞神出来投降,这个平时狐假虎威的大管家竟吓得魂飞魄散,就是不敢下地洞。一下子便瘫倒在地上,爬不起来。众人正在张望,突然,从地洞里飞出一把匕首,一道寒光闪过,将那匕首击落在地上。原来扎卡早有防备,他料到黑煞神不会轻易投降,要作垂死挣扎,所以当地洞里的匕首飞出来的刹那间,扎卡眼明手快,挥起一砍刀,便将匕首击落了。扎卡和众人见黑煞神死不出来,便决定用火把来烧死他。于是一声令下,千万支火把立即将地洞的周围堆成一座小山,只见熊熊的烈火燃烧得更旺,片刻间,地皮也被烧得通红通红的,那作恶多端的土司黑煞神就这样葬身在火把之中。为了纪念这次反抗暴虐统治斗争的胜利,人们就定六月二十四日这天为“火把节”。
传说三: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热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提拉八,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热阿比要和阿提拉八比赛摔跤,可是阿提拉八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热阿比。斯热阿比认为阿提拉八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提拉八回来后,听母亲说斯热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热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体古孜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提拉八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传说四:
相传唐初的云南境内本有六个部落,称为“六诏”。最南端的部落蒙舍诏也称为南诏。南诏日益强大,南诏王皮逻阁欲吞并其他五诏,命人建造一座易燃的松明楼。一天,南诏王皮逻阁邀约其他五诏首领聚会。邓赕诏首领的妻子慈善夫人认为皮逻阁居心不良,极力劝丈夫不要前往,但丈夫不听。临走时慈善夫人含泪在丈夫的手臂上套了一个铁环,以求护身。后来,皮逻阁果然火烧了首领们聚集的松明楼,五诏首领均未幸免于难。面对松明楼灰烬,慈善夫人悲愤万分,她扑在灰烬中,扒出了丈夫佩戴的铁环,这才认出了丈夫的尸体并将其运送回家。后来,皮逻阁听说了这个聪慧贤德的慈善夫人,想娶她为妻。但慈善夫人怎肯再嫁,礼葬其夫后,她就闭城自尽,追随亡夫而去,这天正是六月二十四日。从此以后彝族人便过了起火把节,以纪念“火烧松明楼”的历史故事和勇敢聪慧的慈善夫人。
以上是流传较为广泛的几种火把节的来历的传说。这些传说,有的只在民间口头流传,有的见诸史册,都从各个侧面深刻地反映了彝族的斗争精神和生活向往。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对古老的火的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凉山、康巴等地的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圣殿。
火把节前的准备
彝族火把节准备——从火把节的前一个月开始,人们就盼着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的来临,置身火把节自然是欢愉之事。但节前的准备工作更具体更重要。要准备猪、牛、羊,家境不富裕的也要备鸡,要找荞面,并加当年播下的新荞做成三根条形的荞粑以示五谷丰登。每年到火把节的前一个月即农历五月,各地彝族放牧娃们就带领其他伙伴,拿起绳子,唱起山歌,漫山遍野地去取又长又直的干蒿枝做火把。凉山、康巴地区的火把一般都用干蒿枝做,而不用竹子或松枝。其原因一是苦蒿有祛污避邪的功效,彝人口嘴祛污时,先在瓢内的水中,放几根蒿叶,然后把烧红的石头放进去祛污;二是苦蒿为救命草,遇到灾年,嫩蒿尖和叶,捶绒洗净后可以和面食用。一把把蒿枝火把做好后,太阳大时拿出来暴晒数日,待十分干后,放在柴堆或楼上精心保管,以免受潮。
