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Litera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小品

普显宏:“郑和故里”未竟事业

作者:普显宏 发布时间:2023-05-24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还在六月初的时候,李天永打电话过来,说是县里新来的领导正在打探南华的“郑和故里”是怎么一回事,县委宣传部要文联整理一个材料汇报一下,准备开一个研讨会。如有可能,就在两旗海坝埂上做一个纪念性的标志物。E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p6.jpg

图为南华县纪念郑和下西洋615周年

研究李根源“郑和故里碑”十多年了,所有成果都是现成的,这个没有问题。我还把一年前写好的一篇综述,也就是我归纳的南华研究“郑和故里”的三个阶段发在群里供大家参考:第一阶段是宣统三年到民国年间;第二阶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第三阶段是21新世纪的最近十余年,列出了研究者、所取得成果及其代表作。结论是:南华是全国研究郑和最早的地方,前后历经三代人110多年的努力,如今成就斐然。E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p4.jpg

图为南华县纪念郑和下西洋614周年

然而,以为马上就要举行的“郑和故里”研讨会没有召开,我的心里却十分坦然。一晃又到7月11日郑和下西洋617周年,中国第18个航海日,李天永电话联系,问我今年是否还搞郑和下西洋纪念活动?我回复说,能搞当然更好,但不搞也没关系!关于“郑和故里”的研究成果,我已经很满意了。拍摄了三集《探秘郑和故里》纪录片,每一集都有对我和天永的采访镜头或情景再现。我再现的人物是爱国将领李根源,有人误认为是郑和。纪录片获了国家级一个历史纪录片二等奖,一个楚雄州“马缨花文艺创作奖”一等奖;出版了《从高原湖走向世界海》一书,又获了一个楚雄州《马缨花文艺创作奖》一等奖;两米多高的郑和铜像也在镇南古城竖起来了。在我的计划里,“郑和故里”百年研究文集,内部出版即可。结果得到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楚雄州文联的支持,在宁夏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这些都大大超呼我的预期,所以说我对此非常满意。去年7月11日,我以个人名义组织楚雄州文艺界人士,纪念郑和下西洋616周年,请郑和养父后裔飞尚武吃饭,就是对我与李天永组织每年7月11日纪念郑和下西洋活动的一个了决,连续八年的纪念活动就此终止。
E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p5.jpg

图为南华县纪念郑和下西洋613周年

话又说回来,我们在每年纪念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成就说得多,没做成的事说得少。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在研究郑和故里的十余年中,没有实现的愿望,真还有九样之多。这里不妨公之于众。
E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郑和故里报》。2013年10月,在龙泉广场边上的瑞特国际售楼部,曾策划彝人古镇的南华人张建强、楚雄文史专家张海平、县文联主席李天永和我四人,为瑞特国际第二期房产策划时,准备创办一张《郑和故里报》。一三版刊登南华地方历史文化及文学作品;二版刊登企业文化,四版是瑞特房地产广告。编辑部设在瑞特国际。当时老总王有阳满口答应,但后来没有落实。现如今自媒体发达,报纸、电视式微,也没有办的必要了。E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郑和故里文化沙龙。也是张建强、张海平、李天永和我四人商定,借助瑞特国际房企的地盘,邀请南华、楚雄文艺界人士,每月在其售楼中心举办“郑和故里文化沙龙”,每期侃一个文化主题。培殖南华“郑和故里”的文化氛围,其实也是为瑞特房地产企业宣传服务。与《郑和故里报》一样,当时说得好好的,但最后没有实施。E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成立南华郑和故里研究会,然后加入南京郑和研究会。2014年12月,我以南华县文联、南华县社科联的名义,向县委县政府、宣传部、民政局起草了“成立郑和故里研究会”的报告。但成立研究会必须有法人代表、三万元注册资金、有党支部领导,条件比较苛严,故我们主动放弃。南京郑和故里研究会,早在2013年我就与《郑和研究》编辑部的领导电话联系妥当,答复正在换届选举,等新班子领导出来后联系我们。后因故放弃。E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郑和文化广场。瑞特国际二期采纳了我们南华文艺界人士的建议,在西街旧城改造时留置一个“郑和文化休闲广场”,塑郑和铜像。一年后请我们审看设计效果视频时,却取消了这个郑和文化休闲广场。房企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利益,也可以理解。至少还留下了少年郑和铜像、梅花老人铜像,一个彝族迎客雕塑等效果图。我们提了些修改意见,在郭燮熙铜像相应位置补上夏育荷铜像,即过去镇南的“郭梅夏字”。亚魁坊做成公交站牌,琴杆、核桃、垛木房、野生菌等做成灯杆、垃圾桶、凳子、椅子等公共设施。恢复石板路。光设计费投入了20万元,但到最后还是没有付诸实施。E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郑和城。这是在2016年野生菌美食文化节期间一个旅游论坛上我们达成的共识,就是把瑞特国际二期三期与鹦鹉山公园连成一片,把瑞特国际改名郑和城,依托鹦鹉山公园的优质资源,提升文化品位和人居环境。现任南华史志办主任王开寿,还就此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楚雄社科论坛》上。此构想有些宏大,有点大手笔,但可能没有太多的资金支持,故也没有做成。E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大戏《少年郑和》。当时的设想是编排一出大戏《少年郑和》,每天在郑和城演出。免费供游客观看。剧本编写已由李天永、普显宏完成,交文体广电旅游局组织排练,但就此无下文。后来我县小说作者李玉香,根据剧本情节改写成小说《少年郑和》,发表在《金沙江文艺》2017年第10期上。E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将一百多年前李根源在灵官桥边倡建的郑和庙恢复在鹦鹉山公园,或建郑和祠于鹦鹉山巅,重塑郑和像。同时恢复旧时鹦鹉山巅吕祖阁及灯油会等民间节日。E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八、郑和文化碑林或郑和文化长廊。邀请国内著名诗人、书法家,创作郑和七下西洋的诗作,在鹦鹉山公园龙川轩一带建设郑和文化碑林或郑和文化长廊等人文景观,满足外地游客的需求,使游客愿意来,留得下,有玩场。E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九、与晋宁县委宣传部、晋宁郑和故里研究会召开一次座谈会。我们的郑和故里研究,定晋宁昆阳为郑和出生故里,郑和的确出生于昆阳州(今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四岁以前生活在滇池旁;镇南为郑和成长故里,郑和四至十一岁生活在镇南郑姓回族家,是沐英从镇南掳走的,比在昆阳生活的时间要长得多。早在2013年,我就想到郑和出生故里晋宁参观考察一番,与晋宁郑和研究会、晋宁县委宣传部及相关专家作一次开诚布公的交流。毕竟,我们的研究也是有事实依据、光明正大的事情,是真诚的,也是有成绩的。但这一愿望至今没有实现。E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p7.jpg

图为南华县纪念郑和下西洋612周年

赞誉与嘲讽,成果与未竟,这些都在情理之中。这是2020年6月6日下午14:17,禄丰市作家郑国平在微信群里发给楚雄州社科联编辑文有贤的一段话:
E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老师,南华善于捕捉历史信息,根据爱国将领李根源的三块“郑和故里”石碑,开展深入研究,认真考证细节,填补了郑和幼年史实不详的空白,并将“郑和故里”炒得沸沸扬扬。县城以郑和有关的雕塑、广场等,立马就建起来了。党委,政府,文化,旅游等各部门重视,口径一致宣传郑和,南华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E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