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英雄精神——泸西九溪山烈士陵园解说词
泸西县城红霞满天 | 黄光明 摄
北依巍巍老圭山,南抵浩浩盘江水。亿万年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出这阿庐秘境,洞府奇观。传说中,一个崇尚“虎”的古彝部落,在英雄酋长阿庐的率领下,九将十八女开疆拓土,幻化而成九峰十八洞的人间仙境。古彝汉风,钟灵毓秀,描绘出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锦绣家园——泸西。
泸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云南省革命老区县、马列主义传入较早的地区、云南边纵的发源地以及云南省解放战争时期重要策源地和革命中心根据地。从辛亥革命前的国运沉沦,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从抗日战争的民族觉醒,到反蒋武装斗争的最后胜利,一大批泸西籍英雄儿女,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赴汤蹈火,甘洒热血,同各种反动势力进行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为泸西人民厚植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建设和守护红色江山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革命老区”泸西,镌刻下新的时代印记,诞生了“黑虎将军”张冲、红河州第一个共产党员张永和、抗美援朝炮兵副军长张仕明、滇桂黔边纵二支队司令员何现龙等一批优秀儿女。从出征中原,抗击日寇,到创建“一支人民的军队”;从河阳会师,“滇桂黔边纵队二支队”,到“盘北指挥部”;从“抗美援朝”“对越自卫还击”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百上千的泸西儿女,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转战多方,数百次血与火的战场上,无私无畏,前赴后继,舍身取义,谱写了一曲曲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血战禹王山,视死忽如归。1938年4月27日,张冲师长抓住战机,从日军手中夺回禹王山。日军每天对禹王山进攻平均6次之多,均被我军打退。以泸西籍将士为主的184师与日军猛烈激战,肉搏20余次,伤亡4720人。整个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泸西将士大部分阵亡在禹王山。张冲师长的外甥何起龙营长(牺牲后追赠为团长)、侄儿特务连班长张镇东和随身警卫员均牺牲在禹王山上。
河阳会师,艰苦卓绝。1948年7月26日,讨蒋自救军到达越南河阳与桂滇边部队会师。在河阳整训80天。正值河阳酷暑,恶性疟疾流行,指战员多系云南高寒山区子弟兵,不适应热带丛林环境,在毫无预防,缺医少药,1080人中患重病的达400余人,病故300余人,回国时因病又留在河阳100余人,回国途中又有100多人因疟疾复发死亡,留下治病的战士多被敌人杀害。泸西籍下河阳的指战员250余人,牺牲和病故的共54人;金马新坝村下河阳13人,全部牺牲。
磨沙塘战斗,悲壮惨烈。1949年3月28日,“盘指”奉命组建编暂编的第十一支队,到达盘溪,分别在燕窝和磨沙塘两地宿营。由于消息走漏,3月29日,支队长率胡云汉、朱正礼两支大队进抵华宁县盘溪镇磨沙塘村小红山一带时,遭到埋伏的国民党二十六军四八三团三营的伏击。由于敌人占据有利地形,装备精良,敌我力量悬殊,造成支队伤亡惨重,泸西籍指战员牺牲28人,被俘42人;朱正礼大队牺牲17人。
经多方搜集统计,目前泸西有名英烈共有553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抗日阵亡将士共318名(实际牺牲的人数,远远多于此数);解放战争牺牲英烈145人;解放后牺牲烈士55名;抗美援朝志愿军牺牲烈士21名;对越自卫还击牺牲烈士14名。
虎城泸西,传颂着一曲曲动人心弦的颂歌;阿庐大地,浸透着一个个革命先烈的热血。巍峨圭山,是英烈挺拔的脊梁;浩荡盘江,是英烈血脉之偾张。为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追忆革命烈士光辉历程,弘扬革命精神。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在九溪山森林公园,建成泸西烈士陵园,安葬烈士190名。烈士墓高0.49米,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烈士纪念碑高11.99米,象征着泸西人民向烈士致敬、向烈士学习,弘扬烈士精神的信心和决心。九溪苍苍,山高水长,先烈的精神与松柏同青,先烈的英名与山河共存!
鲜花献英烈,哀思寄忠魂。今天,我们向先烈致敬,新时代的泸西,绿色、和谐、宜居,明媚的春光把这方红土灿烂得温馨和安康。新时代的中国,早已山河无恙,国富兵强。此时此刻,我们足以告慰先烈,这盛世,如您所愿!
让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文 | 杨俊;图 | 部分由杨俊提供)
杨俊:就职于泸西县文联,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近年来致力于泸西历史文化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研究,出版个人文化专著《古村神韵》《阿庐风情》《阿庐文化资源调查》,编辑出版《阿庐文化系列丛书》共四辑20余册。有散文、诗歌百余篇(首)发表省州文学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