每当这个时候,大人们就要准备两件事:一是准备火把节的祭牲品。祭牲品一般都是以前习惯用什么就准备什么,如以前习惯打牛的就准备牛,宰羊的就准备羊,杀猪的就准备猪,杀鸡的就准备鸡,以图吉利。二是准备家人的过节服装。衣服、裤子、头帕、鞋袜,需要做的做,需要买的买,需要洗的洗。“过节穿破烂,不穷胜过穷”,过节穿破烂衣服,不仅本人丢面子,而且会影响家庭和家族的名声,所以人人尽量穿好些。彝家姑娘们要准备头帕、彩衣及彩裙、彩围等,有的姑娘还为自己的情人赶制衣裤、腰带及花包;小伙子们也为自己的情人购置银领扣、耳环或耳坠,甚至有的还专为情人擀制蓝色披毡,买黄布雨伞等。
凡是在当年或头几年已为儿子娶了媳妇但还没正式来安家者,每年要在火把节时将儿媳接回来过节,并为儿媳备点返娘家的礼物,或羊腿或牛肉、猪肉,等儿媳过完节返家时带走。有的是儿子和儿媳一起背上礼品专程去见岳父和岳母,儿媳娘家也就为此赠给女儿一些衣物或其他东西,也给女婿特制一套新衣裤,有的富有者还给女儿家放发银子和其他钱物,有的是给女儿女婿牵牛牵羊、送猪送鸡等,让其女儿家发家致富。有的人家还要举行迎接外孙仪式,准备食品、酒和准备宰杀的牲畜。除了各户自己准备各种过火把节的食物以外,每年全村还要集资买一头或数头牛来宰杀,以示众人一心敬火神祛灾。村里指派一二人到外地去选购又大又肥的黄牛或水牛。各家各户都派专人到集市上采购酒、糖、面条、水果之类的节日食品。有的是自己节日期间吃,有的是专门为了送人。
火把节的序幕
火把节第一天,凉山及附近地区的彝族每家都会打扫院落与室内卫生,且每户都会杀牲,并用牲品和酒献祭祖先与天地神灵。一般而言,他们会在三天中,分别以村寨、家庭、家族为单位举行打牛、杀鸡、宰猪的“献祭仪式”。
打牛:现在仍有一些村寨要在火把节第一天杀牛祭天地。用于祭天地的牛,必须是骟过的耕牛。由毕摩念经后,把三个烧得通红的鹅卵石置于牛身下,用水浇在石头上,以蒸汽“净”牛身。杀牛时,打牛者先念“打妖魔,打鬼怪,打凶死鬼,打魔鬼的天使,打灾鬼,打饿鬼,保全寨人丁平安,牛羊兴旺,五谷丰登……”,先用斧背将牛打昏,然后用刀宰杀,彝族称之为“打牛”。彝人习惯把牛杀死后,先取牛胆观察胆汁多少,汁多为丰年,汁少为歉收。牛宰好后,把肉大块切下,分给集资买牛的全村人,然后取牛头、膀子、肋骨、心脏、脾和血等献祭,由毕摩面向西方念经祷告。
杀鸡:火把节第一天,凉山及附近地区的彝族普遍都会杀鸡祭祀。早上,家中的男主人将节前准备好的“火把鸡”提到自家田地里,把鸡身挨到正在成熟的谷物上中蹭一蹭,表示谷物已免除了一切灾害。太阳偏西时,先用放有“吃支”草的水倒在烧红的石头上,将嘴里放有荞面的鸡在蒸汽上逆转九圈,以示除秽,彝族称之为“尔擦苏”。接着,男主人捏住鸡翅膀下的部位,使之闭气而死。除毛时,要保留九根鸡毛用于第三天晚上送火时焚烧。然后,取鸡头、脚、翅膀、尾、肝等七个部分放在火里烧,并祭献神灵。
宰猪:一般在火把节第一天杀鸡仪式结束后,或前一天,又或第二、第三天的傍晚,一个家族的成员(已成家的儿子们要回到父母所在的小儿子家)举行杀猪仪式。杀猪之前,要准备三根树枝,一根剥掉皮,一根不剥皮,一根刮成花条条,并且一头削尖,一头削扁。剥皮的树枝代表西方的神,不剥皮的代表北方的神,花条条的代表东方的神。同时,男主人还要准备一个青草编成的草圈,把削好的树枝插在草圈里。然后点上一堆草,把猪用草堆发出的浓烟火熏“净”后抱进屋内。此时,毕摩端坐在上首位置,家里的儿孙都身披擦尔瓦,面向门外,按长幼顺序跪拜在地上。毕摩开始念经文,一位请来的邻人抱起猪,在众人头上逆转三圈,再牵着猪,围着火塘顺转九圈。然后,毕摩将三根树枝合起,点每一个人的头,口中念经,大意为全家每个人在通过这一仪式之后,吉祥安康。继而,邻人拿绳围成圈,家中每人面朝屋内,全部钻过一次后,将青草圈套在猪的脖子上,表示宰杀它,是出于神的意愿,是为了奉献给神享用。
