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的悲悯以及关于精神归家路上的诗——读吉狄马加《关于二十一世纪的诗(组诗)》
一
“他站在自己建造的山顶,将思想的风暴吹向宇宙。”只要我们乐于考察、认真考察,就会发现,吉狄马加的诗歌,几乎无一不与传统相关。这里所说的传统,不仅是指传统文化、传统精神和文化传统、精神传统,而主要是指相对比较广义一些的文化和精神,那是一种博大的、宽广的、以人为本的、具有厚实的思想高度和精神内涵及其表征的行为。
统观吉狄马加的诗歌,他的生活环境虽然是城市的、现代化的,却没有单一、单纯地礼赞过城市生活、现代化生活,没有单一、单纯地书写现代性,而是时时以审视、回望和前瞻的眼光,让文字承载自我的精神世界对外部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本能反映。
吉狄马加的诗歌总是给我们一种“非常可靠”的印象。这不仅基于对一个成熟诗人、杰出诗人的信赖,更在于他的诗歌在思想和精神高度下所体现出来的有意义性。直接体现就是,他的作品是具有人类精神性乃至于是人类文化性的。这不仅需要非凡的才华、执着前进及孜孜以求的精神,更需要宏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胸怀天下的思想以及哲人追索哲学般的深入和掘进精神。对此作为,我觉得更多的是需要依赖于先天性,依赖于非同寻常的禀赋——不是通常意义下的天赋、智商,而是更倾向于智性的、精神性的、天生铁肩担道义的智慧、体量。
当下的中国诗人,包括中国顶级诗人,所缺乏的不是诗歌的技艺、技法和艺术性以及创造力、创新力,而是精神的博大、思想的深沉、情感的沉郁以及铁肩担道义之精神等方面的维度明显缺位。这与当下中国诗歌拒绝大词和崇高、拒绝青睐于对人间道义、对社会和人类的关切的抒写,而一味追求个体化写作和生活化写作不无关系。
我想强调的是,吉狄马加所具有的我们如上所说这些品质,他不是刻意而为、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日有所思、诗有所写”的结果,是他的思想和精神自然外化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他“天生”就是这样的诗人。大家知道,这是非常难能可贵、可遇不可求的——本质就是固定、固有的东西,是不可模仿不可复制的东西,吉狄马加本质上就是如上所说的这样一个诗人。
在波诡云谲、眼花缭乱、时代潮流滚滚向前的现代性面前,在人之精神倾向于矮化的时代背景下,如此“大师一般的存在”的确是极其稀缺的。当代许多诗人的诗歌或许写得精致、精美和迷人,但精神和思想的精深度,仍是一大梗阻。吉狄马加似乎跨越过了、跳过了这样的梗阻,树立起了自我的精神谱系和诗歌坐标,确立了与众不同的辨识度和不可替代的诗歌存在。
二
每次接触到吉狄马加的作品,便会感受到强大而笃定的气场随之而来。这样笃定的气场,是基于我们如上所说的博爱和自成一体的思想世界、精神世界;这样的气场,是一种属于诗歌的气场,是文学的气场、文化的气场,甚至是哲学、人类学、民族学等方面的气场。法国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让-彼埃尔·西梅翁评论吉狄马加诗歌时说:“吉狄马加的诗歌,尽管采用了一种雄辩而开放的话语形式,富于强烈的形象,它却饱含一种复杂的思想。”我觉得这很中肯,也说得很到位。
这博爱、这思想世界的根源缘自哪里呢?最根本的来源在于对生命的感知(其他对土地、对故土的感知也是对生命感知之一种)。对生命的感知、对生命的感知力,每个人是不相同的。一个没有文化、不去深入思考生命是什么、活着是什么的人,是浑浑噩噩的,他可以说是感知不了生命或感知生命的能力和意识很浅,更遑论生命意识、人类意识以及宇宙万物等复杂的、科学化和哲学性的思考。
而那些作家(用文字传达思考及思想的人)、诗人(用文字抒写感悟、思考及思想的人),他们首先是作为个体的人,然后由对自我生命的思考,推己及人,或由他者的一些生命现象试着推演到自己身上,由此推而广之(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能形成一种深层一些的生命意识、人类意识、世界观、价值观、认识观及生命观、宇宙观等,就能形成对生命的悲悯(这个悲悯非悲天悯人之悲悯,而是大爱博爱和强烈的生命意识下的悲悯情怀),形成一种情怀,以至于最后这样的情怀变成了属于自我的内在的、具有本质属性的东西。
所以说,庸人和有情怀的人的不同,在于他们的敏感点、触动点不同,在于他们大脑思考方向、人生方向及在这些方向上所使的力的不同。
海德格尔把一切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写作划为寻求精神家园的归家诗,对此我深有同感,并将此自我认定为是一切诗歌写作行为的最高层次,是对诗歌写作行为最精彩的解说。人活着需要物质(肉身)的家园和心灵的家园、精神的家园,心灵和精神的家园才是高一级的家园。
诗歌是有了物质(活着)后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是马斯洛理论中“尊重”和“自我实现”层级的需求。诗歌的旨归,在于使心灵家园、精神家园净化、自足化和丰赡化。诗歌相当于是另类型的船:意绪的船,思维的船,思想的船;诗人就是摆渡人,既渡己又渡人,在渡己之余渡人——渡己、渡人渡到我们最需要的心灵和精神家园去。诗歌所做的,无非就是这么一件事。只不过因为能量和层级的大小高低有别,所能获得的成果也天壤有别而已。
吉狄马加就是这样,他对一切生灵悲悯,他的诗歌面向传统、当下和未来三个维度并用心用情地感悟和抒写,一次次有力地亮出来自于深思熟虑的、严肃的,而不是草草应对的人生回答。
三
- 世纪 -
我要在这个世纪回去
那是燧石与铁砧的时刻,
那是铁锤思念
旺火的正午
锻炉的光变成了白色,
那是四月和牛血
渴望沸腾的子夜,
布谷你们好吗?我要问你
虽然这句话并非
证明我在自诩为
道德的同伙,
那春天真正的使者
会在黎明到来之前
复活吗?
