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文化传承人

2009年度:阿库乌雾被聘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兼职教授

作者:毛发虎 发布时间:2010-05-08 原出处:中国民族报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彰显彝族文字与本民族书写文明的光芒,传承彝族古老而独特的历史文化,揭示文学叙事与母语生命内涵的关联,保护中华本土文明的源流,唤醒人类文明多元共生意识,捍卫世界少数族裔母语叙事尊严,实现作为世界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少数民族母语文学的国际共享之路——这就是彝族诗人阿库乌雾一直坚持彝族母语文学创作的目标。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1月13日晚,2009年第一波寒潮降临京城,北京大学中文系报告厅却温暖而惬意——一位身着彝族传统服装的中年男子吟唱着,声音时而高亢,时而舒缓,双手随着音调的起伏或颤抖或紧握,在古香古色的报告厅里划出一道道弧线。吟到动情处,泪水顺着小麦色的脸庞慢慢滑下……台下听讲的师生们被深深地吸引,精彩处掌声阵阵。 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台上动情演讲的,正是刚刚从美国访学归来的彝族诗人阿库乌雾。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乌雾汉名罗庆春,现任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1964年,阿库乌雾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1986年,他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后留校任教至今。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乌雾从1984年开始发表彝文作品,1986年以后从事彝汉双语创作,先后出版彝语诗集《冬天的河流》、《虎迹》等,先后荣获四川省第一、二、三届少数民族文学奖,发起并策划了首届彝族母语文化艺术节、“人与自然-诗意”美姑国际笔会、首届古彝文化与三星堆文化探源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是当代彝语文学创作的倡导者和领军人物。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2005年以来,阿库乌雾先后在美国的文学刊物上发表30余首诗歌,在诗歌网站发表10余首诗歌,于200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彝族文学史上第一部彝英对照版诗集《Tiger Traces》。阿库乌雾教授的母语写作受到美国诗歌界和人类学、民间文学、文化遗产保护界的高度关注,先后于2005年、2008年、2009年3次应邀访问美国各大高校,并参加国际诗会和文学艺术国际会议多次。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谢谢你给我们带来这么美妙的诗歌”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9年,阿库乌雾的美国之行历时20余天,先后应邀走访了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艾德华州立大学、俄勒岗州willamette大学、俄勒岗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等,所到之处,均以演讲、讲座等形式推介作为中国文明标志之一的中华少数民族母语文学。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0月26日晚,在pullman华盛顿州立大学外国语言文化系陆思敬教授的邀请和主持下,阿库乌雾与俄亥俄州立大学马克·本德尔教授合作,在该大学音乐厅进行了题为《虎迹:彝族传统文化与阿库乌雾母语诗歌创作》的讲座,并现场朗诵了《虎皮》、《龙卵》等6首彝英对照诗歌,赢得来自世界各国不同种族和不同语种的师生们的高度赞赏。 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0月30日上午,阿库乌雾参加由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主办、著名人类学家斯蒂文·赫瑞教授主持的“音乐与诗歌:亚洲艺术的交会”的国际会议,阿库乌雾与其彝族母语诗文的英文翻译和研究者马克教授合作,在会上作了题为《彝族当代诗歌与阿库乌雾母语创作》的报告,并现场用彝、英语朗诵了4首诗歌,受到了与会各国人类学家、音乐学专家和诗歌研究专家的好评。在当晚举办的亚洲传统民间音乐会上,会务组专门安排阿库乌雾教授现场朗诵彝族母语诗歌《黄昏,我想念妈妈》,博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一位观众感激地对他说:“谢谢你给我们带来这么美妙的诗歌。我第一次被我听不懂的语言的诗歌所感动。”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正是秉持“人类文明应该世界共享”的理念,阿库乌雾多年来在坚持母语文学创作的同时,还数次受邀访问美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在与国外文学家及研究专家交流的过程中,阿库乌雾所传递的中华彝族母语文学,作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之一,赢得了国际友人和国外同行的尊重。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正如国际著名彝学专家马克教授所言:“少数族裔的文学艺术是世界文学艺术殿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最具个性的因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遗产和世界文明的成果之一,不仅仅要延续和传承,更要参与世界文明进程,要世界共享。”