狂欢的火把节之夜
火把节之夜是神秘迷人的夜。当落日的余晖洒下最后一抹淡淡的殷红,夜幕开始降临的时候,城市、山寨都被笼罩在焰火之中。随着“嗵、啪”“嗵、啪”密集的声音,绚丽的礼花从四面八方升腾而起,那变幻的色彩,变幻的图案,光与影,在天空演绎了一场精美绝伦、惊心动魄的瑰丽与嫣然!炫目、耀眼、让人目不暇接。红的、黄的、蓝的、紫的……麦穗的、满天星的、不知名的排满了四周的旷野,花升花落,“啾”的一声入空,“啪”的一声散落,使火把节的夜晚充满了绚丽的色彩。
火把节之夜也是激情涌动的夜。燃放完烟花,人们纷纷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手举火把围着房前屋后转圈,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祈祷消除虫灾病害,祈求风调雨顺、丰收连年、平安和幸福。一座座篝火瞬间点燃,但见火光冲天,映红了人们的张张笑脸。这时,欢快的乐曲骤然响起,人们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起舞来。这些人不管认识与否,也不分男女老少,音乐响起就自发地跳起舞来。热情沸腾的人们便聚集在燃烧的火把周围,将火把围成一堆一堆的篝火,成千上万的民众开始唱歌跳舞,人们即刻便沉浸在火海、歌海、舞海之中,尽情欢歌狂舞。火的光辉、火的精灵、火的灵魂,映照着扬花的庄稼;多少祈祷、多少祝福,丰收的希望全在这火中升腾,在松香撒出的火球中新生。
为更好观赏这一美景,你不妨登上高坡或高楼。站在高处往下看,你不禁会惊呼:啊壮哉!美哉!数十座篝火,流光溢彩;人们手拉手围成一个个大圈,尽情地唱,欢快地舞!据史书记载,明朝正德年间,四川状元、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被贬谪云南,途经西昌,夜宿泸山光福寺,当晚正值彝族火把节。在望海楼上,他看见四周火把齐明,与满天星斗交相辉映,不禁诗兴大发,留下千古传诵的诗句:“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
丰富多彩的火把节活动
第二天,举行“都格”(狂欢)。这一天就是娱乐狂欢的日子。所有的人都扶老携幼,喜气洋洋地前往火把场。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看得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火把节是赛衣节,男女老少都穿上最漂亮的衣服,五彩缤纷的彝族服装形成五彩的世界。
火把节,是竞技的日子。这一天开始,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饶有风趣的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射箭等彝族传统的竞技活动。
斗牛是彝族火把节期间最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之一。斗牛,凉山彝语“牛顶”,它与西班牙“斗牛”有着本质的区别。众所周知,西班牙是人跟牛斗,而彝区斗牛则是牛跟牛斗。
彝区斗牛一般分两种情况,即平时村与村之间将较有名的公黄牛赶到一起比高低,火把节期间则将方圆几百里较有名的公黄牛赶到斗牛场来决出高低。
关于斗牛,一般民间有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斗牛中任何一方的牛被顶伤或死亡,另一方不负任何责任。但如果有人在牛主人不在场且斗牛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擅自进行斗牛,并将主人不在场的牛斗伤斗亡,将视其情况加以赔偿。
