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Litera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

我要用自己的骨头做成天梯――《月琴上的火焰》断想

作者:沈玉琪 发布时间:2008-02-03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彝族是六七千年前生活于西北氏羌族群的后裔,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文字和语言,能歌善舞的民族风俗,成为造就诗人的天然良壤。那些可以说介入了整个人类诗歌进程的抒情长诗《阿莫尼惹》、《阿依阿呷》、《阿惹妞》、《阿丝牛牛》等至今广泛流传。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拥有着李乔、吴琪拉达、吉狄马加等优秀诗人的民族,被来自奢香故里的鲁弘阿立的《月琴上的火焰》所照耀。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月琴上的火焰》这本诗集里,鲁弘阿立说:“我要用自己的骨头做成天梯……”于是他对彝族的光荣和梦想进行了追问或者说重新诠释。一个具有诗人气质的民族理应用诗来解读一切,阿立作为这个民族中的一员就是这样想并这样做了。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月琴,是一种古老的乐器,而火焰则有荧荧不绝之意,在暗夜里忽高忽低地跳动,幽深的琴音就直溯远古。《月琴上的火焰》,其隐喻和象征意义展现出这样一个画卷:厚重的历史阴影中,静默着许多彝人先民的魂灵。孤独跳动的火焰,雨打风吹,并未熄灭。冷雨滑落,滴在月琴的弦上,铿然一声,弧度弯起又于平复之时风生了,把历史的尘埃飞扬起来,一切以诗歌的方式活泛起来。脊梁的油汗在夜光中泛着黑亮之色,一幕一幕的过去如同蒙太奇闪过。寂静中,剩下《月琴上的火焰》在总结这一切。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的阅读  使你褪去光环  让你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像一块正被雕刻成虎头月琴的马骨”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遥远的鲁弘米尼宙》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是一段无从皈依的心路历程,生在故乡的他却看到自己的古老的精神家园如此破碎,不禁有些许迷惘苦痛,而诗人心中无数翻滚压抑之情极想借此一吐为快。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异乡人的脚就是梳子  把山路理得平顺   把一切都带走。”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遥远的鲁弘米尼宙》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或者,这个异乡人就是他自己吧,相对于浩瀚的宇宙,先人们苦难的迁徙也只是发生在昨天。他思考后明白,走在哪里都是走在异乡,睡在哪里都是睡在夜里。在苦苦地寻根的时候,哪些生长过的熟悉的地方,就留下许多追寻的足迹。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要向岩石下的那口水井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树上的那个老鸦窝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向马缨索玛   甲壳核桃  紫花刺梨和长尾巴山鸡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向布摩老人 会唱酒礼的阿买 会做豆腐马鞍的也普先生说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没有忘记 我们很亲”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遥远的鲁弘米尼宙》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立笔下的这些地点和人物,每一个都与他有天然的血脉联系,而这些充满了强烈地域特征的物象,就把他的忧思隐匿在一串连的意象中,导致他无法冷静地记录,他必须直接以自己的身体为笔,用多元体的语言,记录对自己身份的考证: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要用自己的骨头做成天梯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才能摸到鲁弘米尼宙的雪花和火把吗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起在黎明时分扛着獐子回家的兄长啊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你是乡土文学和民族文学的正版”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遥远的鲁弘米尼宙》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些恣意率性、不事修琢的描写,看上去只是记录了一些日常小事。但作为彝人诗者来说,这些描写的细小物象,又承载着太多的信息:来自于雪花的彝人,延绵生命的火把,这一切都诠注着这个民族的纯洁、奔放、热烈,如阿立本人;獐子、黎明,是辛劳而且原始的象征;兄长,则是父兄,暗指着历史――其实也是对整个原始农耕社会的暗喻。诗人这种有意识地对已往事物的再现,对物象丰富大胆地赋予象征,使诗的意境深邃悠远。而象“我要用自己的骨头做成天梯”这类独特甚至奇瑰的语言,从表面的纯净中又显示出凝重,蕴藏着暗流一样的冲击力、弹性和密度。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此可以知道,阿立在沸腾的黑暗成为过去的黎明时分,把本民族英雄史诗般的经历磨得细碎,慢慢品味了。可以断定,当他对黔西北这片土地作深刻的解剖时,时代的忧虑已经榨干了他对历史的疼痛,他的心灵如瓷一样地碎响,汉民族与彝民族之间的文化冲撞,被他的敏锐的眼光和炽烈的热情所捕捉,促使他有义务对那些撕裂、绝望和肢解的过程忠实地记录下来,也促使他努力在两个文化之间寻找支点。当今诗界,为诗而诗的情况很多,随便找一篇广告,一句话,胡乱断得结结巴巴的,就妄称诗。阿立不是这样随便,他全身心地参预,恪守自己的艺术贞操,不为哗众取宠而丧失自己的诗歌立场。这样写出来的诗的语言如何不能出神入化地进入读者,并引发和提升读者对于诗歌的情感以及美的判断呢?如何不象珠玉一样发出清越的脆响,象翡翠一样碧绿鲜亮呢?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相信,在黔西北这片旷远广袤的土地上,阿立豪迈的宣布:我们的村庄豆角一样饱满。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51500 贵州黔西县城关工商所 沈玉琪)  zD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