……
只要是发乎内心
每一声问候,
都让我感到亲切。
原谅我,遗忘过母语,
在绝望者无助的时候
没有握住他的手。
……
内心的石磨戛然而止,
再没收到童年的礼物。
哦,世纪!但我已经
非常满足,
从你那里我得到过爱情
当然还有
星星、盐巴和铁。
上面是吉狄马加《关于二十一世纪的诗(组诗)》中的《世纪》,省略号是我加的,并非原作上有。之所以引用在这里,主要为了让还没有读到过原作的读者从中体会到上面所讨论到的论题。
“关于二十一世纪的诗”,这个看似有点宏大的标题(其实内容是以个体的方式体现个体的生命轨迹,非常细腻),而这个标题最大的作用是给出了时间(生命)、空间(生命活动场)两个颇为耐人寻味的维度,并且可以由此发散到过去、当下、未来、宇宙、生命、命运等一系列的东西上去,张力是很大的(“世纪”这个标题也一样)。
“我要在这个世纪回去/那是燧石与铁砧的时刻”——这是“燧石与铁砧的时刻”与“在这个世纪”神奇相接之处,是传统与当下的对接处。现实中,我们是不可以这样穿越的,但诗人可以,诗可以纵横千古和八荒,这也是诗歌及文学的又一迷人之处。
“只要是发乎内心/每一声问候,/都让我感到亲切”“原谅我,遗忘过母语,/在绝望者无助的时候/没有握住他的手。”多么细腻的语言,多么温暖人心的句子。
“哦,世纪!但我已经/非常满足,/从你那里我得到过爱情/当然还有/星星、盐巴和铁。”“哦,世纪!”看似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蕴含了许多内容。不妨把它的外延使之扩大化,“世纪”是千百年来的世纪,而不仅仅是指21世纪——作者在著名的《自画像》中说:“其实我是千百年来/爱情和梦幻的儿孙。”“哦,世纪!”三个字省略了太多,这千百年来一切的一切,包括生死苦难,欢乐忧伤等,都包含其中了。
“但我已经/非常满足”这个“我”,我们也不能局限性地理解成“一个人”,这个“我”可以是千千万万个的“我”,可以是千百年来千千万万的“我”或者说人们,甚至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爱情、星星、盐巴和铁,各有指涉,包罗美好(爱情、星星)、有滋有味(盐)、幸福美满(有爱情、有星星)、以及自强不息(坚硬的铁)、遇山开路遇水搭桥(开辟的铁)等各种理解法都是能成立的。按照此番理解,这首诗可以认为是一首赞歌,一首关于生命的赞歌(不管过去现在未来,活过的人无一不是这片土地上的英雄),一首关于历史和传统的赞歌(有了历史和传统,生命、文化遗迹、思想及精神等才得以延续),甚至可以解读成是一首新时代的赞歌。
结语
最后,引用一段吉狄马加在研讨他的《裂开的星球》时回应大家说的一段话:“我个人认为,一个诗人有的时候写一些对人类终极性思考的内容,甚至还有神秘主义的东西是可以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诗人总应该有一些诗人写出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对诗歌来说,它是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海德格尔说的,诗人的使命或者诗人的天职就是还乡;另外一个方面是,无论我们站在高山之巅或者是站在宇宙多维度的地方,但是对地球对人类的审视,最终还要回到诗人站在地球上的某一点上对生命的感知。”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作者简介:沙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凉山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凉山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凉山州文联《凉山文学》杂志社编辑,西昌学院客座教授。鲁迅文学院第18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班学员。在《文艺报》《民族文学》《当代文坛》《星星》《川观新闻》等报刊杂志以及新媒体发表诗歌、散文诗、散文、评论等;作品入选《中国年度诗歌选》《中国诗歌选》《中国实力诗人作品选读》等10多个权威年度选本,获“第八届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等及相关学术论文奖。出版有“心三部曲”诗集《漫游心灵的蓝天》《心的方向》《高于山巅隐于心间》。
图片来源:彝族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