斗牛前,各村寨要选出代表参加斗牛大会,并选出各自村中膘肥体壮的牛中之王即冠军之牛。斗牛的种类,大小凉山彝区都是黄牛,云南和贵州彝区则除黄牛外还有水牛。斗牛大会开始时,由一位有威望的人宣布斗牛开始,斗牛场瞬间成为欢乐的海洋,锣鼓喧天,长号齐鸣,鞭炮震耳。在万众欢腾的热浪中,放牛人将一头头体大角尖的公牛牵入场内,接受裁判员过目。一声令下,按照事先选好的对手,按淘汰制的比赛程序,将赛牛放出,任其角斗。凶猛的公牛扬蹄翘尾巴,勇猛地向对方冲去,角对角地顶碰,直到将对方斗败逃窜为止。斗牛也可以说是一种选择优良牛种的形式,对畜牧业和农业有着积极的意义,谁的牛获胜,就意味着放牛青年是勤劳的畜牧能手。
火把节的斗牛方法是:胜者斗胜者,败者被淘汰(斗牛活动前前后后要十几天的时间,村里、乡里、县上层层淘汰)。有的公牛不愿进场子,人们便会牵进一头正值发情期的母牛相诱,于是,两头将要对阵的公牛就会因“争风吃醋”而引起搏斗。大的火把节活动斗牛多达上百头,可以斗几天,让人大饱眼福。参加比赛的牛都是专人饲养、训练有素的,十分听主人的话。优秀的斗牛还会使用扑、撞、闪、让等技能。斗牛互不相让,斗红了眼,看着真有点吓人。人们都屏息观看,心里巴望自家村里的那头牛早点获胜,为自家的村寨争来荣誉。
斗牛一结束,人们喝了获胜者胜利的酒之后,接着就开始了其他比赛活动。这种场合,不仅是身强体壮的彝族小伙大显身手的场地,同时也是彝族青少年开展体育活动的大课堂,成千上万双眼睛盯着角逐拼搏的赛手,看他们斗智斗勇,为他们的每一回合报以热烈的掌声。
火把节期间,摔跤是最受推崇的竞技项目,因为摔跤考验的不只是力量的角逐,而且还要有智慧。彝族传说,摔跤来源于远古的时候,天上的大力士斯热阿比与地上的大力士阿提拉八举行力的较量,后来天上的大力士斯热阿比被阿提拉八摔死了。人们怕天神被激怒后,降灾于人间,或者再派更加力大无比的神人来摔跤,于是,村村寨寨里的男人都开始训练摔跤,准备迎战天上的大力士再来侵扰。可见彝族摔跤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了。凉山、康巴等地彝族的摔跤法有多种多样,归纳起来的招数有:一是“缅”,二是“显”,三是“觉”,四是“西沽则”,五是“腊达瓦”,六是“西它”,七是“额真”,八是“图”等。一般都是被摔在地上或先倒地者为输,同时并列倒地为平,每局比赛以三局定胜负,2比0或2比1为胜。
彝族人摔跤,一般在孩童时期就开始练起,没有教练,没有师傅,可以说是无师自通。每当你走过彝家村寨时,不论在山野牧场,还是在田边地角,你都会看到彝人邀约摔跤比赛的身影。彝族摔跤的形式与国际自由式摔跤有点相似,但摔跤手没有体重等级的区别,只要双方愿意,都可对垒。
比赛前,对手要互敬碗碗酒,或双手抱拳,以示友好。比赛开始时,摔跤手身上扎一根腰带,显得雄健威武。交手之后,腾挪翻滚,你争我夺,各不相让。在观众的阵阵喝彩声中,直到把对方摔倒,迫使其双肩着地,才算胜利。这时,裁判员左手将获胜者的右手高高举起,观众欢呼,获胜者得到赞扬和奖励。
斗羊和斗牛、斗鸡一样,都是彝族传统的竞技比赛。斗羊比赛是彝族保留了几千年的传统。有关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古代战争和祭祀前的一种仪式,尤其是打仗时在羊角上绑上火把迷惑敌人;一种是为了纪念曾经为穷苦人家争得荣誉的某位羊的祖先。但不论哪种,斗羊始终作为彝族人的一种传统文化被保留了下来,并被列入火把节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斗羊场上,平时温文尔雅的羊此时却不再温柔,两只羊在场中各退后几步,两者间数米距离时,双方发力往前冲,只听一声闷响,两只羊头便撞在了一起,不顾羊头出血或羊角扭断,两只羊各自分开、后退,再往前冲,接着又是一声闷响……有的是一撞见输赢,有的却是如此反复循环多次方见分晓。斗羊现场能听到猛烈的砰砰的撞击声,难道羊就不晕吗?原来羊是没有大脑组织的,小脑就集中在羊角下面,所以猛烈的撞击后是不晕的。