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朗诵,是发表作品的最有效方式”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又叫“爨文”、“韪书”,明清时期的书籍里记载,这种文字“字如蝌蚪”、“字母一千八百四十”。尽管彝文的历史非常久远,但最兴盛的时期是从明代以后才开始的。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然而,作为一种特权,新中国成立前仅毕摩掌握彝文,普通百姓始终游离于彝文圈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订了彝文规范标准,并在彝族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彝文扫盲运动,使彝文迅速地在广大彝族群众中得到普及。地方政府也趁热打铁,办起了多种彝文报刊,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同时也展示彝族地区的发展和彝族人民“一步跨千年”后的精神面貌。 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经过数十年的涤荡,彝文报刊数量日益缩减,目前仍公开发行的仅有《凉山文学》彝文版和《凉山日报》彝文版两种,其发行量非常有限,读者群自然很小。尽管在彝族地区推行彝汉双语教育,但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字一样,彝文的使用趋势也不容乐观。这些令人揪心的彝族母语现状自然影响到彝族母语文学的创作,先前很多从事彝文创作的人开始转向,走上了“用汉字挣稿费”的路途。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上世纪80年代,以西南民族大学为摇篮、以四川大凉山为书写内容的诗歌跃入人们的视野,这种用汉字解读彝族文化的方式迅速成就了一批彝族诗人,并成为文学界关注的焦点群体,形成“彝族诗人群体现象”。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然而,拥有深厚文学功底的阿库乌雾并没有跟风,依然坚持彝族母语文学的创作,于1994年出版了史上第一本彝文现代诗集《冬天的河流》,1998年又出版了第一本彝文现代散文诗集《虎迹》,为中国文学添加了亮丽的一笔,也奠定了阿库乌雾作为彝族母语文学创作引领者的地位。有些人劝阿库乌雾:“写点汉字作品吧,还可以评职称、挣稿费。写彝语作品,连发表的地方都不好找啊。”而阿库乌雾可不这么看:“作品非得发表么?非得印在纸上才算发表么?朗诵,就是我作品发表的最好的方式啊!”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此,阿库乌雾教授的作品朗诵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品牌,无论是在西南民族大学和四川大学的讲堂,还是在大凉山腹地的乡野;无论是在北京的彝族年联欢晚会,还是在美国艺术研讨会现场,他都用那浑厚有力的声音传诵彝族母语文学作品。特别是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彝族母语诗歌《招魂》,更成为文艺青年们争相模仿和传诵的经典。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母语作品通过朗诵,不仅意味着发表,也使诗歌保持其一贯继之的歌唱元素。” 阿库乌雾认为,有声朗诵,是诗歌的重要品质和内涵,不应该轻易丢失。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选择母语,毅然决然”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多年的坚持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尊重,在过去的20多年里,阿库乌雾先后随四川作家代表团赴俄罗斯、韩国等国家访问考察,3次应邀到俄亥俄州立大学等美国高校访问讲学,并被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聘为客座教授,是该系在中国聘请的两位客座教授之一。在此期间,阿库乌雾先后出版著作《冬天的河流》、《走出巫界》、《灵与灵的对话——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汉语诗论》、《阿库乌雾诗歌选》、《密西西比河的倾诉》、《神巫的祝咒》等,并发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学术论文50余篇。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乌雾直言:“在中国,用汉语创作的少数民族作家比用母语创作的作家拥有更多的受众和读者群。但是,作为一个文化人,母语给了我们生命的觉悟,母语启迪我们最初的文明,母语同时树立我们做人的尊严,我们没有权利在自己这一代丧失或抛弃还具有系统而健全的命名功能和深刻而幽邃的人性觉悟的本民族的母语,谁也没有给我们这个权利。”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库乌雾说:“我受用过母语的智慧,母语曾经无数次地感动着我、养育着我,我生命的起点与归宿都不可动摇地被我的母语命名和规范。这些东西在我的身体里还很有效,我有表达的欲望,书写的欲望。于是,我选择母语、毅然决然。我想,对于一个有自觉的民族意识和历史记忆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这是义不容辞的。”在美国的大学里,一位学中文的外国同学对阿库乌雾说:“阿库,你是彝人之子,也是世界之子,你的声音太独特了,太感人了,我们支持你!”对于阿库乌雾多年坚持彝族母语文学创作,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肯定呢?Lz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所属专题:

母语诗人阿库乌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