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价值 追求——记彝族诗人、国家一级作家吉春
创造历史的是人,创造人间奇迹的也是人,决定社会科学发展的最终还是人。所以要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俗话说:人各有志,千人千面。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不同的追求。有人爱权势,对地位的升迁患得患失;有人嗜财如命,对金钱的得失耿耿于怀;有人爱灯红酒绿,美女咖啡,门庭若市的热闹;而有人却钟情孤舟独钓的清寂……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追求,有一点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那就是理想之树常青,拥有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以自己的努力奉献社会的人生是最美丽的人生。
吉春就是一位拥有常青之树并为之努力,用辛勤的劳动成果奉献社会,从而让人生美丽起来的青春大哥。走近他,就让人重温理想的亲切,萌发重寻理想的冲动。“五十不惑”,人过五十,许多人对理想早已恍如隔世,早年的理想追求已灰飞烟灭,消散在喧嚣浮躁的灯红酒绿中,只留下年华易逝,人生无常因而及时行乐的感叹。而吉春却一如既往,向着理想的目标坚定前行。在别人美酒咖啡,迎来送往时,他却埋首案头,笔耕不辍,不断提高着自己的创作水平,升华着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让理想之花结出丰硕的成果。
30年来,吉春以一名作家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始终瞄准火热的最前沿讴歌,在《人民日报》、《花城》、《十月》、《中国作家》、《云南日报》、《边疆文学》、《星星》、《散文选刊》、《小说选刊》等报刊发表诗、散文、小说、报告文学400多万字,理论文章60多篇。出版了6部个人专集,19部史志文献,诗《军人的音符》1985年7月在全军纪念建党65周年“颂歌献给党”诗歌大赛中获二等奖,《泸沽恋》1989年10月在中国刘三姐诗歌大奖赛获优秀奖,《采茶花》1991年3月在中国诗坛新秀千人选拔赛获优秀奖,《想念》1992年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作家“红水河畔新歌台”诗赛获民歌组一等奖。中篇小说《彝寨、果熟时节》2002年获中国乡土文学奖,论文集《论新闻实践》2004年获云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诗集《山野的黄昏》2005年获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提名奖、中国改革开放30年诗歌百花奖,报告文学《小凉山禁毒》2006年获《十月》文学精英奖、“中华颂”全国文学二等奖,诗《红土行》2007年获《中国作家》“金秋之旅”三等奖,报告文学《风雨春秋》2008年获“石花杯”第三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碧血丹心写忠诚》2008年获百花文学奖,散文《天空 大地》2008年获《中国作家》三等奖。《论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对当代文学的影响》2009年5月获第二届“新视野”杯论文一等奖。诗集《山野的黄昏》获中华诗词著作金榜集奖。散文集《阳光 山乡》获中华之魂优秀文学作品一等奖,散文《天空 大地》再获中国当代散文奖。2007年12月在北京参加“2007中国书画风云榜”颁奖活动。2009年获丽江市宣传文化突出贡献奖。2010年11月获中国当代文学艺术杰出成就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王岐山、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蒋正华、张怀西的亲切接见。散文《兴里山散记》2012年度中国散文年会获二等奖,《阿克·雾宁石根散文(四章)》2013年6月荣获第四届丽江市文艺创作奖文学荣誉二等奖,小说《泸水悠悠一支歌》2013年12月荣获中国当代小说奖。为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被授予“中华优秀作家”、“华文实力派作家”、“东方之子”、“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穿绿军装也很牛”
身披戎装,报效祖国,这是吉春小时候的梦想。这个梦想终于在1983年1月实现了,开始了人生路上新的探索。他先是在昆明军区陆军第11军32师当报务员、秘书及新闻干事,后调昆明军区当记者。1984年1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战斗,在老山、者阴山地区开始了他的战地记者生涯。
在火线上采访,用满腔的热情拼命写,在战场上发稿,用生死置之度外的豪情,他写的500多篇稿子,有镌刻在焦土上的诗行,有血染的风采报告,有的在地方报刊发表,有的被国外电台采用。他在战斗中给新华社发的新闻《隔界寨人民重返家园》,被新华社总社评为好新闻。
在短短几年的军旅生涯中,他以无私无畏,英勇顽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牺牲精神,凝聚着对祖国和人民真挚深情的爱,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军人的风采。30多次受部队党委嘉奖,荣立1次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中央军委授予“战地飞毛腿记者”荣誉称号、授予二级八一勋章。2007年8月,在建军80周年纪念活动中,总政治部、总装备部、总后勤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授予“献给中国优秀军人、共和国精英红色八一步枪”。
“没人干我干”
党史、地方志历来是“清水衙门”,很多的年轻干部都不愿意去那里工作。然而,吉春却看中了这个部门,“史志是党和政府的重要部门,盛世修志,资政育人,千秋功业,我就想到那儿去闯一闯”。吉春豪情似海。
“越没人想干越得有人干。”吉春说。在他的带领下,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的同志淡泊名利,耐得清苦和寂寞,任劳任怨,忘我工作,为党史、地方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具体的工作,率先完成全省第二轮修志任务,《宁蒗彝族自治县志》获云南省地方志成果一等奖,丽江市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完成云南民族直过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云南小凉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云南“抗损课题”调研,完成《一中志》、《一中情结》、《一中年鉴》、《一中纪念册》、《人大志》、《妇女志》和《宁蒗年鉴》8部,进行着大型画册《锦秀山川》、专题《建设与改革研究》的制作编写。
“当个品洁德美的作家”
“精神为主人,形骸为屋舍。主人渐贫穷,屋舍亦颓谢。品味人生百态,看尽世事荣华。开口枪剑无情,合目醉于书香。”吉春常以此警示自己做个品洁德美的作家。
吉春还是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县政府研究室主任、县作家协会主席,作为领导,他全力做好全室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搞好机关作风建设,使地方志办公室连续四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单位、云南省第二轮修志试点县,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连续五年被评为咨询研究先进单位。
读他的作品,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还让人感受到曾经有过军旅生涯的胆略和气度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感悟,从而给人以启示和思考。他用自己辛勤劳动的丰硕成果为小凉山文化宝库增添了一朵瑰丽的民族文化之花。在他的身上,闪烁着理想的光芒,展现了拥有理想并能不懈追求的人,永远青春不老,定能收获理想之花结出的丰硕成果。
(作者单位:丽江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