火把节期间的体育竞技比赛中,斗鸡比赛尤为精彩。比赛的斗鸡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体格都很健壮,体形匀称紧凑,肌肉发达,性格强悍、善斗,喙粗短、坚硬,尖端微弯,十分锐利,颈粗壮灵活,腿强劲有力,爪粗大、坚硬锋利,羽毛丰满光泽,很有力,个子也比普通鸡要高大约五厘米,脖子昂得高高的,冠子血红血红,并且厚厚的,脖子下方的毛很稀少,看起来好不雄武!
比赛开始时,两只斗鸡的主人各自把自己心爱的鸡抱进斗鸡场中央,双方把鸡头放在一起,让它们相互接触一下,以便激起它们的斗志。随后就把鸡放到地上,这时两只鸡都怒发冲冠,充满了杀气,立即就打斗起来。它们时而怒目相视,时而缠斗在一起,时而展翅相搏,打斗场面丝毫不逊于两个武林高手,难怪会吸引这么多看客呢。
火把节期间还要举行赛歌赛舞活动。美丽的姑娘们手拉手,唱起传统的“朵乐荷”歌舞,一人领唱千人和,一圈又一圈,一处又一处,歌声如泣如诉,扣人心弦。成百上千的人走出人群,牵出一个又一个的圆圈,跳起欢乐的“达体舞”。
火把节,是选美的日子。火把节即将来临之时,人们准备新衣裳,到时大人小孩、男女老少无一例外地换上节日盛装。特别是姑娘们更是披红戴绿,披金挂银,从头到脚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服装搭配的好坏也是评选“美女”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姑娘们不知为此费了多少苦心。每年在火把节期间被大家公认为“美女”的姑娘,不仅其美名被四处传扬,而且各地慕名而来求爱的优秀的小伙子从此络绎不绝。
已延续几千年的彝族传统民间“选美”活动要求十分严格。彝族选美标准,民间一套口诀:女子眉毛弯而细长的好,睫毛直而长的好,眼皮成双的好,眼角上翘的好,鼻梁高而直的好,眼珠大而亮的好,牙齿雪白的好,嘴皮薄薄的好,下巴不长也不短的好。
美丽的彝家姑娘盛装打扮,手持黄伞,围着草坪上的火堆缓启舞步表演“朵乐荷”。评委们都是村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他们的评选既挑剔又自然,既要看姑娘的身材容貌,又要看她们的穿着打扮;还要看她们平时对待父母长辈的孝顺之心;更重要的是根据她们平时的道德品行和勤劳声誉来判断。在火把节的最后一天,当夕阳西斜时,老评委们就会分散行动,扯着高高的嗓音,四处游说:“某某寨某某家的姑娘被选为美女啦!”这时,人群就被这喊声搅乱,大家纷纷前去目睹这位被选出的美女。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彝族火把节“选美”活动既保留原有的风格特色,又在继承发扬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选手们既可以着平时生活装,也可以着舞台装,充分显示彝区各地服饰特色,色彩纷呈,种类繁多,让人耳目一新。
为了赋予彝族火把节“选美”文化新的内涵和时代气息,使这项活动既有传统性又有时代性,现在的彝族火把节“选美”活动,为了调动观众积极参与,还专门设立了最美的观众奖,使八方来客也能在场上一展自己的审美才华。同时,不仅有专家评委选出的美女、美男,在场的观众也有机会投上一票,让鲜花成为观众的代言人,选出自己最喜爱的美女和美男。
火把节期间,还要展示彝族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如果把彝族不同地域的服装汇集到一起,那肯定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观。人们很难想象,在白云深处的那些大山峡谷里,竟然聚集着这么多的色彩、这么多富于创意的美。面对节日里五光十色、满目斑斓的服装,常有徜徉于“服装海洋”的感叹。因为那是美的比赛、智慧的展示。
