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

娶谁做老婆

作者:李智红 发布时间:2012-07-11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一家生活类型的杂志,开辟了一个类似于聊天室的栏目“聊斋”,邀约了我,还有其他三位有点头面的先生作为首批的“聊客”。 O8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人之中,除我什么也搭不上边以外,其他的三位都是在地区的文艺圈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一位是早已享誉本省诗坛的,素有“鬼才”称誉的青年诗人;一位是出过国门,专场为东洋人演出过的舞蹈演员;另一位是得过无数次画展的金银铜铁奖项的中年画家。
 
    杂志社让我们聊的话题,是预先就准备好的。有点像答记者问,也有点像小学生作业。所有的问题都是关于现代婚姻家庭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现代人选择配偶的问题,也就是“娶谁做老婆”的问题。
 
    栏目的主持人给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作为一个男人,如果在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自由选择,我们会选择她俩中的哪一位来作为自己终生的伴侣。并且要用一千字以上的篇幅,来说明自己的理由。
 
    拿到这个问卷后,我感到有些好笑,这不是明摆着的“做秀”吗?难道还用问吗?只要是脑子没有“生虫”没有“进水”,神经还算正常的男人,谁会去选林黛玉那个病秧子来做老婆。我自然是毫不犹豫地提笔回答:娶宝钗。
   
    选择薛宝钗,我的理由非常充足,何止一千来字可以道哉。我是个非常讲究实际的人,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也讲究实际。我从不相信那种把爱情过分理想化、神圣化的张扬和描绘。那是艺术家们的作祟,这种爱情永远只能存在于唯美的文艺作品与动人的神话传说中。
 
    我一直认为:再崇高的爱情生活,也免不了要穿衣吃饭过日子。即使拥有再美好的爱情,如果吃了早上没晚上,吃了上顿没下顿,食部疗饥衣不蔽体,脱离了生活结结实实的根基,连起码的生存条件都难以保障,那生活怎么过,日子怎么淘?
 
    我干吗要娶林黛玉呢?一个整天只知道对花伤春,对月伤怀,受不得半点的委屈的娇小姐,药罐子,如果硬要娶了她来家,那充其量也只能当个花瓶或摆设。要论居家过日子,她不行。
 
    我非常的佩服曹雪芹先生的功力,在《红楼梦》的众多人物中,对林黛玉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以至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读者在读过这部巨著后,都对林黛玉报以一掬同情的泪水。我更为同情的,则是薛宝钗,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女子,命运却难免对她有失公允。“丰年好大雪,她的爱情,却格外地寒冷。”
 
    我时常在想,这林黛玉有什么好呢?整天只知道吟诗作赋,今天捣弄个诗社,明天张罗个聚会。菊花黄了颂菊,梅花开了咏梅,虽属才女难得,但我要那些感伤的诗歌干啥?肚子饿了当不得饭吃,身子冷了当不得衣穿。更让人难以容忍的是这小妮子也太爱哭了。动不动就“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男人在外苦了累了一天,回到家里还要面对一张苍白如纸,泪眼婆娑的哭脸,烦不烦呀?
 
    有个朋友最喜欢林黛玉那样的角色,总想着试图说服我。在他看来,林黛玉比薛宝钗强,因为她懂情趣。说我不选林黛玉,那是有眼不识金镶玉。我立即给以反驳:生活是需要情趣,但也不能太过。商品经济时代,今日就业,明日下岗,我们要面对的挑战太多,谁家的日子不是过得是毛焦火燎的。偶尔来点小情趣,葬一次花,可以,新鲜,有诗意。葬两次,就会觉得实在是无聊,没事找事。如果还葬第三次,那谁受得了,不把自己鼓捣成个神经病才怪。
 
    我不是说林黛玉就真的一无是处,但那“水做的骨肉”也太不经事。脆弱得比棵温室中的小草都不如,经不得风,受不得浪。而且动不动就要死要活的,整日间只能小心翼翼的呵着护着,捧在手中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要真娶了她,这日子还到底咋个过哟。真要有心居家过日子,娶“薛宝钗”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既通情达理,又温柔娴熟。既豪爽能干、,又活泼健康。如今实行计划生育,娶薛宝钗作老婆,八成可以生出个健康活泼的小宝贝,优生优育这条绝对用不着担心。而且心宽,有雅量,过日子一定是把好手。更为重要的是薛宝钗还有一手制作“冷香丸”的绝活,完全可以申请专利。或卖给商家,或自己办个私营企业什么的,批量生产,不愁发不了家,致不了富,奔不了小康。更不怕把美容健身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现代女性们,不肯乖乖地往外掏腰包。
   
    杂志很快出版了,让我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除我之外,其他的三位都选择的是娶林黛玉。尽管他们所举证的理由也非常充分,但我总是觉得有些言不由衷。后来杂志社为答谢我们而搞了个酒会,我私下里问他们三位:如果选老婆,你们真会选林黛玉?想不到他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狗屁,那都是瞎掰的,迎合一下部分读者的同情心而已。放着薛宝钗那样健康性感,聪明能干的女人不要,要个弱不禁风的药罐子,有病呀?”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