彝族服饰,厚重朴实,艳丽多彩,其款式、制作都保持了数千年的传统和文化。它是山野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奇葩,神奇美妙,魅力无穷。它有着丰厚和博大的文化意蕴,有着广阔的科学研究和文化产业的开发前景。
彝族服饰种类很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在彝族民俗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彝族服饰文化是彝族文化中最精彩、最亮丽的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大小凉山”包括四川省西昌地区,云南省的宁蒗、永胜、华坪、永仁、元谋一带。历史上把西昌、宁蒗、永胜一带称为大凉山;华坪、永仁、元谋一带称为小凉山。这一地区服饰总的特点是厚重、朴素、保温、耐用、崇尚黑色。文化渊源非常古老。
男子头缠四丈多长的青布包头,头顶留一块方形的头发,将其编成一个小辫,再用头帕竖立包着,俗称“天菩萨”,亦称“指天刺”。视其为天神的代表,神圣不可侵犯。上身外罩羊皮披毡,内穿右衽青色土布或麻布短衣,下穿长裤。披毡似汉族的“外套”,但无领无袖,好像一口钟。彝族称“擦尔瓦”。长裤的裤脚分大、中、小。大裤脚无腰,宽二尺,乍看像一条裙子,讲究者脚边镶有三寸异色布一条,形似花边,对边缘不缝合。穿此裤平时两侧垂地
如百褶裙,跑跳时将两个裤脚向上挽起,并将多余的布压在裤带上。
妇女不分等级,也不分老幼,穿可拖地的百褶裙。裙子分上、中、下三截,未婚女子着红、黑、白三色;已婚女子着黑、红、白三色。裙子袭地愈长愈好,裙褶越多越贵。妇女上装一般是对襟大袖的短衣。袖口通常镶有三四截各色布边。衣领较高,领口配有银质或金质领花。每到寒冬季节,便在外面披一件黑色单层或双层披毡,还喜欢在裙上垂挂烟袋、口弦、玉牌,行转时叮当有声。烟袋用红、黑、黄三色布做成,形状似三角形,有简单刺绣,下垂飘带,多数用以装放钱物。烟袋既可盛物,又是颇具特色的装饰。
佩戴的饰物多种多样,有耳环、戒指、手镯、领牌、头巾、盖头、花包、挎包、背包、背带等,服饰的纹样图案丰富,多取材自然,以藤条纹、火镰纹、羊角纹、葳草纹等动植物图案为主。彝族服饰的色调简洁、明朗、鲜艳,喜用大红、黄、黑、绿、橙、青、蓝等对比强烈的颜色。服饰的饰花鲜明且花样繁多,材质多以金、银、铜、珊瑚、角、牙、贝、玛瑙、玉石、骨等,经手工铸造、打制、錾刻、镶嵌、雕刻而成。
多彩的彝族服饰是彝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造才能的集中体现,是彝族人民生活积淀、审美情趣、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的结晶。彝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历史、是流动的风景线、是精神气质的物质体现、是民族智慧的积淀结晶。
来到彝家山寨,除了感受火把节质朴热情的待客礼仪外,还应该去领略一番多姿多彩的彝族漆器文化。彝族的食用器皿,川滇大小凉山均用马樱花木和红椿木制成,分有漆和无漆两种。有勺、碗、瓢、盘、盆、盒、罐、钵、锅、甑、酒杯和酒壶,尤其以酒杯的制作最为讲究,除木制的以外,还有用羊角、牛角、牛蹄、猪蹄挖空制成,用鹰爪制作的杯脚更为精美。
漆器,相传是彝族祖先“狄一合莆”发明并教会了人们制作与使用漆器,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彝族漆器种类繁多,制作工序复杂,从材质上可分为皮制与木制两大类,包括餐具、酒具、刀鞘、皮囊、马具、宗教器皿和装饰品等,涉及日常生活、礼仪、宗教活动和战争用品等多方面。彝族漆器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保护、传承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火把节活动都会举行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展演,展示彝族古老的文化。彝族因其历史文化的久远与自主传承,获得国家认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上千项。涵盖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戏曲、曲艺、传统手工技艺、民间医药、民俗等领域。民间文学如《阿嫫妮惹》《支格阿龙》《彝族克智》《勒俄特依》《玛木特依》《姿子里乍》等。民间音乐如彝族口弦艺术、彝族阿都高腔调、朵乐荷、阿惹妞、彝族哭嫁歌、彝族竖笛音乐、彝族马布音乐、彝族长号、毕摩音乐、葫芦笙音乐、克西觉尔音乐、彝族挽歌、彝族月琴音乐等。民间舞蹈如甲搓舞、彝族达体舞、彝族苏尼舞等。传统手工艺技艺如彝族毛纺织擀制技艺、彝族漆器手工工艺、彝族银饰手工技艺、彝族秆秆酒酿造技术等。民俗如彝族火把节、彝历年、彝族德古调解习俗、彝族阿依蒙格礼仪、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祀等。
在火把节期间还要展示丰富多彩的彝族饮食文化。彝族居住的地区,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复杂,植物和动物资源极为丰富。彝族人民凭借这里的多彩的自然环境、丰厚的资源,用勤劳的智慧,创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传承着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书写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的彝族以种植荞麦、大麦、小麦、玉米、燕麦、土豆为主;在溪谷和湖盆山区、平坝则以种稻谷为主,玉米和其他作物为辅。凉山彝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区、滇西北小凉山彝族聚居区及贵州的威宁县一带,最古老的农作物为荞麦,次为燕麦、水稻、小麦、大麦、土豆等。蔬菜以圆根为古老,其次是萝卜、青菜、白菜等。畜牧业以猪、羊为主,同时畜养牛、马、鸡等。凉山、昭通、毕节、康巴这些地方的彝族多食用荞麦饼、米饭、玉米饭,无论猪、羊肉做成“坨坨”或大块肉都喜欢,喜欢喝用肉汤做成的酸菜汤。
在彝族日常生活中,酒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走访亲友要带酒,参加婚礼要送酒和牲畜,参加丧葬活动也要送酒送羊,参加宗教活动更离不开酒和牲畜。彝族喜欢饮酒,“有酒便是宴”已成习惯。彝家酒谚云:“所木拉觉朵,诺木支几使”(汉区茶为敬,彝区酒为尊)。在彝家,每当客人来到,无沏茶敬客之礼,却有倒酒敬客之俗。彝族在社交活动中很注重酒,如客人来到你家,应先斟上一杯酒给他喝,事后就算是来不及煮饭给他吃,客人也不会见怪。每逢婚嫁,以视“酒足”为敬,“饭饱”则在其次,或几乎没有请客吃饭之说;每当丧葬时,讲究送酒多者为最敬最孝;家族间、个人间发生打架斗殴纠纷时,理亏方往往打(买)酒赔礼道歉,即可消除民事纠纷或双方怨恨。酒在彝族山寨是最为重要的特色饮品。饮酒时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递传酒杯,依次饮用,所以称作“转转酒”。彝家历来好客,劝酒一片真诚,他们说:“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了的酒!”逢年过节,各家各户的阿妹子会捧出一坛自家酿的美酒放在门前,插上几枝锦竹或麦秆,凡从门口路过的人都会被热情相邀,用麦秆咂吸几口。因此,转转酒、秆秆酒、坛坛酒自然成为了彝族酒文化的象征符号。
彝族的节日食俗可谓丰富多彩,而最能代表彝族传统节日食俗的要数火把节食俗和新年食俗。彝家人用餐时讲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长辈坐上席,客人坐上席或上方,晚辈只能坐下方的座位;招待客人时,好酒好菜都先敬客人或长辈。在凉山及其附近的彝族地区,待客的礼仪由其经济状况而定,同时要看接待的是什么样的客人。招待一般客人是杀鸡,将鸡头敬给客人,客人要看鸡舌根骨卜,懂得彝族食俗的人都知道,鸡虽是杀给你吃的,但不能吃得太多,应剩一些,不然会闹笑话。招待贵客一般杀猪或宰羊,非常尊敬的客人来了就要杀牛来招待。招待客人时,若杀的是小猪,饭后要将半边小猪头连同一些坨坨肉、荞饼一齐赠送给客人带走;若杀羊,饭后则要将羊髈骨肉赠送客人;若杀牛则要在饭后将重约二十斤的牛髈送给客人带走。
彝族的食品从整体来说有其独特的标准,仍可以概括为五个字:色、香、味、形、养(食品的营养)。五者必须相辅相成,融汇一体,使人得到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综合的饮食享受。其中,又以味的享受为核心,以养的享受为目的,构成彝族烹饪的特色。
烹饪是味的艺术结晶。彝族烹饪对于味的追求又不仅仅是为了味的艺术享受,还蕴含有更深层次的对饮食养生这一目的的追求。彝族烹饪的工艺流程、膳食结构与饮食制度,大多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这是彝族千百年来在烹饪与饮食生活中,经过反复实践的验证,又经过反复筛选、认识、再认识而得出的成果。
火把节,是恋爱的季节。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寻找理想的对象,追求心中的情人。火把节里,是试探情感的日子,是展示风度的时候,是袒露爱恋的时刻,是新旧恋人约会的季节。彝族青年男女,用优美的口弦或月琴表露心中的秘密;用美丽的秋波发送爱恋的信息。一对对刚刚初恋或已经热恋的情侣相约而去,在山坡上,在树林里,在庄稼地头,随处可见爱恋的动人场面,随处可听到爱恋的绵绵情语……
在火把节期间还开展口弦、月琴、竹笛、毕摩、苏尼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表演活动,引来无数游客观光欣赏。
火把节的尾声
第三天,叫做“都木”或“都沙”。起火堆,欢唱欢跳,其唱词或选调亦多与颂火把节欢乐有关。都沙,意为“送火”。火把节第三天晚上,以村寨为单位的彝人在草坝或村头集中焚烧火把,完成驱邪除禳、祈福仪式:与前两晚不同的是,各家男主人亲自拿着比前两天长一些的火把,先到各自的庄稼地,再集中到邪祟易聚的地方(一般在村子下方),各户将第一天保留的、附着邪祟之鬼的鸡毛插在火把上进行焚烧。接着,大家在燃着的火堆旁用三块石头搭起锅桩,在上面放九个小石子和九截草棍,抽火把上蒿枝点火,意指人丁兴旺。再用竹子或蒿枝,搭成槽,放入盐、荞面,让孩子们唤牛唤羊,祈求来年牲畜多多、粮食丰产。等火把燃尽,历时三天的火把节就算结束了,人们也复返到日常劳动生活中。
(图片来源:彝族人网;摄影:郭建良)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所属专题:
彝族火把节(火把节)/火把节图片/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快乐的彝族年
- 2 良心莫瘦――感悟人生系列之十
- 3 天堂里有没有互联网?――追悼文友杨...
- 4 火把节记事
- 5 读写人生(自传体散文)
- 6 彝人,望你一路走好
- 7 曾经年少爱追梦
- 8 最后的晚餐
- 9 彝族过年
- 10 母亲在夜里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